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首富是谁

甘肃首富是谁,第1张

甘肃首富是国芳集团张国芳,个人财富10亿上海首富是许荣茂,财富160亿元。北京首富是鹏润投资黄光裕,个人财富200亿。江苏首富是无锡尚德施正荣,个人财富155亿。山东首富是凤祥集团刘学景,个人财富45亿。福建首富是新华都实业集团陈发树,个人财富48亿。辽宁首富是西洋集团周福仁,个人财富62亿。四川首富是新希望集团刘永好家族,财富68亿。河北首富是京华创新集团、日照钢铁集团杜双华,个人财富80亿。山西首富是大土河焦化贾廷亮,王锁兰夫妇,财富42亿。河南首富是思念食品李伟,个人财富41亿。湖北首富是丝宝集团梁亮胜,个人财富155亿。天津首富是天狮集团李金元,个人财富68亿。重庆首富是华宇集团蒋业华,个人财富16亿。新疆首富是广汇集团孙广信,个人财富45亿。陕西首富是海星集团荣海,个人财富30亿。内蒙古首富是维信集团郝续宽,个人财富12亿。吉林首富是修正药业修涞贵,个人财富36亿。湖南首富是三一重工梁稳根,个人财富22亿。云南首富是官房集团刘承纬,个人财富20亿。黑龙江首富是锦秀集团施锦秀,个人财富12亿。贵州首富是老干妈风味食品陶华碧,个人财富10亿。安徽首富是新长江投资集团魏超,个人财富85亿。海南首富是中恒实业林宗岐,个人财富125亿。甘肃首富是国芳集团张国芳,个人财富10亿。江西首富是果喜集团张果喜,个人财富9亿。广西首富是北生集团何玉良,个人财富85亿。

甘肃武威第一首富是王以延。

出生于甘肃武威的王以延2013年财富40亿元,与2012年的37亿元相比增长8%,2013年的排名为第492位,2012年则为第465位。其从事的主要是煤炭行业,公司太西煤总部在内蒙古阿拉善盟。

2000年,在煤炭市场徘徊低谷长达八年之久的情况下,具有高瞻远瞩战略目光的王以廷董事长带领太西煤集团认真分析煤炭开采及综合利用前景,积极寻找发展出路。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指引下,制定了“以煤为主,多元发展,转化升值,突出效益”的总体思路和“立足资源优势,就地转化升值。

2002年,他制定了建设兴泰煤化工业园、乌斯太煤焦化工业园、阿右旗常山硅化工业园、民勤红沙岗煤化工业园“四大工业园”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王以廷慈善事业 :

王以廷几年前就说过一句话:“如果是为自己,早就没有精力干了。”

从这句话里,不难体味出他呕心沥血、奉献社会的拳拳之心。

 他始终把关心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他一直关注和支持公益事业,积极参与赈灾救危、捐学资教、支持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太西煤集团也受到重创。王以廷说:“我们的员工有一万多名,牵动着上万个家庭两三万人的生活。”在周边很多企业停产或倒闭的时候,他却果断地提出太西煤集团的所有单位要做到“不放假、不裁员、不减薪”,并继续提高员工薪酬待遇;

还与团中央和内蒙团委联合创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解决社会就业。

企业发展了,他没有忘记曾经为企业发展作出过贡献的退休员工,在他的建议下,公司率先在阿盟企业界成立了“退休人员工作委员会”,给已到龄并已交社保局管理的530多名退休员工额外发放工令补贴、取暖费,对有特殊困难的还给予生活补助和解决医疗费。

人们总说,如果想去 旅游 ,那这辈子就一定要去一次西藏。

那里不仅有巍峨的高山、佛殿,还有入目不绝的湖泊和经幡。

那娓娓道来的诵经声,是人们最纯粹的信仰,给人以一种震撼而宁静的感觉。

在这物质横流的现实 社会 中,人们生活与工作的节奏匆匆,内心也总是充满了些许华而不实的疲惫不堪,总是向往着西藏那个天堂圣地。

除了这些引人入胜的风景之外,藏药也是西藏当地不可忽视的重要宝藏。

甘肃女首富雷菊芳此人便正是靠藏药发家致富的。

作为一个身价高达120亿的女富豪,雷菊芳的为人却十分低调。

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她所一手打造的奇正藏药可谓是我国医疗行业里的一位领军企业。

而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老人家,她身后却背负着成千上万的徽章和荣誉,更是将藏医和藏药的文化推广到了全国上下。

1978年,雷菊芳从 西安交通大学 毕业出来之后,就被分配到了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

在大学的时候,雷菊芳就读的是学习培训真空泵物理专业。

后来在研究所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雷菊芳一直从事关于年重离子加速器的研究工作,还攻克了“真空室表面洁净处理技术”这一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关于这一 科技 领域的空白。

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满腔的工作热情,雷菊芳从最初一位寂寂无名的毕业生,一路升到了所里的高级工程师,她的研究成果也曾获得“中国 科技 进步二等奖”。

对于早年的这段工作经历,雷菊芳也曾说过, “如果当年一直在研究所里做下去,照这个程度来说的话,说不定还是个研究员或者主任了。”

后来在国家经济大浪潮的发展趋势下,雷菊芳选择了辞职下海。

在当年那样的背景条件下,中科院近代物理所里敢这样辞职经商的,只有雷菊芳一个人。

而对于雷菊芳这种重新涉足一个全新领域所需的毅力和勇气,她也直言, “这完全是凭着一腔热血”。

雷菊芳自己租了两间房,借了两张桌子,就这样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

尽管下海经商是“一腔热血”,然而雷菊芳创业的方向却是“思虑周全”。

然而因为与合作伙伴在经营方式上产生了分歧,两人分道扬镳,雷菊芳第一次的创业历程便这样无疾而终。

迷茫之中,雷菊芳出走散心,就这样,她第一次来到了西藏。

而正是这趟西藏之行,完完全全地改变了雷菊芳的整个人生。

在西藏的旅途上,雷菊芳的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安逸。

除了别样纯粹的蓝天与白云之外,雷菊芳还接触到了当地那些淳朴热情的藏民,还有那些令她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藏文化。

除此之外,雷菊芳还发现,产于高原上的一些天然草药和矿物,拥有着在医学领域上其他成分无可比拟的优点和作用。

此时此刻,她心里也正在琢磨着,把藏药推广出去,不但能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这也是一个发展前景良好的事业机会。

从西藏回来之后,雷菊芳便申请注册了“奇正藏药”,作为她第二段事业之路的新起点。

摆在雷菊芳面前的,还有关于药膏存放的这一技术性难题。

当年许多企业的解决办法都是从国外进口真空冻干机,而这最便宜的预算也要整整三百万元。

工科出身的雷菊芳没有气馁,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基础,她硬是自己研发造出来一台,而这仅仅花了她三十万元。

经过反复的调查和研究之后,雷菊芳决定,将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物理研究和藏医药的价值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藏药的最大作用。

在研制的过程中,雷菊芳一方面保存了藏药中以大自然有机物质为中药材的传统制药方法,一方面借助现代化的生产机器做产品研发, 在1993年,雷菊芳的第一个藏药产品“奇正炎痛贴”横空出世。

而正是这一贴看起来黑糊糊的贴状膏药,却拉开了“奇正藏药”接下来近十年间的辉煌序幕。

“奇正炎痛贴”刚问世的时候,雷菊芳为了打开市场,便采用了一种最原始的办法来做广告,那便是送药。

那段时间,恰逢国家的八一篮球队在兰州进行集训,雷菊芳迅速抓住这一机遇,给球队里的每一位球员都送了好几贴药膏过去。

那时候刚好有受伤的球员,用过“奇正炎痛贴”之后,都纷纷拍手叫好。

从各市级上的运动选手,再到街头巷尾的平民百姓,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一场送药活动就亏得雷菊芳负债累累。

然而就在几个月之后,来自雪域高原的神秘藏药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迅速声名鹊起,前来开始购买“奇正炎痛贴”的顾客络绎不绝,“奇正炎痛贴”就此一炮而红,而“奇正藏药”也在民间大获好评。

与此同时,雷菊芳也在四处积极寻找藏药领域相关专业的医药大师。

几经辗转之下,雷菊芳三顾茅庐,才终于请到了国医大师强巴赤列去她建立的宇妥藏药研究所出任所长一职。

如此强强联合之下,“奇正藏药”还先后打造出了奇正消痛贴膏、洁白丸、红花如意丸等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迅速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公司的发展势头也蒸蒸日上。

凭借着如此豁达的心态与卓见的智慧,雷菊芳的事业比起先前来说可谓是更上一层楼。

当年“奇正藏药”的崛起速度惊人,雷菊芳也曾说过,这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想阶段。

然而就在这惊喜之余,雷菊芳始终都保持着一个清醒的认知。

她说, “我们不能一味地只顾追求生意利润,就轻易地将藏药的底蕴和口碑都毁于一旦。奇正想要长远地走下去,就必须像藏族的文化精神一样,脚踏实地,不断创新,才能真正经受得起时间和人民的考验。”

雷菊芳如此睿智的经验之谈,也正是她经营“奇正藏药”的成功之道。

在许多人看来,雷菊芳是靠着藏药发家致富的,而雷菊芳却说, “藏药的价值在整个医学界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只是作为一个藏医和藏药的传承者罢了。”

2009年,“奇正藏药”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当年按照雷菊芳手里所持的股份算来,她已间接地拥有了“奇正藏药”几近90%的股权,因此堪称是“奇正藏药”二话不说的真正“掌门人”。

按照“奇正藏药”当日上市后的收盘价来算的话,雷菊芳的身家一度飙升到了80多亿元。

对于如此巨额的财富,雷菊芳的理解是:

“只有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笔财富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意义。奇正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靠得便是老百姓的口碑。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奇正存在的真正意义,就是要将藏药发扬光大,为 社会 、为百姓做更多有意义的实在事。”

而如雷菊芳所言一般,她的事业除了经营“奇正藏药”之外,她也一直致力于回馈西藏的人民群众, 在西藏当地投资了大量的发展建设,帮助许多藏族百姓脱离了以往贫穷的生活。

除此之外, 雷菊芳还特地从各地的高等院校中聘用藏族的高材生进入公司,或者为藏族各地区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这种“双向”的人才输送不但让藏医和藏药在国内获得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奇正藏药”也因此开发出了更多有效的藏药。

正是因为雷菊芳这般行径,雷菊芳的知名度在西藏乃至全国上下越来越大,“奇正藏药”的药效和质量也取得了 社会 上的广泛认可,公司整体的发展实力也再度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时至今日,雷菊芳仍然常常说起,“当年踏进西藏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它让我当年在一片迷蒙之中沉静下来,也让我的事业和人生从此走进了另一片完全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次没有去西藏,今天的我会是什么样子,我不好说。”

2019年10月16日,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度胡润女企业家榜》上,雷菊芳以120亿元人民币财富排名第37位。

也正是在这一年,雷菊芳的名字在《2019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排名第268位。

这个“成绩”,雷菊芳当属妥妥的“甘肃女首富”无疑了。

而正是这样一个“身家百亿”的成功人士,雷菊芳在日常生活中却是十分低调的一个人物。

在芸芸众生当中,若不说雷菊芳是个怎样的人物,人们绝不会注意到这样一位平凡而又淳朴的老妇人。

在现实生活中,雷菊芳的衣食住行也很是低调。

作为一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雷菊芳对自己的生活要求极低。

她衣着朴素,吃食简单,从来不追求过度的精致讲究。

身上一件好几百块的大衣,她都能一年接着一年穿上好长一段时间。

尽管身家富裕,但她依旧简单而坦然地过着自己那平凡而又朴素的小日子。

她身边的员工都常常说,“有时候看雷姐这日子简单得都丝毫不像是我们当代人。”

虽然是一位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但雷菊芳却从不让身边的人喊她“雷总”,而是让大家称呼她为“雷姐”或者“雷工”。

雷菊芳身边的工作助理曾说:

“雷姐是我们身边非常正能量的一个人物,不管你什么时候看到她,她都总是活力满满的一个精神状态。

在公司里,她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从来没有责骂过员工,也没有给我们摆过领导架子,还时常跟大家一起拉家常、开玩笑,一点也看不出来是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大人物,公司里的同事都非常喜欢她过来公司巡查。

雷姐为人正直谦恭,她身上的那份气度和宁静,是我们一般人学不来的。

这不但是雷菊芳几十年间阅过千帆的一种淡然心态,更是她为人处世的一种生活态度。

自从“奇正藏药”的发展步入正轨之后,雷菊芳便一直致力于慈善。

雷菊芳名下的公司几乎都雇有一百多名残疾的藏族职工, 玉树地震 那年,她也为灾区捐款了七百万元,还派出了一支自己的医疗团队前去支援。

西藏作为雷菊芳成功的发家之地,近几年来,雷菊芳在西藏的各项投资也几近遍及了当地的各个角落,这也为藏族同胞带去了许多工作机会。

在雷菊芳的不断努力下,西藏的许多百姓成功地步入了“小康生活”。

在藏族同胞的眼里,雷菊芳就像是一个温暖而又善良的藏族阿妈一样,一边过着粗茶淡饭的平凡生活,一边又像个“仙女”一样拯救他们脱离苦海。

而对于藏族同胞对她的赞美,雷菊芳却说,“能力越大,则意味着身上的责任越大,我并不觉得我这些付出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

今年六月份,由全国工商联举办的第38期德胜门大讲堂在北京隆重举行。

奇正集团在藏药领域的发展时间和扶贫事业已经长达二十多年,因此在这场活动中,作为董事长的雷菊芳也在应邀之列,并且还在“榜样的力量”环节作为企业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至今为止,“奇正藏药”为藏区及西部公益事业所作的努力已涉及教育、医疗、扶贫、赈灾等多个领域,一共累计投入了价值上亿元的重要贡献。

在会议上,雷菊芳表示:

“雪域高原的智慧传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时间,它自身便拥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那个特殊的环境条件下,高原上所有的药材资源,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

谈及奇正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时,雷菊芳说道:

“奇正这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一方面是得益于各个流派藏医大师们无私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得益于西藏这片高原土地上丰足的药材资源。在以后的时间里,奇正集团也将继续履行正道正业的价值观,继续为全 社会 和全人类发挥藏医藏药的宝贵价值。”

随着现场气氛高潮迭起,雷菊芳在场上还和大家一同演唱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主题歌曲《我们在一起》。

雷菊芳说,“我们中国人民是一个大家庭,奇正集团是一个小家庭,正是我们所有的家人们在一起努力,才有我们今日这般和谐安稳的 社会 ,才有我们越来越繁荣昌盛的伟大祖国。”

据“奇正藏药”对外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奇正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约有626亿元到67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高达93%到108%左右,第三季度将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62亿元至313亿元左右。

而就在两个月之前,“奇正藏药”在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中,显示该集团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达到了989亿元。

但从一个季度的表现看来,奇正集团的净利润从10亿元直接亏损到了3个多亿。对于业绩变化如此明显的原因,奇正集团解释: “这是由于群英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原因。因为受百洋医药市场的股价波动,影响较大,因此影响到了公司的投资收益。”

近两年来,雷菊芳个人的财富情况也有些许变动。

2020年2月26日,雷菊芳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以11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在第1891位。

去年4月份,雷菊芳以18亿美元财富再次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排在第1750名。

截止今年10月份为止,奇正集团的市值高达139亿元。

刘建民

 不善言谈,但是喜欢做事。”知情人士这样描述刘建民

  昨日英国人胡润在上海发布中国“2007胡润百富榜”,这也是胡润百富榜第九次发布该榜单。本次上榜富豪达到800人,甘肃富豪无人进入前100名,上榜的是刘建民和甘肃另一位企业家。而排名最靠前的刘建民以总资产33亿位居第250位,成为甘肃首富。

  本报记者李军高翔为您报道

  与胡润去年发布的《观澜湖2006胡润百富榜》相比,甘肃今年富豪由去年的一人上升为今年的两人。

  根据榜单资料显示,去年甘肃一位企业家以总资产10亿元荣登胡润百富榜第324位,成为甘肃惟一一个上榜富豪。今年,甘肃建新实业有限公司刘建民以33亿元的总资产跻身2007胡润百富榜第250位,成为甘肃首富。

  面对首次成为甘肃首富,刘建民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态?他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昨日多次联系刘建民本人,但因故未果。

  昨晚9时,记者专程驱车赶往位于兰州雁滩工业区南二区6号的甘肃建新实业有限公司,有幸在该公司的大门口遇到一位知情人士。通过这位知情人士的介绍,记者对于刘建民本人才有了了解。

  “他不善言谈,但是喜欢做事。政治性很强!”这位知情人士谈起刘建民还是兴致勃勃。他说,建新实业公司是刘建新与刘建民两兄弟办的,他们都是陇南人。这位“大老板”虽然有宝马当座骑,但是却并没有像其他老板那样高调频出。相反,刘建民本人倒是喜欢低调处事,经常帮助和教导身边的员工。一身休闲打扮的他,虽然不是经常“光顾”单位,但却将公司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在正式场合时刘建民则非常正规。

  据这位知情人士介绍,刘建民的公司业务涉足有色金属矿等,另外兼营影视文化、高效经济林、高科技农业、房地产开发以及宾馆酒店等项目。且企业实力相当雄厚。用这位知情人士的话说:“刘建民公司的员工出来各个像老板,都有一种成功人士的自信和气质。”

  刘建民:男,1953年生,大专学历,工程师。1992年创建甘肃建新实业集团前身徽县建新有限公司。现任甘肃建新实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甘肃省工商业联合会常委。“2005胡润能源富豪榜”上,53岁的甘肃建新实业集团董事长刘建民先生以4亿元的身价,成为当年“中国能源新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582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