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个格格是谁?

清朝最后一个格格是谁?,第1张

爱新觉罗·显琦出身于皇族,父亲是肃亲王善耆,叔叔是清末皇帝溥仪,她在家中姊妹中排17,因此又被称为17格格。不过,显琦虽贵为格格,但她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民国七年了。

因为当初清王朝退位时,北洋政府和皇室签了《皇室优待条件》,同意溥仪继续保持清朝皇帝帝号,承认爱新觉罗家族依然是皇室。所以就算时代变了,但按皇室的规矩,显琦依然被称为清朝格格。早在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的时候,身为肃亲王的善耆随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离开了久居多年的北京城,举家迁居到旅顺。善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不甘心延续了2百多年的清王朝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早在辛亥革命胜利的时候,善耆便组建宗社党,坚决反对南北议和,更不同意清帝退位。但是,善耆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螳螂挡车,对历史进程丝毫不会有任何影响。所以,在清帝退位后,一向亲日的善耆,便把复国的希望寄托在了日本人身上,希望借日本人的力量,实现复辟。

其实,在满清贵族中,善耆是个文武皆备的人才。早年慈禧掌权时,他做过税务总管。在任上时敢于惩治贪污腐败,同时对税收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如此,还把“洋人经商不需纳税”的规矩,改为“一体纳税”。

所以他在任上头一年,便创收了60多万的税收,这可比之前的20万税收翻了数番之多。此外,善耆还整治过市场,建立警政等,让一度暮气沉沉的北京城焕然一新,治安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可惜,善耆的改革由于触动了守旧派的利益,因此在庆亲王奕劻等人的弹劾下,善耆的官职都没能做久。尽管仕途不顺,但善耆却依然选择了忠于清王朝的道路。

在旅顺期间,善耆和日本人极为亲近,他为了体现出他对日本人的感情和忠诚,不光两次登上白玉山,一次为睦仁天皇去世而服丧三日;另一次为嘉仁天皇登基,在白玉山拜谒日本侵华陆军将士亡灵。不光善耆本人做出投敌卖国的事,他还不许38个子女做中国的官或民。所以,在子女年幼时,善耆便把他们全部送到日本去生活和学习,并要求他们谨记复兴帝业,同时也时刻不要忘记日本的恩情。

不过,善耆的身体不好,只活了56岁便病逝了。在善耆去世的时候,显琦才4岁。虽说是侧妃所生,又父母皆不在人世,好在善耆在临终前,将她交托给了3个年龄最大的姐姐代为抚养,因此显琦的童年过得依旧锦衣玉食,贵族气派十足。按善耆的遗嘱,显琦到了读书的年纪,也被送到了日本接受教育。显琦聪明开朗,在日本的贵族学校,很快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

1937年,抗战爆发后,显琦被迫中断了学业,回到了旅顺。这是显琦离开王府多年后的第一次回家。此时,她已经出落成了大姑娘,她那时髦的卷发,弯弯的柳叶眉,摩登的服装,和大大咧咧的性格,无不让长辈们皱眉。不过,比起显琦的计划,这些根本算不了什么。显琦说,她要去做记者,要不然做个歌唱演员也行。这就让王府上下都震惊了!毕竟是皇室的格格,谁听说格格还需要抛头露面出去工作挣钱的?这太丢人了。

显琦是个认定了目标就去干的人,所以她干脆瞒着长辈们去了北京,给一家日本百货公司做顾问,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其实在显琦而言,工作的确是只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显琦吃穿不愁,不知道什么叫节省。她为人大方,朋友来公司买东西,都记在她的账上,下了班她又喜欢请同事出去吃喝玩乐,所以她每个月的薪水还不够填平公司的欠账呢。

不过,显琦不在乎,毕竟王府虽然破落了,但还有大哥大姐们照应她,所以她并不缺钱花。可是,显琦也有惹哥哥不高兴的时候。有一次,显琦学姐姐显圩(川岛芳子)剪了个男孩子的短头发,还特意穿了旗袍在影楼拍了一张照片。

由于照片拍得很好,影楼老板就把它放大摆在橱窗里了。没想到,这张照片被显琦的哥哥看到了。他勃然大怒,当即就和影楼老板交涉,表示格格的照片怎么能挂在外面随便让人看呢!影楼老板知道摊上事了,吓得赶紧把照片撤下来,又用相框镶好,再亲自送到王府去。

尽管事后,哥哥也训斥了显琦,但显琦却并不以为然。1949年,内战接近尾声,眼看着国家就要解放了。显琦的哥哥们惊惶不安,他们对未来的命运实在没有把握,不知道新的政治下,他们又将要经历什么样的命运。他们看到许多达官贵人都纷纷远避海外,他们也决定先出国避一避再说。显琦一向看不起几个哥哥,她觉得这几个哥哥虽然都在国外读了最好的军事学校,但他们身上都有一股纨绔公子的习气,毫无出息。

哥哥们走后,家里除了显琦,还留下了9口人。此时,家里的境况早大不如前,显琦带着9口人租住在东单合院。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到了显琦身上。起初,显琦还能卖点旧衣服,但是衣服也有卖完的时候。想着有10张嘴还要吃饭,显琦又利用她会织毛衣的手艺,给人织毛衣。尽管她每天不停地织,但织好一件毛衣最快也要3天,虽然不停不歇,可还是不够生活的开支。

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显琦非常能吃苦,她开过洗衣坊,做过零工……尽管如此,她对生活丝毫没有抱怨。1952年,显琦的哥哥得知了她的境况后,想办法从日本寄回来一笔钱,让她改善生活。显琦有了本钱后,她决定继续做生意。当时,北京城里的四川人很多,但是四川菜馆却寥寥无几,所以她开了一家川菜馆。

由于味道正宗,价格亲民,所以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来消费,川菜馆子也渐渐有了名气。两年后,国家政策不让私有化,显琦开的菜馆被合营了。不过,由于她有学问,又十分精通日语,所以受聘到中央编译局做了一名职员。这个时候,显琦一家人的生活才渐渐有了起色。此时,显琦已经36岁了。

有热心人看显琦还没有结婚,于是把她介绍给了丧偶多年的画家马万里。也许是缘分使然,两个人在交往不久后,便举行了婚礼。婚后,显琦和马万里过着寻常夫妻的生活,安定祥和。这让显琦有时候也会感叹,以前王府里的格格,从来都是要嫁给蒙古小王爷的,哪能由着自己做主。时代变了,她虽然是个旧朝格格,但是她的婚姻好歹由自己作了主,这让她颇为高兴。

可惜,好日子并不长久。1958年,在政治运动爆发后,显琦受出身及姐姐显圩所累,被关进了监狱。考虑到不能让马万里再受牵连,显琦在监狱里和马万里办理了离婚手续。等显琦从监狱出来时,已经过去了15年。不过等着她的并不是恢复自由,而是到天津茶淀农场去劳动改造。在辛苦的劳作和无尽的批斗中,默默忍受的显琦不知道,有个叫施有为的人一直在关注着她。

有一天,施有为找到显琦,送给她一把自制的铁锹和一本日文书,并诚恳地对她说,他没有钱,也是穷人,他不在乎显琦的出身……施有为的话朴素又温暖,让久已麻木的显琦感动不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显琦觉得施有为是个值得托付的人,所以她答应了施有为的求婚,两人在农场举行了朴素的婚礼。

1976年,显琦劳累成疾,不得不办理了病退。尽管病退有利于身体的休养,但不干活就没有钱,没有钱吃什么喝什么呢?显琦经过思考,最终给国家***写了一封求职信。好在国家***很关心显琦的生活,不久后便把她安排进了文史馆工作。1992年,76岁的显琦已经退休在家,但闲不住的她始终想为国家做点什么。思来想去,显琦决定开日语学校。为了能早日实现这个愿望,显琦不顾年迈,在日本和北京之间来回奔波,四处演讲筹集学费。

经过4年的精心准备,显琦终于在河北创办了爱心日语学校,这所学校在当时是设备最为齐全的一所民办学校。此后,显琦一边抓教学一边做管理。在她的努力下,到90年代末期,她在爱心日语学校的基础上,又创办了东方大学城。直到此时,显琦才用她赚来的钱买了人生第一套房子。2014年,显琦因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卒年95岁。(参考史料:《中国最后一位格格》等)

说到清朝的格格们的故事其实真的是挺多的,后宫的宫斗啊什么的真的是太可怕了,但是竟然这么可怕那就涉及到利益,什么谁最美啊,最美的刚好就能得到皇帝的宠爱了等等这些乱七八糟的,那么我们不妨来说说看,清朝最美的格格是谁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格格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姐姐、姑娘之意。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格”,无定制。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在影视剧中把皇帝之女称作“格格”是不准确的,今天我们所见的这几名格格的相貌不错,可以称得上晚清最漂亮的格格了。但是在今天看了,有些还真是要人命啊,不得不说时代不一样,人的口味也不一样!

1、完颜立童记

她是一位晚清格格,长相清秀,身材纤瘦颀长,眉眼精致,皮肤娇嫩白皙,人称大格格或王大姑娘,她也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表姐妹。她到底是谁呢她叫完颜立童记,又名王敏彤。

自小受母亲及长辈的规训,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大家闺秀,也养成了她温婉的性格。

王敏彤扮演戏剧中的丫环更是十分的惊艳

她极爱溥仪,却因婉容的原因不得不割舍。这位文静、优雅的女士,一生命运多舛,几次婚姻的机缘,都被错过了,终生未嫁,她在晚年时精神几近崩溃。

完颜立童记不愧是清末皇族最漂亮的格格

我们从图中看到,完颜立童记不愧是清末皇族最漂亮的格格,其清丽甚至赛过孟小冬。

“王大姑娘”一心喜欢溥仪,据说溥仪嫌弃她没文化,而未能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2、爱新觉罗·恒香

爱新觉罗·恒香,人称二格格,又名金仲馨。她除了是清末军机大臣毓朗贝勒的女儿这个身份外,还有一个身份也尤然尊贵,她还是末代皇后·婉容的养母。

这位皇族**,端庄善良、精明强干、豁达开朗、敢作敢为、做事果断并充满智慧的女人,她对婉容一生的影响极为深刻。

爱新觉罗·恒香(朗贝勒府二格格)

3、爱新觉罗·韫颖

她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妹,家中排行老三,人称三格格。她要比溥仪小上几岁,生出在北京紫禁城,她的父亲不用说,自然是清末摄政王载沣。

这位格格,相貌出众,面庞清秀,身材颀长,单从长相来看,她是那个时代最漂亮的格格之一。

爱新觉罗·韫颖,英文名“Lily”,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

4、爱新觉罗·显琦

她被称为“清朝最后一位格格”,她就是清朝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第十七女金默玉,本名爱新觉罗·显琦。她的奇不仅仅是她的身份和身世,而是在于她那令人称奇的心态和性格。

生活给了她苦难,她却微笑着一一化解,保持着童真与乐观。

如她自己所说:人的生活中有"喜怒哀乐"。但"怒"和"哀"应该放在心里,只有"喜"和"乐"才拿出来与人分享,让别人开心,人生就是这样。

爱新觉罗·显琦

5、爱新觉罗·韫龢

爱新觉罗·韫龢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二妹,与溥仪是一奶同胞(同父、同母)。在溥仪一生中,她是姊妹中与之关系最密切者——直至溥仪逝世前,仍对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爱新觉罗·韫龢

6、爱新觉罗·韫媖

她是溥仪的大妹妹,曾嫁郭布罗·润良(末代皇后婉容之兄)为妻,后得急性阑尾炎,当时家里人不信西医,结果耽误了病情,不幸去世,享年17岁。

爱新觉罗·韫媖

7、爱新觉罗·恒慧

爱新觉罗·毓朗的嫡出长女为爱新觉罗·恒慧,恒慧有两个女儿。长女完颜立童记(又名“王敏彤”),次女完颜碧琳(又名“王涵”)。

爱新觉罗·恒慧

可以的

现在很多关于清朝的电视里皇帝的女儿都是格格,这是错的。

“格格”一词,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 关于清代,清代的格格,不是公主。凡是尊贵人家的**,都称格格。 亲王的女儿,称多罗格格,郡王的女儿,称固山格格。皇帝的女儿,称和硕格格,也称和硕公主。最尊贵的公主,称为固伦和硕公主。

清朝贵族女子等级 

第一级 固伦公主 皇后所生之女 固伦满语为天下 

第二级 和硕公主 皇妃所生之女 和硕满语为地方 

第三级 和硕格格 亲王之女 汉语为郡主 

第四级 多罗格格 郡王及世子之女 汉语为县主 

第五级 多罗格格 贝勒之女 汉语为郡君 

第六级 固山格格 贝子之女 汉语为县君 

第七级 格格 公之女 汉语为乡君 

第八级 统称为宗室女

阿哥是清代皇室称没有成年的皇子,就是皇帝的儿子。

阿哥可以娶格格的,格格又不是皇帝的女儿。

清朝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列子。

乾隆皇帝的母亲嫁给雍正的时候就是格格。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四品典仪凌柱之女。嗣帝乾隆帝生母。康熙时为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弘历。雍正元年封熹妃;八年晋熹贵妃;九年,孝敬皇后崩后,摄六宫事。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

嘉庆皇帝的逊嫔嫁给他的时候就是格格,逊嫔沈佳氏,内务府大臣职衔永和女。大约生活在乾隆朝晚期,为嘉庆帝颙琰登基前之小妾。乾隆时为嘉亲王颙琰(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潜邸格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生颙琰第五女,早殇,后追赠慧安和硕公主。不久沈佳氏卒。嘉庆二年月追封为逊嫔。

试婚格格的结局一般都不怎么好,不是被公主猜忌,就是被驸马虐待。基本如果当了试婚格格,就不有什么幸福生活了。

试婚格格是满清时期一种特有的制度。当公主被指婚之后,帝王就会挑选一名伶俐的宫女作为试婚格格去到驸马家。试婚格格要去驸马家里生活几天,吃住都在一起,也要同榻而眠。然后回宫把这些细节都告诉给帝王和公主,以此来考虑这个驸马值不值得公主下嫁。

如果试婚格格回来说的都是好话,公主同意下嫁了。试婚格格就会作为陪嫁丫鬟和公主一起嫁到驸马家中,成为驸马的一名通房丫头。因为试婚格格已经先与驸马有了婚姻之实,公主自然十分嫉恨,毕竟是这个丫鬟先睡了自己的驸马。所以一般情况下,公主都会对试婚格格非打即骂。如果有幸遇到一个善良的公主,也会把试婚格格与驸马隔开,不让他们过多接触,免得产生感情。这样的试婚格格,要么被公主敌对折磨,要么就要在后院里孤寂一生,无论怎样,都没有什么好结局。

另一种可能就是试婚格格回来描述的情况,帝王和公主并不满意,所以取消了赐婚。毕竟是自己的大臣,赐婚取消了也要给一点安抚。这时候试婚格格就会被代替公主嫁给驸马,对于试婚格格来说,这就是最惨的结局了。驸马家里肯定都会埋怨嫉恨她,毕竟迎娶公主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赐婚取消肯定是试婚格格回宫说了坏话。驸马家里就会把赐婚取消的原因都归结于试婚格格身上,虽然不能把她害死,但是肯定也不会对她和善。这种情况下的试婚格格,即便不被打骂,也就只是后院的一个摆设罢了,驸马肯定不会宠爱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5921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