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律陀的拒绝少女的求婚

阿尼律陀的拒绝少女的求婚,第1张

出家后的阿那律,听经闻法,甘于淡泊的生活,对于佛陀的说教,总是很欢喜的奉行。

阿那律虽然没有证果,但因有法乐支持着他,他为了要报答佛陀允许他出家的恩惠,他想作一次行脚,到各方弘法,佛陀很高兴的鼓励他,在佛陀的意思,弟子们能热心弘法利生,从弘法利生的工作中,可以长养自己的信心,信心升华,才可开悟证果。

年轻的比丘阿那律,有着庄严的仪表,优美的风采,他的皮肤是**,他的鼻子像鹦鹉的嘴,长得相好庄严。一次在弘化的途中,因地处偏荒,天色也渐暗,他只得向民间投宿。荒凉的乡野,村庄也是疏疏落落的,阿那律投宿的这一家,院落很大,可是意料之外的,这一天,这一家没有人,只有一个年轻的少女在家。

阿那律很犹豫,一个比丘投宿在只有一个少女的人家,不知可以不可以,因为当时佛陀制戒,好象没有提到这一点,阿那律看看渐暗的天空,乌云密布,像是要下雨的样子,阿那律没有再讲什幺,只得住下来。

阿那律住下来不久之后,有一位年长的过路老人,也来借宿,可是少女拒绝他,对于年老的人这么没有礼貌,没有同情,阿那律心中有些奇怪。

少女对阿那律很殷勤,拿茶拿水,问长道短,阿那律在屋内结跏趺坐,一心念佛念法念僧,希望早些天明,以便赶路。

夜半,灯光渐渐的暗淡,朦胧中,门声响处,那个年轻的少女走到阿那律的床前,她温柔多情的说道:

「你是一位沙门,我知道,对一位沙门有非非之想,真是罪过,但我见了你以后,我又无法压制我对你的爱情。请你相信我,我不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孩子,近 来很多有名的公子向我求婚,我都一一拒绝。但我看到你清秀的容貌,端正的行为,我现 在不害羞的自愿将身许你,请你以后就住在我家,我的父母一定也很欢喜。」

长得那么英俊,又是王子出家的阿那律,对于应付女孩子的爱情,他是少许有些经验。当他还没有出家的时候,就有不少王族的少女包围在他四周,向他求婚。虽然阿那律貌美,但他一向就知道爱情是一枚苦果,他不以情欲是快乐,他认为修道获得安稳,才是真正快乐。

当女人燃起爱情的火焰时,是不容易熄灭下去的。阿那律只得把双目紧紧的闭起来,不理睬她,使她羞愧而退。

可是少女以为阿那律不好意思,她更靠近一步,抚摸阿那律的手,阿那律仍然像高耸的山岳,巍然不动,少女甚至拥抱他,阿那律这才睁开眼来诃斥道:

「姑娘!你怎么这样不知羞耻?男女不应该如此胡来!何况我已是出家的比丘,你对我实在没有礼貌!

「人间男女的爱情,是生死痛苦的根源,很多的烦恼、是非、纠纷,都是因爱情而起。我现 在请你把情欲的烈火熄下,好好观察自己的心。」

阿那律义正辞严的话,使少女羞愧得低下头,终于她悔过的心生起,要求阿那律接引,皈依佛教,做了优婆夷。

男女相互吸引,这是人的习性,但修道者要能超越人性,才能接触佛性。从此,阿那律就不再在在家人中借宿。

文 化

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略)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花之物语[A]、爱丽丝〖稳重〗、、白山茶〖真爱〗、白丁香〖念我•愉快〗、柏树〖永葆青春〗、百合花〖祝福•富贵•纯洁•百年好合〗、白百合〖心心相印•庄严〗、并蒂莲〖夫妻恩爱〗、波斯菊〖永远快乐〗、[C]、雏菊〖清白〗、椿萱〖父母健康〗、茶花〖战斗英雄〗、[D]、大丽花〖华丽〗、杜鹃〖怀乡〗、丁香〖谦逊〗、[F]、风铃草〖温柔的爱〗、风信子〖喜悦•浓情蜜意〗、扶桑〖给你温暖〗、非洲菊〖崇高之美〗、[G]、桂花〖甜蜜•永伴佳人〗、橄榄枝〖和平〗、[H]、荷花〖默念〗、海芋〖宏伟的美〗、含羞草〖羞愧•知耻〗、蝴蝶兰〖我爱你〗、红枫〖革命热情〗、红豆〖相思〗、火鹤花〖新婚•热情〗、、[J]、剑兰〖坚强〗、菊花〖高洁•清雅〗、桔梗〖不变的爱•柔顺〗、君子兰〖尊贵富有〗、金盏花〖离别•迷恋〗、金鱼草〖爱出风头〗、吉祥草〖鸿运祥瑞〗、姬百合〖快乐•荣誉〗、[K]、康乃馨〖亲情•思念•母爱〗、葵百合〖胜利•荣誉〗、[L]、莲花〖默恋〗、兰花〖永恒之美•青春永驻〗、[M]、玛格丽特〖情人的爱〗、满天星〖爱怜〗、马蹄莲〖永结同心•吉祥如意〗、牡丹〖荣华尊贵〗、木棉〖英雄〗、梅花〖高洁•坚贞〗、玫瑰〖美•爱情〗、茉莉花〖优美〗、[Q]、牵牛花〖爱情永结〗、情人草〖爱意永恒〗、[S]、三色堇〖思念〗、四叶丁香〖属于我〗、松树〖坚强〗、杉木〖正直〗、寿星桃〖长命百岁〗、睡莲〖纯洁的心〗、矢车菊〖雅致•优美〗、石榴〖子孙繁昌〗、石楠花〖庄重〗、石斛兰〖任性美人〗、芍药〖情有所钟〗、山茶〖无瑕〗、睡莲〖清净〗、水仙花〖尊敬•自爱〗、[T]、太阳花〖神秘〗、桃花〖避邪•娇羞〗、铁树〖庄严〗、[W]、文竹〖永恒〗、文心兰〖隐藏的爱〗、万年青〖友谊长存〗、毋忘我〖永恒的友情〗、[X]、向日葵〖敬慕•光辉•活力〗、蟹爪兰〖锦上添花〗、星星花〖勿忘我〗、仙人掌〖蔑视一切〗、萱草〖忘忧〗、[Y]、延龄草〖美貌〗、迎春花〖相爱永久〗、罂栗花〖感谢〗、玉蝉花〖信任〗、月季花〖胜利〗、郁金香〖神圣•永恒〗、夜来香〖亲密〗、银杏〖古老文明〗、野百合〖永远幸福〗、[Z]、棕榈〖胜利〗、芝兰〖正气清远〗、竹子〖正直•虚心有节〗、紫罗兰〖贞节•永恒的美〗、紫丁香〖初恋•羞怯〗、紫荆花〖兄弟和睦〗

玫瑰花语〖1朵〗你是我唯一、〖2朵〗你侬我侬、〖3朵〗我爱你、〖4朵〗誓言承诺、〖5朵〗无悔、〖6朵〗顺利、〖7朵〗喜相逢、〖8朵〗弥补、〖9朵〗常相厮守、〖10朵〗完美的你、〖11朵〗一心一意、〖12朵〗心心相印、〖13朵〗暗恋、〖17朵〗好聚好散、〖21朵〗你是我最爱、〖22朵〗双双对对、〖24朵〗思念、〖33朵〗三生三世、〖66朵〗真爱不变、〖77朵〗我向你求婚、〖88朵〗用心弥补、〖99朵〗天长地久、〖100朵〗百年好合、〖101朵〗、你是我唯一的爱、〖108朵〗求婚、〖111朵〗无尽的爱、〖365朵〗天天想你、〖999朵〗无尽的爱、

颜色花语粉红色的玫瑰〖初恋〗、红色的玫瑰〖热恋〗、白色的玫瑰〖尊敬〗、橙红色的攻瑰〖美丽〗、淡绿色的玫瑰〖青春长驻〗、**的玫瑰〖道歉〗、深红色的玫瑰〖羞怯〗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龙九子辟玺负碑、螭吻望守、蒲牢盘钟、狴犴守拱、睚眦化刃、饕餮潜器、鲅夏匐阶、狻猊伴鼓、椒图衔环

过去七佛释迦牟尼佛、拘那含佛、毗舍婆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拘楼孙佛、迦叶佛

八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灵吉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

十八伽蓝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

二十八宿

东官苍龙:〖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北官玄武:〖斗水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狳〗

西官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昂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南官朱雀:〖井水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十殿阎王[第一殿] 秦广王、[第二殿] 楚江王、[第三殿] 宋帝王、[第四殿] 五官王、[第五殿] 阎罗王、[第六殿] 卞城王、[第七殿] 泰山王、[第八殿] 都市王、[第九殿] 平等王、[第十殿] 转轮王

二十四诸天大梵天王、帝释尊天、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密迹金刚、大自在天、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韦陀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日宫天子、月官天子、娑竭罗龙、阎摩罗王、紧那罗、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

黄道十二宫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马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

希腊罗马神祗宙斯〖朱庇特•Zeus〗:天神,天庭和人间的统治者,希腊神话中最高的神,克洛诺斯和瑞亚的儿子

赫拉〖朱诺•Hera〗:天后,主管婚姻,克洛诺斯和瑞亚的长女,宙斯的姐姐和妻子。

波塞冬〖尼普顿•Poseidon〗:海皇,宙斯之弟,克洛诺斯和瑞亚的儿子。

哈迪斯〖普路同•Hades〗:冥神,宙斯之兄,克洛诺斯和瑞亚的儿子。

德墨特尔〖克瑞斯•Demeter〗:大地女神,宙斯的姐姐,她的女儿被哈迪斯劫娶为冥后

帕尔塞福涅〖Persephone〗:冥后,宙斯和得墨特尔的女儿。

赫斯提〖维斯太•Hesite〗:女灶神

阿伏洛狄特〖维纳斯•Aphrodite〗:爱情女神,宙斯与迪俄涅的女儿。

雅典娜〖密涅瓦•Athene〗:战争、智慧女神,雅典的保护神,主管艺术、发明、武艺,从宙斯的头颅中诞生。

赫尔墨斯〖魔丘利•Hermes〗:商业之神、盗贼之神,众神的使者,也是亡灵的接引者,宙斯和迈亚的儿子。

阿波罗〖阿波罗•Apollo〗:太阳神, 弓神,预言、占卜、艺术之神,宙斯和勒托之子。

阿尔特尼斯〖狄安娜•Atremis〗:月神,狩猎女神,银弓之神,宙斯和勒托之女。阿波罗之妹

狄俄尼索斯〖巴克斯•Dionysus〗:酒神,宙斯与凡人塞墨勒的儿子。

赫淮斯托斯〖伏尔甘•Hephaestus〗:火神,宙斯之子,但自幼残疾而被遗弃,后由海洋女神抚养长大。阿佛洛狄忒的丈夫。

阿瑞斯〖马尔斯•Ares〗:战神,宙斯和赫拉之子。他的崇尚武力往往与雅典娜的以智取胜形成对比。

阿科洛厄斯〖Achelous〗:河神。

阿克西厄斯〖Axius〗:派厄尼亚河神。

格劳克斯〖Glaucus〗:海神,善作预言。

特里同〖Triton〗:海神。

琉科特亚〖Leucothea〗:海中女神。

涅锐伊得斯〖Nereids〗:海中女神。

该娅〖Gaea〗:地之女神。

塞勒涅〖Selene〗:月亮女神。

塔那托斯〖Thanatus〗:死神。

许普诺斯〖Sleep〗:睡神。

赫卡特〖Hecaba〗:夜和下界女神,亦是幽灵和魔法女神。

绪任克斯〖Syrinx〗:山林女神。

潘〖Pan〗:山林之神。

〖时序三女神〗:欧诺尼亚(秩序)、狄克(公正)、厄瑞涅(和平)

〖命运三女神〗:克洛托(纺织生命之线)、拉克西斯(决定生命之线的长短)、阿特洛波斯(切断生命之线)

〖美惠三女神〗:欧佛洛绪涅、塔利亚、阿洛来亚

〖复仇三女神〗:总称为厄利尼厄斯

耶稣十二门徒彼得、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安得烈、腓力、巴多罗买、多马、马太、亚勒腓的儿子雅各、达太、西门、犹大

婆罗天龙八部水神•伐楼那、土神•陀湿多、风神•伐由、日神•苏里耶、天帝•因陀罗道神普善、保护神•毗湿奴、阿修罗•底提耶与檀那婆、火神•婆由

易经六十四卦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水天需、天水讼、地水师、水地比、风天小畜、天泽履、地天泰、天地否、天火同人、火天大有、地山谦、雷地豫、泽雷随、山风蛊、地泽临、风地观、火雷噬嗑、山火贲、山地剥、地雷复、天雷旡妄、山天大畜、山雷颐、泽风大过、坎为水、离为火、泽山咸、雷风恒、天山遯、雷天大壮、火地晋、地火明夷、、风火家人、火泽睽、水山蹇、雷水解、山泽损、风雷益、泽天夬、天风姤、泽地萃、地风升、泽水困、水风井、泽火革、火风鼎、震为雷、艮为山、风山渐、雷泽归妹、雷火丰、火山旅、巽为风、兑为泽、风水涣、水泽节、风泽中孚、雷山小过、水火既济、火水未济

十八层地狱[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寒冰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

生 理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人体十二脏心、肝、脾、肺、肾、膻中、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消化系统七冲门唇•飞门、齿•户门、会厌•吸门、胃•贲门、太仓下口•幽门、大肠及小肠•阑门、下极•魄门

伦 理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饮 食

五谷稻、黍、稷、麦、豆

五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茴香

四大著名淡水鱼松江鲈鱼、黄河鲤鱼、松花江鲑鱼、兴凯湖白鱼

四大著名海产鱼小黄鱼、大黄鱼、带鱼、墨鱼

上八珍狸唇、驼峰、猴头、熊掌、燕窝、凫脯、鹿筋、黄唇蛟

中八珍鱼翅、银耳、鲥鱼、广肚、果子狸、哈什蚂、鱼唇、裙边

下八珍海参、龙须菜、大口蘑、川竹笋、赤鳞鱼、干贝、蛎黄、乌鱼蛋

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理 化

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

七曜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二十四节气前言、立春、雨水、惊蛰、立夏、小满、芒种、立秋、处暑、寒露、立冬、小雪、大雪、结语、春分、清明、谷雨、夏至、小暑、大暑、秋分、白露、霜降、冬至、小寒、大寒

物理九大基本学科力学、声学、热学、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固体物理学

太阳系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罗马数字Ⅰ(1)、Ⅱ(2)、Ⅲ(3)、Ⅳ(4)、Ⅴ(5)、Ⅵ(6)、Ⅶ(7)、Ⅷ(8)、Ⅸ(9)、Ⅹ(10)、ⅩⅩ(20)、L(50)、C(100)、D(500)、M(1000)、

希腊数字|(1)、||(2)、Γ(5)、Δ(10)、ΓΔ(50)、Η(100)、ΓΗ(500)

阿那律,拒绝少女的求婚出家后的阿那律,听经闻法,甘于淡泊的生活,对于佛陀的说教,总是很欢喜的奉行。 阿那律虽然没有证果,但因有法乐支持着他,他为了要报答佛陀允许他出家的恩惠,他想作一次行脚,到各方弘法,佛陀很高兴的鼓励他,在佛陀的意思,弟子们能热心弘法利生,从弘法利生的工作中,可以长养自己的信心,信心升华,才可开悟证果。 年轻的比丘阿那律,有着庄严的仪表,优美的风采,他的皮肤是**,他的鼻子像鹦鹉的嘴,长得相好庄严。一次在弘化的途中,因地处偏荒,天色也渐暗,他只得向民间投宿。荒凉的乡野,村庄也是疏疏落落的,阿那律投宿的这一家,院落很大,可是意料之外的,这一天,这一家没有人,只有一个年轻的少女在家。 阿那律很犹豫,一个比丘投宿在只有一个少女的人家,不知可以不可以,因为当时佛陀制戒,好象没有提到这一点,阿那律看看渐暗的天空,乌云密布,像是要下雨的样子,阿那律没有再讲什幺,只得住下来。 阿那律住下来不久之后,有一位年长的过路老人,也来借宿,可是少女拒绝他,对于年老的人这么没有礼貌,没有同情,阿那律心中有些奇怪。 少女对阿那律很殷勤,拿茶拿水,问长道短,阿那律在屋内结跏趺坐,一心念佛念法念僧,希望早些天明,以便赶路。 夜半,灯光渐渐的暗淡,朦胧中,门声响处,那个年轻的少女走到阿那律的床前,她温柔多情的说道: 「你是一位沙门,我知道,对一位沙门有非非之想,真是罪过,但我见了你以后,我又无法压制我对你的爱情。请你相信我,我不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孩子,近来很多有名的公子向我求婚,我都一一拒绝。但我看到你清秀的容貌,端正的行为,我现在不害羞的自愿将身许你,请你以后就住在我家,我的父母一定也很欢喜。」 长得那么英俊,又是王子出家的阿那律,对于应付女孩子的爱情,他是少许有些经验。当他还没有出家的时候,就有不少王族的少女包围在他四周,向他求婚。虽然阿那律貌美,但他一向就知道爱情是一枚苦果,他不以情欲是快乐,他认为修道获得安稳,才是真正快乐。 当女人燃起爱情的火焰时,是不容易熄灭下去的。阿那律只得把双目紧紧的闭起来,不理睬她,使她羞愧而退。 可是少女以为阿那律不好意思,她更靠近一步,抚摸阿那律的手,阿那律仍然像高耸的山岳,巍然不动,少女甚至拥抱他,阿那律这才睁开眼来诃斥道: 「姑娘!你怎么这样不知羞耻?男女不应该如此胡来!何况我已是出家的比丘,你对我实在没有礼貌! 「人间男女的爱情,是生死痛苦的根源,很多的烦恼、是非、纠纷,都是因爱情而起。我现在请你把情欲的烈火熄下,好好观察自己的心。」 阿那律义正辞严的话,使少女羞愧得低下头,终于她悔过的心生起,要求阿那律接引,皈依佛教,做了优婆夷。 男女相互吸引,这是人的习性,但修道者要能超越人性,才能接触佛性。从此,阿那律就不再在在家人中借宿。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如来印我成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阿那律陀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对佛说:当初我刚出家时,贪图睡眠,如来呵责我与畜牲一般,我听后就哭泣自责,自此七天七夜不敢睡觉,终于导致双目失明,世尊教我修持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法,返观本心,照完又照,照见到自己本性原来不动不坏,一时间就开启了金刚正眼,由此证得天眼照明,不必依靠眼根就能看见十方世界,其精微洞悉,就像看手上的庵摩罗果一样清楚。如来授印我得成阿罗汉果位。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我的修证,以向内观照,亡尘脱根为第一。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周利和槃待迦两位尊者从座位站起,顶礼佛足,对佛说:我的记忆力不好,所以不能博学多闻,当初我遇到佛,听到宣示佛法而出家。在诵持如来四句偈语时,一百天当中,诵到前句就忘了后句,记得后句又忘了前句。佛哀悯我的愚笨,便教我于静室中以数息来调摄身心。我详观细审出入气息,到了出入极为微细之时,忽然觉得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刹那生灭都无,心念打成了一片,本心一时间就豁然开启,了无挂碍,从而烦恼漏尽,成就了阿罗汉果,住持如来佛座下,由佛印记我的无学果位。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照我的修证,以调息而入空为第一。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呵病。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桥梵钵提即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并对佛说:我的口业欲求最重,在过去无数劫之中我轻慢沙门的戒律,所以生生世世犯有如牛反刍的毛病。如来启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由此修证而能灭心,证入正等正觉三摩地。我观察到滋味原来即无体无物,从而得以超越世间种种欲求烦恼,解脱身心束缚,离弃尘物世界,并远离色界、欲界、无色界,此时,我真像出笼鸟,尘垢销尽,法眼清净,而成就了阿罗汉果位。如来现自印证我得登无学大道。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照我的修证,以归味还觉为第一。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剌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毕陵伽婆蹉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并对佛说:当我初发心跟从佛修习佛法时,曾多次听如来说世间种种不可乐道的事,即使是在城中乞食,心里仍然想著修证的法门,而不经意被路上的毒刺刺伤了脚,一时全身疼痛难忍,我即以心念去感知,但是只感知到剧痛,此时,我觉得了我的痛觉,我又觉得了清净本心并无痛觉。那时我想,难道我只此一个身体却有两种感觉吗?如此摄聚心念没多久,身心忽然入空,从此二十一天当中,我的烦恼妄尘随之一一销尽,成就了阿罗汉果位。如来视印了我的无学果位。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照我的修证,以遗身纯觉为第一。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须菩提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对佛说:我从很久劫时以来,就意根清净,心身自在,无有挂碍,已经历了无数量的生,所以在母胎之中,就已经知道四大本空,出胎之后,因此能悟解到十方世界无不空寂,出家以后,又宣说一切法空,以至能令众生证得空性,直到如来启示我,悟解到觉性才是真正的空,真空妙性圆融灵明,因此而证得阿罗汉果,得入如来真空性海,证得和佛一样的知见,佛印证我已成就无学道。我虽证得空性,但又不住于空,所以得到无上解脱,佛称我为解空第一。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照我的修证,诸相是空,能所俱灭,旋转虚妄生灭,复归本元觉性,所以,以空去意根为第一。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舍利弗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对佛说:我从很久劫以来,心见就得到了清净,所以经历了无数次的生都无昏昧迷惑,我看世间和出世间的事物种种变化与实相,都是一经看见即时就能通达了悟,从未有障碍不明白的事,有一日,我在路上遇见迦婆叶兄弟在宣说佛的因缘深义,听完后我顿然明悟到如来藏心周遍法界没有边际。因此跟从如来出家,我的心更显圆明,无障无碍,得到了大无畏力,成就了阿罗汉果,在佛弟子中称为智慧第一。所以得为佛的长子,亲蒙佛的口授,所以好像是从佛口生出来,依佛教诲而成就,我仿佛就是从佛法里化生出来。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照我的修证,心见生出无碍智光,智光达致极点成为佛的所知所见,我以为这是第一。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普贤菩萨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并对佛说:我在过去生中已经跟从无数量的如来弘扬佛法,为法王子,十方的如来,都教导有菩萨善根的弟子们修普贤行,这普贤行,就是随我的名而安立的。世尊,我用心闻,就能分别所有众生的种种知见,如果远在无数世界之外,有一个众生发心修普贤行,我就能即时乘六牙白象到他身边去护持他,如果有百千亿众生同时发心修普贤愿行,我也能化为百千亿身,乘百千亿白象,顷刻就能到他们身边。纵然他们因业障深重不能看见我,我也会暗中为他们摩顶,安慰他们并为他们护持。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照我的本因,以心闻发起智慧光明,能于一切法分别自在,所以为第一。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孙陀罗难陀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初出家时、虽然能够严守戒律,但是修持禅定澄心静虑时,常有散乱,定力常失,所以还不能成就无漏果位。世尊就教我和我的母舅拘烯罗,一起观视鼻端的白气,以此来收摄散乱心念,观视二十一天,看到鼻子中出入的气息像白烟一样,从此得到定力,身心一概圆明透彻,洞观一切世界,遍照无遗,清净无染,就像看玻璃一样内外分明。白烟渐渐销逝之后,出入的气息竟然都是白色的,都化浊为清。这时,我真心开朗,烦恼漏尽,所有出入气息都化成智慧光明,遍照在十方世界,由此我成就了阿罗汉果位。世尊授记我当得菩提,说我很快就获得了菩提佛道。佛问哪个法门最圆通,我认为,观息止息而成白息,发智慧光明,圆满明照,漏尽烦恼,这应是第一法门。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世尊印我说法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说:我从无量劫时以来,就具有了无所阻碍的辩才,所以常为众生宣说苦、空的小乘道理,从而明白了真如实相的妙义,即使是无量如来佛的秘密法门微妙深义,我都能巧妙的为大众们宣说,我因此而得到一切大无畏的力量。世尊知道我有大辩才,就教导我用说法的音声推转法錀,我就常随佛的左右,以音声转轮,帮助佛弘扬大法教化众生。由于我说法时有大无畏力,有如狮子吼,所以,我就得成就了阿罗汉果。世尊印证我是说法无上。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我所证,以说法的无畏声音能降伏三界妖魔怨贼,销尽诸漏为第一。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亲随佛逾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为上。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优波离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对佛说:我曾亲随如来越城出家,亲见如来修行六年中的种种勤苦,也亲见如来以法降伏种种魔法,制伏种种外道,从此深知贪欲为诸漏之本,狂心顿歇,一时便解脱了世间种种贪欲烦恼。佛教导我严守戒律,直至持守三千威律,一时八万四千微细罪业等等,都被灭除。身心清净,静定寂灭,由此而成就了阿罗汉果。现在我在如来信众中专事整肃纲纪,总领佛众,如来亲自印可我,众人也推举我为持戒修身最好。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我修证,持戒修身使身得大自在,持戒修心使心得大光明,身心一切都得圆通,这应当是第一法门。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于路乞食。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我袈裟著身。须发自落。我游十方。得无挂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大目犍连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对佛说:当初我在路上乞食,遇到了迦叶家三兄弟,即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他们正在宣说如来佛所说因缘的深密奥义,我听闻之后,即刻发心无上觉智,从而身心都得自在通达。我投奔如来出家,如来一言既出,我就须发脱落,袈裟著身,当下俱足道貌堂堂的比丘。至此,我得大神通力,遍游十方世界没有一点障碍,大家说我是神通第一,由此而成就了阿罗汉果。不仅仅是世尊,连十方世界如来佛都欣叹我的神通力是如此清净圆明,有如此的大自在和大无畏。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我的修证,我以为发扬湛然不动的心体,以致心光发宣,得大神通,使浊流清莹澄澈为第一。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婬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婬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乌刍瑟摩站在如来座前,顶礼佛足,并对佛说:我常常忆想起在久远劫时以前,我有多么地贪欲,后来有佛现示在世间,名叫宝王,他说婬欲过度就会猛火聚集,教我看遍了人身百骸四肢的种种冷热秽浊不净之相,遍观之中,我得以神光内敛、将那贪欲之心化为了智慧之火,从此以后诸佛称我为火首金刚,以此彰扬我有将不净秽恶化成清净的德能。我是以火光三昧力成就阿罗汉果的。我曾发大誓愿,为了诸佛成道,我愿为金刚大力士,我将为诸佛降伏魔法,制止五蕴炽盛的怨恶。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我所证、我以为谛观身心冷暖触觉,达致离合无碍,烦恼漏尽的境地,从而生出大宝火焰,得登无上觉位最为圆通。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回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持地菩萨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回想起从前普光如来出现在世间,我还是一个比丘,常常在道路隘口和河流津渡等等地形险隘的地方,看到有不宜车马通行,或者有危险的地方,我就铺设道路,架设桥梁,从不厌烦辛勤艰苦。又经过了无量佛出现世间,要是有众生在过险峻地方时无法持物,我就会去帮助他们拿东西背物件,随他们要我送到那里都行,从不要别人的报酬。在毗舍浮佛出现于世间之时,那时饥馑遍地,我就去作搬运的事,不管要走多远,我只收一文钱。要是有牛车陷入泥泞,我有神力帮助推车,解人于困厄之中。那时国王设斋宴请佛说法,我就平整道路接待佛的光临,毗舍如来为我摩顶,并告诉我,心地平整则世界一切地都会平整。闻法之下,我就开悟了心地。觉察到人身犹如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并无差别,悟解到微尘的本性在于它们本来没有任何相触相摩,以至于用种种兵器都不能触及到它们。我于一切法的自性中,悟到了无生法忍,能于不生不灭之法中安忍不动心,从而成就阿罗汉果。因心现在进入到菩萨位中,聆听诸如来佛宣说妙莲华时,佛的所知所见,我都先得到了证明,从而就成了上首。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照我的修证,我以为谛观自身与世界两种微尘本无差别,都是如来藏自性真如,一切尘物都是虚妄生发,灭掉妄尘便智慧圆满,以至成就无上觉道,这堪称为最上法门。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盼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月光童子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对佛说:我想起在无数劫时以前,有水天佛出现世间,教各位菩萨修习水观而证得三摩地。观察自身之中的水性,与其他诸大并无冲突陵夺。最先从自身中鼻涕唾沬开始,然后穷尽观想津液精血大小便利等等,它们在身体内漩流往复与水没有什么不同。身内是这样,外部世界的浮幢、玉刹、种种香水海等等,其水性都是一样,没有什么差别。那时,我还只是初步修得水观,只看得到水在身内身外,证得身心内外相应无间,但是还没有观见到无身,即还没有证得五蕴皆空。那时,我还是一个比丘,在禅室里坐禅,我有一个弟子隔窗窥视,只见满室只是一泓清水,没有其它东西,弟子年少无知,拿一块石头投进室内清水之中,水声溅响,然后离去。到我从禅坐中出定时,顿时感觉到心有疼痛,就像当初舍利弗定中遭伤害一样。当时我想,我已证得阿罗汉果,脱离病缘很久了,今天怎么会有疼痛呢?难道道果有所退失了吗?这时弟子前来告诉我他刚才所做的事,我就告诉,如再看到室内清水就开门进来,把水中的石块捡走。童子后来照办了。当我禅坐入定后,他又看到满室清水,于是开门进来捡去了水中石块。我出定后,感觉身体安然如初并无疼痛。从无量佛现示世间,直至山海自在通王如来现示世间时,我才观想到了亡身除蕴的境地,才能达致内外如一,此时我的身躯已经可以化水,与十方世界诸香水海的水性融洽无间了。佛称我为童真,从此我得入了菩萨位中。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照我的修证,我以为观想水性融洽,流通无碍,由此证得无生忍,成就圆满菩提是第一法门。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开示菩萨本觉妙明。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逢佛未几。得无生忍。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榴璃光法王子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忆想起在恒河沙数劫以前,有佛出现在世间,叫做无量声佛。此佛开示菩萨们,本觉是灵明妙用的,而这个娑婆世界和众生的身心,都是妄念攀缘的结果,都被妄念风力所转动。那时,我就观察这个世界是如何安立的,我谛观到这世界依空间而立,依时间而迁流,我谛观到身心是外止而内动,谛观到心随念想而摇动。我观见到这些种种动并没有什么差别,一时我就觉悟到这些种种动静,都是无处而来无所而去的。觉悟到十方微尘世界一切颠倒众生,以至于三千大千世界里的一切众生,都像是盛在一个容器里的百千只蚊虫,在那里面哄哄乱鸣,分寸之间竟能狂鸣如雷响。没有多久,我就得入了无生法忍,能于不生不灭之法中安忍不动心念了。开悟之时,我看到东方不动佛国,作为法王子,我侍奉十方如来佛,身心俱发智慧光芒,能洞澈一切而无阻碍。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我以为,观察妄念风力本来无所依持,能悟得菩提心,证入三摩地,能应和十方如来传播唯一妙明真心,这应当是最上法门。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虚空藏菩萨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和如来佛曾在定光佛那里,我修得了无边身虚空相,能以虚空证知一切法为虚空所印。那时,我手持四大宝珠,照明如十方微尘多的宝刹,一齐化成十方虚空。我又在自心中间现示大圆镜,大圆镜内放射十种微妙宝光,宝光能流灌十方,盈尽无边虚空,并能将诸幢王刹摄入镜内,涉入我的无边身中,因为我的身躯如虚空一般,所以、并没有什么障碍。我的身躯又能散入到和微尘一样多的国土里去,以便广行佛事,同时亦达到了大随顺心,能应机通感一切而不有染,妙用与佛一样。这等大神力,是由我谛观到四大本来无依,一切皆是妄想生灭,与虚空并无差别,与佛国原来一致而得到的。如此谛观之时,我就证得了无生忍,能于不生不灭的法性之中安忍不动一切心念。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我所证,我以为谛观虚空无边,证入三摩地,生发无上妙力是第一法门。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弥勒菩萨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对佛说:忆想过去无数劫时,有佛出现在世间,叫做日月灯明佛,我跟从此佛出家后,却仍然追逐世间荣名,攀附高贵种姓。后来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证入了三摩地。又经历了无数劫以后,我以此正觉三昧,侍奉随顺恒河沙数诸佛,追求世间荣名的心念歇灭无有。又到了燃灯佛出现于世间时,我就成就了无上妙圆识心,直至成就了三昧也无,尽空一切的境界。此时,我已明悟,无尽如来国土,不论是秽是净,是有是无,都是识心变现而成。世尊,由于我了知这样的唯心识的缘故,所以,从我识心里能涌流出无数量的如来佛。现在我已得如来印证,得入菩萨位中。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我修证,我以为谛观十方世界只是识心所成,识心一旦圆明,就能证入圆明真实之性,从而远离依他起性和遍计执心,从而能得无生忍,能于不生不灭之法性中安忍不动心念,这应是第一法门。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势至法王子和同道的五十二位菩萨从座上站起,顶礼佛足,对佛说:忆想过去无数劫时,有佛出现于世,叫做无量光佛,十二位如来前后相续共一个劫时,其中最后一个佛叫超日月光佛,这佛教我持念佛法的奥妙法门。譬如有人能擅记忆,有人擅忘却,这两个人,不论是能遇在一起还是不能遇在一起,或者能相见还是不能相见,只要两人间相互生起忆想,心念深切,忆念的力量自然加深,就能够在生生世世之中,如影随形一样不相分离,他们之间也不会有任何相互抵触分别的事情发生。十方如来怜悯众生的心,就像母亲忆念孩子一样,假若孩子逃逝不见了,这个忆念又有什么用处?假如孩子忆念母亲,也像母亲想念孩子那样,两个忆念深深切切,那么,母亲与孩子就能生生世世都不会分离。如果众生对佛心生忆念,那么忆念一起必能见佛,如此则离佛不会遥远,则可以不假借任何方便,自然得到心开。这就好比专事染香的工匠,身上必定有香气溢出,这就叫做香光庄严。我的修习本因地是以忆念佛的心,证入无生法忍。现在我在这个娑婆世界,能摄受所有忆念佛的众生统统归于佛国净土之中。佛问哪个法门最为圆通、依我所证,我没有什么选择,而是收摄起全部六根,心心念念相续不断,和合归于精明心,离于分别,如此清净念佛,必能证入三摩地,得入无上正等正觉,我以为,这应是第一法门。

阿那律,拒绝少女的求婚出家后的阿那律,听经闻法,甘于淡泊的生活,对于佛陀的说教,总是很欢喜的奉行。

阿那律虽然没有证果,但因有法乐支持着他,他为了要报答佛陀允许他出家的恩惠,他想作一次行脚,到各方弘法,佛陀很高兴的鼓励他,在佛陀的意思,弟子们能热心弘法利生,从弘法利生的工作中,可以长养自己的信心,信心升华,才可开悟证果。

年轻的比丘阿那律,有着庄严的仪表,优美的风采,他的皮肤是**,他的鼻子像鹦鹉的嘴,长得相好庄严。一次在弘化的途中,因地处偏荒,天色也渐暗,他只得向民间投宿。荒凉的乡野,村庄也是疏疏落落的,阿那律投宿的这一家,院落很大,可是意料之外的,这一天,这一家没有人,只有一个年轻的少女在家。

阿那律很犹豫,一个比丘投宿在只有一个少女的人家,不知可以不可以,因为当时佛陀制戒,好象没有提到这一点,阿那律看看渐暗的天空,乌云密布,像是要下雨的样子,阿那律没有再讲什幺,只得住下来。

阿那律住下来不久之后,有一位年长的过路老人,也来借宿,可是少女拒绝他,对于年老的人这么没有礼貌,没有同情,阿那律心中有些奇怪。

少女对阿那律很殷勤,拿茶拿水,问长道短,阿那律在屋内结跏趺坐,一心念佛念法念僧,希望早些天明,以便赶路。

夜半,灯光渐渐的暗淡,朦胧中,门声响处,那个年轻的少女走到阿那律的床前,她温柔多情的说道:

「你是一位沙门,我知道,对一位沙门有非非之想,真是罪过,但我见了你以后,我又无法压制我对你的爱情。请你相信我,我不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孩子,近来很多有名的公子向我求婚,我都一一拒绝。但我看到你清秀的容貌,端正的行为,我现在不害羞的自愿将身许你,请你以后就住在我家,我的父母一定也很欢喜。」

长得那么英俊,又是王子出家的阿那律,对于应付女孩子的爱情,他是少许有些经验。当他还没有出家的时候,就有不少王族的少女包围在他四周,向他求婚。虽然阿那律貌美,但他一向就知道爱情是一枚苦果,他不以情欲是快乐,他认为修道获得安稳,才是真正快乐。

当女人燃起爱情的火焰时,是不容易熄灭下去的。阿那律只得把双目紧紧的闭起来,不理睬她,使她羞愧而退。

可是少女以为阿那律不好意思,她更靠近一步,抚摸阿那律的手,阿那律仍然像高耸的山岳,巍然不动,少女甚至拥抱他,阿那律这才睁开眼来诃斥道:

「姑娘!你怎么这样不知羞耻?男女不应该如此胡来!何况我已是出家的比丘,你对我实在没有礼貌!

「人间男女的爱情,是生死痛苦的根源,很多的烦恼、是非、纠纷,都是因爱情而起。我现在请你把情欲的烈火熄下,好好观察自己的心。」

阿那律义正辞严的话,使少女羞愧得低下头,终于她悔过的心生起,要求阿那律接引,皈依佛教,做了优婆夷。

男女相互吸引,这是人的习性,但修道者要能超越人性,才能接触佛性。从此,阿那律就不再在在家人中借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4021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5
下一篇2023-07-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