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韧带损伤的症状有哪些?,第1张

  膝盖韧带拉伤的症状

  韧带损伤分为两种:韧带撕裂、韧带断裂。韧带撕裂:即韧带部分断裂,通常采取保守治疗。踝关节韧带撕裂,手术治疗效果未必比保守治疗好。恢复后,未受损的韧带会起代偿作用,不影响原来功能。以下是保守治疗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A、固定。用夹板或石膏将受损关节固定于功能位。踝关节外侧韧带轻微伤一般3天后即可做功能锻炼了,而有骨裂的重症则至少需要2—4周时间。

  B、药物治疗。一般采取局部敷药或喷药。伤势较重时,可以口服止痛、止血的药物。

  C、针灸。针刺治疗不受损伤时间的限制,因此施治比较灵活。

  D、按摩与理疗。一般伤后24—48小时内不能施治,以防肿胀或出血加重。

  E、功能锻炼。伤病后期肿胀消除、疼痛减轻后即可进行功能锻炼。前期采用被动方法,如在关节活动范围内被动屈伸、旋转、牵拉,结合按摩效果更好。一般在肿胀消除和疼痛减轻后即可施治,这样可以较好地减轻和松解粘连。后期主动进行关节的功能活动。要注意循序渐进,慢慢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肿胀或突然疼痛加重为宜。当症状完全消失后,应当进行适当的力量练习,以使愈合的韧带重新恢复弹性和完全恢复功能。功能锻炼是后期治疗中很关键的一环,伤病未痊愈时,切忌匆忙中断,因为这样很容易转为陈旧性韧带损伤,长期积累后还会出现粘连、增生、钙化、关节韧带松弛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和不便。

  膝盖韧带拉伤的症状

  养生骨活力既可用于肢体外伤及伤筋的后期,也可用于肢体明显肿胀或新伤初期,对受损皮下组织可起到消肿止痛、袪腐生肌的作用。

韧带是连接两块骨头的组织。最常见的韧带拉伤有两种:踝关节外侧的韧带拉伤,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歪了脚;和膝关节的韧带拉伤(在后面的膝部疼痛部分详细介绍)。韧带拉伤的部位会出现肿胀和淤血,韧带拉伤的治疗办法是在拉伤之后马上做到以下几点:

1休息、马上停止运动,不要让受伤的关节再负重。

2冷敷。冰块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帮助减少疼痛和肿胀,因为降低温度可以减少血液循环。每次冷敷15到20分钟,每天三到四次。

3压迫。用绷带或其他办法压迫受伤局部可以减少出血、淤血。绷带产的紧度要适中,你能感觉到有压力但又不会让你支端发麻或缺血。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肩峰下滑囊炎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肩峰下滑囊炎的病因 10 发病机制 11 症状 12 肩峰下滑囊炎的临床表现 121 一般症状 122 局部症状 13 肩峰下滑囊炎的并发症 14 辅助检查 15 肩峰下滑囊炎的诊断 16 肩峰下滑囊炎的治疗 17 预后 1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肩峰下滑囊炎的穴位 2 肩峰下滑囊炎相关药物 1 拼音

jiān fēng xià huá náng yán

2 英文参考

subacromial bursit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肩峰下滑囊炎(subacromial bursitis[1])为病名[2]。是指肩峰下滑囊由于损伤或长期受挤压、摩擦等机械性 ,使滑囊壁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增生、肥厚、粘连等,以肩部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部压痛为主要表现的无菌炎症性疾病[2][1]。

4 疾病名称

肩峰下滑囊炎

5 英文名称

subacromial bursitis

6 肩峰下滑囊炎的别名

subdeltoid bursitis;肩峰下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三角肌下囊炎

7 分类

骨科 > 四肢疾患 > 腱鞘炎、腱鞘囊肿及滑囊炎

8 ICD号

M658

9 肩峰下滑囊炎的病因

肩峰下滑囊又称三角肌下滑囊,是全身最大的滑囊之一,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三角肌深面筋膜的下方。肩袖和肱骨大结节的上方(图1)。肩关节外展并内旋时,此滑囊随肱骨大结节滑入肩峰的下方,不能被触摸到。肩峰下滑囊有许多突起,以伸入到肩峰下部分的最明显。另外,此囊附着于冈上肌的囊底较小,而游离缘较大,对肩部的运动很是有利。因此,肩峰下滑囊对肩关节的运动十分重要,被称为第二肩关节。

肩峰下滑囊炎可因直接或间接外伤所致,但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和退行性变,尤以滑囊底部的冈上肌腱的损伤、退行性变、钙盐沉积最为常见。肩峰下滑囊由于损伤或长期受挤压、摩擦等机械性 ,使滑囊壁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增生、肥厚、粘连等无菌炎症反应。

肩峰下滑囊炎可因直接或间接外伤、冈上肌腱损伤或退行性变、长期挤压和 所致。

10 发病机制

肩峰下滑囊又名三角肌下滑囊,分为肩峰下和三角肌下两部分,两者中间可能有一薄的中隔,但大多数是相通的。滑囊将肱骨大结节与三角肌、肩峰突隔开,使肱骨大结节不致在肩峰下面发生摩擦。

11 症状

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限性压痛是肩峰下滑囊炎的主要症状。疼痛逐渐加重,夜间痛较著,运动时疼痛加重,尤其在外展和外旋时(挤压滑囊)。疼痛一般位于肩部深处,涉及三角肌的止点等部位,亦可向肩胛部、颈部和手等处放射。

检查在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有压痛点,可随肱骨的旋转而移位。当滑囊肿胀积液时,整个肩关节区域和三角肌部均有压痛。为减轻疼痛,患者常使肩关节处于内收和内旋位,以减轻对滑囊的挤压 。随着滑囊壁的增厚和粘连,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以致完全消失。晚期可见肩胛带肌肉萎缩。

12 肩峰下滑囊炎的临床表现 121 一般症状

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限性压痛是肩峰下滑囊炎的主要症状。疼痛为逐渐加重,夜间痛较著,运动时疼痛加重,尤其在外展和外旋时(挤压滑囊)。疼痛一般位于肩部深处,涉及三角肌的止点等部位,亦可向肩胛部、颈部和手等处放射。

122 局部症状

检查在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有压痛点,可随肱骨的旋转而移位。当滑囊肿胀积液时,整个肩关节区域和三角肌部均有压痛。为减轻疼痛,患者常使肩关节处于内收和内旋位,以减轻对滑囊的挤压 。随着滑囊壁的增厚和粘连,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以致完全消失。晚期可见肩胛带肌肉萎缩。

13 肩峰下滑囊炎的并发症

肩峰下滑囊炎严重者可并发肩关节纤维性强直。

14 辅助检查

X线摄片可发现冈上肌的钙盐沉着。

15 肩峰下滑囊炎的诊断

根据病史、一般症状、局部症状,一般诊断无困难。

16 肩峰下滑囊炎的治疗

首先应查明肩峰下滑囊炎的原发病因,施以针对性的处理。急性期的治疗包括休息、给以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针灸和将患肢置于外展外旋位,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有较好效果。慢性期除了上述疗法外,要强调不增加疼痛的康复治疗,主要恢复肩关节在三个轴上的运动功能。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滑囊切除术、冈上肌腱钙化灶刮除术、肩峰和喙肩韧带切除等成形手术等。

肩峰下滑囊炎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17 预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3626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7
下一篇2023-09-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