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跳形体舞

怎样学跳形体舞,第1张

  练习形体舞最好从基础的动作开始。

  形体舞基础动作1

  大腿和小腿成直角,双臂同时快速摆动30秒,然后放松,重复练习多次。练习的时候保持自然呼吸。

  形体舞基础动作2

  双臂从两侧举起,双臂向内画圈。画圈结束后,双臂伸直活动肩关节。重复练习4次。

  形体舞基础动作3

  自然站立,头部向右侧转动,并且快速地让头部向左甩动,让下巴碰触胸膛。然后再转向左边,重复练习。每侧各练习4次。

  形体舞基础动作4

  自然站立,上身微微向前弯腰,双臂从两侧平举,慢慢挺直腰身。重复练习弯腰和挺直腰身的动作10次。

  形体舞基础动作5

  双腿分开,自然站立,双手向上举起,上身向左弯曲,重心放在左脚上,然后弯曲右侧,重心放在右脚上。两侧重复弯腰多次。

  形体舞基础动作6

  双脚伸直站立,脚尖张开呈45度。一侧手扶着椅背,另一侧瘦叉腰,挺胸收腹,脚尖分别向左右两侧重复摆动,摆动的动作从慢到快。双脚各重复练习10次。

  形体舞基础动作7

  身侧右侧靠着椅背站立,右手扶着椅背,左腿向前抬起,和地面平行,左腿向左摆动。慢慢向前俯身,左腿向后举起,保持动作10秒,然后换另一侧腿重复练习,每侧腿重复做10次。练习的时候要扶着椅背保持身体平衡。

对于肩部的训练来说,侧平举是我们大家普遍的选择,简单有效,个人的泵感异常强烈。最常见的不过就是哑铃侧平举,杠铃侧平举。但是呢,同样的侧平举,我推荐大家还是选择杠铃片侧平举。

为什么呢?首先从受力点分析一下哑铃侧平举,需要我们着重思考的是双手握住哑铃,其他的动作细节和杠铃片侧平举都是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在使用哑铃侧平举的时候,由于用到了手的握力,所以减少了原哑铃的压力,从而削弱了压力对三角肌中束的精确传导。

对于职业的运动员来说,一般选取的重量至少是5千克,注意这个是杠铃片的重量,而非哑铃的重量,可能大家哑铃侧平举能够做到很大的重量,也有可能获得很大的泵感,但是目标肌肉却不是三角肌中束了。由于压力太大,其他的肌群会不由的发力,等你晃动身体时,动作已经变形了。

动作变形不仅仅完成不了对目标肌肉的刺激,严重的会导致肩部拉伤,因小失大。所以前期的重点不是可以做到多重,体会如何发力永远是最聪明的第一步。

从受力点来分析的话,正确的杠铃片侧平举,只是用到食指和中指,然后剩下的三指作为辅助,这也是和哑铃侧平举的最大不同。第一,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压力,由于是两根手指,所以不存在全握的情况,这也大程度的刺激到中束。虽然是食指和中指,但是起主要作用的还是中指,它会精确把力传导到我们的中束。

由于重量的限制,建议大家把该动作放到热身或者是最后。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些侧平举的小技巧,希望大家可以运用上。

避免直立侧平举,这个动作要求略微的含胸和收腹。直立性侧平举,更多的是刺激三角肌前束,然而大多数人都会忽略对中后束的锻炼,而适当的含胸收腹会让更多的中后束肌群参与进来。

第三点就是侧平举的握法,一般的握法是拳心向下,建议大家在做杠铃片侧平举的时候,如果想要更多的刺激,将手腕逆时针转动90度,最后的效果就是小拇指在大拇指之上。

肘关节会微微外翻,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所有的力,都会在同一条直线上,特别是三角肌后束,受到的压力就约等于你选择的杠铃片重量。

本文旨在通过改变细节,来让三角肌中后束不再干瘪,变得更立体。如果各位觉得有用,那就运用在日常的锻炼中吧。

(1)架型只有多练才行。两肘架起到水平高度,然后沉肩,让肘部处于略低于水平的角度,尽量保持几分钟——注意绝对不能端肩;

(2)交谊舞中的示意,大致分手臂和身体移动两种,手臂的比较容易,身体的示意就要求你首先要站的稳并且架型稳,其次还要重心的移动明确(不一定是幅度大)——做到这两方面,女生就容易感知你的意图了;

(3)交谊舞的术语不太规范,如果你说的剪刀步是我想的动作的话,这个问题要靠反身来解决。反身就是指身体要有一定的扭转角度。例如你面向12点方向前进或后退的时候,头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朝向1点钟方向

跳舞的具体技术问题,书面解答是很吃力的,如果你人在北京,我们可以当面探讨

关于拉丁舞的基础训练

 国际标准拉丁舞就是指体育舞蹈,分为恰恰、桑巴、伦巴、牛仔、斗牛五支舞,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拉丁舞的基础训练,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拉丁舞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在参与人数与技艺提高方面,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但选手的舞蹈技艺普遍落后于欧美选手。我国选手进入体育舞蹈行列的时间较短,在编舞、音乐、表现力等方面和国标舞强国还有许多差距,对于动作的掌握比较单一,对音乐的掌握有些轻视,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体育舞蹈内涵的理解,赛场上体现不出良好的意境,这对选手提高舞蹈技艺是不利的。所以,强化技术基础训练是缩小我国与世界水平的最主要手段之一,研究拉丁舞选手的技术基础训练,并运用科学的选材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成才率,同时也是拉丁舞竞技水平通向世界水平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一)拉丁舞应注重基础训练

 拉丁舞技术动作包含方向、路线、幅度、动作过程的时间分配以及肌肉用力所产生速度的变化,重要的是舞伴间在合舞和跟进变化,能及时地使舞伴间的互相领舞和跟进达到合理的交换以保持舞伴间的平衡状态,通常评委们对拉丁舞选手的动作技术的正确性看得很重。而几乎所有的拉丁舞教师都认为拉丁舞的基础至关重要。

 1拉丁舞选手的形态姿势在拉丁舞基础训练中占很重要的地位。舞者在加强身体形态姿势的训练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更快地控制好自己的形态姿势。

 2拉丁舞中的“中段”被视为拉丁舞中最为迷人的身体表现部分。好的上半身专项训练可以改善亚洲人身体的僵硬,从而更灵敏的反应身体中心发出的信号,表现出协调优美的身体动作。

 (1)身体动作内容。横隔膜左右平移拉伸基本动作在拉丁舞训练中对于身体训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初学拉丁舞过程中老师都会强调将身体从胯部“断开”来做动作,上肢和下肢在做动作时不要相互影响和牵扯,而这一部分的力量控制就要通过横隔膜的控制。在完成原地的技术、技巧、流动的技术、技术都有赖于它的有效控制。

 两脚与肩同宽,肩部下沉两臂侧平举,身体重心放于整个脚掌。在做平移动作时两手臂的力量尽量向外延伸。要求在做横隔膜平移动作时,胯部不能跟随横隔膜的移动而移动,胯部的重心保持在两腿之间,肩部、胯部和地面始终为三条平行线。

 (2)胯部动作内容。胯部左右侧压基本动作:两脚小八字站位与肩同宽,两手侧平举,掌心朝上,肩部下沉身体重心稍稍靠前。胯部向前下压用力和肩部用力向后拉伸,最大限度的转动侧压胯部,两侧胯部交替重复练习。

 胯部绕环转动基本动作:两脚小八字站位与肩同宽,两手侧平举掌心朝上,肩部下沉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胯部以脊椎为绷轴,胯部逆时针和顺时针轨迹做最大限度的圆周运动。

 胯部横八字转动基本动作:两脚小八字站位与肩同宽,两手侧平举掌心朝上,肩部下沉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身体重心从两腿之间右侧移动,同时胯部转动,右胯朝前左胯朝后,胯部斜对前方,当右侧胯位经过前、旁、后的转动后,右侧胯位朝后左侧胯位朝前,保持胯位不变将身体重心从右侧移动到左侧,左侧胯位再经过前、旁、后的方向完成胯部的横八字转动的运动轨迹。

 (二)在拉丁舞课程组织上应注意的问题

 从各个专业院校的课堂组织上来看,课程内容参差不齐,尚不丰满,也不满足学生身理及心理要求,课程开展步骤也影响着一节舞蹈课程的优劣。按照课堂训练程序,将拉丁舞的课堂内容按照热身开始部分,基础部分,新授部分及恢复舒缓部分来进行拉丁舞课堂训练的研究。同时从课程的热量分配、动作难度分配、身心状态等辅助拉丁舞训练。

 热身部分:是舞蹈爱好者练习舞蹈前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包括全身的韧带拉伸及各身体关节的开活,帮助练习者做好训练前的准备,进入训练状态。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训练者在舞蹈中因身体僵硬、韧带紧张所引起的受伤。

 基础部分:在开始阶段应进行基础动律部分的练习,比如基本步、走步、旋转等需要长期练习来调整身体协调的动作,避补缺漏,为自己的舞步串联及舞感风格奠定基础。

 提高部分:专门训练某些舞步的连接,熟悉舞步的运做过程,力量的传导,找寻音乐与之对应的节拍,塑造自己的舞蹈风格,并寻找舞蹈情感流露的突破口。

 恢复舒缓部分:全身的放松,借助休息术缓解肌肉疲劳,让大强度训练后紧张的肌肉缓解有个逐渐放松的过程。防止肌肉肿痛、痉挛。

;

哑铃侧平举动作要领如下:

1、与肩同宽自然而站,身体挺直挺胸三背,手握哑铃置于身体两侧固定手腕,手臂稍向前且肘部微曲固定角度,膝盖微曲,收紧核心。

2、吸气,运用肩部的力量带动大臂、前譬向上缓慢抬起至水平位置略高,这是最佳刺激中束位置,顶峰收缩1秒钟,维持并清晰地感受肌肉收缩状态,呼气,退让性还原。

哑铃侧平举是一个用哑铃锻炼时的动作。动作开始前两脚稍微分开站立,背部挺直,双臂垂直于身体两侧,双手抓握哑铃,向侧上方平举哑铃至双肩水平,肘部微屈。

哑铃侧平举动作解析

1、发力顺序。三角肌中束发力--大臂开始上抬--小臂被带动着上抬—手腕部分自然下垂不参与任何发力。

2、小臂尽量不要高于大臂。因为是大臂带动着小臂上抬。最终大臂抬到与肩平行左右就可以,不要搞乱了顺序,小臂并没有主动发力上抬,所以你的小臂不应该是翘很高的状态。

3、手腕部分。手腕略微内旋可以有效增加发力感,轻微内旋。过度内旋容易在上抬的过程中撞击肩峰引起不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827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19
下一篇2023-12-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