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资料完整介绍

大熊猫的资料完整介绍,第1张

题主搞错了顺序,历史上蚩尤的坐骑的确是熊猫,但当时它叫“食铁兽”,可不叫大熊猫,而近些年因为大熊猫的长相,很多人才称其为“憨憨”,与铁憨憨没有任何关系,别张冠李戴。

虽然大熊猫很可爱,但各位要记住它是熊,不是猫。而且现在的大熊猫分两种,一种是四川的,一种是陕西的,也不知道当年蚩尤骑得是哪种。但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蚩尤属于蛮族,估计骑的是四川大熊猫。

可能这么说很多人还会觉得熊猫可爱,但各位看过熊猫视频的,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熊猫可以用牙齿把干竹子撕成条。如果这么说还感受不到熊猫的力量,那干脆我们拿一块干竹子,用手指、牙齿来尝试撕一下,就知道有多艰难了。

成年熊猫的体重在300斤以上,它的犬齿咬合力12987N 裂齿咬力18519N,可能用这种单位来形容咬合力,各位还感受不到恐怖。我们直接拿它与老虎对比一下,老虎的犬齿咬合力14721N 裂齿咬力21467N,与熊猫也才相差了几百N而已。换句话说,如果忽略环境、体型、技巧,老虎与熊猫的战斗力是不相上下的。

而且各位要记住一点,蚩尤可不是普通人,他骑的也不是普通的熊猫,最次也得是熊猫王吧?那它的战斗力最少也要比普通熊猫高一点吧,生撕个老虎、狮子之类的肯定是没问题的。说到这里,各位还认为熊猫很“憨”么?

此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当年蚩尤骑的是野生大熊猫,与现在的大熊猫虽然可能是同一品种,但身体技能、以及战斗本领肯定不在同一个基准线上,根本没办法相提并论。如果当年的熊猫像现在的熊猫这样,蚩尤骑着它打仗那可就有意思了,皇帝和炎帝也不用联合揍他了,他的坐骑也不会被称之为“食铁兽”了。

大熊猫:

别称,猫熊、竹熊、银狗、洞尕、杜洞尕、执夷、貊、猛豹、食铁兽。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

外形特征:

体型肥硕,憨态可掬,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体长120~180厘米,尾长10~20厘米,白色,体重60~110千克。头圆而大,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以抱握竹竿。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

生活习性:

1、行为特点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2、气味标记

大熊猫有好几种做标记的方式。它们经常用尿液,或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的混合来做标记。当它们做标记的时候,它们会晃动头部,嘴巴半张。做了标记以后,它们会在做标记的地方剥掉树皮,或留下抓痕,以引起其他熊猫的注意。 

3、食性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

大熊猫虽然也具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但它很少捕食动物或动物的尸体,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很少,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如果它自己经常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因此,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大部分时间则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成为一辈子循规蹈距、依竹而生的动物。

扩展资料

栖息环境:

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哪怕气温在-4-14℃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它们也不怕潮湿,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 

-大熊猫

-大熊猫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155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