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法国巴黎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有什么传说

为什么说法国巴黎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有什么传说,第1张

巴黎是历史名城、会议之都、创意重镇和美食乐园。巴黎居民为这座梦想之城带来缤纷活力,形成花都独一无二的印记。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时尚与浪漫之都,利尔克曾说过的,"巴黎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

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上十大名城之一。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城跨塞纳河两岸。

巴黎有小巴黎、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环城公路以内的巴黎城市内,面积105平方米公里,人口200多万;大巴黎包括城区周围的七个省,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几乎占全国人口的1/5,是法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都市之一。

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而城市自身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人们漫游这座城市所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既保留着许多闻名世界的历史遗迹,又有许多宏伟壮丽的现代化建筑,有“花都”之美称。

巴黎是法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法国政府以及各大财团、公司的总部几乎都设在巴黎。在文化设施方面,巴黎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现代艺术文化中心——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还拥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历史遗迹和艺术建筑。

巴黎不仅是法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国际活动的重要场所。各种类型的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各种各样的国际比赛、表演在这里举行;各行各业的专业展览会在这里举办。常设的国际组织也很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就设在这里。

今天的巴黎,不仅是法国,也是西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备受世界的瞩目。

巴黎,一座不夜之城、爱情之城,塞纳河畔的艺术与历史之都,拥有世界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巴黎当之无愧地在全世界享有最浪漫城市的美誉,巴黎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达到了无可匹及的巅峰。

巴黎是法国的文化中心。那裏有众多的世界闻名的大学、学院、图书馆以及博物院、展览馆、剧场、剧院及1985年5月落成的“晶球”全景**院等。巴黎是文学家、艺术家的摇篮。

巴黎铁塔

演唱:胡彦斌

站在巴黎铁塔的你

高不可攀的我们的距离

香榭利大街的咖啡厅

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个我专注着你

法国的焦点开始转移

所有的目光落在了

那个红衣少女不经意的自然魅力

发挥着她最大的威力

你站得太高

会看不清

巴黎的浪漫

后知后觉你才清醒

试着闭着眼睛

去感受这浓浓气息

快下来吧 我等着你

你站得太高

就会头晕

自我保护的多心

爱你的人都却步难行

这份缘一生一次

请务必要珍惜

快下来吧 你有点高了

站在巴黎铁塔的你

高不可攀的我们的距离

香榭利大街的咖啡厅

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个我专注着你

法国的焦点开始转移

所有的目光落在了

那个红衣少女不经意的自然魅力

发挥着她最大的威力

你站得太高

会看不清

巴黎的浪漫

后知后觉你才清醒

试着闭着眼睛

去感受这浓浓气息

快下来吧 我等着你

你站得太高

就会头晕

自我保护的多心

爱你的人都却步难行

这份缘一生一次

请务必要珍惜

快下来吧 你有点高了

对于那些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度假胜地,远离混乱,并且想要和平的人来说,欧洲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您打算让您的妻子或母亲感到浪漫,计划快速度假并不是一个错误的想法。让我们来看看欧洲十大最佳浪漫度假胜地,它将让您重温内心的爱。

10布拉格

捷克共和国的首都,被称为“百塔之城”,可以追溯到自然美景。布拉格最着名的景点包括古老的城堡,查理大桥,旧城区和圣维特大教堂等。作为最浪漫的度假胜地之一,参观布拉格的最佳时间是春季和冬季,因此天气宜人,心灵平静,布拉格是一个繁华的城市。

9克罗地亚

如果你是海滩流浪汉,喜欢在昏暗的灯光下在海滩附近约会,克罗地亚是最好的选择!它提供了原始美丽,自然的爱和夏季阳光和清澈的水的独特组合。克罗地亚位于欧洲南部,可以与您的亲人一起享受完美的晚餐约会。被岩石岛屿和清澈的海水环绕,人们可以感觉到它们已降落在天堂,罗马圆形剧场和破碎关系博物馆值得一去。

8意大利

完美浪漫氛围的最佳地点,高度定义了欧洲的西方文化美食。它的首都罗马也不亚于此。虽然计划去意大利旅行可能会稍微昂贵,因为价格昂贵的食品和饮料会捏你的口袋,人们可以提前六个月开始计划。从湖泊,寺庙到城市斜塔,这个地方提供一系列选择。如果你和你更好的一半都热衷于探索音乐节,那么参加意大利音乐节并不是一个坏主意。这里保证有最好的葡萄酒和食物!

7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首府,是艺术和建筑的独特杰作。在古代书籍和论文中,佛罗伦萨以著名的“大卫”雕塑而闻名,并以维纳斯神的诞生而闻名。这个地方会让人惊讶,一个人无法摆脱第一次来访的感觉。佛罗伦萨拥有悠闲的散步,周围环绕着浪漫的空气和氛围,拥有自己的美丽。佛罗伦萨拥有一些最先进的酒吧和咖啡馆,供应最好的酿造啤酒。

6萨尔茨堡

最古老的旅游目的地,加上丰富的纪念碑,遗产和比萨饼-这是参观这个独特城市的主要原因。萨尔茨堡拥有自己的魅力和美丽。人们可以简单地迷住并迷失在城市的创建方式中,这座古老的小镇拥有一些温暖的故事和建筑教堂,以实现和平和必杀技。

5布达佩斯

对于游客来说,布达佩斯提供了一系列沿着路边和隧道行走的机会,这里还可以欣赏到多瑙河的美景。这个地方是比萨饼和意大利面的知名地方,它将为您提供一生不同的美食,确实是探险家的梦想天堂。

4阿姆斯特丹

在阿姆斯特丹,您需要做的就是重温,享受和跳舞。一个完美的聚会场所和美食鉴赏家。由于温度在春季大约为20摄氏度,如果计划得当,这是一个最好的地方。无论您是在科莫湖岸边的水疗中心放松身心,还是沿着小巷骑自行车,无论是携带手边还是散步,阿姆斯特丹都是情侣们的最佳去处。着名的别墅花园与意大利的众多别墅花园一样,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两种景观传统的结合!

3维也纳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欧洲的中心,是第三个访问的国家。帝国宫殿,风景如画的美丽和郁郁葱葱的绿色道路加上小咖啡馆增添了浪漫气息。这个地方可以追溯到罗马古老的音乐艺术和神秘时代。罗马长期建造的杰作是迄今为止着名的旅游区和国家之一。

2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是一个奢华,整洁的城市,拥有一些巨大的帝国,如地面和一些伟大的博物馆。古老的巴塞罗那乡村的悠闲绿洲是一个特殊的休闲区,周围环绕着地铁和整洁的隧道。典型的饭菜包括肉类-以及大量的肉类-以及肉汁和knedlíky,所以这是世界上所有美食家的完美度假的呼喊。

1巴黎

浪漫的散步,美妙的餐厅,两人的夜晚,永远珍惜的难忘时刻。从好莱坞到宝莱坞,几乎每个场景都在这里拍摄,以恢复浪漫。这个地方吸引了全球的爱情鸟,是历史上最好的旅游区之一。巴黎是许多旅游网站的认可,是艺术,美食和派对的最佳场所。所以,如果你打算求婚,请确保你在埃菲尔铁塔前面这样做,以获得持久的印象和对她的影响!

巴黎是真正的鲜花之都。称之为“花都”毫不为过。无论是在餐桌上、阳台上、院落中,还是在橱窗前、街道旁、人们的怀抱里,满眼都是盛开的鲜花,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芳香。 而那些五彩缤纷的花店和花团锦簇的公园,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这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这里曾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源地。1789年7月14日,巴黎革命群众攻克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序幕。7月14日由此被定为法国国庆节。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阶级举行了震惊世界的革命武装起义,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巴黎也是一座具有很高文化品味的城市。它的文物古迹众多,受到保护的古建筑就有3千多座,很多古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走进巴黎,就如同走进了建筑的博物馆,文化的圣殿,艺术的宝库。漫步于巴黎街头,无论是在蒙马特区狭小的胡同里,还是身处气宇轩昂的香榭丽舍大道,你都常常会与那些心仪已久的历史遗迹及艺术建筑不期而遇:卢浮宫、凡尔赛宫、协和广场,更有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巴黎歌剧院、埃菲尔铁塔……

这个“花”并不是鲜花的意思,而是指“浪漫之都”。这个城市的建筑物各形其异,街市繁华,市内到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美不胜收的园林,因此在各国名城之中,它享有世界“花都”之誉。“花都”这个称谓比较贴切,暗含了这座城市的多样性。也是真正的鲜花之都。当然,称之为“花都”毫不为过,无论是在餐桌上、阳台上、院落中,还是在橱窗前、街道旁、人们的怀抱里,满眼都是盛开的鲜花,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芳香。 而那些五彩缤纷的花店和花团锦簇的公园,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是一座历史文明古城,也是世界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巴黎位于法国的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它横跨塞纳河两岸,市区面积达105平方公里,包括巴黎市及其周围7个省的大巴黎区,总面积共达12万平方公里。巴黎市人口有230多万,大巴黎地区人口约1007多万。巴黎是法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之一

行走在巴黎塞纳湖畔,感受左岸那灵动的风韵景致,仰望艾菲铁塔的浪漫与温柔,与巴黎的复古文艺气息一同沉醉,现在让我们进入到蒙马特高地,体会另一份清新。

巴黎

蒙马特高地(Montmartre),位于十八区的一座130米高的山丘。这座小山丘风貌多样迷人,被人们称为一个到处都是传说的地方。浓郁的宗教氛围、随性的艺术气息、浪漫的情爱见证、慵懒的游客市民,一幕幕闲适多元的和谐生活画面均在此展现,就好比巴黎都市生活的一个小缩影。

嗯,这里,有大街的繁华,更有小巷的遗韵。

 圣心堂——俯瞰巴黎的风情万种

圣心堂

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圣心堂(法语:Basilique du Sacré-Ceour),屹立在蒙马特高地的至高点,更是巴黎的最高点。这座天主教圣殿风格独特,教堂建筑为罗马风格,圆顶则为拜占庭风格,建筑周身由白色的石灰华巖筑成,在蓝天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圣洁雄伟,巴黎人也亲切地称它为“白教堂”。漫步拾级而上圣心堂,心灵也会被不断的洗礼。到达教堂,你可以俯瞰远方,将整个巴黎的万种风情尽收眼底。

交通:搭乘地铁12号线至Abbesses站

 小丘广场——遇见画家的心灵栖息地

小丘广场

感受完圣心堂的雄伟,往西走,步行200米,便会到达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Place du Tertre)。

广场上充斥着浓烈的艺术气息,街头艺人画家随处皆是,卖画的小摊挤满了整个广场,素描、油画、卡通画任你挑选。这里曾是梵高、达利、毕加索等画家的发迹之处,因此,至今这里仍是画家们的梦想成名之处。在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画一幅肖像,或者即使只是望着那些画家们各具姿态的专注神情,你定会爱上这里的美妙。

 爱墙——情侣秀恩爱圣地

爱墙

从小丘广场缓缓而下,在街头的小公园里,有一面用蓝色瓷砖铺满的墙,那便是爱墙了。

它由511块深蓝色的长方形瓷砖组成,墙上用311种语言写满了“我爱你”。这里是情侣来巴黎必来打卡的圣地,牵手漫步在风景秀丽的蜿蜒小径,在写满爱情的爱墙面前拥吻留影,许下承诺,让浪漫的爱墙见证自己的爱情,这是情侣在这里的正确打开方式……那么单身狗们,就找找你所认识的语言的“我爱你”,也算是一种小乐趣吧(哭哭脸)。

不过,不要以为,这里只是情侣虐狗的地方,在墙的上面还有一幅低调的画,画中一位身穿蓝色长裙的姑娘,斜倚在一张小桌前,画旁边有一行法语小字:soyons raisonnable, exigeons l'impossible,中文意思是:保持理智,勿要强求。单身狗可以安慰自己是个理智的银儿。

 双风车咖啡馆——来和《天使爱美丽》say hi

双风车咖啡馆

在巴黎,似乎每个街头的转角,都会有一家咖啡馆。而在蒙马特高地,人们会苦苦找寻这家咖啡馆---双风车咖啡馆(Café les Deux Moulins)。双风车咖啡馆的名字源于附近的两座古老的风车磨坊“Moulin Rouge”和“Moulin de la Galette”。这个充满质朴法式风味、吊扇嘎嘎作响的小咖啡馆,便是《天使爱美丽》里,Amelie当服务生的地方。

芥茉色的天花板,蕾丝花边的窗帘、古老的壁灯和吧台,让人仿佛置身于20世纪50年代~墙上印着那个永远留着妹妹头、张着古灵精怪的大眼睛、唇边带着一抹狡黠笑容的女孩艾美丽的海报,甚至在卫生间内也有一间透明的橱窗摆放着关于《天使爱美丽》相关的东西,这些店内的爱美丽主题摆设,会让你仿佛与**的画面久期而遇。在激动之余,坐下来享用一点美味甜点,和朋友聊天消磨时间,观看这座城芸芸众生的各种样貌,对蒙马特的独特风情也会更深一些。

 红磨坊——凡尘世事,不如一梦

红磨坊

走到蒙马特高地脚下,远远地便可以望见空中飘着的红色风车,那便来到了红磨坊(Moulin rouge)。这里是巴黎的红灯区,屋顶上的红色风车是它的标志。它是巴黎历史最久远、最负盛名的秀场,还是法国康康舞(French Cancan)的发源地,这里作为夜生活爱好者的圣地,去红磨坊看场演出,感受巴黎的酒吧文化和歌舞文化,应该是巴黎夜晚完美的打开方式。

 街头小店——遇见未知的惊喜

蒙马特街头小店

除了那些众人皆知的标志,蒙马特路边那些玲琅满目的街头小店,个个都是极具特色的艺术馆, 那些暗藏于街头巷尾的Vintage小店,会藏着多少你我不知道的故事

当然是。法国是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向往的一个国家,一直都想跟浪漫镌刻在骨子里的法国人打交道,希望自己也能学得一二。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一定是集万千浪漫与一身的。

首先,巴黎是法国的文化中心。它养育出了雨果、巴尔扎克、莫里哀等一系列大文豪,诞生了德拉克洛瓦、席里柯等画家。不管是在文字世界,还是在绘画世界,巴黎都拥有着令人艳羡的财富。在这一点上,巴黎就是文艺而浪漫的。

第二,巴黎有众多景点。登上埃菲尔铁塔,就能俯瞰巴黎的动人风光。又或者是和亲密的爱人在铁塔前留下亲吻照,日后翻看内心漾起的绝对会是浪漫和温柔。卢浮宫这座最古老的博物馆,收藏着最珍贵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维纳斯等艺术品,若能近距离看这些艺术品,真的会在心中涌起对艺术的虔诚与激动。光是卢浮宫的建筑风格,就极具有艺术气息,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行走在凡尔赛宫中,真的能想象到中世纪贵族在此觥筹交错的情景。若在音乐喷泉开放时去,更是会多一种美的体验。弥漫着法国香颂的香榭丽舍大道灯光璀璨,游客川流不息,说不定走着走着,还能邂逅属于自己的浪漫。

最后,巴黎是时尚之都。时尚界人尽皆知的巴黎时装周每年都会迎接来自全球各地的时尚人士,让世界都不能忽略它。另外,法国的奢侈品品牌非常多,LV、香奈儿等成为了女人们争相购买的品牌。时尚产业发达,也是由浪漫的思维孕育的。

综上所述,巴黎是一座浪漫的城市。

在法国巴黎街头感觉到浪漫和惬意,要看你到底走在哪里。法国给人的印象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浪漫、惬意,像所有诗人、书籍中描写的那样,这是个浪漫的“国度”;第二种是法国街头的脏乱差,到处都是打算欺诈、偷钱的人,而且充斥着小便的味道。这两种情景都是存在的,不同的位置自然有不同的感受。

1、浪漫和惬意

海明威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曾经在自己的一本书里写过,说有幸在巴黎生活过,它就会跟随你一生。在海明威的眼里,巴黎就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实际上真如海明威所说,巴黎满足了人们对美、对浪漫的一切幻想。埃菲尔铁塔、卢森堡公园、卢浮宫、塞纳河,全都是法国标志性的建筑,从这些建筑旁边经过,你会感觉到它们的伟大和不同。干净的街道、各种各样的表演,这里充满浪漫和艺术。

2、脏乱差

法国的影响几乎是完全相对的,跟浪漫和惬意相比,它还有脏乱差的一面。在法国的街头,到处都有避免人们随地小便的“小便器”,随处可闻的小便气息。而部分地区的治安也不好,可能会有小偷或者打算讹钱的人。走在街头上,会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这是法国的另外一面,很多人在旅游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感觉。就算不危险,也是“脏乱差”。不过这只是巴黎的一面,不能代表所有。

3、看人的心情

在旅游的过程中,不能光看美景,同时也要看人的心情。心情好的人,看什么都是美好的,心情不好的人,看什么都觉得普通、厌烦。法国巴黎街头也是如此,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景色。而人们的心情,也决定了自己所看到的景色是否如意。

巴黎是什么巴黎就是毕加索。法国作家达恩·弗兰克在《巴黎的放荡——一代风流才子的盛会》一书中,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得没错。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巴黎,虽然聚集了全世界最先锋也最优秀的一批艺术家,但他们中间,谁也不可能比毕加索更配担当起伟大二字,更富有巨匠的气魄。某种意义上而言,毕加索不仅是这一批佼佼者中的佼佼者,而且无形中也成为了他们的精神领袖。他爱过的女人,他周围的朋友(不管是画商、诗人抑或同样具有绘画天赋的同行),甚至包括他的对手(譬如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恐怕都无不承认这一点。有什么办法呢,这位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能量在巴黎发迹了的西班牙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种王者之气。“毕加索到巴黎五年之后,便成为了他周围那一帮人的中心人物。他犹如一把火炬,无论他拥有权利的受益者或受害者都向他靠拢,他对所有靠近他的人都具有强烈的诱惑力和震慑。所有这些人一致承认画家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旗手。”当然,毕加索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他果然像一路飙升的股票一样所向披靡,直至成为巴黎这座举世瞩目的世界艺术中心中的中心——他刷新了一个时代。艺术史因之而改写。

巴黎曾经属于雨果、莫泊桑、巴尔扎克,属于莫奈、高更、梵高。在毕加索之前,巴黎还属于过波德莱尔——这位现代派文学艺术的鼻祖,写过一部《巴黎的忧郁》。然而在毕加索出现后,忧郁的巴黎才真正开始变得放荡了,以苦难为宿命的饥饿艺术家们迎来了自己的狂欢节,这位绘画界首屈一指的暴发户也带给了他们以希望。他们隐隐约约感觉到气候转温,春意萌动,一个可能大施身手的全新的时代终于姗姗到来。他们比任何时候更强烈地意识到一种朦胧的使命感:自己不仅是为现实而活着,也在为未来的艺术史而活着。于是,现代艺术的飞船选择了巴黎作为着陆的地点:立体主义、野兽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历史造就了英雄,英雄也推动了历史。不管怎么说,跟梵高、高更等人相比,毕加索这一代艺术家基本上还算是幸运的,更有身逢其时之感。

《巴黎的放荡》这部书,堪称是这一代艺术家的集体传记:卢梭、布拉克、莫迪利阿尼、藤田、朱勒·帕森……他们的生活与创作都在其中占据了相应的篇幅。尤其重要的,还记录了跟这些画家同根共生的诗人、作家们的文学活动:阿波里奈、阿拉贡、布勒东、艾吕雅乃至海明威、马雅可夫斯基……不管他们是巴黎的主人抑或过客,都以各自的膂力推动过现代派文学艺术的进程。但必须承认:毕加索的影子一直贯穿这部书的始终。或者说,他是那个时代艺术家群像后面至关重要的背景。要想彻底地了解放浪形骸、恃才傲世的那群人,只能从了解毕加索开始。这是走进现代艺术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它同时还打开了离我们很远又很近的一个作为世界艺术之都的放荡的巴黎。巴黎的天空与巴黎的星相图。

塞纳河右岸蒙特马特洗衣船的画室内,曾经蜗居着一大批落魄的艺术家——有的人甚至老死在那里。青年毕加索初到巴黎,也曾在这座后来名扬四海的贫民窟栖身,后来就头也不回地搬到富人区去了——可见毕加索也体验过一段捉襟见肘的生活,只不过他知道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摆脱它。贫困对于毕加索仅仅是中途换车的驿站,对于大多数艺术家则是难以抗拒的宿命。毕加索几乎是义无反顾地抛弃了他身后的大多数难友,不仅因为他懂得以与其他人不同的方式挣钱、生活,而且因为他不愿过多回首早期的贫困:“西班牙人毕加索要比整天泡在酒吧的那些人混得好一些。他找到了一个谋生的可靠办法:作画,卖画。那时他已经表现出自己与其他人的既相似又不同。所有在蒙特马特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们当中,毕加索不仅是最富有的,而且是手头拮据时间最短的一个。”被巴黎所重新塑造了的这个毕加索,在绘画创作中充满 ,在人情世故方面都掩饰不住他内心极端的冷酷:“他对周围可怜小人物的悲伤和人们对他的看法无动于衷、不屑一顾,时刻昂首挺胸、盛气凌人地在他们中间晃来晃去,尽情享受着他已经占有的‘帮主’的地位。”我们只能善意地揣测,他并不是厌弃周围尚在贫困中挣扎的同行,而是厌弃贫困本身;虽然他一生只有过短促的贫困,却是很记仇的,他永远都把贫困视为头号敌人——这导致他爆发出非凡的能量,几乎是借助某种类似于报复的心理获得了成功。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幸运儿,反而使其他人遭受的不幸显得更为强烈——那些生病的画家,欠债的画家,失恋的画家,醉酒的画家乃至自杀的画家,对毕加索只能望尘莫及,他们理解不了毕加索的奋斗精神(也可以说是世故),也无法分享到毕加索的那种胜利感,这多么悲哀。我更愿意相信:毕加索这么做,肯定有这么做的道理——他不仅满足了个人的虚荣心,而且多多少少维护了集体的尊严。至少,画商们乃至世人在艺术家面前下意识流露的那份傲慢与偏见,将有所收敛。更重要的,是毕加索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与创作方式。毕竟,有更多的画家,追随毕加索的足迹走上了一条新路。不仅有一个毕加索的巴黎,而且有一个毕加索的时代。他当之无愧。

毕加索的幸运之处,在于找到了自己的巴黎。而二十世纪的巴黎也是有福的——出了个毕加索。直到今天,巴黎的放荡似乎仍然在延续,巴黎仍然拥有众多的毕加索的徒子徒孙。这桌现代主义的艺术宴席似乎尚未散去。

在大画家毕加索的身后,也活跃着许多诗人的影子。阿波里奈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毕加索周围的许多朋友都体会过“失宠”的感觉——因为毕加索是个最擅长抛弃支持过他的朋友的暴君。惟独诗人阿波里奈一直稳坐其身边的第一把交椅(那是属于军师的位置)——一直到死去,也未跟毕加索产生致命的矛盾。我们都认为,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的始作俑者,其实首次使用这一概念的是阿波里奈——在1911年巴黎秋季艺术博览会上,记者身份的阿波里奈写了一篇题目为《诗》的报道,大肆吹捧了缺席的毕加索:“参加了秋季艺术博览会的那些所谓的立体主义作品,只是些插上凤凰羽翎的鹤,是冒牌货。那些画家只是些毫无创新的模仿一个未参加展出的天才画家的作品,那位天才画家具有突出的特色,而未向任何人透露其创作秘诀。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叫巴勃罗·毕加索。”可见阿波里奈既是立体主义的命名者,又是毕加索艺术最忠实的吹鼓手。在立体主义初问世而四处碰壁之时,阿波里奈最先跳出来为其担任辩护的律师:“所有人中情绪最激烈的是纪尧姆·阿波里奈。他认为保护到处受到攻击的立体主义是战斗,也是义务。这是事关支持一个先锋派艺术的问题。诗人阿波里奈也是先锋派中的一员,他必须在保护自己信奉的事业上作出贡献。”于是他成为了先锋派中的急先锋——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作为其主帅的毕加索本人还要激进、还要狂热。

作为先锋派的辩护者与理论家,阿波里奈一直是以毕加索为准绳的,他总是尽可能地向毕加索的立场靠拢。他的那杆笔在针对毕加索的对手或反对者时毫不客气,譬如他为了褒扬毕加索而不惜贬低马蒂斯:“马蒂斯先生充其量是个改良派,而算不上发明家。”而对待毕加索则永远充满温情。他终生都不曾修改自己的观点:毕加索是全世界最优秀的画家。于是许多人都说:诗人阿波里奈完全是画家毕加索的影子,几乎每时每刻都不曾忘记维护自己的主人的尊严。

作为一个运动的立体主义,其实是阿波里奈创立的——在这个意义上,毕加索又是阿波里奈手中最重要的一件道具。因为毕加索本人认为这一运动根本就不存在。但是世人还是接受了阿波里奈的观点,不容毕加索推辞地将其奉为立体主义的领袖。毕加索自然是成功了,更为成功的是阿波里奈——他在推举一个人的同时无形中倡导了一个艺术流派。而这个流派带来的荣誉则被更多的画家分享。据伏拉明克和弗朗西斯·卡尔科说:“不久以后许多人都在思考如果没有纪尧姆·阿波里奈,立体主义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这已是对阿波里奈最高的评价。我们也会由此联想:如果没有阿波里奈,毕加索散发的光芒是否会略为减弱——至少,有了阿波里奈的摇旗呐喊,毕加索也如虎添翼。

在巴黎,诗人与画家的友谊是有传统的。最著名的是波德莱尔与德拉克洛瓦。阿波里奈的姿态不无模仿自己的前辈波德莱尔的痕迹,他把冉冉升起的毕加索视为属于自己的德拉克洛瓦——命中注定应该出现。在助其一臂之力的过程中,他自己也感受到了一种恐怕比毕加索还要强烈的使命感。他热爱这新时代的“恶之花”——并以保护它、浇灌它为自己的责任。他这种无私的行为同样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收获,那就是现代绘画对他的诗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以立体主义画家为榜样,让诗歌反映日常生活、反映生活中的新人新事,这就需要一种十分惊人的文化功底和一种特殊的想像力。他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调整其色板与色彩:纪尧姆·阿波里奈的风格就逐渐地形成了。”

几乎是在与阿波里奈同时代,里尔克也移居巴黎(1902年),投于雕塑家罗丹的门下,撰写了《罗丹传》,后来又担任了罗丹的私人秘书。里尔克作为诗人的成长,很明显汲取过罗丹的营养。只可惜他们之间友谊不如阿波里奈与毕加索稳固,曾两次断交。这恐怕因为阿波里奈比里尔克更富有包容性,即使在毕加索性格的缺陷伤害到了他的自尊心——他也不曾考虑过背弃自己的天才朋友。他更能懂得精心维护的友谊对彼此各自的事业的重要性——或者说,这已是他们共同的事业。他们是真正的同志,是艺术的巴黎使他们会合了,且相得益彰。

1918年7月12日,毕加索与奥尔加·科克罗瓦结婚,特意邀请了阿波里奈担任伴郎——可见诗人在其心目中的位置。甚至可以推而广之:在毕加索的创作生涯里,阿波里奈也担任着伴郎的角色——帮助毕加索迎娶了立体主义这个超凡脱俗的“美女”。仅仅几个月后,有一天下午毕加索忽然心神不宁,照镜子时从自己的面容看到一种不祥的预兆——他拿起一支铅笔把镜中看到的那张脸画下来。这时他接到一个电话,得知阿波里奈去世的噩耗。

在阿波里奈的送葬队伍里,毕加索紧跟着灵柩,在他身后依次是其他画家、诗人。或许在那一瞬间,铁石心肠的毕加索才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他失去了自己的影子。

这几个细节串联在一起,也是挺微妙的。巴黎是这些艺术家共同的故乡。巴黎,不断举行着婚礼,又不断举行着葬礼——就像那些艺术家的喜怒哀乐,在不断地飘散,不断地变换。谁能够分得清自己是它的主人还是它的客人即使毕加索称得上是艺术天空一颗难得的恒星,但在他周围,乃至在他之前之后,更多的则是流星式的人物——在重复地表演着一闪而逝的命运。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所谓的卢浮宫(或其他艺术品博物馆),不过是他们的集体墓园。然而,他们的消失丝毫未影响巴黎存在的意义——即使那样,他们永远是巴黎缺席的在场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447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