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在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中应遵守哪些纪律规定

党员领导干部在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中应遵守哪些纪律规定,第1张

干部要带头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倡行文明健康的礼尚文化,对婚丧嫁娶事宜新事新办、简事简办,坚决与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作斗争,党员干部更要做好表率。

干部原则上一律不得操办除本人、父母(包含配偶父母)、子女以外的婚礼或葬礼(乃孜尔)。

婚礼提倡喜庆节俭,宴请人数累计不超过300人,车辆不超过8辆。葬礼(乃孜尔7天、40天、一周年)提倡文明简朴,车辆从严控制。干部操办婚丧嫁娶事宜只宴请亲属,同事、同学及好友可到场帮忙,不随礼。

干部在新居落成、乔迁,子女满月、百天、割礼、戴耳环、升学、参军,老人过寿等喜庆事宜方面,只限在直系亲属范围内宴请,不发请柬。

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禁止动用公车,禁止收受任何单位的礼品、礼金(花圈、挽联除外),禁止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管理或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禁止个人以单位名义参加宴请和送礼,严禁单位报销或变相报销个人礼品、礼金。

干部在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中,禁止搞有损社会公德的装扮、打闹、游街等庸俗活动或封建迷信活动。

严禁宗教干涉干预婚礼、丧礼,干部在操办婚丧嫁娶事宜中,婚礼严禁念尼卡,葬礼严禁跨区域、请多名宗教人士念经,党员干部更要带头抵制宗教干涉干预。

婚嫁事宜事前报告,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婚嫁事宜提前10天填写婚嫁事宜报告单,向所在单位和纪检机关书面报告(包括宴请时间、地点、人数、使用车辆等内容)。丧葬事宜事后报告,丧葬事宜发生后15天内,填写丧葬事宜报告单(包括宴请时间、地点、人数、收取礼金、使用车辆等情况)。

报告申报管理权限。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向地区纪委党风室申报;地直各单位科级以下(含科级)干部向主管单位纪委(纪检组)申报。县(市)乡科级领导干部向县(市)纪委党风室申报;县(市)科员及以下干部向主管单位纪委(纪检组)申报。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向乡(镇、街道)纪委申报;企事业单位干部也要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向主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申报。

《关于做好党员干部报告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的通知》下发以来,按规定前来备案的首批人员之一。据悉,这份通知也是目前杭州范围内首次出台的、最为详细的一份关于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

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但有些操办“过了头”“走偏了”可能就犯错了,到底这“红线”在哪里,党员干部到底能不能办、怎么办日前,杭州市余杭区纪委和余杭区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该通知,划定这条“红线”。

参考资料:

《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婚丧嫁娶等事宜的暂行规定》——阿勒泰党建网 

中央纪委法规室解释,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五条中对党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中的三类违纪行为作出了处分规定。

一、是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此类行为无论是否大操大办,也无论是否收送礼金,只要该婚丧喜庆事宜是党员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操办的,如:使用管理服务对象的人力、物力,并且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二、是借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之机敛财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行为人通过较大规模或者多次请客等形式,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中收取较大数额礼金。

三、是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中,有其他侵犯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行为的,如因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干扰和妨碍正常的生产、生活、工作、营业、教学、科研、交通秩序和其他正常秩序的,或者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其他重大事故的,等等。

不过,中央纪委法规室还补充称,禁止党员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或借机敛财或者有其他侵犯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的行为,并不是禁止传统民俗。只要注意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形象,注意可能在群众中造成的不良影响,搞简朴、正常的婚丧喜庆事宜,一样体现传统民俗。

扩展资料:

按照云南的规定,除婚丧嫁娶外,领导干部不得以子女升学、建房乔迁、工作变动、庆生祝寿等名目宴请亲戚(直系亲属、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及近姻亲)以外的人员。婚嫁事宜应提前10天报告,丧葬事宜不能提前报告的,应于事后10天内补办书面报告手续。

湖南规定,婚礼宴请人数一般不得超过200人(20桌),婚嫁双方同城合办婚宴的,宴请人数不得超过300人(30桌)。

广西规定,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事,宴请人数累计不超过100人(按10人一桌共10桌);嫁娶双方合办的,宴请人数累计不超过150人(按10人一桌共15桌)。

此外,广西还对礼金和车队进行了规定,收受近亲属以外的人员所送礼金(礼品折合)每人不超过200元。禁止组织7辆以上婚丧喜庆车队,或车队中有价值30万元以上的车辆。

除了省一级的统一规定,一些市县还专门出台各自的规定,除了限桌、限客、限礼金,一些地方的规定还更为细致。

例如,贵州息烽县规定党员、国家工作人员结婚办酒限于初婚;浙江义乌规定,领导干部参加亲朋好友婚宴不得证婚祝词;陕西榆林规定不准向管理服务对象送请柬、发短(微)信、打招呼等。

我国规定的涉外结婚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1986年《民法通则》第147条、1983年《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1983年《关于驻外使、领馆处理华侨婚姻问题的若干规定》、1983年《关于办理婚姻登记中几个涉外问题处理意见的批复》。具体而言,根据不同情况,我国对涉外结婚的法律适用规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在中国境内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

根据上述法律,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都适用婚姻缔结地法,也就是中国法律。在结婚的主体方面,我国规定我国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机要人员和其他掌握重大机密的人员以及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员不得同外国人结婚。双方在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上符合我国《婚姻法》、《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和《关于办理婚姻登记中几个涉外问题处理意见的批复》的,办理结婚手续,婚姻即成立。我国不允许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举行领事婚姻。

(二)在中国境内外国人之间的结婚

目前,我国没有对外国人之间在中国结婚的实质要件作出具体规定。实践中,一般要求当事人遵守我国法律的规定。但是,也可以适当依据其属人法加以照顾,同时不允许种族歧视和一夫多妻。此外,如果当事人在我国进行民事登记的,需要符合我国《婚姻法》。至于形式要件方面,我国《关于办理婚姻登记中几个涉外问题处理意见的批复》规定外国人之间如果自愿在我国办理结婚,可以持《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规定中的证件登记。此外,基于互惠或条约,我国允许具有同一国籍的外国人在其驻华使、领馆成立领事婚姻。我国也允许外国人按其宗教教规举行宗教婚礼,但是除非在我国登记,否则在我国没有法律效力。

(三)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境外结婚

根据《民法通则》,中国人和外国公民在境外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但是,按照婚姻缔结地法缔结的婚姻,不得违背我国的公共秩序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否则其效力难以得到我国的承认。

(四)中国公民之间在中国境外结婚

我国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如果要在中国得到承认则一般不能与中国的基本法律原则相冲突。对于华侨之间的婚姻,根据《关于驻外使、领馆处理华侨婚姻问题的若干规定》,其婚姻的效力依据婚姻缔结地法,但不得违反禁止干涉婚姻自由和禁止重婚的规定,否则,我国不承认其婚姻效力,也就不能为其出具结婚证明。

(五)外国人之间在中国境外结婚需要在中国境内承认其效力

对于这种情况,从国家主权出发,只要其婚姻的各项要件符合婚姻缔结地法的规定,我国一般都承认其效力。

易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加强疫情常态化时期婚丧嫁娶活动管理的通告

2022年第8号

全县居民朋友:

为从严从紧落实中央、省、市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做好疫情常态化时期婚丧嫁娶等活动管理,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是提倡“婚事缓办”。即日起婚庆活动延期举办,对已确定日期确实不能延后的按规定报备后,严格控制人数和规模,简化程序,并做好必要的防护防控措施,坚决防止人员聚集发生交叉传染。

二是提倡“丧事简办”。丧事要速办简办,必须在红白理事会安排下进行,严格控制人员范围,缩小治丧规模,并做好必要的防护防控措施。简化治丧仪式,减少聚集时间,提倡一天办结,禁止群体性聚餐。

三是提倡“宴请停办”。对生日、定亲、满月、乔迁、开业等宴请活动,提倡不办,倡导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表达贺意、增进感情。

四是严格执行“事前”审批。举办活动的个人要提前经所在村委会、村委会所在乡镇政府逐级审批并报备,经批准后方可操办。党员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举办活动的还需报所在单位“双备案”。

五是严格执行“事中”监管。村委会要对辖区村民、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对所属人员操办事宜进行监管,至少要有1名干部作为监管员进行全程跟管,红白理事会要第一时间介入。对拒不执行申报制度或超规模操办的,要及时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和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报告。

六是严格参加活动人员管理。婚丧嫁娶活动举办者负责安排专人对参加人员进行健康信息登记和体温监测,掌握前14天相关人员的旅居史和健康状况,尤其是精确掌握省外特别是北京、市外来易人员情况。同时,做好卫生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严格控制人员规模和密度,倡导家庭聚会不超10人,丧宴仅限出殡当日,采用流动饭店的不超过5桌50人。各乡镇市场监管所对流动饭店经营进行每事备案。

七是严格执行“事后”报告全闭环。举办活动的个人在活动结束后要将实际参加人员三码检测情况向审批单位如实报告、留存档案,所在乡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半月将本辖区情况进行汇总备查。

八是强化食品安全检查。食品加工制作要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和存放,避免交叉污染。食品加工场所清洁卫生,定时对食品加工场所进行卫生清理。用餐提供公筷公勺餐具,用餐者保持一定距离,落实分餐、简餐、错位用餐等措施。各乡镇负责备案,村协管员落实巡查。

九是强化环境消杀。加强婚丧嫁娶活动举办场所的清洁通风消毒,由餐饮单位和举办者负责,各乡镇相关部门落实监督指导。

十是强化政治责任。实行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行业指导、属地管理、主体负责的责任体系。民政、卫健、市监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监督指导;各乡镇对属地婚丧宴请活动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所在单位或村委会要认真履行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各单位工会或村红白理事会要切实履行职能作用,严格落实聚集性活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纪委监委对各部门、各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监督,对监管不力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易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5月11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83667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7
下一篇2023-09-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