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金华的节庆风俗和婚丧、成长仪式等文化传统习俗

有关金华的节庆风俗和婚丧、成长仪式等文化传统习俗,第1张

  灯会  是金华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娱乐活动,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去灾祈福,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日时灯会都在元宵举行,因此,元宵节又称“灯节”。一般于农历正月初十起灯,甘日散灯,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最兴。

  金华灯彩品目繁多,造形千奇百妍,绚丽多姿。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 (金华、兰溪称“板凳龙”,浦江称“长灯”。),一般均有百余桥(一节为一桥),长者数百桥,甚至千余桥。桥灯分“龙头”和“灯桥”两部分。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 外校棉纸,描以彩色龙磷、云彩)腮挑龙须,嘴衔龙珠,四支擎有各种彩灯,背上插施旗数面,上悬“天 灯”,下挂“地灯”,制作极为精工。灯内燃点蜡烛,色彩鲜艳夺目。灯桥下托木板,每板长2.3米,阔18厘米,厚5厘米,板两头各有一孔,间距70厘米,用以接灯。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龙尾是最末一 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迎桥灯主要阵式有:“钦索箍”、“肚里滚”、“青蛇溜”、“麦饼 挑”、“荷花旋”、“剪刀 股”、“双开门”、“绕房柱”等极为精彩、惊险。

  旧时迎龙灯,程序繁琐讲究,禁忌尤多。扎制龙头之竹,必须“偷”。其“偷”法,察准适 用竹后, 至夜集人砍之。砍毕,于竹根处放上红包,鸣炮而去。新制的龙头板和桥灯板“偷”法亦然。被偷者领取红包,不管补偿如何,引为吉利,从不责怪。龙头经精心扎糊和彩绘完毕,用两方小红纸障目,待迎灯之日,行“出位”仪式将龙头抬至厅堂,案上供奉五谷、糖果、糕点,由道士“请龙神”后,才启去小红纸,曰 “开眼”。尔后,村人香烛朝拜。迎龙灯者须火浴净身,然后扛灯桥,放火炮“出门”至旷场,使全村灯桥相接,整条龙、灯齐全,才出发上本保殿,意为会诸神。村坊越大,灯桥越多,灯队就越长。再后,按俗定路线游龙。游龙时,队伍最前列为德高望重的老人,手捧香盘,上置香炉的蝴香者,次为挑“火炮担”、 “蜡烛担”者,再次为扛“双头锣”及“虎头牌”者,后才是龙头。高擎鱼、虾、蟹散灯的孩童无禁无拘,可占执香之前,可伴灯桥之侧,亦可随龙之尾,谓“巨龙出游,虾兵蟹将开路、护驾”,龙灯游田野,称 “踏青”、“察麦”。人众路窄,不免踩坏麦苗,然无人责怪。游龙时,要“跳灯”、“团灯”。

  庙会  金华各地,旧时庙会众多,尤以农历八月十三日胡公大帝庙、会最盛。届时善男信女烧香拜佛,络绎不绝,商贾云集,百货陈杂,除举行午迎佛”等俗定仪式外,还有表演“迎大旗”、“三十六行”、“翻九楼”、“迎台阁”、“演大戏”等娱乐活动。“所谓好*伺是也。一会之兴,有烟火,有戏班,且多至十余”(光绪《金华县志》),庙会之盛可见一斑。现时,各地庙会活动仍经常举行,但封建迷信活动已基本废除,为演戏、放**、迎龙灯、游艺、展览等活动所替代。庙会多被改造成娱乐活动会、物质交流会和文化节。

  斗牛  金华斗牛始于赵宋明道年间,积习相沿,经久不衰。建国后,一度停止,1985年4月,金华市在湖海塘畔重建斗牛场,占地十四亩,于1986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上海科教**制片厂来斗牛场拍片,把金华斗牛搬上了银幕。一年后,因收不敷支,于1987年7月关闭。

  斗牛除金华县外,市属义乌、浦江、永康、武义、兰溪等均可见到。一般都是为庙字开光的一项娱神 活动。永康为祭把“胡公大帝”(北宋胡则),兰溪则为祭把白沙大帝(三国卢植),金华县则是“邢公 大帝”(北宋邢植)的庙会活动内容之一。武义称斗牛为“抄牛”或“抄牛角”,永康称“操牛”,浦江 称“轧闯牛”。每年稻秧插竣“开角”(一年第一次斗牛),至次年春耕·前“封角”(一年最后一次斗 牛),除农事大忙或风雪相阻外,几乎是一月一大斗,半月一小斗。斗满一周年,称“一案”。金华斗牛 是牛与牛斗。

  金华结婚风俗

  相亲:金华一带的风俗,女方以蛋相待,倘应允,则以清煮蛋招待,意为团圆;相反,则让吃荷包蛋小伙子如果中意,可吃一对清煮蛋;不中意,则可不吃两家同意后,各书姓名,籍贯,三代,名号,官职于贴上,相互交换

  订婚:双方同意了婚事,即行订婚,俗称定婚订婚要行聘礼,聘礼又叫定礼,各地有各地的惯制古时聘礼用皮帛物品,到汉代始用聘金后代则财物俱全,视家境定多寡定了亲的男女则视为夫妻,别人不可再登门求亲

  娶亲:娶亲旧时用花轿,有八人抬和四人抬之分花轿到女家门口,男方鸣枪放炮奏乐以示通报,民歌有唱:"吹三阵,打三阵,吹吹亲家开开门"的习俗姑娘上轿前须用绵绒绞去脸上的汗毛,称开面,并沐浴,梳妆,俗称扮上轿中午,女方盛设别亲酒宴请贺客和男方迎娶人员新娘上轿(现在结婚上的是轿车哦)前要辞别祖宗并向父母行跪拜礼上轿一般通行由女方兄弟抱或背新娘入花轿启程时,有哭嫁的习俗,女方父母,兄嫂,姐妹要以哭相送,边哭边诉说一些祝愿的吉利语,认为哭得越凶,女儿越会发子发孙新娘听到母亲的哭声后,方能应和着哭,表示生离惜别

  拜堂:拜堂要行三跪九叩礼,先拜天地,祖宗,再拜父母,后夫妻互拜,俗称拜天地拜毕送新娘入洞房,不过她的脚不得踏地,要以麻袋,席,蒲团之类铺地,边走边铺,前后接替,称之传袋,即传代

  现在的金华结婚貌似没有第一那样的风俗了吧,不过还是知道一下好一些。

现在的不良习俗还是相当严重的,大有后浪推前浪之怪势!尤其是在结婚搞排场上,非得花尽积蓄大摆阔气不可。你所指的订金应该理解为一种叫聘金或彩礼的钱,是由男方送给女方的一笔巨款,台州本地的各方也有较大差别,如靠南一边的,都要送上个上百万的大有人在,即使家里没有那么多的实力者也要向朋友们借来大摆阔绰一番,但他们一般在私下跟女方沟通好了的,如送上一百万,女方又退还八十多万。在台州三区内以及往北方向都没有这种不良习俗。

结婚前一般都是男方送彩礼,女方买嫁妆:包括大件家电、床上用品直到汽车等。男方一般是准备婚房。现在有些旧的礼俗也在不断地改变了,但有些地方还在大行其道,如见长辈要下跪等。然后长辈给见面礼等。仅提供台州局部信息。本人观点认为,以后的婚姻幸福并不是只在物质上,也并不只是谁花钱多了,有气派以后就幸福了!我还是争做移风易俗的先锋的,本人结婚可谓“裸婚”啊,几乎一无所有。但婚后生活还算是满意的。

  兰溪各地男婚女嫁习俗大同小异,繁简不一,贫富有别。

 共和国成立前,婚姻习俗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要经过定亲、起节、搬奁、迎娶、婚礼、洞房、三朝、双回门、满月等,过程颇为繁杂。

 建国后,提倡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提倡节约办婚事。新式婚礼的参加者除新郎新娘外,有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男女傧相,称文明结婚。结婚用婚车迎亲,请酒分糖,热闹祥和。还有旅行结婚、集体婚礼等,仪式简单隆重。

据调查显示,浙江彩礼以超过18万的平均值的金额稳居全国第一。那么浙江人在结婚的时候,彩礼一般都在什么范围内?

1、宁波

宁波,从男女两家确定了结亲开始就要送节礼,一年4个节礼至少2万。聘礼带个吉利数字,8万起步,上不封顶。房子也要买。加上送节和聘礼,在宁波娶老婆起码要156万。

2、衢州

衢州彩礼一般20万,女方回礼被子、金器等嫁妆。男生第一次去女方家得给女方全家红包,女生第一次去男方家男生爸妈要给红包。婚前女方家去男方家看家,男生家里也得备红包,红包至少2万块。衢州二手房均价8447元/m一套,按90平方算大约76万。加上聘金和各种无上限的红包,在衢州娶老婆起码得要98万。

3、金华

金华一般男方给个10万彩礼,女方会回8万或6万。金华二手房均价13974元/m一套,按90平方算大约126万。在金华娶个老婆起码得准备136万。

4、绍兴

绍兴彩礼钱8万起步。一般都给吉利数字,如8万、18万、28万。绍兴二手房均价11153元/m一套,按90平方算大约100万。在绍兴娶个老婆起码得准备108万。

5、湖州

湖州结婚彩礼一般是10万,有些家庭还不要聘金。湖州二手房均价7980元/m一套,按90平方算大约72万。在湖州娶个老婆基本得准备82万。

6、杭州

杭州市区几乎不给聘礼,周边一般10万左右。杭州人觉得谈聘金彩礼这种事情很尴尬,一般会找个“媒人”来两边协商。但男方买房是标配,杭州二手房均价22278元/m一套,按照90平方算大约200万。在杭州娶个老婆200万。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娶个浙江媳妇不容易呢?但是彩礼给多少还是要看实际情况,并不是所有家庭都看重彩礼的多寡,心意到了就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10368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