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1295年初-1297年初)参加了“元贞书会”,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间。

作者通过秋景从以前的凄凉和孤独变为清晰和美丽这一对比,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舒适与热爱。

《天净沙·秋》是元代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写景散曲,原文为: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译文:

太阳渐渐西下,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了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孤寂的村庄,拖出那长长的影子。

作者简介:

白朴(约1226-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

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

这首诗以一幅秋日黄昏图开始,营造出一种安静,寂寞的场景,然后以名词组合的形式,选择一个典型的秋天场景,从远处和近处,描绘出一种美丽的色彩图。在读者面前的秋季景观也从以前的凄凉和孤独变为清晰和美丽,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的热爱。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心灵的视角”与当时的真实环境相结合,以微妙和不引人注目的方式,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隐含地揭示自己的爱憎之情。

《天净沙·秋》

作者:白朴

创作年代:元代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白话释义:太阳逐渐沉没,它已经挨着西山了。地平线的夕阳辉光渐渐开始消散。只剩下几种淡淡的颜色,反映了远处宁静的村庄。它是日此的孤独,拖出长长的影子。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倚在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突然飞下,越过了天空。到处都是青山绿水;白霜缭绕的小草,炽热的红枫叶,金**的花朵,在风中摇曳生姿,颜色几乎光鲜亮丽。

这首诗特点在于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惨的情景。

扩展资料:

《天净沙·秋》的作者白朴少时喜欢功能利禄,但因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一直未能达到自己的期望。他差不多一生都过着漂浮不定的生活。故他也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的行程中写下了这首诗。

白朴生于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的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士,曾做过县令,叔父早早去世。白家与元好问父子有深厚友谊。白朴出身于如此这般家庭,本应家境优渥,将来博取功名。然而,他的幼年却偏偏遇到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他只能和家人在惊恐惶惑中苦熬岁月。

白朴写诗的特点是可以依照自己的观察和经历,描述他作品中秋天的自然景观。虽然开始有一些悲伤的意思,但后来由于是由五颜六色的颜色构成,诗意仍旧有着无限的感染力。

-天净沙·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390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