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真实恩怨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真实恩怨,第1张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真实恩怨

太平公主何许人?谁都知道。这个武则天40岁才生下的女人,注定要一生与权力斗争相伴。她的几个哥哥不是gay就是偏执狂或者懦夫。武则天总说:吾女类我。可武则天并不想把皇位给她,也许她觉得一个女人做皇帝太苦,也许她觉得皇位还是要留给儿子。总之她的2个小儿子分别当了皇帝。太平很不爽,谁都不想屈居人下,况且是才能不如自己的,况且又是女性权力膨胀的则天时期。

儿子李显当了皇帝,中宗自己不怎样,不过老婆女儿是个厉害角色,韦后这个人是让人钦佩的,她跟了李显那么多年,吃尽了苦头却始终坚韧不屈,还时常鼓励自己的窝囊丈夫不要自杀。她的才智是天生的,她的野心是李家亏欠补偿她的。终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韦后和安乐双双发飙,毒死了中宗。韦后要称制了,要登基了。她拉拢了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包括上官婉儿。她还想拉拢小姑子太平,可是她错了,太平她姓李,她怎么甘愿把江山给你,更何况她曾离江山只有一步之遥。太平她出手了,她已经很久没出手了,这么多年来看着韦后和李裹儿母女如跳梁小丑一般作戏,她一直隐忍不发。终于也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太平联合侄子李隆基,将韦后一党尽数诛灭,韦后香儿、安乐裹儿、上官婕妤尽葬身大明宫中。

太平要登基了,李姓皇朝的嫡亲子女只有李旦和太平了。李旦也是个窝囊废,大臣中纷纷有人支持太平登基。武则天这个人后世褒贬很多,但大多数人认为,则天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起开元盛世,总体上是个有道明君。而此时的唐朝,无论大臣还是百姓,早已习惯女主天下的事实,只要有饭吃,谁关心皇帝是女人还是鞑子。

可太平拒绝了,因为此时的她深深爱上了自己的侄子隆基。在这么多年的相处和最后的并肩作战上,她被隆基那种英姿果敢所深深吸引。她已经很久没有如此的激情了,诚然,她有的是谋略,但没有隆基的英勇,这一切都是空。因为她不是后宫的嫔妃在争风吃醋,她是当朝的镇国公主,是权力漩涡的中心啊。这么多年来,一直是隆基在保护着她。太平有过多次的婚姻,可所遇到的都是弱质男人,哪一个配了上她的地位、美貌和智慧。她和李旦的关系最好,从下看着隆基长大,一点点看着这个漂亮男孩慢慢长成英俊健硕的大男人,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她拒绝了,她要隆基成为一代君王,所以她把江山让给你哥哥睿宗,她希望哥哥睿宗立隆基为太子。睿宗继位了。可是天下都知道,江山是太平让的,所有的大臣都归心于太平,当朝的7个宰相有5个是太平的门生。太平才是大唐朝真正的女皇。

而此时的隆基呢,他正在和太平的儿子薛崇简打得火热。

薛崇简是太平和第一任丈夫薛绍的儿子,崇简吸取了父母外貌的优点,长的眉清目秀,却又不乏一丝俊朗。小时候,隆基经常去姑妈家玩,对这个表弟格外的好。两个人经常一起洗澡,一起玩闹。可是后来,两个人都渐渐长大,看着慢慢变化的身体,崇简有点不好意思了。终于有一次,在两个人一起游泳的时候,撞在了一起,下体竟然有了反应。隆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这十几年来,他多么想亲崇简,想触摸崇简每一寸皮肤。而崇简呢?他多想躺在隆基的怀中,任由隆基亲吻。而这一次,隆基进入了崇简的身体。

此后,隆基和崇简一有机会就在一起享受床底之欢,有时在长安高档的酒楼里,有时家长不在的时,甚至在太平或相王府中,两个年轻力壮的男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情欲。

隆基帮太平,因为隆基爱崇简。韦后要对太平下手,崇简慌忙跑到隆基面前,求隆基帮助自己的母亲,隆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不会让崇简失望的,于是他在太平的配合下,冲到了大明宫,将婶娘和堂妹剁成了肉泥。在他的心中,只有他的表弟爱人崇简。

睿宗登基了,大唐又恢复了平静。隆基和崇简又可以安静自如地享受二人世界。他们北上长城,南下杭州,东登泰山,西游回疆。这段时间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光。

他们回到了长安,而那天,太平去了大明宫商议朝政,隆基来到了镇国公主府,他们两个人关上了大门,赤身裸体地在房间里跑啊跑,闹啊闹,不久变抱在了一起,进入了正题。突然,房门打开了,他们眼中出现了一张怒不可遏的脸,正张脸的肌肉抽搐在了一起。那就是太平公主。原来,外间早已风传隆基和崇简短袖分桃的感情,太平一直不相信,今天她略施小计,竟然得到了真相。

她最爱的男人,和最爱的亲人,竟然双双背弃了她。她冲出了公主府,一路哭泣跑到了无字碑前,泪水流满了她已有皱纹的脸颊。她向她最敬畏的母亲喊到,这么多年来,她虽始终高高在上,连最嚣张的武三思、最毒辣的韦后都要对她礼让三分,而到头来,男人、亲人、皇位,都离她而去,她最终一无所有。她对着无字碑叫到:母亲啊,请赐予我力量吧!

她要报复,报复这个世道,报复所有背弃她的人。她密调心腹禁卫军总领崔缇,她要控制整个大明宫,她要夺取本该属于自己的皇位。

而此时的隆基,他不是不知道姑母对自己的感情,他也知道自己的姑母,是那么不可一世,岂能受此屈辱。他赶紧回到宫中,见了一个关键人物,随即扭转了整个战局,也使得太平功亏一篑。那个人就是崔缇。崔缇虽是太平的人,却爱慕李隆基已久,他恨李隆基心中只有薛崇简一人。而此时的隆基,已经失去了理智,他答应崔缇,只要肯帮他对付太平,他愿意离开崇简,和他在一起。

崔缇背叛了太平。太平真的没想到崔缇也竟然拜倒在李隆基的阳具之下。公主府被围了,太平已经回天乏数。隆基站在公主府的庭院里,这个他游玩过二十几年的庭院,是多么熟悉。他不想杀太平,只是要太平同意自己和崇简的感情,让他们在一起。

而此时的崇简,看着悲怆的母亲,深感罪孽身重。从小到大,他什么都听母亲的,强悍的母亲安排了他的一切,他重来没有反抗过母亲,更不用说忤逆了。他想和母亲说说话,可是太平却只瞟了他一眼,默默地闭上了眼睛。崇简他偷偷来到自己的房间,看着那张和隆基一起玩闹的床底,心中无限悲凉。他是懦弱的,现在他的母亲和自己的爱人正在你死我活之中,他痛苦不已。他偷偷吃下了100多枚合欢散,抱着隆基的画像,躺在了床上。

太平的心中何尝不痛苦万分,自己已经一败涂地,但此刻要她投降,还不如让她去死。对,她想到了死,她第一次想到了死。此刻却是平静异常。只要自己死了,隆基一定会好好照顾崇简。她想歇一歇了。这五十多年来,她太累了。她想起了母亲,母亲一生与权力相斗,到最后孤身一人,也许很寂寞了。而此时,自己又何尝不寂寞。隆基和崇简是她一生的爱,也是她一生的恨,不过现在终于可以让恨消失,让爱永留下去了。

公主府突然一阵哀嚎,隆基赶紧冲进房内,只看见太平已经悬梁自尽,他急忙抱下了太平,又疯子一般冲进了崇简的房间。他哭了,他第一次哭,抱着崇简的身体,他多想崇简的身体能够热起来。他宁愿放弃一切,只愿和崇简在一起。

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崔缇被赐死。李隆基发誓再不爱任何男子,遂大立嫔妃,甚至连儿媳妇都不放过。他只是要给世人一个幻觉他爱女色。但他心中,爱的只有薛崇简。

这位公主就是唐朝时期的太平公主。说到太平公主在历史上应该是很有名的,她的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太平公主从小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自己也是非常的有才华,长得还很漂亮。太平公主后来的性格是因为经历了变故以后才会如此。在这场变故之前,太平公主的性格还是非常的阳光的。据说,有一次,太平公主在参加一次宴会的时候,穿了一身武官的衣服跳舞,武则天问了她原因,太平公主说是要送给自己未来驸马的,武则天听完以后不仅没有责怪她,反而更加喜欢她。

后来到了太平公主谈婚论嫁的年龄时,武则天为她挑选驸马的事情上花了很大的功夫,但是最后还是唐高宗给她选了一个非常出色的驸马。这个人就是薛绍,薛绍的长相非常出众,而且文武双全,是难得的青年才俊。而太平公主则是机灵聪慧,才情样貌也是很出众,两人可以说是郎才女貌,两人之间也是一见倾心。太平公主和薛绍结婚以后,日子也是过得非常的幸福,夫妻二人很是恩爱。但是武则天对于她们的婚姻却不太满意,因为薛绍是唐高宗选的,是唐高宗的外甥,武则天觉得唐高宗之所以选择薛绍成为驸马,是因为想要自己的亲信位居高位,以后可以抑制住自己的势力。而太平公主又是自己最宠爱的女儿,这个时候又被薛绍迷的团团转,武则天就更加不满意薛绍,想要让太平公主和武姓族人在一起,于是就对薛绍起了杀心。

太平公主成婚没有多久,唐太宗第八子李冲就谋反了,当时李冲联系的是薛绍的哥哥薛顗,薛顗积极的为李冲招兵买马,但是仅仅打了七天的仗,就被朝廷剿灭了。武则天因为一直不满意这个女婿,于是借着这个机会,一口咬定薛绍是帮凶,最终定了谋逆之罪。此事一出,太平公主多次向武则天求情,但是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太平公主的一再求情,武则天更加坚信薛绍不可留,于是就处死了薛绍。薛绍死了以后,太平公主每日以泪洗面,从此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再向以前那般活泼开朗,整个人都很冷漠凶狠,这个时候的太平公主认为,只有自己掌握了无上的权力以后,才可以掌握自己的生死大权,才可以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人和事。

看到太平公主因为丧父之后整日郁郁寡欢,武则天为了补偿女儿,很快就让自己的伯父的孙子武攸暨成为了太平公主的第二任驸马。但是太平公主刚刚才经历了丧夫之痛,对于武攸暨并没有任何感情,不再像对待第一次婚姻那般保持忠贞。性情大变以后的太平公主开始了奢靡的生活,包养男宠,甚至和朝中的一些大臣也有绯闻。对于太平公主的风流往事还有一件事。

据说有一天晚上,太平公主召了四个壮汉进了自己的房间,到了第二天宫女帮她打扫寝宫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那四个壮汉都死去了,对于他们是怎么死的众说纷纭,只有太平公主自己知道。有人说是因为太平公主如狼似虎,四个壮汉没有办法满足她,被累死的。但是也有人说是这四个男人是叛党,不仅忤逆自己的母亲,还评价自己的驸马,所以生气之下用这样的方式将这四个男人杀死了。不管真相如何,后人也不能凭空去猜,太平公主的一生改变源于驸马薛绍的死,也是非常的悲哀。

太平公主小的时候十分惹人喜爱,武则天和李治是他的父母,那么出生在这样的贵族之家,也想出生在了蜜罐里一样被保护起来。也被后代人成为最无忧无虑的公主,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李治最后一个孩子了,小的时候她生长在了外婆家,她的哥哥贺兰敏一点也不让人放心。

把太平公主随行的贴身丫环给侮辱了,武则因此天动怒,她也是为了免除自己女儿的后顾之忧,武则天则流放了贺兰敏。那么受保护的太平公主一生怎么样呢结局如何呢武则天为了保护她,让太平公主在没有到十岁的时候变身为了女道士,虽然对外称作是出家,可是她却一直在深宫里接受最优质的的教育培养。

到了稍稍大了一点的时候她的美貌的名声也开始在外传播,这时候来了一位吐蕃国的大使要求婚于公主,李治和武则天当然不同意自己的宝贝女儿远嫁那么遥远的吐蕃。我认为,避免任何的危险,成为了太平公主一生的主题。

武则天和李治没办法想到好办法拒绝吐蕃,那么也只好让公主住进了太平观里。在太平公主第一次经历人生大喜的事儿是大概十七岁的时候,李治有个表外甥十分优秀便向太平公主求婚。这场婚礼甚是豪华,把县里的围墙拆除就是为了他们俩的婚车可以顺利的过去。

我认为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来可武则天和李治对于她的宠爱。武则天还做了这样一件事情,李治的外甥的嫂子地位并不是太高,武则天便想让他们薛家休妻,薛家也是因为太平公主收到了武则天的保护而十分的不满。

随后薛家人参与了谋反,薛绍的哥哥连带关系被处死,薛家也十分愤怒参与了反叛。武则天也是处死了薛绍。但是太平公主的儿子才百天,俩人之前的日子十分的幸福美满。太平公主虽然被追加封户,但是从小身为公主的她并不缺这些物质上的东西,只期待一个美满的家庭。太平公主的第二次婚姻并不美满,我觉得也成为了她一生的转折点,嫁给了武攸暨的武家,母亲武则天当然继续保护她,在第二次婚姻中武则天顺利登基。

成为了武家儿媳妇的太平公主当然如日中天,武则天的魄当时实在太大了。这次的婚姻武结果让则天看清楚了自己的女儿和自己十分的相似。因位太平公主把自己的丈夫献给了自己的母亲,十分不解。武则天和李治在公主刚出生的时候商量决定一辈子不要让女儿参政,太平公主唯一的一次斗争经验就是和母亲一起陷害了薛家。唐朝武则天时期,武家和李家频繁的产生仇视的火花,李显也被武则天推上了皇位。最后又是故伎重施通过联姻解决的政治上的矛盾,这时候上官婉儿的男人也逐渐掌握了权力。

太平公主 >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描写了太平公主和母女二人的亲情和斗争,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着实缠绵悱恻。历史上的太平公主其实是个悲剧人物,她美貌、聪敏,很有政治智慧,差一点成为“武则天第二”,然而非但没能步她母亲的后尘,反而落得个悬梁自尽的结局。太平公主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差一点就步母亲的后尘,成为“武则天第二”。她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上面有四个哥哥,其中三哥李显即后来 的唐中宗,四哥李旦即后来的唐睿宗。武则天曾说太平公主“类己”,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女儿长得像自己,二是说女儿的性格爱好与自己类似。太平公主 “多权略”,喜爱政治,这与武则天非常相像,她在武则天晚年将张昌宗介绍给母亲作男宠,这种情趣也与武则天不谋而合。 >太平公主幼时常 到姥姥杨氏家去。当时表哥贺兰敏之因和杨氏私通,也常在姥姥家。《旧唐书・贺兰敏之传》说:“时太平公主尚幼,往来荣国(指武则天母亲杨氏)之家,宫人侍 行,又尝为敏之所逼。俄而奸污事发,配流雷州,行至韶州,以马缰自缢而死。”即太平公主曾遭到表哥的 ,武则天可以容忍外甥与自己的母亲私通,但不能容 忍他奸污自己钟爱的小女儿,因此武则天毫不客气地除掉了贺兰敏之。此时的太平公主大约年仅8岁,这一伤害对她的影响可想而知,在以后的岁月中,太平公主私 生活上的混乱既来自家族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也与她幼时的经历不无关系。 >太平公主的一生并不太平,她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她一生参与了三次重大的政治斗争,并且卷入的程度一次比一次深,所起的作用也一次比一次更大。早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太平公主就对皇朝政务很感兴趣,常常“预谋议”,但武则天没有允许她公开从政。到了武则天晚期,为了除掉给自己制造麻烦的男宠薛怀 义,武则天曾借助太平公主之手,她“密诏太平公主择健妇缚之殿中,命建昌王武攸宁、将作大匠宗晋卿率壮士击杀之,以畚车载尸还白马寺”。太平公主虽参与了 这件事,但抛头露面的是别人,从这件事情中也可以看出太平公主非常精明,她只在幕后谋议,而不公开出面参政。这种做事方法可能是因为武则天的干预,使她无 法充分地展示身手,但也很可能是出自太平公主本人的政治智慧。太平公主不但秉承了母亲的睿智与美貌,同时也继承了母亲刚毅果断的政治才能,她辅助武则天成 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还推动废除噩梦般的酷吏制度,为此武则天封她为监国大公主。 >太平公主参与的第一次重大政治斗争是张柬之等起 兵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武则天晚年,二张倚仗武则天的宠爱,无法无天,大有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之势。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张氏兄弟将邵王李重 润、其妹永泰郡主、妹夫魏王武延基下狱逼死,这不仅得罪了李氏,也得罪了武氏,迫使他们联合起来反对二张。神龙元年(705),宰相张柬之联合右羽林卫大 将军李多祚起兵诛杀二张,逼迫武则天让位于中宗,还政于李唐。太平公主也参与了这次斗争,但只是“预诛张易之谋”,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后来她被封为“镇 国太平公主”。后人分析太平公主参与此事的动机可能有两个:其一是她作为李氏女、武氏媳,不能容忍张氏兄弟掌权;再一个可能是私人原因,即张昌宗诬陷她的 情人高戬,把高戬投入了监狱。 >唐中宗即位后,皇后韦氏想效仿武则天,不断拉帮结伙,图谋干政。这时太平公主也从后台走到前台,神龙二 年,她开府置官属,并建立起自己的势力集团,发展到与安乐公主“各树朋党,更相谮毁”。由此,太平公主及其四哥相王(即后来的唐睿宗)、相王之子都 成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图谋掌权的最大障碍。景龙四年(710),韦后与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唐中宗,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帝,自己临朝摄政,并密谋害死小皇 帝,除去相王和太平公主,革掉之命。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联合万骑果毅陈玄礼等起兵,杀死了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相王即位,为唐睿宗。在这次斗争中, 太平公主态度积极,不仅参与了事先的谋议,而且派儿子薛崇简直接参加了行动。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即太平公主可以让李氏掌权,也可以让武氏掌权,就是不 能允许韦氏占有天下。太平公主在这次斗争中还起了一个重要作用,即在处理小皇帝的问题上,是她出面将小皇帝从御座上提下来,让四哥李旦坐上了帝位。太平公主参加的第三次政治斗争则是她与太子李隆基之间的斗争。唐睿宗面临的政治焦点,是唐睿宗联合太平公主要保皇位,而太子李隆基要争皇位,唐睿宗、太 平公主为了保皇位,就必须抑制太子李隆基的势力。为此,太平公主极想选一个弱小者为太子,于是制造种种事端意图废掉李隆基。她不仅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 子,不该立为太子,甚至要求宰相出面将太子换掉。一次,唐睿宗召宰相韦安石,说他担心大臣都心向太子,韦安石当即反驳道:“此必太平之计。”当时,“太平 于帘中窃听之”,顿时火冒三丈,立即想将韦安石治罪下狱。再到后来,“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门”,朝廷内外只闻有太平公主,不闻有太子,左右羽林将军也都投 靠了公主。先天二年(713),太平公主准备以羽林兵、南衙兵起兵,一举除掉李隆基。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首先诱杀左右羽林将军,然后迅速除掉 了参与阴谋的宰相。太平公主本人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第”,用李隆基赐给的一尺白绫,于大明宫内悬梁自尽,绝望地离开了人世。太平公主的血管里流动着极不安分的母亲的血液,她从小骄横放纵,长大后野心勃勃地觊觎高高在上的皇位,梦想有朝一日像母亲一样君临天下。然而,正如一位 先哲所预言的,历史往往会发生惊人的重复,但如果第一次是以喜剧面目出现,第二次则以悲剧结局告终。太平公主纵横捭阖,最后以悲剧了结的一生,仿佛为这句 预言做了一个最好的注解。她的失败,除了有她因过分注重情感使其难以应付冷酷险恶的政治斗争的一面外,其实也是历史的必然。 >首先,太 平公主的生活非常奢侈,她家中有男女仆人千人,“田园遍于近甸膏腴”,享受着一万户户丁交纳的租税,每年聚敛的财产可敌国家收入的一至二成,因此招致无数 人的反对。太平公主后来的失败,与她骄奢*逸、暴敛财物有着很大的关系。其次是因为太平公主政治腐败。唐中宗时,后宫一批女人干预政治,破坏任人制度,大 搞权钱交易,通过“打条子”封授了一大批“斜封官”,即花钱走后门买来的官员。睿宗即位后废止了这一做法,但不久在太平公主的干预下,又恢复了“斜封墨 敕”。这种腐败政治自然难得人心,所以当时便有“姚宋为相,邪不如正;太平用事,正不如邪”的说法。还有,自从武则天篡位称帝以后,人们对女人干预政治有 一种本能的警惕,在这种背景下,任何女人干政的企图都不会得逞的。所以说,太平公主注定难以摆脱悲剧人物的命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883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