家养青蛙方法

家养青蛙方法,第1张

1首先要准备一个大点的容器,把容器用挡板稍微隔一下,一边放点水,一边放点沙石和泥土。

2准备饲料。自己可以去买喂青蛙的饲料,偶尔可以抓点菜叶上的青虫给青蛙吃。

3对水分的要求。要保证养青蛙的容器里面要有水,缺水不利于青蛙的生长。

4一个容器缸里青蛙不要放太多了,不然会形成竞争和抢食的问题。

5夏天养青蛙注意给它们降温。冬天养青蛙可以把它放在室内,室内温度高,有利于它们的生长。

扩展资料:

青蛙:

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种青蛙进化至体内受精,部分会把受精卵排出体外孵化成蝌蚪。但青蛙在动物学上特指的是黑斑侧褶蛙。青蛙一向被认为是卵生动物,不过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雨林的青蛙能够产下蝌蚪。这种青蛙是全球6000多种青蛙中唯一一种能够“下蝌蚪”的青蛙。 

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最原始的青蛙在三叠纪早开始进化。现今最早有跳跃动作的青蛙出现在侏罗纪。因为青蛙是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因此必须栖息於水边。中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它们几乎都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

参考资料:

青蛙 (两栖纲无尾目的动物)

青蛙除了肚皮是白色的以外,头部、背部都是黄绿色的,上面有一些黑褐色的斑纹,有的背上还有三道白印。

青蛙的种类:

青蛙又名田蛙, 田鸡 青蛙是两栖物,约有190种。其中分布广、数量较多的是黑斑蛙,其次是泽蛙、金钱蛙、虎蚊蛙林蛙,角蛙,牛蛙,胡子蛙,峨眉树蛙,弹琴蛙,飞蛙,斑腿树蛙,浮蛙,姬蛙,花背蟾蜍,还有雨蛙和湍蛙。苏帕塔金蛙赤蛙,狭口蛙,盘古蟾蜍 ,褐树蛙,面天树蛙,诸罗树蛙,橙腹树蛙,莫氏树蛙,翡翠树蛙,台北树蛙,中国树蟾,贡德赤蛙、斯文豪赤蛙、古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腹斑蛙、小雨蛙

青蛙的进化:

蛙的种类虽然很多,但是都要经历幼体和成体两个阶段。幼体也就是蝌蚪。它在水里,用鳃呼吸,还有一条小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随后,渐渐长出四肢,尾巴渐渐萎缩消失了,就从水里登上陆地,用肺呼吸。

蛙类是最先从水里进化到陆地上生活的脊椎动物。它的身体构造还不很适应陆地生活。例如,它的肺的构造很简单,像一个口袋一样。由肺吸取的氧气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要靠皮肤帮助呼吸。据研究,蛙类通过皮肤吸进氧气,占整体吸氧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蛙类的皮肤是裸露着的,没有鳞片或者羽毛等覆盖着,皮肤很容易干燥而影响呼吸,甚至造成死亡。所以,蛙类除了分泌一些粘液来保持皮肤湿润以外,一般都生活在靠近水的阴湿环境里,并且经常跳进水里,以便保持皮肤湿润,便于呼吸,维持正常的生活。

青蛙的食用:

青蛙每百克青蛙肉中含蛋白质11.9克,脂肪0.3克,此外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A、B1、B2、尼克酸等。青蛙性味甘凉,无毒,功可滋阴助阳,补虚损,解劳热,健脾消积,利水消肿。产后虚弱服食青蛙肉最为适宜。

青蛙的益处:

蛙类的捕虫能力是很惊人的。据研究,一只个体比较小的泽蛙,平均一天吃虫五十只左右,多的可以吃二百六十多只。如果每亩稻田有一千只泽蛙,按每只吃虫五十只计算,每天就可以消灭害虫五万只,这样就能控制住田间害虫的发生和危害。蛙类的惊人的捕虫能力,是同它的发达的后腿和口腔、舌头、眼睛等的构造特点有密切关系的。

参考资料

青蛙(中药)百度[引用时间2018-3-7]

答案是:因为树不会跳。

脑筋急转弯,不能用固定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的答案。题目中说青蛙可以跳得比树高,众所周知,青蛙可以弹跳,但是树是扎根在土地里生长的,而且是植物,并不会跳。

青蛙比树跳得高并不是指青蛙跳过树的高度,而是青蛙和树一起跳,由于树不会跳,所以即使青蛙跳1厘米甚至1毫米,也是比树跳的高的。

所以青蛙可以跳得比树高,是因为树根本不会跳,自然没有青蛙跳的高了。

扩展资料:

关于青蛙的脑筋急转弯

1、青蛙和狗比赛游泳,为什么青蛙输了?

答案:比赛规则是不准蛙泳

分析:青蛙是一只蛙,不准蛙泳,意思就是青蛙不能游泳,不能游自然比赛就输给了狗。

2、青蛙为什么先迈左脚后迈右脚?

答案:青蛙是王子,男左女右。

分析:经常会说青蛙王子,王子一般都是男性,男左女右,所以青蛙先迈左脚后迈右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868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