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指?

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指?,第1张

  《离骚》发展了上古口头文学——神话的浪漫主义传统,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源头。

  (1)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诗人以自我为原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凸现了自我形象的纯洁高大。《离骚》又自始至终贯串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表现出以身殉理想的坚决意志。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死,构成了屈原浪漫主义人格及其《离骚》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

  (2)具有深刻现实性的浪漫主义。

  屈原的浪漫主义理想不是脱离现实的幻想,而是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在诗的第一部分,诗人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了楚王的昏庸,党人的偷乐,群小的贪婪,展示了楚国政治舞台的黑暗现实,说明了屈原浪漫主义性格产生的典型环境。但由于屈原浪漫主义理想在现实中得不到实现,所以诗人在诗的第二、三部分“另辟神境”,以一系列神幻的情节进一步展示了他对理想的上下求索。这种纵横宇宙的丰富想象,把现实、历史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的诡奇境界,使诗篇抹上了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综上所述,《离骚》在创作方法上体现出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是具有深刻现实性的浪漫主义。

  (3)比兴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

  《离骚》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又有了新的创造。《诗经》的比兴大多比较单纯,只是就某一具体事物用比兴;而《离骚》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创造出了一种文彩斑烂、寄托幽远的意境,开拓了中国诗词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传统。

  (4)创造出新的诗体形式和绚烂华美的语言。

  《离骚》在诗体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采用了一种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的散文化句法,扩大了诗的容量。在结构形式上,它把《诗经》整齐短小的重章叠句扩大为长篇巨制。在语言运用上,大量运用了楚地方言和楚物名称,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此外,还大量使用了“焉”、“乎”、“哉”特别是“兮”的语气词,这样就大大增强了诗的抒情意味和节奏感。

——满意请及时采纳——

>>>你的采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是《离骚》。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样,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浪漫主义文学 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表现理想和幻想本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不过,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在西方则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这个时期。其最先形成于德国,而后波及到英国、法国和俄国,在短短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场风靡欧洲的文学运动,相继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盛行是反对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物。所以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人们常常以古典/浪漫的对立模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产生的原因。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意思简直包括一切不是按照古典传统写出的诗歌。”并指出这是一种“根据'古典的'与'浪漫的'之间的对立说法而建立的类型论。”这种对立或区别具体的含义是“指那种与新古典主义诗歌相对立并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启发并以此为榜样的诗歌”。 从这里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新古典主义对立”,是说浪漫主义力主表现个性与感性,不像古典主义文学那样强调理性以及对社会、国家整体的服从;“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得到启发”,是说浪漫主义在题材与主题的表现上富于传奇性、奇特性。这些特点都使浪漫主义文学有了与西方传统文学全然不同的面貌。 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崇尚自然的特点,强调以自然为对象和表现人性的自然本质。我们在前面已经提浪漫主义文学 及,浪漫主义文学尤为重视自然。这个"自然"既是指那个与社会生活截然不同的大自然,又是指突现了人之本性的自然。浪漫主义文学所以关注自然,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是因为对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违反人性的都市文明和工业文化的失望。浪漫主义认为,人性原有的纯朴与自然,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都因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因为物质欲望的弥漫,而逐渐丧失了。因此,对大自然的向往,对自然人性的歌颂,也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对象,从而为欧洲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正如美学家李斯托威尔所说:"自然这块天地,不得不等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方才得到了充分而又细致的发掘。拜伦、雪莱、华兹华斯、歌德,是他们第一次把大海、河流、山峦带进了他们自己的作品。" 另一方面,浪漫主义文学也常常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来表现人的自主能力和奋斗精神。以此来塑造理想中的英雄。 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 浪漫主义文学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的特点。浪漫主义在艺术表现上不求"形似",不像现实主义那样追求细节的真实,而是依据主观感情的逻辑和表现理想的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夸张、虚构、变形、比喻、象征等非再现性的艺术手段,致力于理想的艺术世界的创造,从而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特色。浪漫主义文学经常使用异常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传奇式的故事情节,华丽的语言形式,把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自然奇观和异域风情揉合起来,以表现理想中的世界和人生,呈现出雄奇瑰伟的浪漫气势。现实主义创作的冷静刻画和细节真实在浪漫主义作品中是极少见的,即使是写实的场面,浪漫主义也把笔墨用在对奇异新鲜事物的表现上,尽力表现主观感觉和思想感情。 注重主观感情和理想 注重主观感情和理想的表现是浪漫主义的根本特点,因此,由于理想的性质与取向不同,浪漫主义也就有了所谓的"积极"和"消极"之分。所谓的积极浪漫主义,是指那种表现了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一致的理想和感情的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因为有积极进取的特点,它表现的理想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并以这种理想来批判一切丑恶的现实。而所谓的消极浪漫主义则是指那种把已经或正在消亡的生活作为理想的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而把目光投向过去,已经被历史所遗弃的生活成了它的理想的寄寓之所,因此消极浪漫主义常常流露出一种感伤的情绪,其艺术趣味也因此透露出晦暗甚至病态的气息。但是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消极浪漫主义就一定是不好的甚至是反动的。因为被历史发展所遗弃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并非都是毫无可取的,历史的发展有时候也会以美好事物的丧失作为代价。

我们都应该知道浪漫主义这个词。你一定是中学时学的。如果你不相信,回家看看你的语文课本。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找到它,看看书中如何介绍屈原和李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和政治家,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在18世纪,英国和法国已经是欧洲的主要强国。他们很早就实现了中央集权,国力很强,科学和艺术成就达到了顶峰。

相比之下,德国是一个落后地区。它没有统一的国家。所谓“德国”,实际上是一组德语小国的总称,其经济和军事实力不如英法,尤其是法国,大量德国人在一系列战争中丧生,使德国人感到自卑和屈辱。因此,德国思想家开始为国家探索出路。他们认为,富国强民当然是必要的,但要做到这一点,德国人首先必须有一颗凝聚人心的心,德国人需要自己原有的意识形态资源。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不同意法国人的观点,他们故意扭转法国盛行的思潮。18世纪,启蒙运动是法国最受欢迎的运动。整个欧洲都受到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如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事实上,这些思想家的观点各不相同,但他们在一些基本方面达成了坚实的共识,这就是启蒙。启蒙运动认为人类的理性是最强大的。

理性可以回答一切问题,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生长和运行都符合一定的理性。如果一个问题被提出,而我们无法回答,我们不能责怪理性,但这个问题是错误的;而且,正确的答案、正确的观点、正确的思想和理想必须相互兼容。启蒙运动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当时科学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法国有一位早期启蒙思想家,名叫丰特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255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