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药治疗抑郁,焦虑,情感淡漠很好?

什么药治疗抑郁,焦虑,情感淡漠很好?,第1张

心理(精神)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大脑的本能造成的,只要条件具备自然就会发生,是内外因综合的结果,针对每个人这都是当时各种处境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人类为了生存进化必须具有忧患的本能意识,这种本能意识让人的大脑产生担心害怕恐惧的情绪感受,各种神经症都是这种强烈情绪感受的不同方面,本质是一样的,是暂时大脑活动紧张造成的,我的经验是心理疾病不吃药可能更好,人的大脑一定能慢慢修复自己的伤,坚持就是胜利,有时痛苦是由于自己的无知造成的, 很少有人知道抑郁对人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而且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的,抑郁的尽头是更高层次的快乐,是看开一切的大度,经过抑郁的洗礼使我们有更强的免疫力,抵抗任何的心理问题,

病情分析:

造成性冷淡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心理方面的原因。另外一种就是内分泌的原因,内分泌出现问题,

指导意见:

前者要通过心理治疗,不太容易。后者需要进行内分泌的调理,使用一些食疗或者药物治疗即可见效。

  进口思瑞康价格贵

  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大全

  一、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1957年,Kline用MAOI治疗抑郁症取得明显疗效。其临床用药有环苯丙胺、苯乙肼和异卡波肼等少数几种。但不良反应较多,如中毒性肝损伤、高血压危象等,且疗效远不如后来出现的三环类药物,故现已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次选药物。

  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

  TCA属于第一代单胺再摄取抑制剂,不仅可抑制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突触前膜再摄取,而且具有抗胆碱作用。适用于各类型抑郁症,且疗效明显优于MAOI。此类药品的不良反应主要来自抗胆碱作用,如口干、便秘、尿潴留、视力模糊及眼内压升高等,最严重的是心脏毒性,尤其是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如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临床用药有氯米帕明(氯丙米嗪,安拿芬尼)、阿米替林(阿密替林,依拉维)、丙咪嗪(米帕明)、多虑平(多塞平)等。

  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

  SSRI是目前新药开发中最多的一类。具有对5-HT高度的选择性,对NA、多巴胺(DA)、组胺及胆碱能神经影响较小,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较高等特点,其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好,故患者的依从性较前几类药物更佳。该药适用于各种类型抑郁症,是临床主要应用的抗抑郁药。有研究显示,SSRI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联用治疗伴妄想的抑郁症有较好疗效。

  1、氟西汀(Fluoxetine,百忧解,优克)

  氟西汀能选择性抑郁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对NA的再摄取影响较小。药效与TCA相似,而抗胆碱作用及心血管副作用较之TCA小。氟西汀的口服吸收良好,血浆半衰期为24小时~72小时,服用剂量为20mg~40mg,最大日剂量为80mg。老年抑郁症和躯体疾病伴随的抑郁症,因内脏器官功能减退,常使TCA和MAOI的应用受到限制。而该药因无抗胆碱作用,故服药后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上述抑郁症较为适宜。该药治疗伴发心血管症状的抑郁症疗效肯定,耐受性较好,适用于临床。

  2、帕罗西汀(Paroxetine,赛乐特)

  帕罗西汀通过抑制脑神经元5-HT再摄取而发挥药效,选择性较强。对胆碱能、组胺或肾上腺素受体的亲和力低,抗胆碱、心血管不良反应小于TCA。对患者无认知功能或精神运动性障碍。短期或长期应用,对血液学、生物化学和泌尿系统参数无特殊的改变。该药作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其特点是起效快,耐受性好,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对严重抑郁症以及其它抗抑郁药治疗无明显疗效的患者,该药仍有效。因其安全性数据尚不完善,故对孕妇、儿童一般不推荐应用。对伴有严重肝、肾损害或严重心脏损害的患者应限定在最低治疗量。用法为每日早晨服用1次,1次20mg,2周~3周后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可以10mg递增,每日最大剂量为50mg。老年患者每日最大剂量不宜超过40mg。长期应用需逐渐减量,不宜骤停。

  3、舍曲林(Setraline,郁乐复、左洛复)

  舍曲林是一种强效特异性神经突触前神经元5-HT再摄取抑制剂。对突触后5-HT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均无影响。服药后6小时~8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半衰期约为26小时。该药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每日早晨顿服50mg~100mg,也可根据病情每日增至200mg。此外,该药可增加DA释放,较少引起帕金森综合征、泌乳素增多、疲乏和体重增加,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和注意力。该药对女性和老年抑郁症患者尤为适宜,也有证据表明儿童和少年应用该药安全。

  4、氟伏沙明(Fluvoxamine,氟戊草胺)

  氟伏沙明能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对NA及DA影响较弱,为已知选择性较高的5-HT再摄取抑制剂之一。该药无镇静、兴奋、抗胆碱及抗组胺作用,对单胺氧化酶无影响。血浆半衰期约为15小时,常规剂量为每日100mg,睡前服用。临床经验显示,它能有效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也有报道认为,它可能是SSRI中较好的抗强迫症药物,并能有效治疗社交焦虑症、惊恐性障碍、身体变形障碍;且在SSRI中引起性功能障碍较少。此外,儿童和少年应用该药安全。

  5、西酞普兰(Citalopram,喜普妙)

  西酞普兰对阻断5-HT再摄取的选择性较强,对其它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影响较小。不影响认知和精神运动性行为。尤其适用于躯体疾病伴发抑郁且需多种药物合用者,如中风后抑郁。西酞普兰的血浆半衰期为33小时,口服给药,剂量范围为每日20mg~60mg。因其在SSRI中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最小,因此几乎没有药物配伍禁忌。

  四、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ARI)

  NARI能阻断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NA的再摄取,使NA系统功能得以平衡,但不影响5-HT的再摄取。适用于内源性抑郁症、心因性抑郁症及更年期抑郁症等。

  1、马普替林(Maprotiline,麦普替林,路滴美)

  马普替林是四环结构,且为抑制突触前膜对NA再摄取的抗抑郁药。有较强的抗抑郁、中度的抗胆碱及镇静安定作用,适用于有明显特征的抑郁症。常用剂量为每日75mg~225mg。对单项抑郁效果较好,次为双项抑郁、神经性抑郁。药物起效时间比TAC快,不良反应较之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多。有研究显示,在女性患者中氟西汀的疗效优于该药,这可能与女性月经周期及激素释放有关。

  2、瑞波西汀(Reboxetine)

  瑞波西汀是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NARI,通过抑制神经元突触前膜NA再摄取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NA功能,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对5-HT递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药理和生理试验表明,该药有较弱的抗胆碱活性,对大脑中的其它受体几乎没有亲和力。该药无镇静作用,不影响认知功能,与酒精无相互作用,可增加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潜伏期。虽然有关该药的临床资料有限,但已有资料表明其治疗抑郁安全、有效。瑞波西汀的血浆半衰期为12小时~16小时,常用剂量为每日4mg~8mg。

  3、米安舍林(Mianserine,脱尔顿)

  米安舍林对NA的再摄取有较强的阻滞作用,同时拮抗突触前α-受体,从而增加NA释放,增强NA系统的功能。除了具有抗抑郁作用外,还兼有镇静及抗焦虑作用。单剂量口服后3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平均消除半衰期为32小时。初始剂量为每日30mg~40mg,有效剂量为每日30mg~90mg,睡前服用,也可分次服用。该药无抗胆碱能副作用,也不产生明显的心血管系统反应,过量应用相对安全。该药在监测血象的前提下可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第一线药物。

  五、选择性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

  SNRI能同时阻滞5-HT和NA的再摄取,并轻度抑制DA的摄取,可与TCA交替治疗抑郁症。

  1、文拉法新(Venlafaxine,万拉法新,博乐欣,怡诺思)

  文拉法新主要药理机制为抑制神经突触前膜对5-HT及NA的再摄取,增强中枢5-HT及NA神经递质的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而与组胺、胆碱及肾上腺素受体几乎无亲和力,不良反应较轻。其缓释剂口服吸收好,相对生物利用度在96%~104%,血浆半衰期约为15小时。该药已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表明,该药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这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长期维持性治疗。虽然少数患者可出现失眠,但加用小剂量镇静催眠药后,一般能得到明显改善。对于一些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建议适当增加服用剂量,疗效可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2、曲唑酮(Trazodone,美舒郁)

  曲唑酮是一种已在临床应用多年的药物,其抗抑郁及镇静作用明显,同时具有抗焦虑作用,对性功能影响小,甚至能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曲唑酮口服易吸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1小时~2小时,消除半衰期为5小时~9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9%~95%。适用于老年患者及伴有焦虑、失眠的患者。常用治疗剂量每日100mg~300mg。

  3、奈法唑酮(Nefazodone,尼法唑酮)

  奈法唑酮对5-HT与NA再摄取的抑制作用有限。临床前研究表明,该药可增加与5-HT1A受体的结合。该药是为了改善早期抗抑郁药曲唑酮的镇静与体位性低血压不良反应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经结构改造而获得的一种与α1-肾上腺素受体亲和力明显降低的化合物,因而很少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与镇静作用。推荐该药的起始剂量为1日200mg,分2次服用,治疗剂量为1日300mg~600mg。推荐老年患者服用的起始剂量为1日100mg,分2次服用。

  4、米氮平(Mirtazapine,瑞美隆,米塔扎平)

  由于该药的独特药理学特征,小剂量时主要为抗组胺作用(倦睡与镇静),随着剂量增加,则NA神经传递作用亦增加,从而可抵消某些抗组胺作用,因此为阻止出现过度的镇静作用,剂量不宜低于15mg。在正常剂量范围内,该药呈线性药动学,推荐的起始剂量为1日15mg,睡前服用1次。有效剂量为1日15mg~45mg。对于肝、肾疾病患者,该药清除率可分别降低30%与30%~50%,对老年患者的清除率亦有降低,故应减少用量。该药对性功能几乎没有影响。有临床研究显示,应用该药替代SSRI治疗因SSRI引起性功能障碍的抑郁症患者,能使其性功能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

  六、植物类抗抑郁药

  路优泰(Neurostan)是圣约翰草(StJohn`swort)的提取物,为一种天然药物,其药理作用机制复杂。动物研究显示,该药对大鼠脑细胞的5-HT、NA、DA的再摄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以上3个系统的再摄取抑制作用具有相似的效价,这在已知的抗抑郁药中很少发现。从多处积累的临床资料来看,该药对轻、中度抑郁症有良好疗效,同时能改善失眠及焦虑。在与SSRI的双盲对照研究中,其疗效与SSRI相当,由于该药为天然药物,且不良反应较SSRI轻,故尤其适用于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但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光敏反应。在欧洲及美国,该药作为非处方药(OTC),常用治疗剂量为每日900mg。该药在国外尤其是德国已应用多年,证实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

  七、其他药物

  1、噻奈普汀(Tianeptine,达体朗)2001年在国内上市。其抗抑郁机制与TCA不同,能增加突触间隙内5-HT的摄取,对5-HT和NA再摄取作用较弱。可能有提高5-HT神经元传递的效应。噻奈普汀的抗抑郁疗效与TCA相似,安全性与耐受性优于TCA,同时疗效与SSRI的氟西汀类似。其消除半衰期较短,约25小时。服用方法为1日3次,1次125mg。

  2、辛沐宝塔(Cymbalta,duloxetine hydrochloride)。该药目前在国内尚未上市,是再摄取的双重抑制剂,作用于抑郁症相关的两个关键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世界上每年有340,000,000的抑郁症患者,其中超过18,000,000名的患者在美国。多至2/3的患者的症状未能得到完全的解决,甚至无减轻现象。迄今已有超过3000名的病人在临床实验中接受辛沐宝塔治疗。数据表明辛沐宝塔每天60毫克给药能够缓解抑郁的症状:情绪低下、焦虑、及其它诸如疼痛之类的身体症状。辛沐宝塔将给予医生和病人新的希望。

  八、抗抑郁增效剂

  1、奥氮平(再普乐)Olanzapine 是一种抗精神病药,对多种受体系统具有药理学作用。奥氮平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和其它有严重阳性症状(例如:妄想、幻觉、思维障碍、敌意和猜疑)和/或阴性症状(例如:情感淡漠、情感和社会退缩、言语贫乏)的精神病的急性期和维持治疗。奥氮平亦可缓解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病常见的继发性情感症状,对于取得初步疗效、需要继续治疗的患者,奥氮平可有效维持其临床症状的缓解。

  2、丁螺环酮(布斯哌隆、一舒)Buspirone是新一代非BZ类抗焦虑药,其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作用与安定类相当,还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中。其主要作为5-HT1A受体激动剂而产生抗焦虑效果。同时,由于本品能减少体内5-HT受体敏感性而具有抗抑郁作用。无镇静催眠作用,也缺乏抗惊厥和肌肉松驰作用。因起效慢不适用于急性病例。亦可用于焦虑伴有轻度抑郁者。最大优点为不产生依赖,因而无滥用危险。

  3、利培酮(维思通)risperidone为苯并异恶唑衍生物,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敌视、怀疑)和明显的阴性症状(如反应迟钝、情绪淡漠及社交淡漠,少语)。也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对于急性期治疗有效的患者,在维持治疗中,维思通可继续发挥其临床疗效

中成药方

(1)礞石滚痰丸,每次6~9克,每日服2次。适于躁狂不安、气力超常或咳喘痰稠、胸闷头眩的患者。

(2)朱砂安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适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的患者。

(3)苏合香丸,每次1丸,每日服2次。适用于情感淡漠,不动不语或傻笑自语,甚至目妄见、耳妄闻者。

奥氮平属于抗精神药物,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和其它例如:妄想、幻觉、思维障碍、敌意、猜疑、情感淡漠、情感和社会退缩、言语贫乏的治疗。

简单来说老年痴呆患者是由于神经退行性病变、脑血管病变等因素引起的一组症候群,是病人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出现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出现精神问题属于其中的一个症状,服用奥氮平只能针对出现的精神症状加以改善,并不能治疗老年痴呆症,就好像发烧了,用冰块降温,但是还是需要吃退烧的药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主要有:安理申、美金刚、开可敏、加兰他敏等,主要是积极的药物治疗加良好的护理相结合,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减轻家庭的负担。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应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力求系统和充分,以期获得较好的症状缓解,药物种类的选择和剂量调整应因人而异。常用的抗精神病药及其特点如下:

(1)

氯丙嗪:氯丙嗪具有良好的镇静、控制兴奋躁动和抗幻觉妄想作用。适用于具有精神运动性兴奋和幻觉妄想状态的各种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剂量为每日300~600mg。

(2)奋乃静:除镇静作用小于氯丙嗪外,适应症基本同氯丙嗪。本药副反应较少,尤其对心血管系统、肝脏和造血系统的副作用较氯丙嗪为轻,适用于年老、躯体情况较差的患者。治疗剂量每日40~60mg。

(3)三氟拉嗪:此药不但没有镇静作用,而且有振奋、激活作用,除有明显的抗幻觉妄想作用外,对淡漠、退缩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适用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锥体外系副作用较为严重。治疗量每日10~30mg。

(4)氟哌啶醇:氟哌啶醇锥体外系反应较重,对控制伴有兴奋躁动的幻觉、妄想的急性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的效果。对行为孤僻、退缩、情感淡漠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有促使精神活跃的作用。治疗剂量每日30~60

mg。

(5)甲硫达嗪: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其抗幻觉、妄想的作用不亚于氯丙嗪。对兴奋躁动患者和慢性精神分裂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剂量每日250~600mg,最大量不宜超过800m

g。

(6)舒必利:舒必利为新型抗精神病药,主要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紧张型,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孤僻、退缩、淡漠有效,可以改善情绪和接触,但抗幻觉、妄想作用不及酚噻嗪和丁酰苯类。锥体外系反应轻。治疗剂量每日300~1200mg。

(7)氯氮平:氯氮平是一种非典型广谱抗精神病药,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锥体外系反应较少见,也出现低血压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可引起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是较严重的副作用,其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机体特异性过敏反应有关。对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行为紊乱、青春型兴奋等阳性症状有较好的效果,对淡漠、退缩等阴性症状也有效,甚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亦可显示满意效果,治疗剂量300~600mg,本药可引起癫痫发作,偶有并发粒细胞缺乏症的副作用。

(8)利培酮:系苯并异恶唑衍生物,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敌视、怀疑)和阴性症状(如反应迟钝、情感淡漠、少语、社交困难),也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成人起始剂量每次1mg,每日1~2次,治疗剂量4~6mg。本药常见的副反应是失眠、焦虑、激越、头痛。少见的副作用是嗜睡、疲劳、头晕、呆滞、注意力下降、消化不良或恶心、呕吐、腹痛、勃起困难、性欲淡漠、皮疹、鼻炎等。个别可出现轻微的锥体外系症状、溢乳、月经失调、闭经。

情感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沮丧和情感淡漠表现为情感活动的减退或丧失。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丧失情感反应。 

情感淡漠这个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晚期或单纯型的主要症状,和思维贫乏同时存在。

精神分裂症发展中情感活动逐渐衰退,内心情感体验贫乏,对切身有关的事件均可表现无动于衷;对亲人冷淡,出现社会性退缩,称为“情感淡漠”(indifference),最重者称为“情感衰败”。

患者对于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感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患者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沮丧和情感淡漠的发病原因有:

  生物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异常;②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③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④多巴胺(DA) 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⑤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降低;⑥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⑦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

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丧失情感反应。严重时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漠不关心,生活懒散,不打扮自己,甚至不理发、不洗脸。对饥饿和疼痛反应也不大。至于国家大事,令人兴奋的消息,家中的困难,家人的不幸遭遇等,对之也无动于衷。

主要从行为表现上来判断,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丧失情感反应。严重时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漠不关心,生活懒散,不打扮自己,甚至不理发、不洗脸。对饥饿和疼痛反应也不大。至于国家大事,令人兴奋的消息,家中的困难,家人的不幸遭遇等,对之也无动于衷。

  需要情感低落鉴别,情感低落病人整日情绪低沉,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重者可出现忧郁、沮丧,“度日如年”、“ 生不如死”等情感,可伴有自责自罪,甚至出现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多见于躁郁症抑郁状态,反应性抑郁状态和更年期忧郁状态。

目前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即心理治疗和生物医学治疗。有些社会也会选择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帮助来改善患者的症状[3]。

  在大多数的沮丧和情感淡漠患者中,心理治疗包括顿悟疗法和行为疗法,每种都能进一步分为许多不同类型,对短程动力性心理治疗和直接增进适应性的短程心理治疗进行了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均优于未加任何干预的状况,而这二者之间并无差异。尽管心理治疗已取得了良好的短期疗效,然而疗效评定是基于对自伤的影响,而并非是直接对沮丧和情感淡漠的评定,且没有长期追踪随访。然而,强迫型沮丧和情感淡漠对心理治疗的反应并不能令人满意。缺乏技巧的治疗有可能导致病人过度的病态内省,使病人的状况恶化而并非好转。治疗应指向避免增加病人困扰的处境,并发展能更好应付应激处境的方式。病人常在合并抑郁性障碍期间寻求帮助,有必要认清并治疗这一共病状况。

  药物治疗可以服用抗抑郁药物,早期报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而其后的研究并没有证实这一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作为一名医生,我可以告诉您黛力新的功效及副作用。黛力新为小剂量复方组合,每片含氟哌噻吨05mg和美利曲辛10mg,药物作用谱广。黛力新对神经衰弱、心因性抑郁,抑郁性神经官能症,隐匿性抑郁,心身疾病伴焦虑和情感淡漠,更年期抑郁,嗜酒及药瘾者的焦躁不安及抑郁全都适用,而且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像您提到的胃肠功能紊乱则属于身心疾病伴焦虑抑郁疾病中的一种,是很适合服用黛力新治疗的。黛力新副作用发生比较少见,其中失眠、便秘小于百分之一;恶心、消化不良、血小板减少、锥体外系副反应小于万分之一或百万分之一。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回答黛力新怎么样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但是黛力新国外应用56年,国内应用22年,在其治疗剂量范围内极少发生副作用,因其药效显著、副作用发生率低,黛力新被医患广泛认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621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