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乌克兰危机牵动着世界大国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乌克兰危机的主要原因

2015年乌克兰危机牵动着世界大国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乌克兰危机的主要原因,第1张

 一、乌克兰危机的历史因素
  乌克兰地区因其置身于各国疆界之中的特殊位置,而在古罗斯语中被称为“乌克兰”,意即“边陲之地”,“国界相接之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乌克兰成为周边列强争夺、瓜分的对象。历史上,乌克兰从未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独立存在过,其现有的国家版图是二战后重新划定的。1991年8月,乌克兰脱离苏联宣布独立,是乌克兰有史以来第一次摆脱从属地位而成为独立国家。乌克兰局势之所以愈演愈烈,与其国家形成的复杂历史息息相关。乌克兰的历史就是不断被周边列强肢解和瓜分的历史。它的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18世纪以来一直被俄罗斯统治,而西乌克兰的部分地区一直以来属于奥匈帝国,20世纪又属于波兰和匈牙利。
  后来,东、西乌克兰先后加入苏联。因此,以第聂伯河为界划分的东西乌克兰由于受不同历史和文化的影响而逐渐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差异。东部地区多为俄罗斯族,这里的居民大多信奉东正教,并以俄语为母语,以工业为主要产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受俄罗斯影响,重视与俄罗斯的传统亲密关系。
  而西部地区居民则以乌克兰族为主,信奉天主教,通用乌克兰语,从事农业者居多,具有强烈的乌克兰民族意识和“去俄罗斯化”倾向。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东、西部地区居民对乌克兰加入欧盟或关税同盟的态度截然不同,东部地区居民赞同加入俄罗斯主导的关税同盟,而西部地区居民则截然相反。独立广场上成千上万的示威群众,之所以甘愿忍受严寒,就是因为他们不希望乌克兰被“拉入”俄罗斯的势力范围。长期以来,东、西部之间的这种隔阂不仅没有弥合,反而呈现出日渐扩大之势,这对乌克兰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障碍,也对其外交政策的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
  东、西部地区的隔阂使乌克兰政坛形成水火不相容的两大势力集团,代表不同阵营的政治精英们在选择国家战略方向上经常难以达成共识,2004年爆发的“橙色革命”更是加重了这一趋势。美欧等西方国家为达到北约、欧盟“东扩”的目的,不断在乌克兰培养亲西方势力,使乌克兰内部两派的斗争愈发激烈。季莫申科被视为西方国家在乌克兰的代言人,与亚努科维奇在“橙色革命”中结仇,2011年季莫申科因涉嫌在2009年越权签署乌克兰与俄罗斯天然气购销合同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尽管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表示对季莫申科的审判完全是按法律进行的,但季莫申科坚持认为这是一种政治报复。许多学者认为,欧盟将释放季莫申科作为与乌克兰签订联系国协定的条件是导致亚努科维奇进一步靠近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支持加入欧盟的抗议者聚集在独立广场之际,季莫申科曾发表一封公开信,声称“不要让你我之间的不共戴天左右你的政策”。乌克兰政治上层的矛盾可见一斑,***之间的分歧导致国家宪法数度修改,政体在总统制、议会制、议会总统制之间不断切换,政府人员的贪腐行为更是司空见惯。乌克兰民众对政府不作为的不满,对经济社会秩序的失望情绪积压已久,这种情绪恰恰被西方国家利用,致使乌克兰危机一发不可收拾。
  二、乌克兰危机的现实因素
  乌克兰国内政治危机出现后,俄罗斯立即行动起来,同时运用“萝卜和大棒”两手政策,以军事压力为主,经济压力为辅,试图维持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的地位。但在西方国家支持下的反对派却动员了更大的力量,迅速推翻了旧政权,此后危机的中心就转移到俄罗斯与欧美之间,衍变为一场举世瞩目的国际政治危机。
  从乌克兰独立到2004年的“橙色革命”,再到此次乌克兰危机,随着欧盟、北约东扩进程的一步步推进,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影响力被迫一步步缩小和弱化。在危机伊始,与西方国家***公开支持反对派相比,普京政府表现的较为克制,但在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权被取代之后,俄罗斯政府迅速做出“出兵”克里米亚、支持克里米亚公投、高调宣布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等一系列举措,甚至面对欧美国家的经济、外交制裁也依然不为所动。俄罗斯在面对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之所以由慎重转为“激进”,是由俄乌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以及俄罗斯的强国战略所决定的。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俄乌关系源远流长,他们同属东斯拉夫民族,都继承了古基辅罗斯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正如基辛格所指出的那样:“西方必须明白,对俄罗斯来说,乌克兰绝对不是简单的另外一个国家。俄罗斯历史的开端是所谓的基辅罗斯公国,那里是俄罗斯宗教的发祥地,乌克兰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是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其次,乌克兰是俄罗斯重要的安全屏障,也是俄实现大国复兴的战略支点。冷战结束后,乌克兰成为了东、西方之间的“安全真空”地带,保住这一地带对俄来说至关重要,一旦失去乌克兰,俄罗斯的战略纵深将被严重挤压,并且整个俄罗斯西部都将沦为北约的可打击范围。
  不仅如此,俄黑海舰队还驻扎在乌克兰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一旦失去,俄还将面临失去南方出海口的重大损失。此外,普京总统复任后,加速推进欧亚一体化建设,而乌克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第三,从经济方面看,俄乌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十分明显。由于前苏联对其加盟共和国的工业进行统一布局,俄乌之间的许多工业部门至今一直处于配套生产和一体化发展的状态。乌克兰被称作是俄罗斯的“粮仓”和“兵工厂”。与此同时,由于乌克兰的特殊地理位置,乌克兰一直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重要通道,俄欧之间80%的能源交易都要通过乌克兰运输。因此,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便不难理解普京在乌克兰危机中一系列强硬甚至冒险的举动,因为与美欧相比,乌克兰无疑更接近俄罗斯的核心利益。乌克兰是俄罗斯的重要缓冲地带,拿破仑帝国、德意志帝国和纳粹帝国都曾越过乌克兰的广袤平原侵略俄罗斯。因此,没有一个俄罗斯***会容许乌克兰加入西方阵营。
  美欧也十分看重乌克兰的地缘战略价值,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曾直言,乌克兰“对整个欧洲的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意义怎么估计也不过分”。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也指出,“大力援助苏联解体后形成的独立国家,是我们阻止俄罗斯帝国野心的唯一出路,而乌克兰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因为有了乌克兰,俄罗斯就自然会成为一个帝国。”
  对美欧来讲,如果乌克兰可以加入欧盟,进而加入北约,无疑可以实现遏制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北约的枪炮实际上就放在了俄罗斯的家门口。因此,美欧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与乌克兰的关系,不断在乌克兰培养亲西方势力,致力于将其拉入西方阵营。在危机开始之初,欧美国家即表现得十分活跃,美国不仅向乌克兰反对派提供大量资金,而且公开表示支持,还一味谴责乌克兰政府当局用武器对付示威民众,要求其撤走警卫人员,否则将进行制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5451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