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词有哪些?每首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词有哪些?每首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是什么?,第1张

  春

  1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诗文解释

  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

  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

  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2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行,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文解释

  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春游西涧时所见到的暮春景色。描写了郊野渡口实情实景,也是诗人当时处境和心情的形象写照,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3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诗文解释

  繁华往事,已跟香尘一样飘荡无存;流水无情,野草却年年以碧绿迎春。啼鸟悲鸣,傍晚随着东风声声传来;落花纷纷,恰似那坠楼的绿珠美人

  诗文赏析

  诗人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址而兴吊古情思。前句写金谷园昔日的繁华,今已不见;二句写人事虽非,风景不殊;三、四两句即景生情,听到啼鸟声声似在哀怨;看到落花满地,想起当年坠楼自尽的石崇爱妾绿珠。句句写景,层层深入,景中有人,景中寓情。写景意味隽永,抒情凄切哀婉。

  夏

  1 《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文解释

  斜阳照在村墟篱落,放牧的牛羊回到了深深的小巷。村中一位老叟,拄着拐杖倚靠在柴门前。等候放牧晚归的牧童。吐穗华发的麦地里,传来野鸡的阵阵呜叫声。桑树上桑叶稀疏,蚕儿就要吐丝。从田里归来的农夫扛着锄头,相见时打着招呼絮语依依。此情此景。怎能不羡慕隐居的安详,吟咏着《式微》的诗章,意欲归隐又不能如愿,心绪不免紊乱惆怅。

  诗文赏析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他归来。在野鸡声声鸣叫中,小麦已经秀穗,吃足桑叶的蚕儿开始休眠。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彼此见面,娓娓动情地聊起家常。这美好的情景使诗人联想到官场明争暗斗的可厌,觉得隐居在这样的农村该是多么安静舒心;惆怅之余不禁吟起《诗经》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意即: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呀?)的诗句,表明他归隐田园的志趣。王维精通音乐、绘画、书法,艺术修养深厚;苏东坡评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上面这首诗就可以说是一幅田园画。

  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诗文解释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诗文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3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文解释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诗文赏析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秋

  1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诗文解释

  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天宇人世.

  暑气已退,天地清净,秋色澄明,万物清丽.

  满天繁星隐藏了光彩,让给月色,金风水露反射出耀人光芒

  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诗文赏析

  这首词虽是“玩月”,但全篇无一月字,读来却觉满卷月华,天上人间,心摇神荡,足可见词人运思的匠心。

  2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诗文解释

  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树叶瑟瑟。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来到耳边了,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诗文赏析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

  3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诗文解释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重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虽则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下,却依然留有相同的印迹。

  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端着一杯浑浊的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边患没有平息,那能谈得到归去?再加上满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声碎,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流下了浊泪。在这里,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诗文赏析

  综观全词,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冬

  1 孟郊《苦寒吟》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

  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诗文解释

  天气寒冷,脸色变成了深青色,凛冽的北风呼啸在无叶的枯桑中。孟郊一生生活贫困,诗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的不平之鸣。其代表作《苦寒吟》可以看作是诗人一生悲凉的形象写照。 没有这样的经历是写不出如此深刻感触的。

  诗文赏析

  本诗所表达的意境是: 孟郊一生生活贫困,诗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的不平之鸣。其代表作《苦寒吟》可以看作是诗人一生悲凉的形象写照。

  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诗文解释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诗文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全诗用简单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广阔寂寥的背景空间,更加突出了独钓的孤舟。诗人淡墨轻描,渲染出一个洁静绝美的世界。

  3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诗文解释

  夜暮降临,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天气寒冷,使这所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贫。半夜里一阵犬吠声把我惊醒,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

  诗文赏析

  这首诗用精炼的诗笔,描绘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主题的寒山夜宿图。整首诗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上半是旅客山行夜宿,后半是主人夜半还家;上半全为所见,后面皆是所闻。平中有转,有起有伏,虽未直接抒情,但山野孤寂的羁旅情怀不写自现。每句诗都构成一幅独立的画面,彼此又都相互承接。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穆穆:和。穆穆清风至:和煦的春天飘起。条风:立春时的东北风,又作调风。草长条风舒:春草清风中舒展旖旎。

汉•乐府民歌《古诗穆穆清风至》

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

兰、若:都是香草名。古人所谓“兰”,属菊类,与今天所说的兰花不同。若:杜若,属草科。涉:经历。二句意:兰若虽长在阳春温暖的时季,经历寒冬仍然滋盛。

汉•乐府民歌《古诗兰若生春阳》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阳春:温暖的春天。德泽:恩泽,恩惠,这里指阳光雨露滋润。温暖的春天施舍恩泽,滋润万物,使万物生长茂盛。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南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折花:此处指折枝梅花。梅花冬末即开花,一树独先天下春,故为春之信使。驿使:古代传递书信、文件的使者。陇头人:陇山人。聊:聊且,姑且。

一枝春句:寄梅送春,梅花代表着江南春天的来临。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

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丘为《题农父庐舍》

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赵嘏《喜张沨及第》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若个:哪个?

唐•东方虬《春雪》

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见:显现。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唐•刘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野渡:野外渡口。

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两句写初春将近时的景色。

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唐•杨凌《句》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渌:清澈。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冰笋:冰棱。意谓从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枝梢头看到春天已偷偷归来。

宋•张来《春日》

老树着花无丑枝

宋•梅尧臣《东溪》:“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翠色:嫩绿的草色。和烟老:随着暮霭变成深绿。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信:消息。露:显示。

宋•苏轼《一丛花》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竟日:整日。

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意谓春雨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鲜花,花儿在春风中摇动,满山弥漫着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

芳菲:指春花季节。

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韶华:美好的年华。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

宋•周邦彦《蝶恋花》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青:绿叶。红:红花。

宋•葛胜仲《临江仙》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将息:养护,调养。

宋•李清照《声声慢》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柳眼:柳叶。梅腮:指梅花。

宋•李清照懈恋花》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杨柳句谓杨柳遮不断春大的景色。

宋•陆游《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陆游《豆叶黄》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杜宇:杜鹃。

宋•辛弃疾《浣溪沙》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

宋•辛弃疾《满江红》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时。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明:绚丽。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

宋•姜夔《扬州慢》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著物:春风润泽万物。

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酝造:酿造。可人:喜人。

宋•石孝友《好事近》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瘦雪:残雪。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飘零。青子:青青的小果于。

金•王庭筠《谒金门》

东风轻扇春寒

轻扇:轻轻地吹动。

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飞红:花瓣飞舞。

元•白朴《天净沙•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觉来:醒来。

元•胡只遹《阳春曲•春景》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袅:飘浮不定。晴丝:虫类所吐的丝,春日常在空中飘游。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春到人间万物鲜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清•卢道悦《迎春》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此诗对春天的赞美,透露出诗人难以表达的愉快心情,虽不知诗人为何如此开心,但,那种积极的,愉悦的感情还是流露出来也许是仕途得志,更或许其它的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诗(poetry),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的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人需要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春日》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同时表达出作者追求自然,在乱世中寻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将哲理运用于全诗,非常的形象生动,构思也是非常的巧妙。

全诗原文如下:

春日

作者: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翻译:在风和日丽的天气游览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美好风光让人耳目一新;大家都能看出这春天的面貌,到处是万紫千红花朵盛开的景象。

赏析:这首诗表面是一首写景诗,其实是一首哲理诗,将哲理运用到写景中,构思非常的巧妙。诗人将寻找圣人之道比喻为“寻芳”、春风,将哲理运用到这美好的春日景色中,表达出作者在乱世中寻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编辑于 2020-12-22

查看全部3个回答

分手了挽留的句子_挽回感情的句子,句句经典,让人忍不住落泪

根据文中提到的情感为您推荐

死缠烂打,卑微求和根本挽回不了爱情,挽回大忌千万要避免,教你分手了挽留的句子。停止一切错误的复合行为,只有用理智的挽回方法,才能重新挽回分手了挽留的句子。

whnjtaoacn广告

关于情感,情感咨询app,24小时在线

关于情感--心理/情感/挽回/婚姻危机/婚外恋/家庭关系,匿名咨询,免费体验!

广州智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春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AKA 正在咨询一个数码问题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关于春天的诗篇-品牌汇聚,款式风格多样,超优品质,上淘宝!

淘宝关于春天的诗篇-用心甄选面料,从细节提升格调感,多种色彩诠释不同感觉!

广告2021-02-26

春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2赞·456浏览2018-06-24

春日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赞·1播放

春日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15赞·337浏览2016-10-20

二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情感: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的情感。 2:赏析: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

5赞·124浏览2017-02-13

江雪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江雪》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 创作背景: 《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805—815)。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推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措施。 但由于反动势力的联合反对,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实际上过着被管制、软禁的“拘囚”生活。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原诗: 《江雪》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释义: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1、绝:无,没有。 2、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3、人踪:人的脚印。 4、孤:孤零零。 5、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6、独:独自。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793)进士,授集贤殿正字,调蓝田尉,拜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司马。十年后迁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病死任上。柳宗元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诗与韦应物并称“韦柳”。有《柳河东集》。

扩展资料: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 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江雪 (唐代柳宗元五言绝句)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8赞·1,563浏览2019-02-17

"有抑郁我抑郁多年终于恢复了,其实很简单!"

根据文中提到的情感为您推荐

上海览康贸易有限公司广告

描写春天的古诗大全_描写春天的古诗干货集合_下载快手app

根据文中提到的情感为您推荐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李玫瑾说这些兴趣班纯属是”垃圾“,你知道是哪些吗?

李玫瑾一共提出了三种兴趣班,认为这三种兴趣班没有任何报名的必要,一种是距离家和学校都非常远的兴趣班,

6条回答·80人在看

作文写不长怎么办呢?

0播放

船野京香无悔

关注

红烧肉的家常做法 红烧肉最正宗的做法以及怎么做

小吃摊预备役

192播放

返乡云南红河州个旧市有什么要求

0播放

是涔涔啊

关注

张艺兴身高有178吗 张艺兴真实身高被揭穿(

这个是在极限挑战第二季第九期(20160612)从韩国出发在韩国天猫超市购物的时候量的身高,张艺

7条回答·8,645人在看

"抑郁忧郁我抑郁多年终于恢复了,其实很简单!"

根据文中提到的情感为您推荐

kpaaimakafeicn广告

可乐鸡翅怎么做?详细点

0播放

庞馨欣sunny

关注

正在

1 关于春天的诗句和意思

关于春天的诗句和意思 1 关于春天的诗句和诗句的意思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贺知章)

2、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3、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李白)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5、杨花榆荚无才思,帷解漫天作雪飞。(《晚春》韩愈)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志南)

8、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丰乐亭游春》欧阳修)

9、枝头柳絮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苏轼)

10、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

2 关于春天的诗句(有赏析的和解释)

关于春天的诗句如下:

1宋代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名诗。诗僧志南亦因这首描写二月春景的诗而名留千古。

首二句写诗人的行踪,尾二句写诗人眼中的春光。首二句用笔精妙,予人以清凉幽静的美感:斑驳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轻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朴的小桥和无事的老僧,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游春图。一句“杖藜扶我过桥东”,诗意地表现了禅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

尾二句造语疏清,予人以清新悠然的体味:小桥东边,杏花如烟,杨柳如线,细雨如酥,和风如丝。那杏花烟雨,欲沾人衣而不湿,何其令人惬意;那杨柳和风,吹在脸上凉美而不觉寒冷,它们是何等善解人意。这清凉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凉的禅意的昭示么?这迷人的春景,正是诗人眼中迷人的禅境。

在诗人眼中,禅就在古木中、溪水里、篷船上、杖藜头,在小桥东边,在老僧心头,在杏花雨中,在杨柳风里,在那沾而欲湿的凉意中,在吹面不寒的清柔里,禅就是春天,就是一切的一切,就是绝句,就是诗!

“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不说理,也不说禅,却极有禅趣,本诗可谓是自然高妙!

3 春季的诗句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春夜听雨1 疏雨滴庭除,中宵响更殊 无非添意绪,未必满江湖 客路十年倦,乡心千里孤 拥衾成短梦,窗外鸟喧呼 春夜听雨2 怪来窗外雨,总是滴芭蕉 点点无休歇,声声挟寂寥 更知青柳岸,应涨绿蒲潮 孤旅多年惯,乡关归路遥 春日即事(三国联吟跟帖 ) 阳历晴和四月初,烟光澹荡媚青芜 蝶翻紫曲香风细,鸟啭芳园稚柳苏 迟日宜人多胜赏,闲云堕影入平湖 故乡亦有樱花树,几载知谁顾恋殊? 咏梨花 艳雪矜春足可夸,粉香昨夜到天涯 绝怜素靥微沾雨,相伴青衫久别家 一树临风欺国色,几枝和月照窗纱 如今怅伫东栏畔,记得伊人似此花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春天 万花开正艳, 小草长得旺 风景处处有, 小孩忘回家。

4 春天的诗句及意思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

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

安排句法已难寻。

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

斜阳着树明。

犬知何处吠?

人在半山行。

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

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

鱼拥香钩近石矶。

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一、二句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阴阴溪曲绿交加,

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

争随流水趁桃花。

这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春日》。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惜春诗。全诗四句四景,小溪明净,细雨翻萍,鹅鸭嬉戏,桃花逐水,画面十分鲜明,历历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诗人以鹅鸭“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尽,鹅鸭不知,故欢叫追逐,无忧无虑,而人却不同,既知春来,又知春去,落花虽可追,光阴不可回,诗人的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5 春天的诗句作文

春天是个充满了诗韵的季节。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鸟鸣清脆,小雨淋漓,绯红的桃花骨也张开了粉嫩的小嘴,惺忪的睡眼,它用睡眼好奇地看着这崭新的世界。

黄灿灿的迎春花早已敞开怀抱,一切都在等待——春之宴的帷幕徐徐拉开。 春天的雨是柔和的,只见春雨在竹枝、竹叶上跳动着。

那雨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铉上跳动的音符,奏出优美的旋律。 春雨使陡峭坚硬的道路柔软得像一块湿玉,冲刷了一切的障碍,前方一路顺风。

春雨过后,将是另一张令人舒畅的美画。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啊!雨后的景色真美!放眼望去,郁郁葱葱一片——绿的天地;空气中弥漫着花的芳香,小草的清香,使人心旷神怡!瞧!蚂蚁们在搬运着什么东西,尽然有序的排着队伍跟着大部队前进呢! 和煦的春光吹拂着小河,河水忽然被一阵悦耳、动听的笛声所牵动。一群顽皮淘气的小孩子正用垂柳的茎做柳笛呢!他们吹出了心里的幸福和快乐!远处的另一群孩子正放着风筝,在草地上尽情地跑呀,声声欢笑回荡在空中!他们与春天牵起了一条心与心相连的线。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像个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春天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希望。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天空被夕阳染红了衣裳,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淡紫色,天边仿佛燃起了熊熊大火。

坐在春的怀抱,听春的声音,静数流年。也许,听着听着春就来了,数着数着花就开了…… ???。

6 描写春天的诗句及意思(四个)

1、《春日 》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咏柳 》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3、《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二月初时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4、《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7 五句与春天有关的诗句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描写春天的古诗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写春天的古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描写春天的古诗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描写春天的古诗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273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