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哪一年?

央行发布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哪一年?,第1张

4月金融统计数据如期而至。5月11日,央行发布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同期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在新增社融方面,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

  整体来看,4月信贷投放季节性回落,信贷节奏趋于平稳,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活跃度明显提升。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仍将以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主,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居民消费、购房意愿还需稳固

  4月信贷回落明显。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4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同时,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相较2023年3月,人民币贷款大幅回落,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而在2022年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

  分部门看,4月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8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6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28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34亿元。

  而在2023年3月,住户贷款增加124万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6348亿元,回到2021年同期水平;居民短期贷款更是增加6094亿元,同比多增2246亿元,达到历史高位水平。

  全力推进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1月信贷实现“开门红”,此后2月、3月的信贷投放也处于较高水平,一季度整体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幅显著。对于4月信贷投放出现回落的原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解释,4月人民币贷款较3月呈现季节性回落,信贷节奏趋于平稳。

  “分部门看,金融机构持续增加对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居民贷款再次下降,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均出现回落,表明居民消费信心和购房意愿仍需进一步稳固。”温彬指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直言,4月新增信贷、社融数据不及市场预期,处于偏弱水平。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推动:一是季节因素。4月信贷、社融往往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回落;二是居民楼市销售偏弱。4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反映当月楼市销售偏弱;三是银行金融机构调整信贷节奏。今年政策靠前发力,4月银行金融机构对信贷投放节奏进行一定调整。

  周茂华提到,从结构看,4月居民新增短期贷款同比多增,住户存款同比少增,意味着居民减少储蓄、增加消费贷款,反映国内居民消费信心和需求在较去年4月有了明显改善。同时,企业信贷需求仍保持旺盛,短期和中长期新增贷款继续保持同比多增态势,反映国内企业对经济复苏前景保持乐观。

  针对居民部门信贷减少这一情况,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居民部门信贷数据与4月消费修复、乘用车零售增长、房屋销售恢复有所背离,可能受金融体系主动放缓居民信贷投放节奏、按揭贷款放宽与销售之间存在时间差的影响,部分增量消费贷、房贷、车贷等可能会延后到5月放款。

理财市场回暖分流居民储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人民币贷款增量有所减少外,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超过4000亿元。

  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具体来看,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来源:央行

  4月居民人民币贷款、存款双双回落,也对货币供应产生了影响。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98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当月净投放现金313亿元。

  整体来看,尽管M2增速较上月末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增长。温彬认为,4月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元,同比多减4968亿元,主要是在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回暖背景下,居民储蓄有所分流。同时4月财政存款大幅增加,财政资金回笼也制约了M2增长。下阶段,受去年基数逐月抬升的影响,预计M2增速还将回落。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受2022年4月央行集中上缴利润带来的M2高基数影响,M2与M1剪刀差收窄,但也反映了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活跃度明显提升,资金活化程度不断提高。

  周茂华称,M2同比继续略高于名义GDP增速,目前货币环境继续适度宽松,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

社融增速保持平稳

  另一方面,随着4月信贷投放量减少,4月社融增量也出现回落。经统计,2023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431亿元,同比多增72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19亿元,同比少减44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83亿元,同比多增85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19亿元,同比多增73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347亿元,同比少减121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843亿元,同比少80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548亿元,同比多63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93亿元,同比少173亿元。

来源:央行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对比发现,2022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102亿元。尽管2023年4月社融增量较上月538万亿元有所回落,但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大方向下,4月信贷社融规模同比增长10%,增速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平稳。

  周茂华表示,从总量来看,我国经济依旧保持良好扩张态势。4月新增信贷和社融数据季节性回落,但同比继续多增,反映国内宏观支持政策力度不减,预示宏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扩张态势。

  在王运金看来,4月信贷与社融增量变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相对明显的季节性变动,季度初月的银行信贷考核力度不强。二是一季度超额投放满足了实体经济短期资金需求,4月继续增加负债的动力不强,信贷需求放缓。三是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主动放缓信贷投放节奏,央行一季度例会表示要保持信贷总量增长、节奏平稳,一季度超额的信贷投放可能部分占用了二季度部分信贷额度,4月部分贷款与银行承兑可能延后至5月放宽。四是内需恢复情况尚不稳固,政策需持续扩需求。

货币政策仍将以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主

  5月11日早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5%。这一数据表现也整体低于市场预期。

  “4月CPI和PPI数据反映当前经济内生动力仍有待加强。”温彬分析道。温彬表示,就宏观政策而言,应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尤其是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前提下,继续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谈及下一阶段信贷总量以及货币政策走势,庞溟指出,考虑到企业生产经营热度持续回暖,“五一”假期带动线下消费和服务消费强劲修复,房地产销售端的点状回暖复苏态势将进一步畅通“销售-拿地-新开工”链条,可以说社会有效需求回暖与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市场主体信心预期企稳之间的正反馈也进一步加强。预计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社会有效需求持续、积极的修复将会继续带动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的信贷需求保持在合理水平。

  同时,庞溟认为,由于2022年年中的调增8000亿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和7400亿基建资本金政策有可能不再延续,预计后续社融增速可能小幅回落。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仍将以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主,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定向发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精准有力,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

  王运金指出,当前恢复和扩大需求仍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稳健货币政策将继续推进宽信用,短期性的节奏调整不影响扩需求的整体政策导向,信贷与社融较快增长仍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对此,有网友表示“确实应该降低”,也有网友表示“不支持改,20岁都早了”、“年轻人不结婚是因为生活压力,还是应该尽快提高居民收入”……

“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引热议

近日,某经济学家发文称,我国结婚率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693万对,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另外,初婚年龄大幅推迟。

他就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应,给予有孩家庭购房补贴;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放宽收养和送养条件;法定婚龄降到18岁;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

其中,“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这一观点引发网友热议,并登上了微博热搜。有网友表示“建议的几条前面说挺好,早婚的这条就算了,糊里糊涂结婚,离婚率只会更高”。

还有网友认为“不支持改,20岁都早了”、“法定结婚年龄降了有啥用,生育率又不会提上去”、“年轻人不结婚是因为生活压力,还是应该尽快提高居民收入”。不过,也有人持赞同观点,认为“确实应该降低”、“支持18岁结婚”……

随后,该专家再次发文称,最近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引发社会讨论和争议,其实这是很常识的问题,中国法定结婚年龄男性22岁、女性20岁,日本男性18岁、女性16岁,美国男性18岁、女性18岁,印度男性21岁、女性18岁,德国、法国、加拿大、墨西哥等男性18岁、女性18岁,可见中国法定结婚年龄偏大,影响年轻人婚姻、生育等一系列问题。

他表示,超低生育率以及年轻人口的迅速萎缩,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要提升生育率,政府部门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年轻人的结婚生育成本。此外,社会各方也需要引导年轻人树立积极的婚恋观,共同关心适婚人群的婚姻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帮助更多的单身青年走进婚姻、建立家庭。

我国面临出生人口减少等现实问题

事实上,“法定婚龄降到18岁”的建议并非第一次出现,此前也有人提及,如今再次引发关注。这背后,是我国生育率的走低和出生人口的减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据悉,这也是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分析表示,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出生人口减少。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另外,已公布人口数据的部分省市去年出生人口数较2021年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来看,甘肃省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211万人;重庆为192万人;江西为325万人;青海为63万人,贵州省出生人口为425万人。2021年上述5省市出生人口分别为2416万人、2083万人、3770万人、67万人和4692万人。

“出生人口下降的最根本原因是育龄人群规模缩小,特别是生育旺盛期的育龄人群大规模缩小。”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崔树义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另外,宏观环境的变化,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生育成本偏高等现实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育率。

多地探索育儿补贴制度

面对生育率下降等问题,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印发,明确指出,当前,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地方层面,更多省市陆续开始探索育儿补贴制度。

1月10日,深圳市卫健委发布《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按照差异化递进式对市民发放育儿补贴,生育第三孩累计补贴19万元。

济南市发布公告,落济南市户籍按照生育政策于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

稍早之前,云南省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新出生并户口登记在云南的二孩、三孩,分别发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并按年度发放800元育儿补助。

湖南省长沙市对依法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增加1套购房指标,根据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及以上每孩可享受一次性育儿补贴1万元。

中国网财经注意到,在各地生育补贴政策上,虽然也有部分地方叠加住房等方面的倾斜政策,但更多的是进行现金补贴。

对此,崔树义分析称,因为现金补贴的方式最直接,看得见摸得着,操作起来也更简单,大众也更容易接受。

对于现行的生育补贴力度所能起到的效果,崔树义表示:“目前很难判断,至少短期内不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他分析,一方面,考虑到目前实际的生育成本和所投入的精力,一般的家庭不一定会因为每月几百元的现金补贴就去生育孩子;另一方面,延长产假、增加陪护假等措施对于大量自由就业者、个体户上的打工人来说,作用并不明显。此外,政策的显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不过,崔树义也表示,生育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下降,是一个自然规律。及时关注生育率下降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是好的,但不必过于担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离婚。据统计,2023年即将离婚的8大生肖女包括猪、蛇、马、狗、虎、牛、羊、鸡。那么,导致这些生肖女士即将离婚的原因有哪些呢?

原因一:婚姻观念不同

在生活中,人们对婚姻的理解和看法不同,这往往是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比如说羊女和狗女,羊女认为婚姻是相互理解和关心,而狗女则更看重家庭责任感和经济基础。如果两人的婚姻观念无法达成一致,那么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分歧。

原因二:感情疏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感情的变化是很正常的。可是有些人在生活中没有及时地调整自己,以至于感情逐渐疏远。比如说蛇女和马女,蛇女太过独立自主,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马女则太过喜欢自我。

原因三:经济压力过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无疑给夫妻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比如说牛女和鸡女,两个生肖女士都拥有着很强的自尊心,但由于生活中的经济压力太大,留下了很多难以化解的矛盾和分歧。

原因四:沟通不畅

在婚姻生活中,沟通非常重要。如果两个人无法沟通,往往会带来很多问题。例如虎女和猪女,虎女以自我为中心,不擅长与他人交流沟通;猪女则太过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总而言之,在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千差万别,但唯一不变的是,夫妻双方需要互相理解和包容。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彼此的尊重才能让婚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如果你是这8大生肖女之一,不妨试着多与伴侣沟通,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605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