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10月结婚,想在婚礼开场弹着吉他入场,(想要给力一点的)或者电吉他和民谣吉他节奏稍微轻些的。

我今年10月结婚,想在婚礼开场弹着吉他入场,(想要给力一点的)或者电吉他和民谣吉他节奏稍微轻些的。,第1张

张宇的《给你们》,就是专门写给新人们的!!!我姐结婚我弹的那个!

你可以弹唱,把歌词稍微一改,绝对各种感动

祝幸福!!

= =节奏很轻快啊,去听听吧,也好弹

你知道如何自学电吉他吗?一起来看看吧

01

首先要懂得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学会听歌识谱,谱子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存在

02

自己要多练习,可以对着镜子进行弹唱,一方面训练自己的表现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观察自己的弹奏电吉他的状态

03

结合实践总结经验,查缺补漏,对于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做好笔记,每天温习,时刻提醒自己

04

可以上网查看相关的教学视频,根据老师所讲解的一点点练习,贵在坚持,只要坚持不懈,电吉他并不难学

吉他教材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民谣吉他教材,第二类是古典吉他教材,还有一类是电吉他、电贝司、夏威夷吉他等其它类型教材以及吉他谱本。

业余学吉他,一般从民谣吉他开始,因其入门简单,学起来快,自弹自唱其乐无穷,因此学的人多。民谣吉他学的是伴奏,并且是和弦伴奏,这就是说到了一定的水平以后,可以对任何歌曲进行伴奏,而无须学习更多的新内容。

如果你的业余时间比较多,对吉他有爱好不是一时的冲动,而且觉得唱歌方面有所不足,可以学习古典吉他。古典吉他只弹不唱,把主旋律和伴奏旋律同时弹奏出来。一首乐曲并不难,难的是每首乐曲的弹法不同,需要记忆每首乐曲的指法。

电吉他需要民谣吉他作为基础;电贝司只有四条线,象是专为电吉他做配角的,但它会令整体效果增色不少。至于夏威夷吉他,它与前面介绍的西班牙民谣吉他或西班牙古典吉他,乐器是一样的,但是弹法姿势不同,西班牙吉他是用背带背在胸前,或竖放在大腿上,用手指甲或拨片弹拨;夏威夷吉他则是平放在桌上或平放在膝盖上,用音棒按弦,用指套拨弦。

如果没有其它想法,建议到书店买一本民谣吉他教材,再去乐器店买一个谱架。

教材一定要是纸质书籍,不能用电子书代替。民谣吉他教材没有别的要求,但要有比较全面的常用指法介绍、比较全面的常用节奏介绍,还有就是能通过它看懂六线谱(注意不是五线谱),就可以了,通常的教材基本上都做到了这几点。

我来一条一条回答

1、琴谱啊,乐理啊什么的一窍不通很正常,这个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你先学习一些基础的乐理,然后就开始练曲子,然后再学更深的乐理,再练曲子,乐理是必须要学的,但是不是要你一下学会,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多听多练。

2、最好是先从木吉他学起,因为和弦对于吉他多重要你是知道的,你的solo可以不完美,没有多少人能听得出来,但是和弦是自始自终的。

3、最好是买好一点的,最次也要买400以上的,150的用几天就换,更费钱

4、电吉他那价格就差别很大了,几百到几万的都有,这就是一分钱一分货,别更我说什么性价比,都是那个阶段过来的,就是越贵的越好,至于好在哪儿?各方面吧。而且风格也不同,比方说fender的声音很脆,Gibson的声音较厚。初学买1000来块就差不多了,再好的琴你现在也发挥不出来,等练好了根据自己的风格选琴比较科学。

5、找不找老师不重要,重要的是练!别和我说什么走弯路啊什么的,好多东西走弯路印象更深刻!而且走不了什么弯路的。能找到好老师就找,找个糊弄的还不如不找。总之,吉他是练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

最后,祝楼主学琴愉快!

基本的乐理对于刚开始接触吉他的初学者非常重要,如果不懂乐理就不能更好的学习吉他,所下面的内容是学习吉他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 乐曲的基本组成

  一首完整的乐曲是由一些固定的音乐单元组成,分清这些音乐单元,对于学习乐理是非常有好处的。一首完整的曲子,由很多不同时值的音符组成不同的小节,再由这些小节组成不同的乐句,由不同的乐句组成不同的段落,由段落组成完整的乐曲。关于这些不同的组成单位,我会在以后慢慢讲解。

  1、时值

  时值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单位,它控制着音符发音的长短,按照一定时值演奏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一个人在演奏一首乐曲时,即使音符弹得非常正确,如果音符的时值不正确,那么它的音乐也是非常糟糕的,所以正确联系好不同时值的音符,对于我们初学者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给予一个时值的定义:时值就是控制音符长短的单位,他的计算单位是:拍

  我们目前的记谱方法有三种:五线谱、六线谱、简谱等。在这三种不同的记谱方法中,它们表示时值长短的方法略有不同,但大体相似,他们都是以五线谱为基础形成的。

  2、运用在吉他上的记谱方法:六线谱

  六线谱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专为吉他设计的记谱方法,我们在学习吉他时,接触最多的也是他。六线谱的基本结构是由六根间隔相等的线组成,这六根线分别代表吉他上的六根弦,最下面的一条线,代表吉他的第六根弦,注意,是第六,不是第一,这个要反过来理解的,然后依次是又上到下看谱,倒数第二根线代表第五根弦,下面的依次类推。

  在六线谱上方有不同的英文字母表示不同的和弦,还有一些特殊的符号,表示一些特色音的演奏方法,这方面的内容会在学习这些技巧时候详细讲解。

  手指疼了,再整理补充更新。。。。。

  3具体时值的表示方法

  所有风格的音乐都是由众多不同时值的音符组成,他们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二分付点音符,八分付点音符,十六分付点音符,切分音符,及一些组合音符等,这些不同的音符,以后再慢慢介绍想要学习好吉他上,各种技巧的时值表示方法,我们首先要学习各种音符及节奏在六线谱上的表示方法

  (1) 六线谱上音的表示方法

  六线谱是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吉他记谱方法,六条线上的数字,分别代表这根弦上相应的品上的音。如图:最上面一条线上的0、 3、 12、18,表示吉他一弦上的空弦、第三品、第十二品、第十八品的音符,其他线上的数字依次类推。

  (2) 六线谱上节奏的表示方法

  节奏技巧不同于其他的演奏技巧,他要根据不同的节奏,来扫规定和弦中六根线的不同区域,而且扫弦的方向也要根据不同的节奏变化。在六线谱中的扫弦方法,是用不同方向、不同长度的箭头表示,图中的第一个箭头表示拨片从六弦扫到一弦。第二个箭头表示拨片,从第一弦扫到六弦。第三个箭头表示拨片,从六弦扫到四弦。第四个箭头表示拨片,从一弦扫到四弦。这样,四个不同方向,不同长度的箭头按不同的时值来演奏,可变化多端,节奏丰富。

  (3) 拍的概念

  拍是时值的计算单位,我们在学习时值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掌握平稳的拍速,拍速就是在演奏乐曲时候,每分钟弹多少的音。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拍速,我们要严格的按照谱中规定的拍速来演奏,才能与乐队一起来演奏音乐。如果你在演奏的时候,时快时慢,别人无法与你同步演奏,所以练习好拍速对于每一位演奏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经过严格训练,把自己变成一个极其准确的节拍器。

  (4) 拍的表示方法

  拍是用下图的形式来表示的。一拍是由前半拍加后半拍组成的,时值中最长的基本单位是全音符,他是由四个这样的一拍组成。二分音符是由两个拍组成,四分音符是由一个拍组成,八分音符是由半拍组成,十六分音符是由四分之一拍组成,三十二分音符是由八分之一拍组成,其他更快的音符同理类推。

  二、音名和唱名

  音名,顾名思义,既为谓音的名称。我们把钢琴(键盘)上每七个一组的白键,分别用英文字母:C、D、E、F、G、A、B命名,就叫做音名,最中间的白键为C音,往右一个为D音,再往右一个为E音,依次类推,七个音重复(只限于白键)。其中,C音到D音的音程为一个全音,D到E为一个全音的音程,下面依次为:E-F为半音、B-G为半音、A-B为全音。举个例子:在C调里面,1=C,意思是C调的1的音名是C,2的音名是D,那么从C音到D音在同一个八度里面,D比C升高了多少呢,我们说,D比C音升高了一度。

  在音乐体系中,虽然有着一百多个音高低不同的音,但音名只有这七个基本音,又称做本位音。

  升音

  将基本音升高半音程,叫做升音(声音?汗!: )。用在表示特定音名的字母左上角记“#”来表示。如:#C、#E。。。。。这里只能表示在前面,不能表示在左上面,汗!

  降音

  将基本音降低半音,叫做降音,用在表示特定音名的字母坐上角记“b”来表示。

  变化音阶:变化音阶是指包含升、降记号的音阶,它是在自然音阶的每个全音距之间加一个升、降半音。#1 = b2 , #2 = b3 这是同音,但不同名称。

  音符和唱名

  记录音乐的方式很多,如五线谱、简谱、六线谱等。

  例如,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就叫做音符,它是由7个阿拉伯数字或缀以其他符号构成的。

  而记录拟稿的基本符号,只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这七个数字各表示一个音名,其读法就是该音名的唱名:

  简谱 1 2 3 4 5 6 7 1

  音名 C D E F G A B C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Ti Do

  注意:在这个音阶中 3——4 相隔半音,7——1 也相隔半音,其余相邻两音都相差全音,这也是吉它乐理中一个极重要的公式。在吉它指板上,半音是相邻两格之间的距离。

  三、大调与关系小调

  每个大调都与其上行六度(或者下行三度)的小调互为关系调,它们所使用的音阶相同。

  关系大调----关系小调

  C<=======>Am

  D<=======>Bm

  E<=======>#Cm

  F<=======>Dm

  G<=======>Em

  A<=======>#Fm

  bB<======>Gm

  四、和弦知识概述

  这里指的和弦通常指同时响出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高度的音,音名的排列有C、D、E、F、G、A 和 B七个音其中任何一个音都可以作主音(即根音)加上其上三度音和上五度音,便构成最基本的三和弦,分述如下:

  C :1 3 5

  D :2 4 6

  E :3 5 7

  F :4 6 1

  G :5 7 2

  A :6 1 3

  B :7 2 4

  以上七和弦均由相隔三度的三个音组成,所以称为三度和弦,这七个三和弦便是一切和弦的根基。

  三和弦

  上述七个基础的三和弦,从音程上来说,可分出三种不同性质的三和弦

  1、大三和弦

  主音至三度音共有四个半音;主音至五度音共有七个半音。上面七个三和弦中的 C、F、G 便是。

  2、小三和弦

  主音至三度音共有三个半音;主音至五度音共有七个半音。上面七个三和弦中的 D、E、A 便是。为了区别,写成 Dm、Em、Am 。

  3、减三和弦

  主音至三度音共有四个半音;主音至三度音共有七个半音。上面七个三和弦中的 B 便是。写成 B- 。

  七和弦

  由于上面的七个三和弦不够用,因此,在各三和弦的上方,加上一个三度音,便够成下列七个七和弦:

  C7 :1 3 5 7

  Dm7 :2 4 6 1

  Em7 :3 5 7 2

  F7 :4 6 1 3

  G7 :5 7 2 4

  Am7 :6 1 3 5

  B-7 :7 2 4 6

  七个七和弦中,在音名排列第五个音 G、即属音作主音所成的七和弦,是上述七和弦中最常用的一个,既属七和弦 G7 。

  因 G7 的四个组成音:“5 7 2 4” 已包含了 G 和弦的 “5 7 2”。因此,在和声手法上,大调歌曲用 C、F、G7 这三个和弦,便可以伴奏一般简单的大调歌曲。

  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要弹出准确的音,或者说,要学习吉他,第一步要学会调弦,吉他音不准的话,怎么学也有问题。

  下面转载一篇文章,可以说明以下吉他调音的问题

  转载自〖古典吉他村论坛〗作者Relinsa

  《律学与吉他调音》

  记得前些天大家一同讨论了一下关于吉他调音的问题,可以说这是弹吉他的朋友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有关调弦的方法,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

  (1) 使用音笛或电子校音器,直接对六根琴弦的空弦音进行校准,这种方法理论上是应该没有误差的,但是对于音笛来说,通常其制造误差较大;

  (2) 对于经验丰富的演奏者,可以直接通过耳朵的听觉将6根琴弦调准,不但要保证各弦之间的音程关系正确,同时还要保证音高与标准音高基本相同,这对于一般爱好者来说,由于没有专门的训练,难度较大;

  (3) 通过音叉、钢琴、口琴等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将吉他上某一个音先定好,然后根据音程关系对各弦进行校准。

  可以说第三种方法是最常用的,也是肯定会用到的,因为第一种方法对于需要特殊调弦的乐曲就显得不适用了,需要我们手动进行调弦。那么,就第三种方法来说,又有实音调弦和泛音调弦两种方法。实音调弦就是直接利用琴弦之间的音程关系进行调弦,因为同一个音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琴弦上找到,那么只要通过调整使得这两个音的音高相同,那么就实现了琴弦的校准,为了方便起见,我们通常使用高音琴弦的空弦音与低音琴弦的某把位的音进行校准。下面给出了对应关系:

  6弦5品 = 5弦空弦

  5弦5品 = 4弦空弦

  4弦5品 = 3弦空弦

  3弦4品 = 2弦空弦

  2弦5品 = 1弦空弦

  通常,这在学习吉他的初期就会学到。

  另外,我们还经常会用到的是泛音调弦法。其主要是利用相临琴弦上不同把位相同音高的泛音来实现调弦。下面给出了如下对应关系:

  6弦5品 = 5弦7品

  5弦5品 = 4弦7品

  4弦5品 = 3弦7品

  2弦5品 = 1弦7品

  5弦7品 = 1弦空弦

  6弦5品 = 1弦空弦

  由于2弦与3弦之间的大三度关系,因此不能够再用3弦的5品与2弦的7品相校音,而需要通过其他弦的校音来过度。

  对于通常遇到的特殊调弦情况,如果是6弦需要调整为D,那么可以使用6弦的7品实音与5弦的空弦进行校音,或是使用6弦的12品泛音与4弦空弦校音。5弦调整为G的情况则使用5弦的7品实音与4弦的空弦进行校音,或是使用5弦的12品泛音与3弦空弦校音。

  那么,下面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对于实音和泛音调弦,到底哪一种调弦的方法最为准确?

  通常我们见到的情况是,初学吉他的朋友一般是使用实音调弦,而有一定基础的朋友则是使用泛音调弦法,而且演奏家在进行调弦时也是采用泛音调弦的方式,那么应该来说,泛音调弦是使用得比较广泛的,而其得到的音高也是准确的。

  但是在讨论种有的朋友提到说“泛音调弦得到的不是十二平均律“,“泛音所得到的是纯律“,这些都是怎么回事?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了一些书籍,包括音乐、律学、物理等各个方面,以期就这个问题得到满意的答案。

  首先我们要引用北京大学物理系龚镇雄先生所著《音乐声学》(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年)一书中有关音、律和音高标准的论述。

  音与律,音高标准

  音与律,律制

  音与律有共同点,也有差异。由各种调式产生各种音阶,音阶中的每一个单位称作一个音。规定音阶中各个音的由来及其精确音高的数学方法叫做“律制“。律制中的每一个单位称作“律“。

  同一音阶,例如由音名为C、D、E、F、G、A、B组成的七声音阶,可能由不同的生律方法产生,如用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或纯律的生律方法产生。用不同的律制生律,同名音的音高可能是不同的。粗略的说,音是定性的或不太严格定量的,而律是严格定量的。

  从物理上说,人耳对于音高差异的感受是由于频率不同而造成的,频率高的声音音高,频率低的声音音低,而不同的音名在不同的生律方法下所对应的声音频率实际上是不同的。

  就上面所提到的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和纯律来说,就是不同的生律方法,因此说,如果以一个相同的频率作为C,那么使用十二平均律生出的D和用纯律生出的D就有不同的频率,而人耳听这两个音的音高也是不同的。

  现在要先说明一点,吉他是一种十二平均律乐器,钢琴也是,目前绝大多数的音乐场合都是在使用十二平均律,这是伟大的巴赫为我们确立下来的。在无伴奏合唱中,为了求得各个声部之间的和谐,会自然趋于纯律。既然十二平均律是一个标准,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当进行吉他的调弦时,也就应该使用十二平均律。因此,如果网友所说“泛音调弦得到的不是十二平均律“的话,那么调弦得到的音高应该是“不准的“。

  这里我们不想花费过多的篇幅来说明十二平均律和纯律的生律方法,只是在给出几个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通过计算,得到音高所对应的频率值,来判断音高是否正确。

  (1) 无论对于哪种律制,一个八度所对应的都是频率为2倍的关系。即,标准音高a1的频率为440Hz,那么高一个八度的a2的频率一定为880Hz。

  (2) 我们通过计算得出吉他每一根空弦音的理论音高(十二平均律的),然后看泛音调弦方法得到的音高是不是与之相等即可。对于标准音高a1=4400000 Hz,那么按照12平均律所生成的各弦空弦音分别为:

  1弦空弦,音高e1,频率f = 4400000 / 2 ^ ( 5 / 12 ) = 3296276 Hz

  2弦空弦,音高b,频率 f = 4400000 / 2 ^ ( 10 / 12 ) = 2469417 Hz

  3弦空弦,音高g,频率f = 4400000 / 2 ^ ( 14 / 12 ) = 1959977 Hz

  4弦空弦,音高d,频率 f = 4400000 / 2 ^ ( 19 / 12 ) = 1468324 Hz

  5弦空弦,音高A,频率f = 4400000 / 2 ^ ( 24 / 12 ) = 1100000 Hz

  6弦空弦,音高E,频率 f = 4400000 / 2 ^ ( 29 / 12 ) = 824069 Hz

  而前面所提到的纯律,其生律方法是,以3倍频(包括1/3倍频)和5倍频(包括1/5倍频)进行,没有其他的设定。所谓3倍频,就是弦的振动频率为基频的3倍。根据弦振动频率的公式 f = (1 / 2L ) ( T / ρ) ^ (1 / 2 ),可以得到关系弦长与振动频率成反比,也就是说,当弦长变为1/3时,频率就变为原来的3倍,当然前提时其他的参数不变,这一点我们是可以保证的,T是弦的张力,只要不旋转调弦器旋钮,T就不会变化,ρ是弦单位长度的质量,弦一定,这个量也就定了,因此我们说弦长与振动频率成反比。

  吉他上7品的位置,实际上正是整条弦长的1/3处,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得到7品处泛音的频率为:3 3296276 = 9888828 Hz。而吉他上5品的位置是整条弦长的1/4处,该处泛音的振动频率应该是空弦音频率的4倍,即 4 2469417 = 9877668 Hz。如果我们首先校准了1弦,然后用1弦7品泛音与2弦5品的泛音相校,那么2弦5品的泛音在理想状态下就会被调成9888828 Hz,比实际应该的9877668 Hz高了11160 Hz。而其他弦上使用这样的泛音调弦时,也有同样的问题。也就是说,由于7品泛音的使用,造成了纯律的引入,使得调弦时搀杂了12平均律和纯律两种律制,因此,如果说这样调弦得到的音高“不准“,应该说不能算错。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问题,吉他是一件乐器,而非一台物理实验仪器,尽管吉他发声蕴涵着无数物理原理在里面,那么,只要音高的偏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实际上就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吉他上下弦枕的高低,实际上也会影响到弦的有效振动长度,也就是会影响到音高。因此,在关于音高补偿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普通吉他的音高偏差范围是±20音分,高级吉他的音高偏差为+10音分~-5音分之间。

  所谓音分,就是把一个八度音程按照等比分成1200份,每一份叫做一音分。使用数学公式表示为:音分数 = 1200 log2 ( f2 / f1 )。

  那么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上面使用泛音调弦所造成的音高偏差有多少音分,

  1200 log2 ( 9888828 / 9877668 ) = 19549 音分

  可以看到,这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因此,尽管这种调弦方法“不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放心地使用。

  以下是当时一些网友的发言,在此感谢这些网友的参与。

  泛音所得到的是纯律

  泛音是物理学上所说的谐波,12品上的是二次谐波,7和19品是三次谐波,5品是四次谐波。再高次的谐波会越来越偏离我们所感觉到的准确,一般说来,最准确的旋律声音是五度相声律,最准确的和弦感觉是纯律,而十二平均律使得各种不同的调子有相同的微小误差。有人称十二平均律为不准律。不过一般人的耳朵误差识别在5音分左右,而人们柔弦的幅度早就超过这个范围,所以理论上的东西和实际演奏应该是有区别的,但是演奏中时时注意这个问题一般就不会让人感到不准了

  泛音所得到的是纯律

  泛音调弦得到的也不能说是纯律,因为纯律对一个音阶中的每一音都是有要求的。 吉他泛音调弦只是决定两弦之间是纯律四度,而且吉他转调频繁,纯律是不合适的。

  我所知道的

  泛音的产生应该是弦的不完全震动产生的,导致此结果的是手指。而12品的泛音即弦长的一半点是最容易发的。其实每个点都可以发泛音。只是不容易发而已。而人工泛音正是让发音点一直在弦长的一半。

  吉他谱又分"六线谱""五线谱""简谱"

  1六线谱:六线谱是把吉他的六根弦对应地划出六条平行的横线来表示两手演奏的位置和动作(即指法),而不是记录的音的高低,但它与简谱或五线谱结合对照起来使用时非常方便,既能表示音高,又能表示指法。

  六线谱对吉他常用的演奏方式(独奏、分解伴奏和漫弹节奏)分别用如下方式记录:

  独奏(旋律)记谱:在六条线上写上阿拉伯数字。

  六线谱中的数字表示吉他的品格,写在线上的数字表示左手按第几品,数字所在的线即右手应弹的弦。

  分解和弦伴奏记谱:在六线上画“X”,此时六线谱上方往往有关于左手按和弦的指法图或标记表示。那么你就用左手按好和弦,“X”表示用右手指弹响其所在的弦。

  扫弦节奏记谱:在六条线上画“↑”、“↓”等符号,此时六线谱上方也往往有关于左手指法的提示。有时候,上述几种记谱法会在同一首六线谱中出现。

  2五线谱: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

  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1线、第2线、第3线、第4线、第5线和第1间、第2间、第3间、第4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各代表1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号有 3种:高音谱号,亦称G谱号;低音谱号,亦称F谱号;中音谱号,亦称C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5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3种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五线谱一般分类为:①总谱,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②分谱,分别记载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③大谱表,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

  3简谱:所谓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科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 2 3 4 5 6 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即载入史册。18世纪时瑞士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因当时他写《忏悔录》一书,反而名声大增。人一出名,书也出名,《音乐新符号建议书》也被人重视了。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10299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