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绳肌,熟悉又陌生的“肌肉伤病之王”

腘绳肌,熟悉又陌生的“肌肉伤病之王”,第1张

在更多人参与的业余足球中,腘绳肌伤势也非常普遍。如果说跖骨因鲁尼、贝克汉姆的受伤名声大噪,腘绳肌伤情就是足球世界的“伤病之王”,因为实在是太常见且几乎没有速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如何在充分享受运动快感之余,科学地认知腘绳肌,懂得预防和恢复腘绳肌伤势,对所有热爱运动的人都非常重要。

腘绳肌是一组肌群,由大腿后侧的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组成。这3个肌肉组织连接坐骨结节和胫骨、腓骨,均覆盖膝盖。因为运动的特点,足球选手腘绳肌的扭伤、拉伤和撕裂很频繁。欧足联在欧冠联赛所做的调查显示,肌肉受伤占所有伤病的三成以上。其中,近九成的肌肉损伤发生在下肢的4个主要肌肉群:腘绳肌、内收肌、股四头肌和腓肠肌。

这其中,腘绳肌伤情是最常见的肌肉损伤,占所有肌肉损伤的33%以上,占所有运动损伤的比例也高达12%。而且,70%的腘绳肌损伤是急性发作,96%甚至发生在非接触情况下,可谓防不胜防。如果以训练和比赛的时间计算,腘绳肌受伤的次数是每1000小时37次。这意味着,一支25人的职业男子足球队,每赛季至少会出现5次腘绳肌伤情,康复时间将超过80天,伤员至少缺席14场比赛。尽管近年有大量高 科技 可穿戴设备收集大数据进行“预防性”肌肉疲劳评估,但腘绳肌受伤的发生率并未下降。

腘绳肌受伤不仅影响着球队的成绩,还影响俱乐部的经济收益。如果梅西、C·罗、姆巴佩等巨星腘绳肌受伤,并且发生在欧冠或联赛的关键时期,带来的影响必将辐射到经济乃至 社会 领域。除了足球,在橄榄球比赛中腘绳肌受伤也是导致球员错过比赛次数最多的伤病。澳洲橄榄球联赛平均每个俱乐部每赛季因腘绳肌受伤导致球员缺席的比赛多达20场,频繁的短跑冲刺被认为是出现腘绳肌伤病的主要原因。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腘绳肌伤势的复发率在最近20年稳步下降,从40%降到135%,主要原因是高 科技 康复手段和队医组更保守的伤愈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腘绳肌受伤比较容易出现在季前训练和季前赛期间,因为球员刚结束夏季休假,身体尚未恢复到最佳状态,却又急于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去恢复比赛状态,此时拉伤肌肉的概率会大增。肌肉损伤通常会占训练伤病的46%,以及季前赛伤病的22%。超过一半的腘绳肌受伤发生在赛季开始前,当时球队甚至还没有踢过1场联赛。联赛开始前1个月也是腘绳肌伤病高发期,除了高强度的训练,还有夏季高温等外在因素也会诱发这种伤病。

相比其他运动项目,足球运动的腘绳肌伤病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康复。这与足球运动中髋关节屈曲和全膝关节伸展相结合的动作较多有关。

上赛季梅西在大巴黎表现欠佳,除了感染新冠病毒带来的后遗症,还与去年11月他的左腿腘绳肌受伤有直接关系。早在2006年世界杯前,年少气盛的梅西就曾因腘绳肌受伤缺席长达70天。虽然佩克尔曼信任伤病未愈的梅西,可也正是伤病问题让阿根廷主帅不敢放手使用梅西,导致球队被德国淘汰。

135亿欧元天价加盟巴萨的登贝莱,是“腘绳肌魔咒”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加盟巴萨后,他已经有过多达9次腘绳肌受伤,其中左腿腘绳肌6次,右腿腘绳肌3次。仅2017/18赛季登贝莱就缺席了多达22场比赛,2019/20赛季缺席24场。英国保险公司曾对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8/19赛季英超球员伤病进行过调查评估,结果显示那是自2012年首次发布数据以来,受伤人数和产生成本最高的赛季。受伤人数高达764人,比之前赛季激增15%,一举扭转之前每年下降10%的趋势。这份报告还计算了球员受伤带来的经济损失,主要是球员受伤期间俱乐部需支付的薪资,从2011/12赛季的119亿英镑上升到2018/19赛季的221亿英镑。

这些伤病和损失,大部分来自肌肉伤势,特别是腘绳肌。相比其他伤势,腘绳肌难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评估受伤风险,而且复发率相对要高。足球运动中,腘绳肌受伤的复发率达到16%,且大多数发生在股二头肌。其他运动项目腘绳肌受伤的复发率要更高一些,在澳式橄榄球运动中高达33%,在英式橄榄球为21%。而且,腘绳肌旧伤复发所需的康复时间会高于初发时,只有少数豪门凭借昂贵的高 科技 康复设施,可以让球员腘绳肌旧伤复发后的康复期与初发时相近。

当然,因为对抗激烈程度的不同,腘绳肌受伤的概率和康复期也有所不同。例如卡塔尔联赛中,腘绳肌损伤的发生率无论在训练还是比赛中,都比欧冠联赛要低20%左右,复发率也低33%左右。至于普通的业余爱好者,发生概率则更低。尽管如此,所有足球爱好者还是要对腘绳肌伤势格外重视,毕竟这是“肌肉伤势之王”。

十二经脉循行路线及穴位定位如下:

一:手太阴肺经

1循行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横出腋下,下循臑内前廉,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定位

· 中府: 在胸部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

· 云门: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 天府: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 腋前纹头下3寸处。

· 侠白: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 ,或肘横纹上5寸处。

·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 经渠: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 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 1 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 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二: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臑外前廉,上肩,出颙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隔,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手阳明大肠经

2定位

· 商阳: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 二间: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 三间: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 阳溪: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 偏历: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 温溜: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臂臑: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

· 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 巨骨: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 天鼎: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穴直下1寸。

· 扶突:在结喉旁约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 口禾髎: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水沟穴旁05寸。

·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三:足阳明胃经

1循行原文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遏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足阳明胃经

2定位

· 承泣: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 四白: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巨髎: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 地仓:在面部,口角旁约04寸,上直瞳孔。

· 大迎:在下颌角前下方约13寸,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闭口鼓气时,下颌角前下方出现一沟形的凹陷中取穴。

· 骨头之间。

· 缺盆: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 气户: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

· 库房: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 屋翳: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 膺窗: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 乳中: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 乳根: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 不容: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 承满: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

· 梁门: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 关门: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

· 太乙: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 滑肉门: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 外陵: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 大巨: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

· 水道: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 归来: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 气冲: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 髀关: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 伏兔: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 阴市: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

· 梁丘: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 犊鼻: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 足三里: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 解溪: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 冲阳: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 陷谷: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 内庭:在足背,当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 厉兑: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四:足太阴脾经

1循行原文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

足太阴脾经

2定位

· 隐白: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 大都: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 太白: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 商丘: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 府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 腹结: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 大横: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 腹哀: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 食窦: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

· 天溪:在胸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 胸乡:在胸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 周荣:在胸侧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 大包: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五:手少阴心经

1循行原文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少阴心经

2定位

· 极泉: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 青灵: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 少海: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六:手太阳小肠经

1循行原文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节,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拙,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手太阳小肠经

2定位

· 少泽: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 前谷:在手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 后溪: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 腕骨: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 阳谷: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中。

· 养老: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

· 支正: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 小海:在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处。

·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 臑俞:臂内收,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 天宗:在肩胛冈下窝中央凹陷处。

· 秉风: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 曲垣: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 当臑俞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

· 颧髎:目外眦直下方,颧骨下缘凹陷处。

· 听宫: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七:足太阳膀胱经

1循行原文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足太阳膀胱经

2定位

· 睛明: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 攒竹: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 眉冲: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 曲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

· 五处: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 承光: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 通天: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 络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 玉枕: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 天柱: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 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八会穴之骨会。

·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的背俞穴。

· 厥阴俞: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包的背俞穴。

· 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的背俞穴。

· 督俞: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八会穴之血会。

·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肝的背俞穴。

· 胆俞: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胆的背俞穴。

·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的背俞穴。

· 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的背俞穴。

· 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气海俞: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关元俞: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小肠俞:第1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1骶后孔。

· 膀胱俞: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2骶后孔。

· 中膂俞:第3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3骶后孔。

· 白环俞: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4骶后孔。

· 上髎:第1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

· 次髎: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

· 中髎:第3骶后孔中,次髂穴下内方,约当中膂俞与后正中线之间。

· 下髎:第4骶后孔中,中髂穴下内方,约当白环俞与后正中线之间。

· 会阳: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 承扶: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 殷门: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 浮郗: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穴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 委阳:在腘横纹外侧端,在股二头肌键内侧。

·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 附分: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魄户: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膏肓: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神堂: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譩譆: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膈关: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魂门: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阳纲: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意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胃仓: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肓门: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下,旁开3寸。

· 志室: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下,旁开3寸。

· 胞肓:在臀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 秩边: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 合阳: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2寸。

· 承筋: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三角形凹陷处。

· 飞扬:在小腿后面,当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处。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

· 跗阳: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 昆仑: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 仆参: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 申脉: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跷脉。

· 金门:在腓骨长肌腱和小趾外展肌之间,股骨外侧凹陷中。

· 京骨:在足外侧,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足太阳膀胱经的原穴。

· 束骨: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

· 足通谷: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足太阳膀胱经的荥穴。

· 至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

八:足少阴肾经

1循行原文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足少阴肾经

2定位

·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 然谷:在足内侧缘,足舟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 大钟: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中。

· 水泉: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指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 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 复溜: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 交信: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 筑宾: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 阴谷: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腊肌肌腱之间。

· 横骨:在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 大赫: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 气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 四满: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 中注: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 肓俞:在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 商曲: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 石关: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 阴都: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 腹通谷: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 幽门:上腹部脐上六寸(巨阙)旁开五分处。

· 步廊:在胸部,当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 神封: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 灵墟: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 神藏: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 彧中:位于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 俞府:在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九:手厥阴心包经

1循行原文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厥阴心包经

2定位

· 天池: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 天泉: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 曲泽: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手厥阴心包经的合穴。

· 郄门: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 间使: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大陵: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 中冲: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十:手少阳三焦经

1循行原文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拙。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手少阳三焦经

2定位

· 关冲: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 液门: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 中渚: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

· 阳池: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 会宗:在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

· 三阳络: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 四渎: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 天牖: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 翳风: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 瘈脉: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 颅息:在头部,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 角孙:在头部,折耳郭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 耳门: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 耳和髎: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郭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 丝竹空: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十一:足少阳胆经

1循行原文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拙,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足少阳胆经

2定位

· 瞳子髎:位于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 听会:在面部,当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 上关: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 颔厌: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一与下四分之二交点处。

· 悬颅: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 悬厘: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三与下四分之一交点处。

· 曲鬓: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 率谷: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 天冲:在头部,当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处。

· 头窍阴: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

· 阳白: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 头临泣: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 目窗: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 正营: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 承灵: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0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 脑空: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

·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 渊腋:在侧胸部,举臂,当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4肋间隙中。

· 辄筋:在侧胸部,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4肋间隙中。

· 维道: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枢前下05寸。

· 居髎: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 环跳: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 风市: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七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 中渎: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在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 膝阳关: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 阳交: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 外丘: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 光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 阳辅: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 丘墟: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 足临泣: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 地五会: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第4、5跖骨之间,小指伸肌腱的内侧缘。

· 侠溪: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 足窍阴: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十二:足厥阴肝经

1循行原文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慷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足厥阴肝经

2定位

· 大敦: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 行间: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 中封: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 蠡沟: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 中都: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 膝关: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 曲泉: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 阴包: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 足五里: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 阴廉: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 急脉: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 章门:在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附:

切记:仅供医学科普参考,非专业人士不要进行针刺!!!

我说的“一寸”,是现在临床上普遍适用的腧穴定位法所表示的“寸”。

腧穴定位法,又称取穴法,是指确定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法。

确定腧穴的位置,要以体表标志为主要依据,在距离标志较远的位置,则于两标志之间折合一定的比例寸,称“骨度分寸”,用此“寸”表示上下左右的距离;

取穴时,用手指比量这种距离,则有手指“同身寸”的应用。

故明代张介宾《类经图翼》说:“同身寸者,谓同于人身之尺寸也。人之长短肥瘦各自不同,而穴之横直尺寸亦不能一。如今以中指同身寸法一概混用,则人瘦而指长,人肥而指短,岂不谬误?故必因其形而取之,方得其当。”

以上可以参考十四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

在长期不练的情况下,突然去练习较大的量自然会肌肉酸痛,但是如果长期坚持,运动量适度的话,酸痛感会逐渐变小。健身是个慢活,不能浮躁的,又不是长脂肪,说长就长了,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而且运动量要适度加大。另外不长肌肉或增长缓慢的原因还有很重要的营养问题和睡眠问题,营养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食量适当增大,睡眠则要早点睡,略微增加睡眠时间,才能给肌肉以足够的恢复时间。最后,祝你健身成功!

犊牛白肌病是一种地方性肌营养不良性疾病,主要病因是由于饲料中缺乏硒和(或)维生素E。长期饲喂营养差的饲料、慢性酸中毒、突然剧烈运动、长时间的运输、气候的应激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犊牛白肌病的症状:急性的主要是心肌型、膈肌型。表现为心肌营养不良,呼吸困难等。病牛可能在无前驱症状或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后6~12小时突然死亡。亚急性的以骨骼肌型为主。由于股二头肌损伤,使之相应出现步态僵硬、躺卧不起等症状。由于膈肌和肋间肌患病出现呼吸困难,伴有用力的腹式呼吸。一旦心肌变性,由变性纤维所取代时,往往会造成死亡。亚临床性的牛群虽然未出现临床症状,但因肌肉发生变性、坏死所释放出来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在血液中的水平显著升高。

对本病的治疗,可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每毫升内含亚硒酸钠1毫克,维生素E50国际单位)30毫升,肌注,每日一次,连用3天,效果尚可。但伴有心肌变性的病例,治疗一般无效,死亡率达90%以上。

第一个警告:当我们弯腰伸展髋关节时,股二头肌有明显的力量感。也就是说,当我们伸展弓髋关节时,如果我们发现我们的臀部肌肉在做这项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太大的力量,我们就会发现大腿后侧的肌肉,也就是股二头肌,有着非常明显的力量感。这证明了我们的臀部相对较弱。当我们进行这种训练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最好是弯曲我们的腿这样做。

第二个警告:在做单边哑铃箭蹲时,我们很难保持身体平衡,需要我们做单向哑铃箭头蹲下。在做这个动作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更重的哑铃。这个哑铃的重量是最好的,当你通常做哑铃箭头蹲,也就是说,如果你通常使用两个20公斤哑铃蹲下,也就是说,如果你通常使用两个20公斤哑铃蹲。然后在做这个单面哑铃箭头的过程中,我需要选择四十公斤的哑铃。

当我们单面蹲下哑铃箭的时候,在蹲下起来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自己的身体不能很稳定的话,那么就会有左右摇晃的情况。这就证明了当我们蹲哑铃的时候,我们的臀部肌肉就会变弱,因为当我们蹲哑铃箭的时候,我们的臀部肌肉会有一个稳定的效果,如果臀部的肌肉比较弱,那么我们就很难保持身体的稳定。

第三个警告:在做臀桥时,臀桥肌肉的无力感是由我们打臀桥来决定的。首先,你可以仰面躺在地面和垫底上,自己做臀桥的动作。其次,你需要保持臀桥30秒左右。我们需要感受到腿部肌肉的力量。如果我们在打臀桥的过程中,如果你出现了自己的股二头肌抽筋的感觉,臀部的肌肉感觉不太好,那就证明自己的臀部肌肉比较弱

使肩胛骨上提的肌群

斜方肌(上部肌束)

肩胛提肌

菱形肌

胸锁乳突肌

使肩胛骨下降的肌群

斜方肌(下部肌束)

胸小肌

前锯肌(下部肌束)

使肩胛骨前伸的肌群

胸小肌

前锯肌

使肩胛骨后缩的肌群

斜方肌

菱形肌

使肩胛骨上回旋的肌群

斜方肌(上部肌束,下部肌束)

前锯肌(下部肌束)

使肩胛骨下回旋的肌群

菱形肌

胸小肌

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的肌群

胸大肌(锁骨部肌束)

三角肌(前部肌束)

肱二头肌(长头)

喙肱肌

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的肌群

三角肌(后束)

冈下肌

小圆肌

大圆肌

背阔肌

肱三头肌(长头)

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外展的肌群

冈上肌

三角肌

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内收的肌群

胸大肌(胸骨部肌束)

大圆肌

背阔肌

肩胛下肌

喙肱肌

肱三头肌(长头)

使上臂在肩关节处旋外的肌群

冈下肌

小圆肌

三角肌(后部肌束)

使上臂在肩关节处旋内的肌群

肩胛下肌

大圆肌

背阔肌

三角肌(前部肌束)

胸大肌

使上臂在肩关节处水平屈的肌群

三角肌(前部肌束)

胸大肌

使上臂在肩关节处水平伸的肌群

冈下肌

小圆肌

三角肌(后部肌束)

大圆肌

背阔肌

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的肌群

肱二头肌

肱肌

肱桡肌

使前臂在肘关节伸的肌群

肱三头肌

肘肌

使前臂做旋前(内)运动的肌群

旋前圆肌

旋前方肌

使前臂做旋后(外)运动的肌群

肱二头肌

旋后肌

使手在桡腕关节屈的肌群

尺侧腕屈肌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使手在桡腕关节处伸的肌群

桡侧腕长伸肌

尺侧腕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使手在腕关节处外展的肌群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桡侧腕屈肌

使手在腕关节处内收的肌群

尺侧腕屈肌

尺侧腕伸肌

使拇指运动的肌群

屈(拇长屈肌、拇短屈肌)

伸(拇长伸肌、拇短伸肌)

内收(拇收肌)

外展(拇长展肌、拇短展肌)

使第二~五指运动的肌群

内收(骨间掌侧肌)

外展(骨间背侧肌、小指展肌)

(骨盆前倾的定义:绕额状肘在矢状面内向前的转动。骨盆前倾时,耻骨联合向前下转动,骶骨背面朝上转动,骨盆前倾时连同上体前屈。

骨盆后倾的定义:绕额状肘在矢状面内向后的转动。骨盆后倾时,耻骨联合向前上转动,骶骨背面朝下转动。骨盆后倾亦可连同大腿在髋关节处屈的运动。)

骨盆前倾肌群

髂腰肌

股直肌

耻骨肌

长收肌

股薄肌

缝匠肌

臀中肌(前部肌束)

臀小肌(前部肌束)

骨盆后倾肌群

腹外斜肌

腹直肌

臀中肌(后部肌束)

臀大肌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大收肌

盆骨侧倾肌群

(盆骨侧倾是绕矢状轴在额状面内的运动(如体侧侧运动),骨盆如向左侧倾,则左侧髂骨的髂嵴降低,右侧的髂嵴升高。骨盆如向右侧倾,则右侧的髂嵴降低,左侧的髂嵴升高。)

臀中肌(后部肌束)

臀小肌

盆骨旋转

梨状肌

臀大肌

大腿在髋关节处屈的肌群

髂腰肌

缝匠肌

股直肌

耻骨肌

大腿在髋关节处伸的肌群

臀中肌(后部肌束)

臀大肌

半腱肌

半膜肌

股二头肌(长头)

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外展的肌群

臀大肌(上部肌束)

臀中肌

臀小肌

梨状肌

阔筋膜张肌

髂胫束

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内收的肌群

耻骨肌

短收肌

长收肌

大收肌

股薄肌

使大腿在髋关节处旋内的肌群

臀中肌

臀小肌(前部肌束)

耻骨肌

大收肌

阔筋膜张肌

半腱肌

缝匠肌

大腿在髋关节处旋外的肌群

髂腰肌

梨状肌

闭孔内肌

闭孔外肌

臀大肌

臀中肌

使小腿在膝关节处屈的肌群

缝匠肌

股薄肌

半膜肌

半腱肌

股二头肌

腓肠肌

使小腿在膝关节处伸的肌群

股四头肌

屈膝时使小腿旋内的肌群

缝匠肌

股薄肌

半膜肌

半腱肌

腓肠肌(内侧头)

屈膝时使小腿旋外的肌群

股二头肌

髂胫束

腓肠肌(外侧头)

使足在踝关节处屈(跖屈)的肌群

小腿三头肌

胫骨后肌

使足在踝关节处伸(背屈)的肌群

胫骨前肌

趾长伸肌

拇长伸肌

使足内翻的肌群

胫骨前肌

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

拇长屈肌

使足外翻的肌群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749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