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历史上有这个人吗 活了多久及最后结局怎样

程咬金历史上有这个人吗 活了多久及最后结局怎样,第1张

作为唐朝开国名将,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助手,程咬金被任为卢国公,是凌烟阁中二十四功臣的第十九个。程咬金后改名为程知节,且字为义贞,是为了向唐朝表明忠贞不二的决心,且说程咬金十分好运也十分的长寿,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下程咬金活了多少岁吧。

张卫健饰演的程咬金剧照

程咬金出生于公元589年,在他21岁的时候便成为瓦岗军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为李密所器重,后因败于王世充投降,虽为王世充厚待但深知其为人奸诈,遂在他30岁的时候投靠李世民,成为唐朝开国功臣。

程咬金此后便一直为唐朝效力,在他近60岁的时候为镇军大将军,在程咬金67岁的时候带兵出击突厥,晚节不保,贪财而被揭露罢官。据记载程咬金在公元665年,也就是77岁左右病逝于家中,那么程咬金便是活了77岁,就当时的寿命长短而言,是为长寿。

也有关于程咬金其他的生死年月,那么程咬金是活了73岁,出生在公元593年,逝世于665年。而在《隋唐演义》中,讲述的是程咬金的寿命长达120岁,不仅长寿,而且十分健康,在晚年还能带兵出征,甚有活力,最后是大笑而死。

以上便是程咬金活了多少岁的介绍,其中程咬金活了120多岁的说法,毕竟是小说,其中记载皆有可能是为了夸大人物性格和特征使用的夸张手法。

程咬金绰号

历史上的程咬金是为骁勇,因隋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程咬金便聚集乡里豪杰为起义军,而程咬金所领导的地方起义军势力较为单薄,为自保势力便投奔李密的瓦岗军,成为其内军骠骑。

程咬金画像

而关于程咬金的小说形象的刻画,在程咬金投奔李密前的这段时间,各种演义和小说将其形象塑造的更为饱满生动,为了能更突出其形象特色,在这里加入程咬金绰号诞生的事迹,即程咬金为混世魔王的一段时日。

小说中的程咬金因家困被哄骗为强盗,后上瓦岗山因其三板斧的武技夺下瓦岗山,且独自入洞挖出宝物的过人胆识而被众人拥戴为领袖,便有了混世魔王的绰号。而程咬金绰号混世魔王便成为了他鲜明特色形象的一个标志。

而程咬金为瓦岗山领袖时与裴氏大战,程咬金获胜还得到裴仁基父子的投降,因此赢取了裴仁基之女裴翠云为妻。程咬金是为山野俗夫,虽为一个“王”但却无所事事,做事没有决断,都是他妻子做决定,程咬金认为这样的生活很是无趣。后程咬金救出李密,便将这个首领的位置让给他,自己更为逍遥自在。

以上便是程咬金绰号的由来,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程咬金是为空有蛮力却不懂思考的勇夫,对其形象刻画的很是深刻。

程咬金是谁演的

程咬金一直是一个个人特色鲜明的英雄人物,不论是在戏剧还是小说中,都将程咬金在一定程度上的夸张和戏剧化处理,使得这个人物更加生动和鲜活,而在各个影视剧中程咬金的角色都是出挑的一个,那么程咬金是谁演的,哪些演员演绎过这个角色呢。

姜武饰演的程咬金剧照

其中程咬金最早的影视形象是在1990年由德力格尔饰演的,在《混世魔王程咬金》中,德力格尔饰演的程咬金满嘴络腮胡,其精湛的演技将程咬金演绎出粗而不傻的特色,被称为是最为出彩的程咬金。因此在1996年的《隋唐演义》中德力格尔再次出演程咬金一角。

在2001年的《程咬金》中饰演程咬金一角的是演员郭冬临,该剧主要以程咬金为主线,郭冬临的演技很老道,在处理演技方面的细节甚是有心得,众多网友称若是郭冬临的造型方面能多加上心,那么最适合程咬金一角的便是他了。

2003年林子聪在《隋唐英雄传》中饰演程咬金一角,相较其他担任程咬金的演员而言,林子聪版的程咬金不免有些肥硕,也略显稚嫩,但不乏喜感。

2012年的《隋唐演义》中姜武饰演程咬金一角,前期较为憨傻,随着剧情的深入渐入佳境,十分到位。

张卫健在4部的《隋唐英雄》中饰演程咬金一角么,虽然逗趣,但是摆脱不了张卫健以往韦小宝等经典角色的影子,颇令观众出戏。

以上便是关于程咬金是谁演的介绍,还有很多出色的演员演绎了很多不凡且有特色的程咬金一角,在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唐初英雄风云际会,为大唐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李世民的去世,大部分功臣也已经离开了人世,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当初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实际上已经是所剩无几,仅有的几个也就是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程咬金、李绩等。除去长孙无忌在659年被自己的外甥给弄死了,剩下的三个都算是寿终正寝。其中尉迟敬德死于658年,时年74岁;李绩死于669年,时年76岁;程咬金死于665年,时年77岁,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是难得的长寿。

程咬金生于689年,当时大隋不过才建国8年,但等到程咬金长大成人,大隋朝已经是摇摇欲坠,各地盗匪横行,起义不断,英勇非常的程咬金就在乡里组织了一直护卫队,保护乡里,这样过了几年,情况越来越糟糕,于是程咬金离开家乡,投靠了瓦岗李密。成为李密的嫡系,因为骁勇善战,做了内军骠骑,但并不长久,很快,李密在和王世充的决战中败下阵来。

当时的程咬金和裴行俨奉命去救援单雄信,遇到王世充的大军,程咬金还曾在敌军中将中箭的“万人敌”裴行俨救出来,但是,最终瓦岗军还是大败,李密奔向长安投了李渊,而瓦岗的大部分将领都被王世充所俘虏,并在最初追随于王世充。本想干一番大事业,但是王世充的大军基本都是江淮人士,他们和这些山东豪杰处于敌对状态,而王世充自然更偏向自己的老部下,于是这些山东豪杰知道跟着王世充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纷纷找机会离开。

程咬金和秦叔宝也找到机会离开,当时,两人给王世充的理由是:我们很想报答您,但是您太喜欢猜忌了,又喜欢相信谗言,所以我们只好离开了。于是两人上马带着十几个人离开了。程咬金和秦叔宝是在大敌当前的时候离开的,大战在即,王世充也没有去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投到了大唐的怀抱。

李渊自然是非常欢迎的,让程咬金做了秦王府的左三统军,跟随李世民平定天下,因功封为宿国公。自然程咬金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夺储中是站在李世民这边的,也因此,李建成曾试图将程咬金调离李世民身边,说服李渊让程咬金做康州刺史。程咬金不愿意离开,当时秦王府的很多人都已经被李建成调离,程咬金于是劝说李世民赶紧自保,他就是拼了老命也不会离开。

626年,李世民团队策划并完成了玄武门之变,程咬金也有参加。李世民登基后,程咬金获封右武卫大将军。程咬金虽然也是身经百战,但是身体倒还是倍儿棒。贞观时期,程咬金一直还算是比较活跃的,出任多州刺史,使持节都督多州诸军事,并参与平定铁山獠人叛乱。但在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的时候,程咬金并没有参与其中,反倒是留守长安。

649年,李世民在翠微宫病重,对太子李治交代后事,李世民去世后,程咬金奉命统帅飞骑军护送李治回到长安继位。

到了656年,程咬金被任命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与副手王文度开始攻打西突厥,当时的前军总管是苏定方。这时的程咬金已经是年近70,很难说程咬金是真的有些糊涂了还是想在晚年捞一笔,总之,程咬金在这次出征中犯了好几个错误。他听从王文度的建议而延误了战机。王文度矫诏夺权,程咬金也默不作声,更是在怛笃城屠杀投降的俘虏,又收受财物,而这一切即便真的程咬金老糊涂了,但期间苏定方曾数次劝阻,但程咬金自始至终不予理睬。

所以回师后,李治很生气,下令免了程咬金的官职,但很快李治又启用程咬金为岐州刺史,只是程咬金并没有上任,而是上表请求致仕。665年,程咬金去世。

程咬金

人名。(?~665)后改名程知节,唐济州东阿人。善马槊,隋末,盗贼四起,聚众共保乡里。后事李密,领内马军。密败,事世充,后拒之。授秦王府左三统军,以功封宿国公。从太宗讨建成、元吉,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贞观中改封庐国公,曾讨贺鲁。卒,赐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半路杀出程咬金 程咬金为唐初大将程知节,相传他是个鲁莽憨直的人。全句比喻突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人,使得事情进行不顺利或出差错。如:我正想要好好地训诫他一顿,不料半路杀出程咬金,把事情给搞砸了。或作半道上杀出了个程咬金、半途中杀出了个程咬金、半路上杀出了个程咬金。

程咬金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投瓦岗寨。失败后归顺唐朝,西平突厥,功劳赫赫。此人憨厚耿直,手执板斧,常伏于半路杀出,故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之说。

程咬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他原名程(粤音咬)金,后称程知节,是隋末唐初的人,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写成程咬金。他是一个带兵官,在隋末曾跟从李密、王世充等,后来跟随李世民,讨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时,官至大将军,后因率军西征无功而罢官,正史中有传。

在小说中,他是一员福将,用一对板斧为武器,武艺不太好,但运气却好。打仗时,遇到不强的对手,三板斧已经奏功,遇到强的对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无法取胜,便拍马逃去。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谚语,便出自这历史小说人物。

又:程咬金是被某皇帝 专门指定派在我方军队快被打败时出场 因为在一战下来 不论敌我 都以累垮了 而这时战争到一半 又有个程咬金出马 论谁都会是败战的所以大家都很怕程咬金 才会常常说 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2920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