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疼痛难受?不一定是肩周炎!还可能和3种疾病有关,别搞错了

肩膀疼痛难受?不一定是肩周炎!还可能和3种疾病有关,别搞错了,第1张

肩周炎其实就是肩关节周围炎,俗称五十肩、凝肩,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且女性居多,从事体力劳动者更易患病。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一般夜间疼痛会更为明显一些,且伴有怕冷、压痛、肌肉痉挛与萎缩等症状,多于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有关。

适当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最常见的有两种方法:

①、 高抬上举手臂法 ,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爬墙法”,将手臂太高至头顶,伸直坚持几分钟,也可借助单杠拉伸来恢复肩关节的上举功能。

②、 手摸后背法 :两个手伸到后背进行向上摸的动作,坚持到无法上抬为止,坚持一会后,再次重复运动,以此来帮助恢复肩关节的后伸功能。

1、肩峰撞击综合症

肩缝撞击综合症的出现主要和肩峰的发育形态、运动习惯等因素有关,打个比方如果你总是在做家务活的时候“运动过头”,让上臂上举后肩袖频繁受到肩峰和肱骨大结节的撞击,时间久了就会容易患上肩峰撞击综合征。

这种疼痛通常是在肩膀上抬或内旋位置,像是做老干部背手走路那个动作时,就会疼痛的很明显。

2、颈椎病

如果出现颈背疼痛、肩膀疼痛、四肢麻木等症状的话,则很有可能是颈椎病导致的,而颈椎病引起肩痛的,多数会在脊柱两侧、颈项部表现比较明显,且会觉得附近肌肉组织发僵发硬发紧,并可能伴有肌肉痉挛等症状。

3、肩袖损伤

肩袖其实就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当收到急性外伤或长期、多次的慢性损伤时,就会让肩袖部位的肌肉出现损伤、撕裂的情况,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原因比较多样化,像是过度劳累、过度运动、不良姿势、拉伤等都会导致肩袖受损,出现肩膀疼痛(主要表现为肩前外侧疼痛)、局部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表现,严重者还会影响日常活动。

如果你也有肩膀疼痛的困扰,建议不要过早的自己给自己“下诊断”,真不一定是肩周炎,所以建议大家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让自己多遭罪。

肩峰下间隙又称冈上肌出口或肱骨上间隙,上缘是喙肩弓,由肩峰的下缘、喙肩韧带和喙突组成,下缘包括肱骨大结节和肱骨头上部,位于肩峰下间隙中的是肩袖肌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肩峰下及三角肌下滑囊和盂肱关节囊的上部。在上肢上举过程中大结节移动并靠近肩峰, 使间隙变窄,其间任何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均可导致SIS。 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疼痛通常以肩峰周围为主,有时可放射至三角肌止点区域,尤其在肩关节外展到60~120°时,疼痛最明显,部分患者有夜间痛,侧卧压迫患肩时疼痛加重。X线检查可发现肱骨大结节硬化、囊性病变或者骨赘形成、肩峰前缘硬化或骨赘形成、肩峰下间隙变窄等变现,尤其是冈上肌出口位可明显显示肩峰的形态。  开始的症状可能很轻微。疼痛可能从肩部放射到前臂,在上举或持物时产生疼痛加重,运动员可能在投掷或打网球时产生疼痛。当疼痛不断发展后,会产生夜间痛。上肢的力量或运动幅度可能减小。可能不能把手放到背后,做系扣解扣的动作。在严重的病例活动的丧失可能造成凝冻肩。在急性滑囊炎时,肩部会有明显的触痛。肩关节在各个方向的运动都有限制和疼痛。

需要详细鉴定。肩峰撞击综合征是指肩峰反复受到肩袖的磨损和撞击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包括肌腱退变、骨质增生、肩膀疼痛等,肩峰撞击综合症工伤级别需要详细鉴定,工伤是工作伤害的简称,亦称职业伤害,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是指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中老年人肩痛的常见病。主要表现是肩前肩关节发炎,可以通过肩前肌腱与肩关节的摩擦来确定。检查时可确定肩关节与肩关节是否合并。如果是单纯撞击综合征,可以通过肩休息、减轻负重、保暖、肩峰下阻滞于肩关节等方法进行治疗,从而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同时合并肩袖撕裂,应在肩关节镜下修复肩袖,同时清除肩峰下撞击引起的滑膜增生和骨结构增生。

肩袖撞击或肩峰下撞击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此类损伤的治疗通常从非手术治疗开始。超过2/3的肩袖撞击综合征患者仅通过物理治疗即可明显改善症状。运动疗法的目的是增强肩袖肌腱的力量,通过牵引恢复因疼痛和炎症而失去的活动,使肱骨在肩峰下的位置恢复到较好的状态,从而减少滑囊的压迫。

肩峰撞击是因为肩峰和肩袖之间的肩峰下有一个滑动囊。正常情况下,滑囊内有一些滑液,可以维持肩关节的活动。如果肩峰发育异常,有骨刺,或肩袖肿胀,在肩关节活动时,肱骨头与肩峰发生碰撞,损伤肩袖,造成慢性无菌性炎症、囊积液和疼痛,主要表现为慢性隐痛,外展或提举时更为明显。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是由肩关节增生或退化引起的。肩关节会以一定角度挤压锁骨的肩峰端和肩峰滑动囊,导致疼痛。如果对关节活动有很大影响,可以通过肩关节镜治疗。手术创伤小,效果也很好。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口服消炎药,必要时可局部注射药物。保守治疗半年后如无好转,需手术治疗减压。肩峰下减压可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或开放手术完成。

肩膀痛最常见的原因是肩峰撞击综合症,占肩痛的第一位。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夜间疼痛,痛醒,影响睡眠;难以指出明确的疼痛部位;手臂举过头困难。病因主要是局部骨质增生形成骨刺,加上外伤、炎症等原因,引起肩峰下软组织肥厚,当臂上举时,肩峰骨刺擦过或撞击肩袖的表面。这就造成了肩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这类疾病以前归于肩周炎,用一般方法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如果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得并不明显,或者患病的手臂活动的范围比正常一侧的手臂略小,除了疼痛之外,更明显症状是上举无力。无论怎么用力,举向斜前上方的手臂就是不能超过60°—90°这个范围,好像有人把腋窝的衣袖紧紧拽住一样,出现这些症状就可能是肩袖撕裂。

对中轻度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可以首先通过简单的治疗,如局部封闭、理疗、服药、针灸、拔火罐和康复训练等。如果经保守治疗2-3周无效者,不应一味观察等待,而应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尽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于有明确的结构性的病变或经过系统的保守治疗无效的,需要及时手术治疗。如肩峰骨刺、肩袖撕裂,反复发作的肩关节脱位、严重的肩周炎等,这些均可以使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来进行手术治疗,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切除骨刺、缝合修复和固定损伤的结构、松解僵硬的关节等。手术后循序渐进地进行关节康复训练,达到理想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和运动质量。肩关节镜手术对医生的手术技术和设备要求质量要高,但对病人损伤小,恢复也快。

中老年人肩关节的疼痛还很复杂,例如,颈椎病增生的骨刺压迫颈部神经可引起肩痛,但这种肩痛多伴有颈部的不适及头昏眩晕等症状;胆囊炎、胆石症也会牵涉引起右肩痛;心绞痛、心肌梗塞患者会因心肌缺血而引起左肩疼痛;肺癌转移压迫臂丛神经也会引起肩痛。因此肩膀疼痛并不是一种完全孤立的疾病,它可能是某些潜在疾病的特殊表现,如果出现了症状,最好到正规大医院检查一下,以便对症治疗。

肩袖撞击综合症

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但是这种高度的灵活性是以牺牲一定稳定性为代价的。几块骨头及其连接的软组织(肌肉、韧带、肌腱)一齐工作产生肩关节的运动。在最大运动极限范围内这些组成结构互相作用,以保持肩关节的完整性。肩关节的每一组成成分都对肩关节的运动和稳定性作出贡献。某些工作或运动对肩关节要求极高,当超过肩关节运动极限和/或某一组成成分载荷过度时将导致肩关节损伤。

肩部损伤在年青人、运动员及老年人群中均较为常见。在以上人群中,都有很多导致肩部疼痛的原因。在肩部狭窄的骨性间隙中有两个很常见的伤病,其一为局部刺激、炎症,称作肩袖撞击综合症,其二为肌腱损伤称为肩袖撕裂。这两种情况可以独立存在也可并存。肩袖撕裂很可能是由肩袖撞击和肩袖肌腱老化改变导致的。

什么是肩袖撞击综合征?

当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在肩峰下狭窄空间受到挤压时即发生了肩袖撞击征,此时导致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肿胀和炎症。当手臂举起离开躯干时这种挤压更加严重,症状最为明显。

肩袖轻微损伤经过一段时间可以发展为肩袖撞击征,肩关节反复重复运动也可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峰的某些特殊形态可使某些人更易患肩峰和滑囊间的撞击征;随着年龄变大以及发生关节炎,肩峰可形成骨刺,进一步使肩峰下间隙狭窄。在参加运动或从事需要超顶(overhead)姿势工作的老年人中,肩峰骨刺导致肩袖撞击征较为常见。如果在喙肩弓韧带之一发生钙盐沉积也可导致骨刺形成。

肩袖撞击征可以为三度:

n I°特点为肩峰下滑囊和肩袖肌腱炎症、增厚

n Ⅱ°为肩峰下滑囊的进行性增生和疤痕形成

n Ⅲ°时肩袖变性、退变和撕裂较为明显

肩袖撞击综合征的症状是什么?

大多情况下肩袖撞击症状的发生与过度使用的一次发作有关。在多数病人中,这一发作事件发生于以前的某一时间,从此该肩关节再也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但导致撞击征的原发事件常常相对轻微,记不起来。

肩袖撞击征最显著的特点是肩部疼痛:

● 早期疼痛呈尖锐、间歇性

● 随着撞击征的进展,疼痛变得更加持续久

● 撞击征开始后肩部疼痛通常存在

● 一旦炎症开始,简单地运动也可导致疼痛,超顶运动加重疼痛。手臂位于此位置时肩峰下滑囊活动的空间变得更小,加重滑囊受压

● 手臂在腰水平活动不疼,因为此时滑囊空间较大,受压减小

● 疼痛通常在晚上加重,原因有二:白天肩部使用后炎症和肿胀加重,从而晚上疼痛加重;晚上大脑活动减少;注意力更易集中到痛

如何诊断肩袖撞击综合症?

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对肩关节有经验的骨科医生来说,肩袖撞击和撕裂很容易诊断。

评估症状后,医生会进行某些肌肉检查以明确是否有肩袖肌腱撕裂,并排除其他情况。医生可能把手臂摆于特定位置来复制描述的症状以明确诊断。

进一步检查评估包括:

● 诊断性注射封闭能够帮助医生区别撞击综合征和肩袖全层撕裂。将局麻药注射到有炎症的肩峰下滑囊以消除疼痛。如果疼痛阻滞后肩部力量恢复,那么无力可是由于疼痛,而肩袖肌腱没有撕裂。

● X射线能够反映关节炎征象、骨折以及肩峰上的骨刺。因为X射线仅显示骨性结构而非软组织,在肩袖损伤的早期常常无阳性发现

● MRI(磁共振成像)可以看到X射线看不到的肌肉及其它软组织

● 肩关节造影是另一种有助于诊断肩袖撕裂的方法。

● 超声波检查亦可用于诊断肩袖撕裂,但是结果难以评估,并且对操作人员和诊断的医生的技巧依赖性非常高

肩袖撞击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对该两种伤病的治疗通常均始于非手术治疗。2/3以上肩袖撞击综合症病人仅通过物理治疗即可明显改善症状。在老年人及有较大肩峰骨刺的病人,物理治疗的结果会较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3045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