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的谢氏家族的重要人物排序

世说新语中的谢氏家族的重要人物排序,第1张

东晋士族可分为三类 姓氏 郡望 始祖 代表人物
1从东汉时期以来的士族 卢 范阳涿县 卢植 卢谌、卢循
荀 颖川临颍 荀淑 荀勖、荀崧
袁 陈郡阳夏 袁滂 袁瑰、袁乔、袁崧
杨 弘农华阴 杨震 杨佺期
蔡 陈留圉城 蔡棱 蔡豹
2从魏晋时期以来的士族
(这是东晋士族的主体) 王 琅邪临沂 王祥 王导、王敦、王羲之
谢 陈国阳夏 谢衡 谢尚、谢安、谢石
温 太原祁县 温恢 温羡、温峤
郗 高平金乡 郗鉴 郗鉴、郗愔、郗超
刁 渤海饶安 刁恭 刁协
刘 彭城 刘讷、刘砥 刘隗
周 汝南安成 周裴 周浚、周顗
应 汝南南顿 应璩 应詹
卞 济阴冤句 卞统 卞壸、卞敦
郭 河东闻喜 郭瑗 郭璞
庾 颍川鄢陵 庾衮、庾琛 庾亮、庾冰
桓 谯国龙亢 桓彝 桓温、桓冲、桓玄
王 太原晋阳 王昶 王浑、王坦之、王国宝
范 南阳顺阳 范晷 范汪、范宁
刘 沛国相县 刘馥 刘弘、刘惔
刘 中山魏昌 刘迈 刘舆、刘琨、刘演
祖 范阳遒县 祖武 祖逖、祖约
何 庐江灊县 何祯 何充
褚 河南阳翟 褚裒
诸葛 琅邪阳都 诸葛诞 诸葛恢、诸葛长民
殷 陈郡长平 殷羡 殷浩、殷仲文、殷仲堪
羊 泰山南城 羊茞、羊耽 羊琇、羊鉴
王 东海郯县 王肃 王恂、王恺、王雅
刘 东莱掖县 刘胤 刘胤
桓 谯国铚县 桓诩 桓宣、桓伊
毛 荥阳阳武 毛宝 毛宝、毛德祖
孙 太原中都 孙资 孙楚、孙绰、孙盛
干 新蔡 干统 干宝
江 陈留圉城 江蕤 江统、江允、江逌
刘 彭城沛县 刘距 刘毅
朱 义阳 朱焘 朱序
卫 河东安邑 卫觊 卫瓘、卫玠
3从原吴国以来的士族
顾 吴国吴县 顾雍 顾荣
纪 丹阳秣陵 纪亮 纪瞻
贺 会稽山阴 贺齐 贺循
张 彭城 张昭 张闿
陆 吴郡吴县 陆纡、陆康 陆机、陆云、陆纳
戴 广陵 戴烈 戴谧
孔 会稽山阴 孔潜 孔愉、孔安国
丁 会稽山阴 丁固 丁潭
陶 丹阳 陶基 陶回
甘 丹阳 甘宁 甘卓
王谢世家,在魏晋南北朝那是响当当的字号即使在门阀林立的东晋,王谢两门也自视极高,婚嫁除了入宫攀龙附凤以外,都只在两族之内进行他们两家在晋朝消亡之后仍是风光不减,直到梁武帝时大枭雄侯景向两族求婚被拒绝遂视此为平生恨事,最后造反时顺便将王谢两族彻底诛绝王谢的数代风流到此嘎然而止,只留下刘禹锡的一首<题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后人怀咏
谢道韫系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年长的时候,自然嫁入了门当户对的王家这不能不说是她一生悲剧之根源男怕进 错行,女怕嫁错郎,古今皆然,睿智如谢MM也终于不免一次道韫回家探亲,怏怏不乐的神态到底让 他叔父谢安看在眼里谢安很奇怪,问她道,“王家名门世族,王凝之(谢道韫的丈夫)也算是青年才 俊,何以不快至此”道韫怅然道:“一门叔父,有阿大中郎我的兄弟中也有‘封胡羯末’四大才子,王郎 相比你们天上地下阿”谢安长长叹了一口气,再也无话可说
这是谢道韫在数说本门的英才道韫的父亲,安西将军谢奕本身是个风流了得的才士,那个留下 千古名言“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的枭雄桓温,对谢奕极其欣赏,尊称其为方外司马谢奕 向来潇洒不羁,曾有一次席间追着桓温喝酒,桓温不胜酒力,躲到自己内室,不料喝高了的谢奕不依不 饶,追他一直追到内室,在桓温夫人惊诧已极的目光下逼着桓温把酒喝完,结果自己先醉倒在他们家的 床上睡了整整一天一门叔父中阿大指谢安,何等人物就不多说了中郎指西中朗将谢万,手握重兵, 威震一方,他一直刻意模仿谢安的风度,只是心胸始终不及在谢道韫的(堂)兄弟中,有封胡羯末四 大才子:封是谢万的儿子谢韶的小名,曾任车骑司马胡是谢朗的小名,做官曾至东阳太守羯就更了 不得,他就是谢道韫的亲哥哥谢玄,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中的主帅,把骄狂不可一世的大秦天王苻坚的 百万人马打得落花流水,当真有再造社稷之功末是谢川,也颇有文才,只是早夭
谢道韫拿谢氏一门彦秀作比,其实她夫家王家人才之胜,丝毫不下谢家谢道韫的公公是第一大 书法家王羲之,他和谢安交谊甚厚,也相互仰慕的紧王羲之的书法古今独步,《兰亭集序》,《丧乱 帖》都是千古流传的书法极品,当然他远不只是书法家这么简单,当时朝中王羲之和谢安号称一时瑜 亮,只是王羲之向淡之心比谢安更胜,早早地归隐了王羲之有七子,有名气的只有五个,老大王玄之早死,余下就是王凝之、王徽之、王桢之、王献之
王徽之是谢道韫的小叔,王羲之的第三子,向来 卓荦不羁他当桓温的参军的时候,终日只是喝酒胡混,桓温的弟弟桓冲实在看不过眼,问他,“你到 底是负责什么的”,徽之答道,“管马”,桓冲问,“你到底管几匹马”,徽之曰,“不知马,何由知数”, 桓冲又问,“你的马死了几只”,徽之对道,“未知生,焉知死!”,气得桓冲几乎倒仰徽之留下千古 佳话的是这样一段故事:一天徽之望着皎洁无边的月色,一边喝酒一边吟咏左思的《招隐诗》,登时忆 起老朋友戴逵只是戴逵的家相隔甚远,也顾不得了,马上划着小船往戴逵家中奔去,谁知终于在夜半 赶到了他的家门口,徽之又转身回去了,旁人问他什么原因,他只留下掷地有声的八个大字“乘兴而 行,兴尽而反”徽之的弟弟王献之,少有盛名,风流为一时之冠谢安对他相当看好,认为王谢的后 辈中人以他为第一,提拔他作长史王羲之也非常喜欢这个儿子,小时候练字的时候王羲之就猛地从背 后抽他的笔,他每次都能稳稳不动,他就知道这个儿子不仅继承了自己的衣钵,其后必有大成后来王 献之的书法固然是不亚其父,他能在墙上写方丈大字的绝技,连他父亲也不禁叹服王献之尽心朝政, 殚精竭虑,年纪不大就累成重病,徽之和他一向兄弟情深,得知消息后找到巫师情愿自己一死以延长弟 弟的生命,巫师摇头苦笑,你自己也命不久长,还顾得了别人王献之很快病死,徽之奔丧,却一滴眼 泪也不流,只是在灵前弹琴以慰弟弟在天之灵,谁知哀伤得老是弹不出调子,一怒之下他把琴摔得粉 碎,大喝道,”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子敬是王献之的字)不久他自己因悲伤过度,呕血身亡徽之 和献之的兄弟情谊,比起一起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只怕毫不逊色
后来 王凝之在做会稽内史时,正值天师道首领孙恩和卢循从海岛进攻会稽,王氏家族从曹魏时起就世代信奉天师道,迷信的王凝之就对部下说:“我已请来了得道大仙,借来鬼兵守护各个海港要地,你们不必担心”于是守兵便放松了戒备,结果孙恩顺利的攻占了会稽当别人劝说王凝之一同逃跑时,王凝之又天真的认为自己和孙恩都是天师道的信徒,孙恩一定会看在张天师的情分上放自己一马,就拒绝出逃岂知阶级矛盾又怎是宗教所能调和得了的王凝之就这样糊里糊涂做了农民起义军的刀下之鬼
关于六朝时期的陈郡谢氏家族,笔者曾在此前的相关成果中作过不同程度地探讨,但由于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这些成果中大都存在言未尽意的地方今值“中华姓氏文化节伏羲与中华姓氏文化研讨会”召开之际,草成此文,以作拾遗补阙式的研究
一、谢氏家族史迹勾沉
谢氏家族祖居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家族的来源可能与周宣王时期的申伯有关《邵思姓解》曰:陈郡谢氏,“周宣王后中伯食采于谢,因而氏焉”这里的“周宣王后”,实为“周宣王时”之误由于申伯当年的食邑在今南阳、唐河一带,陈郡谢氏的租居地离这里只不过几百里的路程,因此可以认为,陈郡谢氏可能是从古谢邑迁徙而来的另据《汉书》、《后汉书》等记载,两汉时,汝南郡(治今河南上蔡西南)有名士谢廉,召陵县(今河南郾城东)有硕儒谢甄,二人的祖居地都去陈郡阳夏不远或许,二人或二人中的一位与谢氏家族有某种血缘上的联系
不过,谢氏家族真正有史可考的第一人是曹魏齐王芳时长安典农中郎将谢缵他当时所任的官职尽管不高,但由于掌握有人力和物力,任职的地点又是曹魏的中心之一,仍为谢氏家族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从此,谢缵子衡、衡子鲲、鲲弟褒等相继在魏晋时期进入仕途,不同程度地为家族赢得了声誉,并使自己的家族从—般的官宦之家演变为世代为官的世族之家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东晋中叶以前,谢氏像以后那样与琅邪王氏齐名的一流世族地位还没有形成,家族成员被人轻视的事情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正如近代学者余嘉锡先生所说的那样:“谢氏虽为江左高门,而实自万、安兄弟其名始盛谢褒父衡虽以儒素称,而官止国子祭酒,功业无闻……后来太傅名德,冠绝当时,封胡、羯未,争荣竟秀,由是王、谢齐名”
东晋中期,谢氏家族传到谢安、谢万、谢石和谢尚、谢玄、谢琰等人,亦即谢缵的曾孙和玄孙辈,是谢氏家族最为辉煌和最为荣耀的时期当时,谢安由于超人的声誉和出色的政治才能被椎上了宰相的宝座,谢尚、谢万、谢石、谢玄、谢琰等人也各领强兵遍布方镇,谢氏家族的人几乎垄断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形成了与皇族司马氏“共天下”的局面特别是公元383年,由谢安坐镇京师任总指挥、谢石任征讨大都督、谢玄任前锋都督、谢琰任辅国将军,4人联合导演了一场震古烁今的“淝水之战”,创造了8万人大胜前秦25万入侵者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更使谢氏家族无限荣光事后,谢安等4人同日封公,鼎贵无比,不仅获得了应有的奖赏,而且还使家族的一流门阀地位得以确立
从东晋到南朝,是谢氏家族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中,谢氏不仅拥有在社会上排名第二的高峻门第,而且还享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权其优越的处境,有时连皇帝也望尘莫及根据近人的研究表明,在东晋到南朝的200多年中(公元317~589年),谢氏见于史传的人数就有12代、100余人他们大多进入仕途,遍布政界和军界,发号施令,高居人上,有时还能摆布皇帝这一时期的封建政权由晋而宋,再由宋而齐,而梁、而陈,亡国之后的帝王之家想求为平民而不可得,而他们则不受朝代的限制,可以累朝累世永远贵显甚至一些出身寒微的开国皇帝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还把能得到谢家人主持的登极仪式作为一种荣耀,而他们有时对这种事情也不屑一顾可见,他们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上所处的地位是多么特殊
六朝时期,谢氏家族还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自己的庄园、山林和劳动人手当时的朝廷有明文规定,在官之人都可以按官位高低占有土地、山泽和佃客,多者可以占田50顷,佃客40户,少者也可占田10顷,荫客5户谢氏族大官多,拥有的土地和劳动人手也就多,经济实力自然雄厚所以在晋末和南朝的时候,谢安孙谢混“仍世宰辅,一门两封,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他死后10余年,至宋元嘉中(公元424—453年),夫人东乡君去世时,就有“资财巨万,田园十余所,又会稽、吴兴、琅邪诸处,太傅(安)、司空琰时事业,奴僮就有数百人”而谢玄曾孙灵运,在会稽始宁拥有更多的田产,其中包括两座山、水田旱田、5所果园,以及大面积的竹林菜圃这种庞大的庄园经济,在当时世族中首屈一指
谢氏家族还人才济济,各有所长短短的200多年中,不仅出了许多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诗人其中如谢安、谢玄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早已名垂青史,谢灵运、谢眺的文学成就亦为世人瞩目谢道韫诗文俱佳,不失女中魁首;“前有封胡(谢韶) 、遏末(谢渊) ,后有览(谢览) 、举(谢举)”,亦皆族中俊秀语云“不有君子,其能国乎”,谢氏所以能累世贵显,正是他们维系着箕裘家风不坠
所以,谢氏家族便成了众所仰望的高门大族唐人柳芳在评论南北朝世族时说:“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这是把谢氏排在六朝贵族的第二位;南朝人纪僧真向齐武帝请求当世族,齐武帝让他去征求谢氏的意见,可见在皇帝眼中,谢氏也是世族领袖;后来粱朝宰相侯景想与谢氏联姻,梁武帝也认为侯景家的级别不够,与谢氏所处的不是一个档次上述这些事实无不说明,谢氏家族在当时的确处于高不可及的特殊地位

你的认可是我解答的动力,欢迎采纳~~
——写意天下团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2342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