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诗歌

芬兰诗歌,第1张

芬兰诗歌

从时代特征上说,芬兰诗歌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两个时期。许多世纪以来,主要由于芬兰的地理位置,芬兰人民一直处于欧洲文明的边缘地带。随着基督教的出现,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才被打破,新的思想意识逐渐与旧有的自然神话、部落英雄传说交织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芬兰文化。这些故事起源于芬兰西南部地区,千百年来口头相传,逐步流传到人口稀少的东南一带。19世纪时,学者们曾在芬兰东南部收集了这些传说。

已经记录的这些佚名之作约有百万余行,兼有史诗与抒情成分。从事芬兰古诗歌研究的专家埃利阿斯·兰罗特(1802—1844)将他收集的丰富材料于1835年和1840年先后汇编出版,前者定名为《卡勒瓦拉》(亦译《英雄国》),后者定名为《坎特勒塔》(亦译《民歌集》)。《卡勒瓦拉》将古代的自然神话、英雄故事和地方化了的基督教传说糅合交织在一起,编成了一部民族史诗。它每行8个音节,有4个重音(朗费罗曾采用这种音律写作《海华沙之歌》)。《坎特勒塔》是根据历史事件汇编的抒情诗、民谣和传说故事。这些诗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纯朴率直。其情其境,令人神往:少女在等待情人时唱起山歌;牧人在照料羊群时诉说自己的心事。在这些诗里,大自然也似乎富有灵气,与歌手们一起时而欢笑,时而忧郁。

按照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则,《新约》与《旧约》在16世纪和17世纪时翻译为芬兰语出版。虽然如此,芬兰语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只限于为下层人民使用,上层阶级使用的是瑞典语。瑞典语享有声誉,通行于 及民事机构。但是这些瑞典籍的芬兰作家不能建立起芬兰民族文学。一些著名的诗人,如雅各布·弗雷斯(1691—1729)、古斯塔夫·菲利普·克雷伊茨(1731—1785)、弗兰斯·米凯尔·弗兰森(1772—1847)等,虽然富有民族感,却离开家乡移居瑞典。他们的作品也被归人瑞典民族文化传统。拿破仑战争结束了瑞典的统治时期(1155—1809),芬兰被并入俄罗斯,其文学长期依附于外国的局面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瑞典的分离,加上当时欧洲文学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这些都使芬兰的文化领袖们把目光转向平民和芬兰的民间文化,认识到在拯救祖国、维护民族独立完整的斗争中,他们要把本国文化作为汲取潜在力量的主要源泉。

随之而来的文化振兴是芬兰作家和瑞典籍芬兰作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民族运动的口号是由先驱者A·I·阿维德松(1791—1858)提出来的:“我们不是瑞典人,也决不会成为俄国人,因此我们必须做芬兰人。”这个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是1831年成立了芬兰文学社(至今仍然存在),而对芬兰诗歌具有最深影响的活动是兰罗特收集、出版了《卡勒瓦拉》与《坎特勒塔》,向人民显示了他们的诗歌遗产是多么丰富。但是首先吸收、弘扬了民族精神的却是两位瑞典语作家约翰·路德维希·鲁内贝格(1804—1877)和扎卡里阿斯·托佩利乌斯(1818—1898)。鲁内贝格对芬兰诗歌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按照芬兰民族浪漫主义的发展纲领,他创作出系列英雄史诗《军旗手斯托尔的故事》(1848—1860),为芬兰民族文学奠定了基础。这些诗歌根据对俄作战的回忆,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其次,他的高超技巧使他成为芬兰语作家的导师。当19世纪60年代的诗人们发掘祖国语言宝藏时,他们的努力方向就是按照鲁内贝格早在以瑞典语写作时所创造的形式作为规范,在芬兰语诗歌中建立音律和诗节形式。托佩利乌斯以写作文笔流畅的田园诗歌而著称,但是他在诗坛的地位与鲁内贝格相比,较为逊色。

以芬兰语言写作的诗歌出现于1860—1880年间。但是,除了阿列克西·基维(1834—1872)以外,诗人们虽然表现了运用诗歌形式的才能,却缺乏创造精神。A·阿尔奎斯特(1826—1889)以笔名奥克萨宁出版了《火花》(1860—1868),其目的主要是说明如何用芬兰语写作不同形式的诗歌。《火花》使他成为芬兰诗歌规范的制订者。把鲁内贝格与托佩利乌斯用瑞典文写的诗歌格式引进芬兰语诗歌的是尤哈纳·亨利克·埃尔科(1849—1906)和卡尔洛·克拉姆苏(1855—1895)。埃尔科还学习先辈大师的精神,创作了一些清新的田园诗歌。基维主要从事小说和戏剧的创作,但在诗歌上更具有独创精神。他的诗歌节奏多变,不用押韵,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深切感受。

19世纪末期,芬兰的文学振兴在诗歌领域结出了硕果。一大批在芬兰学校培养出的青年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决心投身于创造民族艺术的伟大事业。他们自称为“芬兰的青年一代”,其成员包括所有艺术领域的活动家,例如作曲家西贝利乌斯。在诗歌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的是埃伊诺·雷诺(1878—1926)、奥托·曼尼宁(1872—1950)和V·A·科斯肯涅米(1885—1962)三位诗人,他们都是从芬兰民歌中提取主题、以世界文学名著为榜样进行创作的。雷诺是这三人当中最富有才气的诗人。他的创作事业以《前进之歌》(1896)为开端,作品以不拘一格、富于活力而著称。他既善于写作叙事诗歌也善于写抒情诗歌。由于他熟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诗歌,对芬兰古代文化遗产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使芬兰诗歌在形式上摆脱了对鲁内贝格和托佩利乌斯的依赖,开创了新的风格。他采用芬兰神话写作,不是出于民族浪漫主义的精神,而是把这种形式作为一种表达个人经历和普遍真理的手段。他的诗歌旋律优美,文笔清晰,例如他的歌谣《于勒米》就体现了这一特点。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冲破一切世俗习惯的超人:

Ylemi ylpea isanta

Ajoi temppelin ovesta,

Lausui kirkon laivan alta :

"Tass'on mies taman sukuincn,

Kadu ei tehtya tekoa,

Ei parane palkan eesta "

于勒米,骄傲的骑士,

在坐骑上冲进了神庙,

站在拱门下大声唱道:

“我就是这么个脾气,

对于干过的事业永不追悔,

什么也不能改变我的作为。”

曼尼宁发表了《诗歌选集》(1905,1910)和《静静的小河》(1925)。他的诗歌因形式洗练,象征精妙,寓意深刻,而臻于完美。他还把荷马、莫里哀、易卜生和鲁内贝格等人的作品翻译成优美的芬兰文字。科斯肯涅米是芬兰第一位哲理诗人。他酷爱欧洲古典文学,尤其是法国传统文学,在诗歌中表现了高尚的情操和纯真的艺术风格。他和曼尼宁在使用语言的精确程度上超过了前辈作家。

后来,芬兰又涌现了一批富有才华的年轻诗人,参与了现代各种文化、学术流派的活动。站在最前列的是参加火炬社(1924—1930)的一批诗人,他们的风格具有尚古主义、超现实主义的特点,作品以自由体诗歌为主要形式。最有天赋的诗人有乌诺·凯拉斯(1901—1933),他是位遭受苦难折磨的诗人,以高蹈派的诗歌形式表达自己满怀的 ;还有女诗人卡特丽·瓦拉(1901—1944),她的诗歌与伊迪斯·瑟德格兰的诗歌相似,充满了狂热的感情。19世纪30年代,芬兰成立了左翼文学组织“基拉社”(意为“楔子”),其领袖人物有阿尔沃·特尔提安恩(生于1904)和女诗人埃尔维·西内尔沃(生于1912)。他们的大部分诗歌都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及战时的监狱中。诗人于内约·于尔哈(1903—1956)以曼尼宁的简洁明快风格,用诗歌铭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大事件和人们的感受。1945年以后,两位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与火炬社有过密切关系的年长诗人,P·穆斯塔帕(即马尔蒂·哈维奥,生于1899)和阿罗·赫拉考斯基(1893—1952)使芬兰的抒情诗歌重新获得了活力。赫拉考斯基是一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画家,感情充沛,学识渊博;他的诗歌反映了他的热情和多方面的经历,具有形式和谐,节奏动人,象征有力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走向成熟的年轻一代诗人有拉西·海基拉(生于1925)、拉西·努米(生于1928)、帕沃·哈维科(生于1931)等,他们的抒情诗歌既避免了极端现代派的主观主义色彩,也不带有传统抒情诗歌那种为民族哀叹的悲观情调。

19世纪60年代以后,以芬兰语言写作的诗歌蓬勃发展,而芬兰境内的瑞典语诗歌则江河日下,失去生气。在瑞典语诗作方面,最后有所成就的是J·J·韦克塞尔(1838—1907)的诗剧《丹尼尔·约尔特》(1862),当时还能上演。19世纪80年代时,卡尔·奥古斯特·塔瓦斯特谢纳(1860—1898)把更加现实主义的情调引入一直被托佩利乌斯的田园诗所垄断的抒情诗歌。19世纪90年代,抒情诗歌再度变得自由流畅,它表现了这些使用瑞典语的少数派诗人自然流露的悲观心情,预见到了自己从芬兰民族生活中逐步隔绝出去的前景。这些诗歌占主导地位的主题是异化和孤独,有时依靠地域主义、异国情调、贵族式的唯心主义或者国际主义等成分取得一些精神补偿。当时两国永远分离的政治形势往往使瑞典语芬兰诗歌蒙上了比典型的瑞典诗歌还要冷峻的色彩;这一点在米凯尔·吕贝克(1864—1925)、贝特尔·格里彭伯格(1878—1947)的作品中尤为明显。格里彭伯格以用咒语体写作奔放的色情诗歌而闻名,他在后半生中采用了十四行诗的形式。他在芬兰内战期间及战后歌颂了芬兰英雄主义,表现出一种骄傲的贵族态度。在诗坛上地位与格里彭伯格类似的是阿维德·默纳(1876—1946),他起先奉行地方主义,后来则以诗歌为武器为在芬兰赢得瑞典少数民族的地位而奋斗。其他著名的瑞典语诗人还有亚尔马·普罗科佩(1868—1927),一位哲理讽刺诗人;埃米尔·齐利亚克斯(1878—1961),一位博学的古典主义诗人以及亚尔·赫默尔(1893—1949),一位极端的浪漫主义者。

1916年,伊迪斯·瑟德格兰(1892—1923)发表了《诗歌集》,揭开了瑞典—芬兰现代主义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发源于20世纪的瑞典语诗歌,是诗坛对俄国革命、芬兰内战所带来的危机感和启示的反应。但是,诗人的灵感来源却极不统一。瑟德格兰的诗歌和埃尔默·迪克托纽斯(1896—1961)的诗歌都带着预言色彩,但是前者侧重于普遍的理想,后者侧重于社会革命。贡纳尔·比约林(1887—1960)和拉比·恩克尔(生于1903)则从美学角度获得灵感;但是比约林的诗歌是超现实主义的,而恩克尔的诗歌则属于古典主义。亨利·帕兰(1908—1930)的风格与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主义有密切关系。把这些诗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对诗歌所持的新的、更加深刻的社会见解。更近期的现代派诗人中值得一提的是拉尔夫·帕兰(生于1914)、佐尔法伊·格·冯·舒尔茨(生于1907)以及布·卡尔佩兰(生于1926)等。

使用瑞典语的芬兰现代主义流派在早期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国际潮流和由于其社会地位孤立而形成的性格。但是近些年来,一些持地域主义思想、坚持使用传统写作形式的诗人,也开始采用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如安德斯·克莱弗(生于1937)就用超现实主义的意象和自由诗体,创作了关于自己家乡赫尔辛基的诗歌,把故乡看作是神话产生的圣地。

 导语:芬兰就如同是隐藏在遥远北方的一枚宝石,或许是“小”国,却“大”有味道。这里的空气洁净程度在全世界数一数二,景色之壮美不输任何国家。这里是千湖之国,也是森林之地,无论你走到哪里,湖泊与森林总不会离你太远。想要拜访圣诞老人、观赏北极光、体验乡间木屋生活的静谧吗已然走遍天下、感觉不再会有惊喜发现的你,是时候来芬兰探索一番了!

 《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已将芬兰列入了2017年最佳旅游目的地的三甲之列,那就让我们来细数一下:“2017年一定要来芬兰旅行的17个理由”。

2017年一定要来芬兰旅行的17个理由

 1、百年庆典 不容错过

 1917年12月6日,芬兰宣布独立。

 2017年适逢芬兰百年诞辰,全国将有2000多个大小活动和项目,邀请来自全球的游客和朋友加入独立百年庆典。

 独立百年庆的主题是“在一起”(Together)——我们的民族特征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而自豪我们要往哪里去经过100年的岁月洗礼,当代芬兰人民愈加推崇平等、民主、多元化的国家精神。

 来吧,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一起探索芬兰的一切,参与多种多样的活动,感受举国同庆的气氛,领略近在身边的自然风光!

 2、国家公园巡礼

 芬兰有39座国家公园。

 2017年,当芬兰举国庆祝独立一百周年之时,第40座国家公园也将落成开放。

 新增的霍萨国家公园(Hossa)堪称是在自然水域捕鱼或划艇的天堂,湖泊四周为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所包围。在这里你可以踏上石器时代芬兰原住民走过的小路,或者观察先民数千年前在悬崖峭壁之上留下的神秘岩画。

 户外爱好者可在6月17日莅临霍萨国家公园成为第40座国家公园的揭幕现场,参加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可谓全家同游的理想选择。

 除了霍萨,全部四十座国家公园散布在全国各地的群岛、湖泊、森林、沼泽和丘陵,是本地区自然样貌的集中展示——激流、峡谷、蛇形丘等均有呈现。

 3、赫尔辛基新增景点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是一座活力的海滨都市,外有美丽的海岛,内有绿意盎然的公园。

 赫尔辛基的节奏是悠然从容与鲜活悸动兼而有之。地处东西方交汇之处的这座北欧名城充满惊喜,等着你去发现。

 赫尔辛基沿海地带今年又更多了一分魅力:壁垒岛(Vallisaari)终于向公众开放了。岛上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是度假旅游的又一个好去处。

 4、更容易目睹北极光

 亲眼目睹北极光,是一生难得几回的体验。

 在芬兰拉普兰地区,一年之中大约有200个晴朗的夜晚有机会见到北极光——也就是说几乎占到大半年的时间!

 要能守候到这种神奇天象的出现,需要晴朗黑暗的夜空,以及不受光污染(如城市里的路灯和霓虹灯等)影响的观赏点。

 2017年观赏北极光的活动将更上一个层次,芬兰北部又新开了多处独特的旅游住宿场所,让你得以在温馨的`居家氛围中欣赏北方天际的壮观奇景。

 推荐罗瓦涅米的树屋酒店(TreeHouse Hotel)、穆奥尼奥的北极光穹顶酒店(Aurora Dome)、凯米的玻璃别墅度假村(Glass Villas)等。

 5、拜访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是世界第一名人,全世界的孩子们都爱他。不过你知道圣诞老人的故乡就在芬兰吗还有,你将有机会拜访他本人

 罗瓦涅米的圣诞老人总部天天开放,年中无休,圣诞老人将亲自接待孩子们和成年人,在充满魔幻色彩的气氛中和他们亲切交谈。

 当然咯,圣诞老公公每年都要出一次大任务,在他毛茸茸的驯鹿团队的协助下把欢乐撒向全世界。

 6、驻足芬兰

 在两大洲之间穿梭,中途还能享受短暂的宁静假日

 2017年,芬兰将是你停下脚步、调整呼吸、放松心情的最佳地点。

 芬兰地处东西方通衢要冲,前往欧洲的游客中途体验芬兰,正是绝妙良机。

 驻足芬兰(StopOver Finland)为转机的乘客提供探索芬兰的机会,时间从5小时到5天不等,行程安排的可能组合几乎是无限的。

 无论去拉普兰远足,还是在赫尔辛基购物观光,一切皆有可能,视个人喜好而定。

 7、冬季活动 盛况空前

 芬兰是一座完美的冬日乐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定能满足你对冬季活动的渴望。

 从拉普兰的山坡向下一滑到底,乘坐哈士奇雪橇穿越魔幻般的景致,穿上雪鞋去森林里缓慢徒步——这些全都能在芬兰体验。

 2017年拉赫蒂(Lahti)将光荣地举办芬兰独立百年世界滑雪锦标赛,庆祝芬兰百岁诞辰。这是锦标赛第七次在当地举办,恰逢百年纪念,盛况空前,是真正一生难得参与几次的盛会。

 8、了解芬兰 先体验桑拿文化

 如果你想要理解芬兰和芬兰人,桑拿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桑拿在芬兰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几乎是无与伦比的。

 阿拉斯海水泳池(Allas Sea Pool)是一座新开的综合性spa中心,传承了波罗的海历史悠久的水疗传统。你可以在这里尝试都市海滨桑拿浴的新体验,年中无休。

 新近开张的”蒸汽“设计型桑拿房(Löyly Design Sauna)位于赫尔辛基半岛的南端,距离市中心不远。现代化的桑拿设施中还包括餐厅,供应最上乘的芬兰料理。这座现代化的木质建筑本身就是一景。

9、姆明一族将有博物馆啦

 除了家喻户晓的圣诞老人,姆明(Moomin)当属芬兰第二著名的偶像了,同样备受大家宠爱。

 姆明一家一个个白白胖胖,长得像河马,是深受芬兰人民喜爱的瑞典语芬兰作家兼画家托芙·扬松上世纪四十年代文学作品中的主角。

 坦佩雷美术馆下属的一座新的姆明博物馆将于2017年6月17日在坦佩雷大厅(Tampere Hall)落成开放。这是全世界唯一一座姆明艺术博物馆。托芙·扬松的作品系列将在博物馆现代化的设施中以多媒体形式独家展出。

 10、芬兰设计 依旧让你倾心

 芬兰设计不光是你眼睛看到的物件,而是你所体验的一切。

 芬兰文化,加上其强大的手工艺传统,使这里涌现出许多全世界最知名的设计杰作、设计师以及设计品牌。

 2017年,芬兰品牌玛莉美歌(Marimekko)、伊塔拉(Iittala)、阿拉比亚(Arabia)、阿尔泰克(Artek)仍将让我们倾心不已。几十年时间过去了,经典品牌却依然历久弥新。与此同时,也请关注那些正在崛起中的新鲜设计品牌。

 11、野生美味

 让人难以抗拒的芬兰美味食材,却往往是完全免费的。

 它们生长在野外,供人随意采摘,这正是芬兰美食令人大感意外的地方。

 芬兰的浆果和各种水果味道甜美,富含维生素和类黄酮。芬兰人喜欢去林中搜寻这些珍馐。

 除了浆果之外,还有新鲜可口的蘑菇和野生草药供人采摘。

 没时间亲自采摘也没关系,许多餐厅内都会供应大自然的当令出产,定能让你的味蕾大呼过瘾。

 12、静谧与悠闲

 在现代生活的喧嚣之中, 宽敞的空间、静谧的环境与悠闲的时间愈来愈物以稀为贵。我们需要一个可以呼吸的空间,一段用来梦想的时间。

 这些,你在芬兰都能找到。

 这里湖泊众多,而人烟稀少。

 一瓢清新自然风光,一把芬兰桑拿浴,一调羹传统文化,外加几盘野味。

 身心健康两全,眼福口福共享。

 13、最洁净的空气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研究报告,芬兰的总体空气洁净程度在全世界排名第三,而全世界最最纯净的空气则可以在芬兰的拉普兰地区呼吸到。

 芬兰气象研究所(FMI)设在帕拉斯(Pallas,也是一座国家公园)的观测站就是全世界能检测到最清洁空气的地点之一。

 14、有点“怪”的芬兰人

 遇到十个芬兰人,有九个会提起芬兰国民天生内敛的性格。

 不过不用担心,他们不是一言不发的野蛮人!芬兰人其实很健谈、很好客、很热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芬兰人有点 “怪”。虽然并不总是这样,但我们还是挺喜欢给别人留下这种印象的。芬兰人会严肃地讲述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自己却在心里暗笑,直到这故事发展到荒唐得令人无法置信。

 15、观察野生动物

 质朴而壮美的野外是许多野生动物和鸟类的家园,其中包括熊、驯鹿、猞猁、鹰、天鹅等,以及全世界最稀有的环斑海豹。

 观鸟爱好者纷至沓来,因为在芬兰能观察到欧洲其他地方难以见到的物种。

 今天,在芬兰大部分地方的森林里,能见到野熊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但是如果你渴望目击并拍摄野熊的话,2017年就去一趟芬兰东部边境地区茂密的森林吧,那里是在向导带领下观熊的最佳地点。

 16、文化活动 热闹非凡

 全国各地的文化活动和节日档期排得满满当当,为芬兰的小城镇也增添了驻足探索的意趣。

 你所能想象得到的各类文化节在全国各地轮番举办,这些创意活动与芬兰的最重要财富——辽阔、纯净的自然环境——刚好相得益彰。许多文化节活动都会将湖泊、森林和季节性的自然现象作为引人入胜的背景。

 在百年独立庆的重要年份里,芬兰各地的文化活动更是热闹非凡。探戈、桑巴、桑拿浴、冰雪城堡、编程大赛、默片**节、北极博览会,以及一颗将从太空拍摄北极光的芬兰百年庆卫星。芬兰人已经准备好“芬兰百年庆菜单”,配以每道菜的做法详解。

 17、芬兰特色的主题日

 芬兰是一个注重创新的国家,创造性与主动性双管齐下。

 已经全球知名的“餐馆日”就是其中的一个范例。在这一天,人人都可以开餐馆,开在哪里都行。普通百姓在这一天也能客串一把大厨师兼招待,顺便还能赚点零花钱。一天忙下来其乐无穷。

 除此之外,还推荐两个芬兰特色主题日——“桑拿日”和“大自然日”活动。

 以“自然日”为例,芬兰在2017年设立了4个自然日,让游客有更多机会探索并领略芬兰壮美的自然风光:

 2017年4月2日——探索冬日胜境:越野滑雪,在冰封的森林池塘上滑冰,或是体验在冰坑中冬泳的冰爽刺激。

 2017年5月20日——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走近自然享受捕鱼或采摘野生草药的乐趣。

 2017年7月17日——享受浪漫的仲夏夜,在篝火旁露营,在星空下入眠,或是聆听夜莺悠扬的歌声。

 2017年8月26日——夏末将至,在户外音乐厅聆听大自然的交响乐,或是参加以自然风光为背景的灯光节。

 2017年,与我们一同庆祝芬兰独立一百周年吧!

 导语:七夕在炎炎夏日,最好的情侣度假秘密花园当然是仙境般的海岛了!听说,海岛的日落和美女更配哦!下面是我整理的全球10个最浪漫旅游胜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全球10个最浪漫旅游胜地

 海岛NO1—巴厘岛

 巴厘岛万种风情,景物甚为绮丽,这里沙细滩阔、海水湛蓝清澈。

 巴厘岛不但天然景色优美迷人,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丰富多彩也驰名于世。巴厘岛人的古典舞蹈典雅多姿,在世界舞蹈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亦是印尼民族舞蹈中一枝鲜艳的奇葩。

 各种美食、各种狂欢、各种浪漫、应有尽有!

 海岛NO2—斐济

 美丽的海岸,浪漫的岛屿,茂密的热带雨林,以及色彩斑斓的珊瑚礁。

 斐济热情的人民和多彩的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度假者和旅行者,前来探访美丽的海岸,浪漫的岛屿,茂密的热带雨林,以及色彩斑斓的珊瑚礁。

 全球十大蜜月旅游胜地之一;全球十大美女海滩之一,领略南太平洋热带伊甸园、极富异国情调的土著文化,体验不一样的波利尼西亚文化!

 海岛NO3—帕劳

 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都可以走在雪白细腻的沙滩上,感受世上最清澈透明的海水。帕劳不仅以海底景观闻名于世,属于海洋学家公认的世界七大海底奇观之首,海面景观也同样令人赞叹。

 帕劳的海水清澈无污染而其海底景观造型奇特,一会儿是黑黑的礁石,一会儿是斑斓的软硬珊瑚,抑或是细细沙砾,还有远古时代沉积的火山灰,这一切都被清澄的海水毫无保留地映上了海面,所以帕劳的海水共有7种不同的颜色。

 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海水颜色,被称为世界十大人间伊甸园之“珊瑚伊甸园”。

 绝美帕劳体验“上帝的水族箱”。

 海岛NO4—塞班岛

 塞班岛富有变化的地形以及超高透明度的海水,被誉为世界第一潜水圣地。

 带上心爱的人来一个塞班岛著名的夕阳晚宴,晚霞满天的时刻搭乘游船出海,在塞班岛的夕阳下享受塞班美食。

 塞班岛体验天堂般的塞班岛美景。

 海岛NO5—马尔代夫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国,从空中鸟瞰就像一串珍珠撒在印度洋上。

 如果你一生中有很多次出国旅游的机会,那你一定要来马尔代夫;如果你一生中只有一次出国旅游的机会,那你更要来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就能和恋人把浪漫与快乐永远铭刻在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

 海岛NO6—毛里求斯

 火山岛国,毛里求斯四周被珊瑚礁环绕,岛上地貌千姿百态,沿海是狭窄平原。

 毛里求斯是天堂的原乡,因为天堂是仿照毛里求斯这个小岛而打造出来的。而今,这个天堂的原乡,已经成为全世界享受生命、解放自己的秘密花园。

 毛里求斯是世界五大婚礼及蜜月胜地之一,带上她在这里留下甜蜜的回忆。

 海岛NO7—济州岛

 不仅具有海岛独特的美丽风光,而且还继承了古耽罗王国特别的民俗文化。

 济州岛有“韩国的夏威夷”之称。

 济州岛体验海岛独特的美丽风光!

 海岛NO8—美娜多

 原始礁石上多姿的各种珊瑚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让这里成为世界级的峭壁潜水地点。

 美娜多被世界五大潜水机构评定为“世界潜水圣地之冠”,岛上丰富的丁香与豆蔻等香料也使得美娜多有了“香料之岛”的美誉。

 海岛NO9—大溪地

 风高浪急的地方有喷水洞,浪涛拍岸时海水由石隙的洞穴涌出,蔚为奇观。

 塔希提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的主岛,许多热带花卉生长在该岛,整个岛屿空气中弥漫着香气。在塔希提已经形成了重要的花卉基地。

 还有大溪地和心爱的他(她)漫步在温暖如春的天堂里!

 海岛NO10—塞舌尔

 东部非洲印度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享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誉。

 看完这些仙境般的海岛,是不是特别心动呢~

 不要等啦,现在就行动吧,给她一份期待已久的惊喜吧!

 拓展

 世界上最浪漫的九个爱情圣地

 一、尼泊尔

 高山之国

 我心比天高,却在对你的爱之下。

 带那个她到尼泊尔去,在珠穆朗玛的注视下,款款对她说出类似的情话。

 神秘巍峨的山峰,神圣古老的庙宇,不经意间就做了爱情的见证人。

 她能拒绝你,但她能拒绝神?

 二、泰国清迈

 爱之影

 带心仪的姑娘去泰国。不要去曼谷,也别上普吉岛,而是到清迈。

 清迈是泰国的一个神奇的存在,古老而现代。

 它给人的整体观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这里,时间被温柔地挽留在那些过去的建筑里。牵着姑娘的手走进你们的少男少女时代。

 在红莲绽放的水边,鼓起勇气说出你的梦:待你长发及腰时,嫁给我可好?

 三、不丹

 蓝色之梦

 你见过蓝花楹吗?你和你爱的她一起见过庙墙下的蓝花楹吗?

 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王国,生活像雪山一样纯粹,像信仰一般坚韧,像花那么美。

 跟着幸福的感觉在蓝天下雪山畔并肩前行,你该自然地拉起她的手,注视她的双眸,斩钉截铁地说:明年的这个时候,我想和你再一起来这里看蓝花楹,最好带着我们的'孩子。

 四、日本北海道

 雪国日本

 有人说,一个人一生中至少要去四次北海道。春天樱花,夏季薰衣草,秋日枫叶,冬天的雪。

 在风雪弥漫的北海道街头,请一定对你的女神先鞠个躬,然后大声地对她说:太喜欢可爱的XX子了,实在是情不自禁。就像这北海道的雪,冷到极致就下了。希望来年的春天,能陪着你再来这里看樱花。

 顿一下,哈口气搓搓手,一边跺脚,继续说:真冷啊,可心很热。XX子,拜托啦。

 五、土耳其格雷梅

 空中浪漫

 土耳其能和浪漫扯上关系,八成都是因为有了格雷梅,有了格雷梅天空里五彩缤纷的热气球。

 和心爱的姑娘一起,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坐在热气球里看古老的奥斯曼帝国苏醒。

 当阳光照进来,请勇敢地在吊篮里对天空表白:我爱你。然后,你很可能就看见她的双颊沾染朝霞,别样美丽…

 六、俄罗斯贝加尔湖

 蓝色冰湖

 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唱那首李健的《贝加尔湖畔》,不管你们是在哪个季节来到这里。

 月光篝火,绿草寒冰,都没有关系。让她明白你的心愿是一生一世,时间本来就太少,何不就在这贝加尔湖畔把自己交付给你?

 你将用一辈子去守护她的清澈神秘。

 七、丹麦

 爱情的童话

 领着公主的你在丹麦要成为最有风度的王子。

 《安徒生童话》可能是打开公主心扉的钥匙。不过,要重新编排美人鱼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

 在丹麦哥本哈根的大街小巷,在停泊着单桅帆船的海边,证明如果是你,美人鱼绝不可能化为泡沫;小女孩会坐下来吃烧鹅,你替她去卖火柴。

 八、芬兰

 北极光

 没有说的。能陪你去看北极光的女孩,注定是你孩子的妈。

 九、大溪地

 太平洋的骄傲

 大溪地四季温暖。在这里择屋而居,每天早上阳光跟着太平洋上的风一起过来。海水的颜色也由幽深变得透亮,清澈见底。远远地就能看见悠游的游鱼。

 告诉身边的她,此情此景就是你的心。她极目难尽的大海就是你的情。

芬兰风俗体现在其丰富多采的民族文化活动中,从下面一些独具特色的活动可以窥豹一斑。

桑拿浴

  SAUNA(萨乌那),蒸气浴的一种,中国人称之为桑拿浴。芬兰人有一种说法,“谁在芬当不洗‘桑拿’,谁就等于没到过芬兰”。对芬兰人来说,桑拿浴有着特殊的意义,就像空气和面包那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只有500万人口的国家,共有192万个大大小小的萨乌那浴室,平均不到3个人就拥有一个。

  圣诞老人的故乡

  芬兰北部的拉普兰不仅是拉普人和驯鹿的家园,更是世界闻名的圣诞老人的故乡。“很久以前,一位年纪很大的圣诞老人在世界各地周游,为孩子们带来欢乐。有一天,他来到北极圈附近的拉毕地区,被眼前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色所迷恋,决定在这里的耳朵山定居。从此,芬兰的耳朵山就成了圣诞老人居住的地方……”每当圣诞节来临,热情的芬兰人就会向远方的客人一遍又一遍地讲起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世界各地的许多儿童都知道圣诞老人住在北极圈里的耳朵山上。

  在芬兰,除了传统的宗教节日之外,还有以下一些有趣的活动可以使您更加了解芬兰人。

  国际“背夫人”比赛

  每当夏季来临,芬兰各地都要举行各种五花八门的民间娱乐活动,音乐节,淘金赛,扔靴赛以及各种夏季集市活动,吸引着不少国内外游客。距首者赫尔辛基550公里的松卡耶尔维镇是人口不足6000人的小镇。然而,每年7月份在这里举行的“国际背夫人锦标赛”却使它扬名世界。

   大学生戴帽节

  每年“五一”节的前夕,戴着白色学生帽的人们早早地就聚集在码头旁“哈维丝阿曼达女郎”的雕像周围,等待着“狂欢节”典礼的开始。4月30日这一天,晚上6:00整,几位学生代表由一架长臂升降机举得高高的,为这位美丽的女郎戴上白色学生帽,开始了每年一度的彻夜狂欢。一向憨厚沉稳,不愿外露的芬兰人,此时一改往日的内向含蓄,变得十分开朗豪爽,戴帽节的欢庆活动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五一”这一天,赫尔辛基市Kaivo公园有学生代表作演说,街上人们化装成为各种有趣的模样,尽情地欢乐。

  仲夏夜的篝火

  夏季是芬兰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宝贵时光。熬过既漫长又黑暗的寒冬之后,人们渴望尽情享受明媚而充裕的阳光所带来的欢乐。每年6月下旬是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节,芬兰人把离6月底最近的周末定为仲夏节。仲夏节是芬兰人庆祝一年中最短的一夜的节日,所以人们多在郊外或乡村别墅相聚。子夜,人们在海边,湖边围着篝火跳舞唱歌。仲夏节被芬兰人认为是最浪漫、吉庆的日子,因此有许多人专门选择这一天举行婚礼。仲夏节原是人们为纪念施洗者约翰诞辰日而举行的古老的宗教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渐渐失去了宗教色彩,成为庆祝光明与万物繁茂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盛大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按照民间传统习俗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而首都赫尔辛基的伴侣岛(Seurasaari)则是欢度仲夏节的中心。

  拉普兰的赛鹿节

  熬过漫长的寒冬,每年3月,拉普人都要带着心爱的驯鹿聚集在北产最大的湖泊伊纳里湖上,参加一年一度的传统民间节日——赛鹿节。

  赛鹿节上有精彩“驯鹿王比赛”,还有传统的套鹿比赛。这些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传统比赛项目,能锻炼人们勇敢顽强的精神,检验驭手的驯鹿技艺,也为冰雪中的拉普兰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芬兰习俗

  芬兰人时间观念很强,这也是许多发达国家里人们的一贯作风,跟芬兰朋友交往一定要守时,否则将被视为无礼貌。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芬兰是粗鲁、缺乏修养的表现,夜间10点以后要保持安静,以免打扰到喜爱安静的芬兰邻居。芬兰人特别重视私人空间,到芬兰朋友家里做客一定要提前预约,贸然前往拜访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男性朋友不要主动跟芬兰女性握手,除非她们主动跟你握手。芬兰朋友可能会邀请客人进行桑拿,但是千万不要把桑拿跟性联系在一起,桑拿在芬兰是非常神圣的。芬兰人在社交活动中,有“讲风度、重修养、喜新奇、好自由”的民广告传统。他们招待客人一般都很热情随便。客人光临,他们除要请吃饭外,有的还会按当地的乡风民俗习惯,主动邀请客人一起去洗蒸汽浴。芬兰的赫尔辛基人热情好客,招待贵宾往往爱摆鱼食宴。宴席开始,主人满面笑容地将桌上盖着的白布揭开,桌上露出精美的盆中放着一个很大的、形状似公鸡的、黑褐色烤面包。这个面包里装的是鱼及猪内等。其味道之美,会令你赞不绝口的。他们爱喝啤酒,同时也习惯向客人反复敬酒,以示他们的热情诚恳之心。他们酷爱艺术、喜好读书,也很重视体育活动。他们时间观念较强。与客人交往量,一般都习惯准时赴约。他信偏爱白色,并视白色为和平、纯洁、公正和祖国大地白雪长存的冬天的象征。他们昵爱铃兰花和绣球菊。因为它给人们带来欢乐和优美的环境。故此,人们还喻铃兰为国花

生活习俗 桑拿 芬兰语名:Sauna又名:芬兰浴

历史:几千年前,东欧人民迁徙到寒冷的北欧,工作了一整天、劳累不堪的人们,在晚上休息的时候,偶然发明了一种在滚烫的石头上浇水产生热蒸汽的办法,可以使劳累的肌肉得到松弛。后来这种蒸汽洗浴方法被当地的人民广泛接受,并渐渐被发扬广大,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习惯。 桑拿是芬兰的国粹,也是这个国家的特色文化之一,是一种用蒸汽洗浴清洁身体的洗浴方式。桑拿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有:更衣室、洗澡间、蒸汽室,正宗的芬兰浴还有冰水池等必要设备。

旅游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有三分之一的国土处于北极圈内。芬兰东临俄罗斯,南面濒临波罗的海和芬兰湾,西面是波的尼亚湾及瑞典,西北部则与挪威接壤,国境内有大大小小湖泊188万个,占国土面积的10%,素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全国可分为四大地理区:最北部是酷寒的荒漠苔原,向南到中北部高地逐渐出现大块的沼泽、苔藓湿地和森

圣诞老人村位于罗瓦涅米以北8公里处的北极圈上。每年源源不断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涌向这里,以一睹圣诞老人的风采为快。在圣诞老人村的礼品店里。 游客可以买到带有芬兰特点。设计精美的礼品,馈赠亲朋好友。还可以得到一张跨越北极圈的证书。

西贝柳斯公园是赫尔辛基的一大名胜。西贝柳斯坐落在离赫尔辛基38公里的耶尔文帕镇附近的乡间。它是一座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建于1904年,芬兰著名作曲家西贝柳斯全家于当年9月迁此居住。他的夫人艾诺1969年去世后,这座房屋于1974年改为纪念馆。这里松树参天,桦树挺拔。正屋右边有一个桑拿浴室和一口水井,正屋后有一个小花园,环境十分幽静。正层底层有书房、客厅、餐厅、厨房和他本人的单身卧室。客厅里放着一架黑色大钢琴,墙上挂着友人赠送的几幅小油画。书房里的桌椅和他本人的专用座椅仍按他生前的习惯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单人卧室里有一张办公桌和一张单人床,

闻名欧洲的“岩石教堂”叫坦佩利奥基奥教堂,位于市中心的坦佩利岩石广场。整个广场被一块起伏不平的巨大岩石覆盖,岩石比旁边的街道高出8至13米,顺其自然地保留下来,环绕四周的建筑是不同年代修建起的住宅楼。当游客乘车来到岩石广场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岩石,看不到一般教堂所具有的尖顶和钟楼,只有一个直径20多米的淡蓝色铜制圆形拱顶暴露在岩石最上面。在岩石的一侧,有一个地堡一样的用钢筋水泥砌成的大门,没有任何装饰。走进双层大门,便是教堂的正厅。这里的景观依然同外表一样保持着自然质朴的风格。正厅的内壁是未经任何修饰的岩石的本来面貌,凹凸不平,此起彼伏,此起彼伏,高处离地面约9米,最低处也有5米。仔细观看,岩壁上每隔半米就有一条垂直于地面的钢钎凿过的痕迹,这是开凿时的原始状态。接受顶部的墙体是用炸碎的岩石堆砌而成,这些看似松公散散、杂乱无章的石块相互间有很大的缝隙,好像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但实际上,每一块石头都是经过精心选料砌上去的,绝对不会脱落。

 伊塔拉玻璃工艺品博物馆

  北欧玻璃工艺世界驰名,芬兰最著名玻璃制品出产自小镇伊塔拉(iittala),位于海门林纳北部。伊塔拉的玻璃制造,历史很长远,但扬名于世却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当时的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为了参加1937年巴黎博览会,设计了一件玻璃花瓶,瓶口由连续的、不规则的弧线组成,犹如春季到来,湖面上渐渐消融的冰雪边缘。

农庄博物馆

  博物馆就是考古发掘原址上的19世纪农庄和客栈,再现了古代艾斯堡居民的生活原貌。除了艾斯堡市博物馆常年举办的展览,这里还举办各种展览。Glims博物馆根据季节的变化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展览,如现场手工艺制作展示,音乐会以及故事会等。市博物馆在此设有商店,可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海事博物馆

  海事博物馆靠近Aura河岸的图尔库城堡,由两个建筑物构成,是图尔库最新旅游景点,也是活跃的海事研究中心。约3500个展品描述了芬兰的海上商务运输的历史和芬兰海军历史。缆具齐全的Suomen JoutSen Keihassalmi布雷舰艇、VetajaV蒸汽拖船、Sigyn三桅帆船、鱼雷艇和摩托炮艇也是这座海洋研究中心的一部分,游客可登船参观。

  图尔坎萨里露天博物馆

  图尔坎萨里岛位于Madekoski, 在奥卢以东14公里,博物馆位于岛上的老贸易中心。展出奥卢河沿岸的农家文化以及该地区的传统谋生手段。这里共有46座建筑物,包括一个建于1649年的教堂,还有农舍、庭院、森林博物馆、航海博物馆以及焦油燃烧区,展现了该地区的历史。在这里您还可以亲手尝试焦油燃烧工艺或制作手工艺品。

芬兰北部

  拉普兰森林博物馆

  建立拉普兰森林博物馆的目的是保存尚存不多的拉普兰伐木工地以及伐木工人生活、劳动用品。博物馆于1962年对外开放,占地5公顷的博物馆包括伐木工人居住的小屋、伐木工具、原木漂流设备以及林业机械等。博物馆展品生动地向游客讲述了森林工业原始阶段的情形,为拉普兰提供了重要的就业机会,曾为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等。

  宝石馆

  凯米宝石馆是欧洲最好的宝石馆之一,陈列着三千多件宝石珍品,其中有一顶芬兰国王的漂亮皇冠,还有一顶英国女王皇冠的仿制品,做工非常精致,只有专家才能够辨出真伪。馆藏还包括法国皇后玛利安托瓦内特的项链仿制品,上面镶嵌着647颗钻石。该仿制品有凯米宝石馆加工制作,非常值得一看。

SIIDA萨米博物馆

  SIIDA 由Sámi Museum(萨米博物馆)和 the Northern Lapland Nature Centre(北拉普兰自然中心)两部分构成。展示芬兰北部拉普兰的土著民族萨米人历史、传统、文化以及居住地自然景观的萨米博物馆位于北极圈内的伊纳里(Inari),由Juhani Pallasmaa建筑设计工作室设计。这里展示了芬兰北部自然和文化从冰川时期至今的发展和变化,展示了各个时期的萨米文化。根据展出的考古文物,该地区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000年以前的史前时期,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土著居民的生活、居住状况,以及狩猎、捕鱼等劳作情况。

  SIIDA既是展览展示中心,同时还是一个会议中心。曲面状的屋顶随着起伏的地貌变化,使博物馆内部空间建立起多样化的印象;主展厅的以夜蓝色为基调,隐喻北极圈内特有的寂静、深邃,其他部分则以明快的白色作装饰,形成强烈的对比;展厅的用光对比则以昏暗效果淡化参观者的存在,照明聚焦于展示主题,令其更醒目突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5703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