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拒绝了凤凰男的求婚:我不敢拿父母的未来去赌自己的幸福,你怎么看?

姑娘拒绝了凤凰男的求婚:我不敢拿父母的未来去赌自己的幸福,你怎么看?,第1张

爱情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很美好的,毕竟没有经历过生活中的磨砺,也还没有经历过各种考验,更不懂人性的复杂,以为婚姻就是幸福的开始,就是爱情的全部,所以对于父母干涉自己的感情时,大多都会有着反抗和不理解,殊不知父母也是过来人,他们既然反对了,那肯定是看到了这段感情以后有哪些不足,不想让你婚后受委屈,才选择了横加干涉,不然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得到幸福呢?

很多人都强调婚姻要门当户对,毕竟生长环境和消费观都不会相差太远,起码可以减少很多矛盾,若是一方富有,一方又过于贫穷,那很容易就会变成扶贫式结婚,经济困难的一方需要另一方来贴补,被贴补的一方却会感觉心里不平衡,矛盾也就随之而来了。

所以结婚前,女人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是否有勇气承担起一段扶贫式的婚姻,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好感就深陷其中,不顾任何后果地去选择了结婚。

阿雅最近就很犯愁,到底要不要和男友结婚,男友肖阳是个很优秀的人,长相帅气,能力出众,在私企上班,现在每月工资有六千多,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可即使如此,在面对男友的求婚时,阿雅还是犹豫了。

肖阳的家境并不是很好,父母也是老实巴交的农村人,除了在老家种地外就没有其它的收入了,肖阳底下还有两个弟弟,都还在读书,而肖阳自小就很要强,努力读书也是为了摆脱贫穷的环境,读了大学后,凭借着外出兼职和省吃俭用,就没有再向家里要过一分钱,毕业后也独自留在大城市里打拼未来。

阿雅也是在工作上认识了肖阳,两个人三观相同,也有很多相似的兴趣爱好,很快就走到了一起,肖阳对阿雅确实很好,虽然有时会有些抠门,但吵架时懂得让步,会在阿雅的生日和各种节假日送礼物,相处时洗衣做饭都是肖阳一手包办,对阿雅几乎是随叫随到,百依百顺。

肖阳确实很优秀,对自己也是真心的好,可让阿雅有顾虑的却是他的家庭条件,阿雅不是物质女,她可以陪着肖阳一起吃苦,一起奋斗未来,可她害怕结了婚后,却经常需要父母的帮忙。

肖阳每个月都会寄工资回到家里,父母若是年老了,那家里的经济负担就会更重,再加上还有两个弟弟在读书,那结婚就意味着没房没车,甚至连彩礼都会没有,万一家里要是有点什么事,都需要自己的父母来帮助,或许在别人眼里,自己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可是在外人看不到的地方,却是父母每天的起早贪黑,辛苦付出后才有了今天的生活,这些阿雅自小就看在了眼里,也因为如此,才对肖阳的求婚有了犹豫,甚至想到了未来就不敢继续交往下去了。

或许肖阳的未来会发展得很好,可是自己能够等到吗?若是家里出了点事,父母看不得自己受委屈,肯定会全力帮忙,结了婚后没有尽孝还要来透支父母,阿雅真的做不到,特别是自小就看到了父母的不容易,阿雅最终还是没有答应肖阳的求婚,只说了再等等,在她还没有想清楚之前,她不敢拿父母的未来去赌自己的幸福。

婚姻是两家人的事,为什么有些人接受不了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呢?无非就是害怕婚后连自己都过不好,还要父母来买单,婚姻并不是爱情的全部,时间也能改变很多东西,人性也是复杂的,有时真的不是不够爱,而是不敢赌。

一段扶贫式的婚姻,对自己和家人都是不负责任的,不帮又不行,帮了又像个无底洞,为了自己的幸福,却要让父母继续操心,生活哪有那么容易,那些轻松的日子还不是家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若是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最好还是不要去赌一段扶贫式的婚姻。

上海求婚的创意策划:最恶搞的疯狂求婚

恶搞不一定就会招来对方的反感,比如趁女友在浴室洗澡的时候怀抱笔记本冲进去,当然此刻一定要有曼妙的音乐来为你助阵,因为你需要稍微跳跳草裙舞让她纳闷,就在她怀疑你是否需要立刻看医生的时候,你轻声说道:“宝贝,我爱你,请你嫁给我吧!”同时也要像变魔术一样把一枚一生只送一人的乐维斯求婚戒指呈现到她面前,这种浴室求婚虽然会让对方有点尴尬,同时你也有被淋湿患重感冒的风险,但从成功率来看绝对值得“铤而走险”。

上海求婚的创意策划:艰难的异国求婚

巴黎是世界有名的浪漫之都,埃菲尔铁塔是巴黎著名的旅游景点,阿汤哥就曾经在这儿向凯蒂·霍尔姆斯求婚,所以很多年轻人也争相效仿。浪漫归浪漫,但一定不要丢掉自己的主见,比如你觉得在铁塔这里求婚很有意义那就继续进行;如果你觉得这里风景一般就不要盲目追求名人的脚步,牵强附会反而会降低你在女孩子心目中的印象,还不如找一个幽静的小公园说出你的打算。虽然与来巴黎的初衷有点背道而驰,但求婚是要讲究心情的,自然状态才是最好的。

上海求婚的创意策划:昏暗海底求婚

海底婚礼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了,只要双方提前安排好并注意安全就可以了,但是在对让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一场海底求婚就有点难度了,因为在缺氧的环境中不能用语言表达你的目的,只能通过手势让对方明白你想说什么。即使没有准确地传递信息也没关系,因为就在浮出水面你对她说请她嫁给你的时候,她也一定会感动,因为她很可能把刚才的水下表白当成是共患难的经历了,没有语言也能心有灵犀的感情才是最默契的。

荷兰于12世纪末始有文字形成荷兰文的语言——荷兰语则是由弗兰克方言,弗里斯兰方言和一些萨克森方言融合演变而成13世纪产生了荷兰民间文学当时以佛兰德为中心的南方,由于受法兰西文化的影响以及市民阶级的觉醒,陆续出现了骑士传奇,《列那狐》等动物故事和宗教诗等文学作品荷兰的第一个诗人马尔兰特(约1235~约1300)于1257年开始写骑士诗歌,后又写了训诫性长诗《韵文圣经》(1271),《自然之花》和《历史之镜》(1284)等他在抒情长诗《哎呀!马丁》(1291)中,表达了反对封建,主张社会平等的思想在这时期,荷兰文的使用已逐渐代替拉丁文到14世纪,产生了许多用荷兰文写的以《圣经》为题材的宗教作品,如福音故事,使徒传,关于世界末日的故事等佛兰德的神秘主义者吕斯布鲁克(1293~1381)写的训诫散文,对后人有很大影响,他被誉为"荷兰散文之父"其主要作品是《精神结婚之美》(1530)在他的影响下,肯皮斯(1381~1471)用拉丁文写了名著《仿效耶稣基督》(1441)进入15世纪以后,荷兰各地一般市民也研习写诗,写剧本等,喜剧,宗教剧,神秘剧,道德剧和取材于骑士小说的戏剧创作也繁荣起来

16世纪,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鹿特丹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埃拉斯穆斯(1466~1536)用拉丁文写成长篇讽刺作品《愚人颂》(1509),对当时作为封建制度的反动堡垒和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进行了揭露和嘲讽他还将希腊文的《新约全书》译成拉丁文(1516),因此获得广泛声誉柯伦赫尔特(1522~1590)于1586年也写了人文主义的名作《处世之道》,作者被称为"近代荷兰散文的创始人"此外,马尔尼克斯(1538~1598)还著有讽刺天主教的《神圣天主教会的蜂房》16世纪下半叶,由于宗教改革和反西班牙的独立战争,南方的许多文学家和学者都迁移到荷兰省的阿姆斯特丹等城市避难,所以在16世纪末叶,荷兰省成为文学活动的中心

17世纪,荷兰作为欧洲第一个强国,迎来了所谓"黄金世纪"这时期, 文学, 艺术,科学,航运,贸易等同时繁荣起来 在文学方面先后出现了卡茨(1577~1660), 霍夫特(1581~1647),布雷德罗(1585~1618),冯德尔(1587~1679)和赫伊亨斯(1596~1687)等著名诗人和作家同时,涌现了一批名著,如冯德尔的两大诗体悲剧《流放中的亚当》(1664)和《琉西发》(1654);霍夫特的田园诗剧《格拉尼达》(1605)和记录独立战争的《荷兰史》(1628~1647),布雷德罗的喜剧《牛》(1612)和《西班牙的布拉邦人》(1617)等1637年,由于国家审定《圣经》的译文,促进了荷兰语的规范化,对文学创作也有影响

从17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文学上出现了某些停滞的现象,主要是18世纪的荷兰作家大多模仿,追随冯德尔等先辈的作品,特别是模仿法国的古典主义例如兰亨代克(1683~1756)的喜剧《互相的骗婚》(1714)就是受莫里哀影响写成的这时期的著名诗人比尔德狄克(1756~1831)的抒情诗《祈祷》(1796)和诗体悲剧《弗罗里斯五世》(1808)等,标志着荷兰文学的主流从古典主义转向浪漫主义

1837年,波特希特(1808~1875)创办了标榜振兴国民文学的刊物《向导》,使浪漫主义运动活跃起来伦内普 (1802~1868)的历史小说《养子》, 博斯博姆-图森夫人 (1812~1886)的历史小说 《法兰西少校》(1875)等,都是比较突出的作品同时,也有一些现实主义的作品,如贝茨(1814~1903)的《暗箱》(1839)是一部受狄更斯影响的写实幽默小说戴克尔(1820~1887,笔名穆尔塔图利)的自传体讽刺小说《马格斯·哈弗拉尔》(1860),对荷兰殖民者和爪哇统治者的暴行进行了强烈的控诉他的理想主义和崭新的风格对后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时期,文学评论家胡埃特(1826~1886) 写了不少尖锐的评论和荷兰的文化史《伦勃朗的国家》(1884)

1885年,年轻的"八十年代诗人"克洛斯 (1859~1938),霭覃 (1860~1932) , 佩克(1859~1881)和弗尔韦(1865~1937)等人创办了新的文学月刊《新向导》,开展了以追求美学革新为中心的"八十年代文学运动",给荷兰文坛带来了生气这个运动的杰出代表还有以笔名德塞尔著称的批评家阿·泰姆(1864~1952)等人这个革新运动追求基于个人感情冲动的美,激烈攻击前辈作家们的小市民庸俗性,主张"为艺术而艺术";随后发展为霭覃的神秘主义,小说家库佩勒斯(1863~1923)的自然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剧作家海耶曼斯(1864~1924)的写实主义这时期突出的成就是戈尔特(1864~1927)的象征诗《五月》(1889),作品描写盲眼之神巴尔德因拒绝月亮中的五月女神向他求婚而导致悲剧的故事

20世纪首先出现反对"80年代派"的作家如罗兰·霍尔斯特(1869~1952)和斯赫尔德玛(1877~1924)等社会民主主义诗人罗兰·霍尔斯特著有《森林中的妇女》(1912)和《两个世界之间》(1923)等诗集;斯赫尔德玛著有《秋天的歌》和《佃农》等诗篇在散文方面,有对抗自然主义的斯亨德尔 (1874~1946)和莱乌(1876~1931)等新浪漫主义作家斯亨德尔的主要作品有《一个荷兰悲剧》(1935),《水手》(1937)和《故居》(1946);莱乌的主要作品有《小鲁道尔夫》(1930),《我和我的提琴手》(1931)和《冲锋》(193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实验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流派的诗人和作家交替出现其中,比较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有:希腊喜剧和莎士比亚诗剧的优秀翻译家和诗人奈霍夫(1894~1953)的诗集《形式》(1924),《新诗》(1934)和《零时》(1936);诗人布卢姆(1887~ )的具有浓厚人道主义色彩的诗篇《思慕》(1924)和《中年》(1930);实验主义诗人马尔斯曼(1899~1940)和斯劳沃霍夫(1898~1936)的许多优美而伤感的诗;吕洛夫斯(1899~1958)的反殖民主义长篇小说《橡胶》(1929),《苦力》(1932)和《饥饿的人群》,迪·佩龙(1899~1940)的回忆出生地印尼的自传体小说《故土》(1935)和费斯特代克 (1898~1971) 的荷兰第一部反法西斯小说《德国女仆爱尔丝·波勒》(1935)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家们纷纷参加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诗人坎佩尔特(1902~1942)和小说家布劳沃尔(1898~1943)等人相继遇难这时出现的抵抗文学主要是秘密出版的《戛斯诗歌集新辑》战后,著名作家德·弗里斯(1907~ )著有抗德斗争小说《弗里斯兰邮车》(1948),《红发姑娘》(1956)和《二月》(1962)等***员女作家普林斯(1912~ )也写了描写纳粹妇女集中营的小说《绿外套》(1949),犹太血统女作家雷斯(1932~ )写了回忆德军占领荷兰期间她一家人的分散逃亡生活的长篇小说《楼上的房间》(1973)不少诗人和剧作家在战后写了反法西斯主义和反对战争的诗篇和剧本,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布拉班德尔(1900~ )的诗集《绞刑刽子手》(1945)和《病态的五月》(1948),霍尔尼克(1910~1970)的诗集《人类的生存》(1952)和诗剧《访客》(1952),德弗雷斯纳(1893~1961)的剧本《1942年的无名氏》(1945),布吕林(1926~ )的剧本《现在这村子已不存在》(1958) 和莫理兹·戴克尔(1896~1962) 的反对原子战争的剧本《行动起来》(1949)等 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在印尼出生长大的荷兰作家或荷印混血种人作家写出了一批怀念印尼的土地和人民的作品,其中有女作家德茂特(1888~1962)的《昨天》(1951),德内斯(1908~ )的《退色的照片》(1954)和《荷属东印度之镜》等小说,以及斯塔尔(1925~ ) 的描写从印尼回到荷兰的隐退者的剧本《最后的隐退者》(1958)和戴克(1925~ )的剧本集《殖民主义者的末日》(1966)等这些文学作品被人们称为"描写印尼的荷兰文学"而受到重视

如果是你这种情况,那就要看女方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拒绝你了。毕竟每个人拒绝别人的求婚都是有自己的理由的,所以我们要看你女朋友,她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拒绝你,我们才能更好地建议你做出怎样的行为来应对。

我们经常常见的拒绝求婚的理由无非就是女方觉得太突然了,因为毕竟你求婚肯定是不在她的意料之中的。所以你要她一时接受的话真的很难,如果是在她对你感情不是特别深的情况下,她是没有办法这么快就接受你的求婚的,所以你应该要衡量一下你和你自己女朋友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感情地位,这样你才能够决定在什么时候求婚,而不是贸然地求婚,这样的话搞得你也非常尴尬。

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我建议你就是被她拒绝了之后呢,你一定要缓缓再说,因为你一定要让她真正信任你了,感觉和你过一生才是她正确的选择,这个时候你才能向她求婚。

但其实归根究底来说,她不接受你的求婚也就是因为考虑的非常多,也就是她其实并没有那么爱你,因为也许是她家里的原因,也许是其他的原因,总之,她在这些原因和你之间摇摆不定,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那些原因而没有选择你,所以就说明她的内心现在是十分不坚定的,而如果就算这样子她答应了你,你们以后还是会有离婚的危险,所以说我介意你还是放弃这种女人吧。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解析:

1885年,年轻的“八十年代诗人”克洛斯 (1859~

1938)、霭覃 (1860~1932) 、 佩克(1859~1881)和弗

尔韦(1865~1937)等人创办了新的文学月刊《新向导》,

开展了以追求美学革新为中心的“八十年代文学运动”,

给荷兰文坛带来了生气。这个运动的杰出代表还有以笔

名德塞尔著称的批评家阿·泰姆(1864~1952)等人。这

个革新运动追求基于个人感情冲动的美,激烈攻击前辈

作家们的小市民庸俗性,主张“为艺术而艺术”;随后发

展为霭覃的神秘主义,小说家库佩勒斯(1863~1923)的

自然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剧作家海耶曼斯(1864~1924)

的写实主义。这时期突出的成就是戈尔特(1864~1927)

的象征诗《五月》(1889),作品描写盲眼之神巴尔德因

拒绝月亮中的五月女神向他求婚而导致悲剧的故事。

20世纪首先出现反对“80年代派”的作家。如罗兰·

霍尔斯特(1869~1952)和斯赫尔德玛(1877~1924)等

社会民主主义诗人。罗兰·霍尔斯特著有《森林中的妇

女》(1912)和《两个世界之间》(1923)等诗集;斯赫尔

德玛著有《秋天的歌》和《佃农》等诗篇。在散文方面,

有对抗自然主义的斯亨德尔 (1874~1946)和莱乌(1876

~1931)等新浪漫主义作家。斯亨德尔的主要作品有《一

个荷兰悲剧》(1935)、《水手》(1937)和《故居》

(1946);莱乌的主要作品有《小鲁道尔夫》(1930)、

《我和我的提琴手》(1931)和《冲锋》(193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实验主义、超现

实主义等各种流派的诗人和作家交替出现。其中,比较

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有:希腊喜剧和莎士比亚诗剧的优

秀翻译家和诗人奈霍夫(1894~1953)的诗集《形式》

(1924)、《新诗》(1934)和《零时》(1936);诗人布卢

姆(1887~ )的具有浓厚人道主义色彩的诗篇《思

慕》(1924)和《中年》(1930);实验主义诗人马尔斯曼

(1899~1940)和斯劳沃霍夫(1898~1936)的许多优美而

伤感的诗;吕洛夫斯(1899~1958)的反殖民主义长篇小

说《橡胶》(1929)、《苦力》(1932)和《饥饿的人群》,

迪·佩龙(1899~1940)的回忆出生地印尼的自传体小说

《故土》(1935)和费斯特代克 (1898~1971) 的荷兰第

一部反法西斯小说《德国女仆爱尔丝·波勒》(1935)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家们纷纷参加反对德国法

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诗人坎佩尔特(1902~1942)和小

说家布劳沃尔(1898~1943)等人相继遇难。这时出现的

抵抗文学主要是秘密出版的《戛斯诗歌集新辑》。战后,

著名作家德·弗里斯(1907~ )著有抗德斗争小说

《弗里斯兰邮车》(1948)、《红发姑娘》(1956)和《二

月》(1962)等。 员女作家普林斯(1912~ )也

写了描写纳粹妇女集中营的小说《绿外套》(1949),犹

太血统女作家雷斯(1932~ )写了回忆德军占领荷

兰期间她一家人的分散逃亡生活的长篇小说《楼上的房

间》(1973)。不少诗人和剧作家在战后写了反法西斯主

义和反对战争的诗篇和剧本,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布拉班

德尔(1900~ )的诗集《绞刑刽子手》(1945)和《病

态的五月》(1948),霍尔尼克(1910~1970)的诗集《人

类的生存》(1952)和诗剧《访客》(1952),德弗雷斯纳

(1893~1961)的剧本《1942年的无名氏》(1945),布吕

林(1926~ )的剧本《现在这村子已不存在》(1958)

和莫理兹·戴克尔(1896~1962) 的反对原子战争的剧

本《行动起来》(1949)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9235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1
下一篇2023-07-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