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滑囊炎简介

肩峰下滑囊炎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疾病名称 5 英文名称 6 肩峰下滑囊炎的别名 7 分类 8 ICD号 9 肩峰下滑囊炎的病因 10 发病机制 11 症状 12 肩峰下滑囊炎的临床表现 121 一般症状 122 局部症状 13 肩峰下滑囊炎的并发症 14 辅助检查 15 肩峰下滑囊炎的诊断 16 肩峰下滑囊炎的治疗 17 预后 1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肩峰下滑囊炎的穴位 2 肩峰下滑囊炎相关药物 1 拼音

jiān fēng xià huá náng yán

2 英文参考

subacromial bursit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肩峰下滑囊炎(subacromial bursitis[1])为病名[2]。是指肩峰下滑囊由于损伤或长期受挤压、摩擦等机械性 ,使滑囊壁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增生、肥厚、粘连等,以肩部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部压痛为主要表现的无菌炎症性疾病[2][1]。

4 疾病名称

肩峰下滑囊炎

5 英文名称

subacromial bursitis

6 肩峰下滑囊炎的别名

subdeltoid bursitis;肩峰下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三角肌下囊炎

7 分类

骨科 > 四肢疾患 > 腱鞘炎、腱鞘囊肿及滑囊炎

8 ICD号

M658

9 肩峰下滑囊炎的病因

肩峰下滑囊又称三角肌下滑囊,是全身最大的滑囊之一,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三角肌深面筋膜的下方。肩袖和肱骨大结节的上方(图1)。肩关节外展并内旋时,此滑囊随肱骨大结节滑入肩峰的下方,不能被触摸到。肩峰下滑囊有许多突起,以伸入到肩峰下部分的最明显。另外,此囊附着于冈上肌的囊底较小,而游离缘较大,对肩部的运动很是有利。因此,肩峰下滑囊对肩关节的运动十分重要,被称为第二肩关节。

肩峰下滑囊炎可因直接或间接外伤所致,但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和退行性变,尤以滑囊底部的冈上肌腱的损伤、退行性变、钙盐沉积最为常见。肩峰下滑囊由于损伤或长期受挤压、摩擦等机械性 ,使滑囊壁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增生、肥厚、粘连等无菌炎症反应。

肩峰下滑囊炎可因直接或间接外伤、冈上肌腱损伤或退行性变、长期挤压和 所致。

10 发病机制

肩峰下滑囊又名三角肌下滑囊,分为肩峰下和三角肌下两部分,两者中间可能有一薄的中隔,但大多数是相通的。滑囊将肱骨大结节与三角肌、肩峰突隔开,使肱骨大结节不致在肩峰下面发生摩擦。

11 症状

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限性压痛是肩峰下滑囊炎的主要症状。疼痛逐渐加重,夜间痛较著,运动时疼痛加重,尤其在外展和外旋时(挤压滑囊)。疼痛一般位于肩部深处,涉及三角肌的止点等部位,亦可向肩胛部、颈部和手等处放射。

检查在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有压痛点,可随肱骨的旋转而移位。当滑囊肿胀积液时,整个肩关节区域和三角肌部均有压痛。为减轻疼痛,患者常使肩关节处于内收和内旋位,以减轻对滑囊的挤压 。随着滑囊壁的增厚和粘连,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以致完全消失。晚期可见肩胛带肌肉萎缩。

12 肩峰下滑囊炎的临床表现 121 一般症状

疼痛、运动受限和局限性压痛是肩峰下滑囊炎的主要症状。疼痛为逐渐加重,夜间痛较著,运动时疼痛加重,尤其在外展和外旋时(挤压滑囊)。疼痛一般位于肩部深处,涉及三角肌的止点等部位,亦可向肩胛部、颈部和手等处放射。

122 局部症状

检查在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有压痛点,可随肱骨的旋转而移位。当滑囊肿胀积液时,整个肩关节区域和三角肌部均有压痛。为减轻疼痛,患者常使肩关节处于内收和内旋位,以减轻对滑囊的挤压 。随着滑囊壁的增厚和粘连,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以致完全消失。晚期可见肩胛带肌肉萎缩。

13 肩峰下滑囊炎的并发症

肩峰下滑囊炎严重者可并发肩关节纤维性强直。

14 辅助检查

X线摄片可发现冈上肌的钙盐沉着。

15 肩峰下滑囊炎的诊断

根据病史、一般症状、局部症状,一般诊断无困难。

16 肩峰下滑囊炎的治疗

首先应查明肩峰下滑囊炎的原发病因,施以针对性的处理。急性期的治疗包括休息、给以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针灸和将患肢置于外展外旋位,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有较好效果。慢性期除了上述疗法外,要强调不增加疼痛的康复治疗,主要恢复肩关节在三个轴上的运动功能。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滑囊切除术、冈上肌腱钙化灶刮除术、肩峰和喙肩韧带切除等成形手术等。

肩峰下滑囊炎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17 预后

如果确实是滑膜炎的话,按摩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然后再说滑膜炎。滑膜炎的种类是很多的,有结核性的、风湿性的、创伤性的等等。因此,要确定如何治疗,首先要明确滑膜炎的种类。因为在核磁共振上滑膜炎都是表现出关节腔的积液,而如果要明确具体的性质,就还需要结合你的病史以及进一步做抽血化验来判断。

但不知你这一个月内都做过什么治疗,吃过什么药,医生都具体给你做了什么检查。建议到一个水平好点的医院,让医生根据你的情况,给你针对性的系统检查一下,找到了病根,进行了根源性治疗,才是解决你病痛的最终办法。

在肩关节外侧肩峰下滑囊部位有压痛,当三角肌主动收缩,上肢外展时,发生疼痛。有时因滑囊肿大,而引起肩部轮廓扩大,并可在三角肌前缘鼓出一个圆形肿块。局限性压痛、肩痛,运动受限是肩峰下滑囊炎的主要症状。疼痛逐渐加剧,夜间痛较著,常痛醒,运动时疼痛加重,尤以外展和外旋时为著,一般位于肩的深处并涉及三角肌的止点,亦可向肩胛部及颈、手等处放射。压痛点多在肩关节、肩峰下、大结节等处,常可随肱骨的旋转而移位。当滑囊肿胀积液时,亦可在肩关节区域三角肌范围内出现压痛。为减轻疼痛,病人常使肩处于内收和内旋位。X线检查可见冈上肌的钙盐沉着

查看原帖>>

滑囊炎的症状:红、肿、热、痛,具体根据发病部位不同表现不同,总体来是疼痛、肿-胀、滑囊积液、行动不便等,发病初期疼痛难忍

滑囊炎的治疗方法:

内服:

1)急性期滑囊损伤,瘀血积滞,治宜散瘀生新为主,内服桃四物汤。

方剂:当归12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三七未3克。水煎服,每日1次

外用:

1)急性期:疼痛难忍可口服消炎止痛药镇痛

2)急性后期或慢性期,需外敷(滑囊消积贴)活血化瘀,治愈滑囊炎

  滑囊炎多次发作或反复受创伤之后,可发展成慢性滑囊炎发作可持续数日到数周,而且多次复发异常运动或用力过度之后能出现急性症状由于滑膜增生,滑囊壁变厚滑囊最终发生粘连,形成绒毛,赘生物及钙质沉着等因疼痛,肿胀和触痛,可导致肌肉萎缩和活动受限三角肌下,尤其是冈下肌腱滑囊的钙质沉着可为X线片所证实在痛风的炎症急性发作期,鹰嘴和髌前滑液囊中可析出结晶

  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表现为肩部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尤其在外展50°~130°时更加明显肩峰下滑囊炎和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从临床上和X线检查上都很难区别后者可能是部分或全部撕裂的结果,或由释放结晶所致

对于非感染性急性滑囊炎,暂时休息或患部制动和大剂量NSAID,必要时并用麻醉镇静剂可能有效疼痛消退后,应增加主动运动摆动锻炼特别有益于肩关节的康复如果无效,可抽出滑液,然后向滑囊内注入腺皮质激素长效制剂,25mg/ml或40mg/ml的去炎松05~1ml混合至少3~5ml局部麻醉剂,在1%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后注入滑囊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效制剂的剂量及混合后的体积视滑囊大小而定确定病因时必须除外感染因素炎症过程顽固的病人需要反复抽液和注入药物对疗效差的急性病例,在除外感染与痛风后可全身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15~30mg/d或其他等效激素,服3日)

  慢性滑囊炎的治疗方法与急性滑囊炎的相同,但夹板固定与休息可能不如对急性滑囊炎有效经X线证实的慢性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如果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极少数病例需要手术切除或用大号针头抽吸致残性粘连性肩周炎需要反复关节内和关节外多部位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并加强理疗麻醉下推拿术并不能改善远期效果,除非是在应用上述矫正粘连性滑囊炎的措施之后进行推拿必须通过锻炼纠正肌肉萎缩,使运动范围和肌力得到恢复有感染者需要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引流或切开如果其原发性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慢性职业性劳损等)未除,滑囊炎可能复发

概述滑囊炎是滑囊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急性滑囊炎的特征是疼痛,局限性压痛和活动受限。如为浅部滑囊受累,局部常红肿。化学性或细菌性滑囊炎均有剧烈疼痛,局部皮肤明显发红,温度升高。滑囊炎多次发作或反复受创伤之后,可发展成慢性滑囊炎。发作可持续数日到数周,且多次复发,异常运动或用力过度之后能出现急性症状。因疼痛、肿胀和触痛,可导致肌肉萎缩和活动受限。

滑囊是充满滑膜液的囊状间隙,位于组织间产生摩擦的部位,如肌腱或肌肉经过骨突起的部位。滑囊对正常运动有润滑作用,可减少运动各部位之间的摩擦力。滑囊可与关节相通。滑囊炎最多发生在肩部,其他常见发病部位有肱骨鹰嘴,髌前或髌上、跟腱、髂耻部、坐骨部、大转子和第一跖骨头。滑囊炎病因可能与肿瘤,慢性劳损,炎性关节炎或慢性感染,如化脓性细菌,特别是金**葡萄球菌有关。

中医认为,本病多是损伤后关节内瘀滞积液,湿热相搏,使膝关节发热、肿痛,热灼筋肉而拘挛,致关节屈伸不利,加上风、寒、湿邪侵袭,可使膝关节逐渐出现肿胀和功能障碍者,则形成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多属中医的“痹证”范围。

治疗1.瘀滞证症状多见于早期。局部肿痛、压痛,皮肤暗红,触及有波动感,质较硬,舌红,苔薄黄,脉弦略数。方一舒筋活血汤来源《伤科补要》组成枳壳6克,荆芥6克,红花6克,羌活6克,防风9克,牛膝9克,独活9克,五加皮9克,当归9克,续断9克,杜仲9克,青皮5克。

功效舒筋活络,祛湿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红花、牛膝、当归、续断、杜仲舒筋活络,强壮筋骨;羌活、独活、防风、五加皮、荆芥祛风胜湿,通络止痛;枳壳、青皮行气化湿。

按语本方治跌打损伤,证属血瘀夹湿者。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湿盛者,加薏苡仁、防己、白术。

2.虚寒证症状多见于后期,局部酸胀、困累,畏寒喜暖,神疲体倦,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方一桂枝汤来源《伤科补药》组成桂枝、赤芍、枳壳、香附、陈皮、红花、生地黄、延胡索、当归尾、防风、独活。

功效祛风胜湿,和营止痛。

用法各等份,陈酒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红花、赤芍、当归尾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延胡索、独活、防风祛风胜湿,通络止痛;香附、枳壳、陈皮行气化湿;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生地养阴,防以上过用燥性药物伤阴。

按语若气虚不足,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者,加党参、黄芪;疼痛明显,动则疼痛加剧者,加附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2730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