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代公主结婚的流程是什么?比如唐宋明,给一个例子即可。

请问古代公主结婚的流程是什么?比如唐宋明,给一个例子即可。,第1张

古者天子嫁女,不自主婚,以同姓诸侯主之,故曰公主。唐犹以亲王主婚。宋始不

用,惟令掌婚者于内东门纳表,则天子自为主矣。明因之。

凡公主出降,行纳采问名礼,婿家备礼物表文于家庭,望阙再拜。掌婚者奉至内东

门,诣内使前曰:“朝恩贶室于某官某之子,某习先人之礼,使臣某请纳采。”以表跪

授内使。内使跪受,奉进内殿,执雁及礼物者从入。内使出,掌婚者曰:“将加卜筮,

使臣某问名。”进表如初,内使出曰:“有制。”掌婚者跪,内使宣曰;“皇帝第几女,

封某公主。”掌婚者俯伏,兴。入就次,赐宴出。

纳吉仪与纳采同。掌婚者致词曰:“加诸卜筮,占曰从吉,谨使臣某敢告纳徵。”

婿家具玄纁、玉帛、乘马、表文如仪。掌婚者致词曰:“朝恩贶室于某官某之子某,有

先人之礼,使臣某以束帛、乘马纳徵。”请期词曰:“某命臣某谨请吉日。”

亲迎日,婿公服告庙曰:“国恩贶室于某,以某日亲迎,敢告。”将行,父醮于厅,

随意致戒。婿再拜出,至内东门内。内使延入次,执雁及奉礼物者各陈于庭。其日,公

主礼服辞奉先殿,诣帝后前四拜,受爵。帝后随意训戒。受命讫,又四拜。降阶,内命

妇送至内殿门外,公主升辇。至内东门,降辇。婿揭帘,公主升轿。婿出次立。执雁者

以雁跪授婿,婿受雁,跪进于内使。内使跪受以授左右。婿再拜,先出,乘马还。公主

卤簿车辂后发,公侯百官命妇送至府。婿先候于门。公主至,婿揭帘。公主降,同诣祠

堂。婿东,公主西,皆再拜。进爵,读祝,又再拜。出,诣寝室。婿公主相向再拜,各

就坐,婿东,公主西。进馔合卺如仪,复相向再拜。明日,见舅姑。舅姑坐于东,西向。

公主立于西,东向,行四拜礼。舅姑答二拜。第十日,驸马朝见谢恩,行五拜礼。

初,洪武九年,太祖以太师李善长子祺为驸马都尉,尚临安公主。先期告奉先殿。

下嫁前二日,命使册公主。册后次日,谒奉先殿。又定驸马受诰仪,吏部官捧诰命置龙

亭,至太师府,驸马朝服拜受。次日,善长及驸马谢恩。后十日,始请婚期。二十六年,

稍更仪注。然仪注虽存,其拜姑舅及公主驸马相向拜之礼,终明之世实未尝行也。明年,

又更定公主、郡主封号、婚礼,及驸马、仪宾品秩。

弘治二年,册封仁和长公主,重定婚仪。入府,公主驸马同拜天地,行八拜礼。堂

内设公主座于东,西向,驸马东向座,余如前仪。嘉靖二年,工科给事中安磐等言:

“驸马见公主,行四拜礼,公主坐受二拜。虽贵贱本殊,而夫妇分定,于礼不安。”不

听。崇祯元年,教习驸马主事陈钟盛言:“臣都习驸马巩永固,驸马黎明于府门外月台

四拜,云至三月后,则上堂、上门、上影壁,行礼如前。始视膳于公主前,公主饮食于

上,驸马侍立于旁,过此,方议成婚。驸马馈果肴书臣,公主答礼书赐,皆大失礼。夫

既合卺,则俨然夫妇,安有跪拜数月,称臣侍膳,然后成婚者?《会典》行四拜于合卺

之前,明合卺后无拜礼也。以天子馆甥,下同隶役,岂所以尊朝廷?”帝是其言,令永

固即择日成婚。

凡选驸马,礼部榜谕在京官员军民子弟年十四至十六,容貌齐整、行止端庄、有家

教者报名,司礼内臣于诸王馆会选。不中,则博访于畿内、山东、河南。选中三人,钦

定一人,余二人送本处儒学,充廪生。自宣德时,驸马始有教习,用学官为之。正统以

后,令驸马赴监读书习礼。嘉请六年,始定礼部主事一人,专在驸马府教习。

今天,边肖将向你介绍宋代娶妻的礼仪。希望这能帮到你。

虽然《李周》明确规定:‘凡结婚生子的男子,只许有不超过五十两的纯丝。’这就意味着,婚姻中的男女不应该给嫁妆或价值超过五块黑丝的嫁妆。但在漫长的历史中,每个时代的社会富裕程度和礼仪不同,已婚妇女的家庭条件和地位也不同,因此妇女的嫁妆金额并不完全符合李周的要求。

自古以来,婚姻就是青年男女的终身大事。必须合法有礼。什么礼仪?结婚的六种仪式。这种婚礼是从周朝开始制定和实施的。后来到了宋代简化了,只保留了三项,分别是收礼、受礼、迎亲。

既然结婚仪式是从宋代开始简化的,那我们就以宋代为例,看看宋代到底有多少嫁妆女出嫁。

宋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首先,政府对嫁妆进行立法,用法律武器限制和规定嫁妆的数额。其次,嫁妆实际上是要征税的,而且非常典型的是与女性的财产权、继承权等权利挂钩。

首先,我们来看看宋代刑法典中有关嫁妆的规定。以后家里没有嫁出去的女人,家里除了殡仪馆,就有三分一分的财,容身,搜身。如果没有已婚妇女,已婚的嫂子和侄子给一分。如果死者在日本,其亲属与丈夫、老实人、陪伴其母的男子一起生活、做生意,且死者已死亡且在船上三年,则二支的住宅、财产、农田优先。如果没有结婚的姑姑、姐姐、侄子,都住在一起。

宋代女子分为嫁女、嫁女、嫁女,嫁妆是她们能从父母那里拿走的最大财产。到了宋代,出现了粗婚的流行趋势。普通家庭会尽最大努力给女儿买嫁妆。宋人普遍有一种心态:“养女本该早些攒下衣服、被子、嫁妆,没费多大力气就嫁出去了。如果不问,但说到临时,你会怎么做?但暂鲁而不仁子之耻也”。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人很成熟。社会上的男人都喜欢嫁给父母家的有钱人。这是一种社会氛围。高门家的女儿出嫁越多,陪伴她们的时间就越长。在宋代,一个公主结婚通常需要几万块银子,而一个富人娶一个女人通常需要几百甚至更多。所以在很多地方,生男的会带来快乐,生女的会带来悲伤,甚至还有很多女婴溺水的案例。

还有一些女性,由于家庭贫困,到了适婚年龄,仍然没有男人来求婚,甚至失去了一生,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在一些求高额嫁妆的地方,当地政府甚至会通过行政命令进行干预和管理,规定适合当地经济的嫁妆标准,超过这个标准的政府就会动用经济杠杆进行惩罚。

在宋代,女子的嫁妆数额和嫁妆项目都写在婚书上。男女谈婚论嫁,男方一定要在邀请函上写清楚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情况。女性还必须写下自己的年龄和随行财产。除了现金、珠宝和日常用品,这些列出的嫁妆还应该包括土地、房产等。

宋代还有一种特殊的社会风气,就是有钱人家有女儿,特别喜欢把女儿嫁给名人。当然,这位著名学者并没有特别提到进士。毕竟进士是稀罕物。甚至学者也是婚姻市场上很吃香的高手。到了考后的放榜日期,很多有女儿的家长都会早早地来个尾大不掉,拖着一些年轻未婚的新进士回家。这是当时众所周知的“拍马屁”趋势。

总之,宋代女性的嫁妆是历代最重的。不仅有衣服、珠宝、家庭必需品,还有土地、房产或不动产等大件物品。至于数量,也是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差异很大。但是,整个社会风气都是偏向于厚婚的。

普通家庭哪来那么多嫁妆?其实里面是有文章的。男女双方互赠一些贴纸后,男方会把聘礼送到女方家。嫁妆基本符合男女双方家庭的地位和身份。这些彩礼一般都是女方家作为嫁妆,她带着女儿回男方家。当然,女人应该在男人的嫁妆中增加一些财产。

在宋朝,活着的女人也有自己的财产。这种可以嫁到婆家的财产,叫做“棺材财产”。这是女方以嫁妆的名义从父家分得的财产,可以随女方出嫁带入婆家。还规定,女人的棺材不归婆家所有,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以后夫妻离婚,女方可以签个证明,把棺材全部带走。

还有一种情况是女方家境不太好,父母经济不富裕,想嫁的男方家境不太好,嫁妆也不太多,所以结婚时嫁妆太少,会很难看。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宋法》,如果妇女有一个成年的兄弟,这个兄弟也有义务为他们的姐妹筹集嫁妆。这是宋朝的特殊规定。其他朝代,女子出嫁,如果父母健在,嫁妆由父母定,哥哥不用出嫁妆。这完全符合当时盛行的婚俗,也是为了减轻多女家庭的负担。

女子无父无兄,“孤男寡女”的,政府承担一部分嫁妆。这就是宋代特有的“嫁妆制度”,又称“婚姻辅助制度”。政府承担的嫁妆数额是“已婚妇女将有30盎司的钱,再婚妇女将有20盎司的钱。”想娶女人,二十两银子都买不起。这种人性化的规定,无疑解决了很多单亲家庭女儿的嫁妆负担,是一种对人民的人文关怀。

有些地方,女性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将劳动所得作为自己未来的嫁妆。这种为自己保留嫁妆的行为被称为“个体户嫁衣”,在南方一些地区相当流行。当然,由于古代人的早婚,女性在娘家挣钱的时间很短,女性挣钱的途径很窄,所以这个嫁妆是有限的。

宋代女子的嫁妆决定了她在婆家的地位。从法律上讲,嫁妆是女人对家庭财产的继承。嫁妆属于女方本人。只有她有权支配和拥有嫁妆,嫁妆不属于男人的共同财产。当然,如果女方愿意纳入夫妻共同财产,政府也不会干预。

女人嫁妆的独立性体现在她与其他家庭成员没有任何关系。到了宋代,两兄弟离婚,妻子从娘家带来的嫁妆不能分享。即使嫁妆是一大片良田,也只能是女方自己所有,或者是她和丈夫共有。老公的哥哥不能碰。

如果夫妻生活有困难,丈夫要卖掉妻子的嫁妆,必须征得妻子的同意。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些规定有多少真正落实了,很难统计。妻子不同意的证明。丈夫无权处理妻子的私有财产,这是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关于妇女财产权的具体规定。从法律上看,这一规定也是宋代女性地位的体现。

如果丈夫去世,妻子没有再婚,她自然会和丈夫一起继承自己的全部财产。这是无可争议的。如果妻子想再婚,她有权将嫁妆带到新的家庭,前夫的家庭不得阻止她。

宋代对女性结婚有非常详细的规定。甚至法律也对嫁妆的数额、融资和所有权做出了具体规定。这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家庭婚姻观念的变化给女性带来的权利。这也是女性的一种自由。因为这种权利和自由,宋代女性比其他朝代拥有更多的财产权。保护女性的结婚权也起到稳定家庭和社会的作用。

1 古代结婚喝的交杯酒叫什么

合卺

拼音:hé jǐn

释义:汉族婚礼仪式之一。即新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举行于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以后。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后世改用杯盏,乃称“交杯酒”。宋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1333332623265代并有行“合卺”礼毕,掷盏于床下,使之一仰一覆,表示男俯女仰、阴阳和谐的习俗,带有明显的性象征的意味。还有通过看掷于地上两个杯的俯仰来看日后夫妇是否和谐。有些占卜的意意思,后亦以“合卺”借指成婚。《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孔颖达疏:“共牢而食者,同食一牲,不异牲也。。合卺,则不异爵,合卺有合体之义。共牢有同尊卑之义。体合则尊卑同,同尊卑,则相亲而不相离矣。”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礼官。。命 执双杯,以红绿同心结绾盏底,行交卺礼毕,以盏一仰一覆,安于床下,取大吉利意。”

/view/71730

2 交杯酒在古代有什么名称

“交杯酒”,是中国婚礼程序中的传统仪式之一。

在古代又称作“合卺”。合卺,就是指新婚夫妻在洞房之内共饮合欢酒。

“卺”是“瓤”之意,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用以饮酒,就叫 “合卺”。 合卺始于周代,后代合卺用匏,而匏是苦不可食之物,用来盛酒必是苦酒。

所以,夫妻共饮合卺酒,不但象征夫妻合二为一,自此已结永好,而且也有新娘新郎同甘共苦之意。 到了唐代,已经有“交杯酒”这一名称。

宋代以后,合卺之礼演变为新婚夫妻共饮交杯酒。在礼仪上,盛行用彩绸或彩纸将两只酒杯相连,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象征此后夫妻便连成一体,合体为一。

饮过之后把杯子掷于床下,以卜合谐与否,如果酒杯恰好一仰一合,它象征男俯女仰,美满交欢,天覆地载,这阴阳和谐之事,显然是大吉大利的了。

3 交杯酒的别称叫什么

1 交杯酒的别称是合卺。

2 “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古代又称为“合卺” (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

3 据说,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唐代十除了沿用飘作酒器外,亦可以杯代替,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好合。清末时期,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如今的婚仪中,“按杯于床下”之礼已被革除,“攥金钱”则为“掷纸花”所代替,惟“交杯酒”之礼仪仍然实行。

4 古代人结婚为什么要喝交杯酒

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礼记·昏羲》载:新郎、新娘各执一半被一剖为二的瓢饮酒。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jǐn)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hù)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xǔ)”,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

在唐代即有交杯酒这一名称,除了沿用瓢做酒器外,亦可以杯代替。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连,并绾(wǎn)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清末,交杯酒仪式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部分。

一、交杯酒的喝法:

第一种 相亲相爱式:一对新人手挽手的喝(也叫小交杯法:新娘新郎手腕扣手腕喝交杯酒)

第二种 团团圆圆式:双方转着圈的喝(是小交杯法,再加上围绕双人中心点转圈圈)

二、喝交杯酒的步骤:

第一步:碰杯,挽手,喝上一小口;

第二步:互相让对方喝上一口,表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三步:互换酒杯,然后喝完交杯酒

5 交杯酒的别称叫什么

交杯酒的别称是合卺。

“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古代又称为“合卺” (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据说,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唐代十除了沿用飘作酒器外,亦可以杯代替,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好合。

清末时期,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如今的婚仪中,“按杯于床下”之礼已被革除,“攥金钱”则为“掷纸花”所代替,惟“交杯酒”之礼仪仍然实行。

作为皇帝的女儿,公主一出生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出身非常高贵。公主的婚姻一般是由皇帝做主的,一般是政治联姻,而公主也大多是政治的牺牲品。一般来说,公主一般会嫁给以下几种人:

第一种是外邦的国王或者公子,这种情况,一般是国家与国家的联姻,皇帝利用公主来换取国家的安全,这些公主的命运往往非常悲惨。

第二种是朝廷重臣的儿子。皇帝之所以会让公主嫁给这些人,主要是为了维系君臣之间的关系。比如在五代十国时期,燕国皇帝慕容德的女儿平原公主,平原公主不仅长得非常好看,而且还相当的贤惠,深受慕容德的喜爱。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慕容德只能牺牲女儿平原公主,将平原公主嫁给段氏家族,当时段氏家族在朝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慕容德与段家进行政治联姻,也是无奈之举。

当然,平原公主嫁给段家公子段丰之后,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但是后来段丰受人陷害而死,平原公主也成为了寡妇,当时她只有14岁。后来,慕容德又给平原公主找了一个驸马,但是平原公主不愿意再嫁人,不过慕容德的命令又不能违拗,最终她在成亲后的第三天选择自杀,可以说是一个悲剧。

第三种是才高八斗的人。古代有一些公主嫁给状元,比如唐朝的万寿公主,当时郑颢在公元842年高中状元,而唐宣宗正在为万寿公主招驸马,刚好宣宗又看中了郑颢,于是便将万寿公主嫁给了他。不过,当时郑颢已经有心爱的人,娶了万寿公主之后,她一直过得不开心。

总而言之,对于古代的公主而言,她们往往不能像普通女子一样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只能屈从于权力。

 从爱情走向婚姻,对有些人而言是修成正果,亲友们会兴高采烈地祝福他们早生贵子,白头偕老;而对另一些人而言,则可能意味着浪漫快乐的终结,“婚姻是爱情坟墓”的名言,妇孺皆知。无论是何种情形,从爱情通往婚姻的关隘——结婚仪式——都格外引人注目。

  当今普通百姓的结婚仪式,即使您不曾身披婚纱,充当主角,大约也有过耳闻目睹他人婚礼情形的经历,无需我多说。但是,古代皇帝的女儿是怎样出嫁的,您大约无缘亲临现场,见识一番,或许,就有必要听我来介绍一下。

  我当然也不曾亲临古代皇帝女儿出嫁的盛典,因此不可能给大家做现场直播,我只是通过古代文献的记载,给大家做一次书面的转述。

  今天,我转述的是南宋时期一位公主的婚礼情形。

  宋高宗赵构仓皇南渡,跑到杭州建立南宋之后,不知道是偏安小朝廷医药卫生事业不够发达,还是赵家遗传因子存在什么缺陷,孝宗、光宗、宁宗,也许还有度宗等,几任皇帝的女儿——公主——都等不到出嫁就夭折了。只有理宗赵昀的公主周汉国公主,结了婚。从她的封号就可以一眼看出,这位公主的地位非同寻常:封了周、汉两国。宋代公主,只有特别受皇帝宠爱的公主,才会有此待遇。原来,她是理宗的独生女儿,掌上明珠。这位公主嫁给谁前朝皇帝宁宗的皇后、当朝太后(慈明太后)的侄孙杨镇是也。其实,起初理宗给宝贝女儿选择的夫婿不是赵镇,而是状元周震炎。公主嫌弃周震炎相貌不佳,这才改为杨镇的。由此可见,古代,即使是皇帝家,女子也可能是有选择婚姻对象的权利的,并非传说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么可怕。

不用说,这样一位公主的婚礼,一定是格外地隆重了。

  确定好人选之后,首先是选择一个适宜结婚的吉日。皇帝派出使者宣召准驸马到东华门,在便殿予以接见,并赏赐玉制的腰带、靴子、尘笏、马鞍,还有红罗一百匹、银器一百对、衣料一百身、聘礼银子一万两。(皇帝老儿出手真是阔绰,娶公主实乃脱贫致富之绝佳途径!)赏赐过后,皇帝还要设宴款待,宴席是九盏(九大碗)规格。席间,皇家乐队在一旁奏乐助兴。宴会结束,准驸马向皇帝岳丈谢恩完毕,乘坐披挂着绘有涂金荔枝花图案的鞍辔和金丝猴皮毛制成的坐褥的骏马,手执丝线编织成的鞭子,头上打着三檐伞,五十人组成的皇家乐队在前边奏乐开路——这叫“宣系”——回到自己的家。与此同时,公主的陪嫁物品,也照本朝《会要》的规定,由太常寺行文有关部门,进行采买置办。

  在婚礼举行前一个月,皇帝下令执政的宰相穿着便服和有带子的鞋,去后殿西廊,察看公主的陪嫁物品:有装饰着珍珠、九只五彩锦鸡、四只凤凰的凤冠一顶,绣着雉鸡的华美衣服一件,珍珠玉佩一副,金革带一条,有玉龙冠、绶玉环、北珠冠花梳子环、七宝冠花梳子环、珍珠大衣、半袖上衣、珍珠翠领四时衣服、累珠嵌宝金器、涂金器、贴金器、出行时乘坐的贴金轿子等物品,还有锦绣绡金帐幔、摆设、席子坐褥、地毯、屏风等等物件。

  婚礼当天,驸马爷着便服,佩玉带,骑马到和宁门。在那里换上官服,到东华门,用大雁、币帛等作为聘礼(大雁,古人认为是忠贞之鸟。后来金元之际著名诗人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说的就是大雁),亲自到公主的住处迎娶新娘。这时,公主是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穿绣长尾山鸡、浅红色袖子的嫁衣,坐上没有屏障的轿子,在驸马的引导下,向着驸马府出发。

  新娘轿子的前方是:天文官,按照公主身份所应配备的陪嫁物品与仆人,蜡烛灯笼二十副,相应使臣,头插钗子的童子八人,方形扇子四把,圆形扇子四把,引障花十盆,提灯二十个,行障,坐障。皇后亲自送行,乘坐九龙轿子,皇太子骑马。公主两边是两重围子。公主后边,是宗正寺(专门掌管皇族事务的官署)长官荣王赵与芮,理宗的弟弟,公主的叔叔,荣王夫人以及其他达官贵人的夫人。

  迎送新娘的队伍到了驸马府,举行皇帝赏赐的九盏宴会。宴会结束,皇后、太子先回宫。公主回到自己的位置,行新婚夫妇同食之礼,礼毕,公主行侍奉公婆盥洗进膳之礼,拜见公公婆婆的时候,要递上名片一张,衣服一套,手帕一盒,梳妆用的小匣子,澡豆袋(装洗澡用品——类似今天香皂——的袋子),银器三百对,衣料五百身,其他亲戚都有不等的礼物。

  洞房花烛夜,自然是新郎新娘一生最难忘的时刻。详细情形,我也不得而知。因此,无可奉告。

  婚后第三天,公主、驸马一同进宫谢恩。皇帝这边,又是赏赐礼物,又是在内廷安排宴会。外廷,大臣们按照官职的大小高低,依次上表祝贺。执政的宰相、亲王、侍从、内职管军副都指挥使以上的官员人等,都能得到数量不等的金银钱钞的奖赏,当然,驸马家的亲戚,也按照亲疏的不同,都能得到赏赐的礼物。

  不难想象,拜舞谢恩、山呼“万岁”的场面,十分热闹,朝廷内外,定是一派灯红酒绿、喜气洋洋的景象,君臣们完全忘记了山河破碎、金瓯残缺的遗恨!

因为这个驸马不仅杀了公主的父亲,而且杀了她一家。这个驸马就是侯景,侯景原本是个胡人,他从小在草原长大,生性十分残暴,因为在部落里混不下去,最后投靠了梁武帝,梁武帝觉得这人英勇异常,就想好好的笼络他,梁武帝知道金银财宝侯景已经不稀罕了,于是他就将自己的公主赐给他,梁武帝原本以为这样就能够笼络住侯景,可是侯景却并不满足。侯景一直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从来不满足于只做一个驸马。公主和候景的婚姻注定是不幸福的,侯景脾气暴躁,两个人只要发生争执,他就对公主大吼大叫,公主认清侯景为人后也就不再想着维持这段婚姻。梁武帝年老之后就想着要出家,侯景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国之君,想要出家,朝廷必定动荡不安,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劝梁武帝,梁武帝却执意坚持。侯景于是趁此机会笼络朝中大臣发起叛变,而且因为侯景武功高强常打胜仗,所以他在军中的威望很高,这次叛变很容易就取得了成功。取得胜利之后侯景将梁武帝关了禁闭,而且不给梁武帝东西吃,梁武帝本就年老,身体根本受不了这样折腾,梁武帝临终之际请求侯景给自己蜂蜜吃,可是狠心的侯景却无视梁武帝的请求,最终梁武帝被活活饿死。梁武帝死后,侯景还将皇室子孙通通杀害,这样的做法终于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大臣们认为这样狠心的人根本不适合做一国之君,终于还是有将领看不下去将侯景杀死,侯景害的公主家破人亡,公主内心自然十分怨恨他,在候景被杀的时候,公主还吃了侯景的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16771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