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两位浪漫主义画家和其代表作分别是

19世纪两位浪漫主义画家和其代表作分别是,第1张

一。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

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伴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他们需要艺术成为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他们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

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该流派的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法国画家大卫《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式》,安格尔《泉》。

二,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现实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希阿岛的屠杀

1822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属于希腊版图的希阿岛,并且血洗掠夺了这个小岛。据说被杀平民有二万三千人,被卖为奴隶的有四万七千人。侵略者的暴行激怒了全欧洲的进步人士,也深深地激怒了画家德拉克洛瓦,他怀着巨大的同情,以鲜明有力的构思、动人心魄的形象和雄劲奔放的构图揭露了土耳其人的残暴罪行。在《希阿岛的屠杀》这幅画里,画家充满了人性和同情,极其生动地塑造了几组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人物。在画面右下方横躺着奄奄一息的**,胸怀袒露,不懂人事的婴儿正伏在胸前寻找活命的母乳。画家选择这一令人揪心的情节向侵略者发出最强烈的抗议;画面左边描绘了一组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已经失去反抗的能力,濒临绝望,束手待毙;前景坐着一位老妇人,抬首仰望苍天,向上帝发出求助和控诉,有人认为这个形象就是画家当时的精神形象;画家特别在前景右上方画一个骄横残暴的土耳其士兵,勒马驻脚、以胜利者的姿态得意地看着被他们蹂躏过的土地,在他的马背后还拖曳着被缚的裸体少女,那是豺狼的猎物。画家为了加强残暴的气氛和悲剧的色彩,大胆借用了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画中的光色,使画面色彩产生恐怖的真实感,透现了印象主义的晨光,有人说这幅画中的色彩打开了印象主义的天窗。这是一幅画家用生命激情、用愤怒与同情、用狂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塑造出来的人间悲剧场面。这幅史无前例的画震动了法国画坛,连他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老师格罗看了都大吃一惊,脱口而出:“这不是希阿岛的屠杀,而是绘画的屠杀。”就这幅画的艺术处理来看,画家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色彩的力度上,他采用豪放的大笔触,通过明暗对比与人物的动态,将画面分为前后两个大层次,这使评论家戈蒂埃感慨陈词:“强烈的色彩,画笔的愤怒,他使得古典主义者如此不满与激动,以致他们的假发都发抖了,而年轻的画家却感到非常满意。”土耳其人残酷地镇压希腊人民的反抗,激怒了当时欧洲的一切进步的文艺家。贝多芬谱写了《雅典的毁灭》;柏辽兹写了《希腊革命大合唱》;英国大诗人拜仑直接参战,牺牲在米索隆基。1827年德拉克洛瓦毅然用象征的手法创作了《米索隆基废墟上的希腊》,再次声援希腊人民。

  那要看你要那些……

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德拉克罗瓦(Delacroix)主要作品《自由引导人民》。 

现实主义:世纪现实主义画家乔凡尼·塞冈提尼作品《母子情》《生(自然三部曲)》 《死(自然三部曲)》 

 

印象主义:代表作家莫奈  作品《印象∶日出》

 

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有 塞尚 代表作品《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四季》静物系列  高更代表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及梵高 《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

 

野兽派:野兽派最主要的代表画家包括:马蒂斯、弗拉曼克、德兰等其中尤以马蒂斯最足以称为野兽派的一代宗匠。他的画多以女人作为主题,影响他最深的就是女性的美,他反复画女人的形体,注意韵律的和谐与优美。《奢侈·静寂·逸乐》和《裸妇》即为其代表名作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在法国著名画家大卫和安格尔的领导下达到顶峰。大卫的代表作有《马拉之死》,安格尔的代表作有《泉》等

 

超现实主义: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马格里特比利时画家。成熟期的作品具有超现实主义特点。代表作有《两姐妹》、《受威胁的凶手》等。不得不说的是另一名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 最有名的大概是《记忆的永恒》(1931),画中以平静得可怕的风景为衬托,停留着一只柔软易曲、正在熔化的表。

 

抽象派: 蒙德里安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 代表作《黄与蓝的构成》《百老汇爵士乐》

 

立体派:立体主义的主将是P·毕加索和布拉克。毕加索的油画《弹曼多林的少女》(1910),被认为是包含了立体主义因素的作品。

浪漫主义时期: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粉红色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晚年时的毕加索也较为浪漫: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同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394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