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点明情感的古诗+举例?

注解点明情感的古诗+举例?,第1张

1、尽日相思罗带缓。——严仁《玉楼春·春思》

  2、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王维《西施咏》

  3、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江淹《古离别》

  4、一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5、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李白《杨叛儿》

  6、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李白《折杨柳》

  7、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孟郊《列女操》

  8、春思乱,芳心碎。——惠洪《千秋岁·半身屏外》

  9、曾把芳心深相许。——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10、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班婕妤《怨歌行》

  11、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薛道衡《昔昔盐》

  12、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李白《折荷有赠》

  13、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韦应物《送杨氏女》

  14、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曹植《明月上高楼》

  15、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李白《夜坐吟》

  16、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顾况《宫词》

  17、绮席凝尘,香闺掩雾。——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18、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鱼玄机《闺怨》

  19、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元稹《织妇词》

  20、靡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鱼玄机《闺怨》

  21、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李白《荆州歌》

  22、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断肠。——曹丕《燕歌行》

  23、相思重上小红楼。——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24、美人图子阿谁留。——元好问《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25、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苏轼《贺新郎·夏景》

  26、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傅玄《车遥遥篇》

  27、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傅玄《车遥遥篇》

  28、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

  29、画船捶鼓催君去。——舒亶《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30、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宋琬《江上阻风》

  31、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32、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33、寻思难值有情人。——晏几道《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34、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

  35、辜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牛峤《更漏子·春夜阑》

  36、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王昌龄《西宫秋怨》

  37、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苏轼《贺新郎·夏景》

  38、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39、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卢祖皋《宴清都·初春》

  40、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41、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2、春闺月,红袖不须啼。——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43、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44、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45、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46、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47、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48、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49、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50、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51、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李涉《楚宫怨二首·其一》

  52、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1、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史卢产伦传》

  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3、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4、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王勃《滕王阁序》

  6、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9、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10、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11、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12、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13、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卢僎《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

  14、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15、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赠梁任父母同年》清黄遵宪

  16、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7、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钗头凤

年代:宋 作者: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这首词写的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 ,他们“ 伉俪相得”,“ 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 ,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

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 。全词节奏急促 ,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 ”,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 ”,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 ),是此句用语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 ”。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 ,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 ;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 ,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 ,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风格:豪放 主要感情: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该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 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

1 数据和算法的准确性:AI匹配伴侣的可靠性依赖于数据的准确性和算法的精确度。如果输入的数据不准确或者算法设计不合理,则匹配结果可能不可靠。

2 个人主观意愿的考量:AI可能难以考虑到一个人的主观意愿和喜好。虽然AI可以分析大量的数据和行为模式来预测一个人的喜好,但人类的喜好与个性是复杂而主观的,有时候AI可能难以预测。

3 缺乏人类的情感智能:AI虽然可以进行情感分析,但是它没有真正的情感理解和体验能力。寻找伴侣是一个涉及到情感和人际关系的过程,AI难以用纯粹的算法和数据分析来代替人类的情感智能。

4 潜在的偏见和歧视:AI系统的匹配结果可能受到机器学习算法本身的偏见影响,例如基于历史数据的性别、种族或社会经济地位的偏见。这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匹配结果。

5 缺乏实践验证:AI匹配的准确性往往需要大量的实践验证和反馈,而目前的AI伴侣匹配系统往往缺乏足够的验证和证据来支持其可靠性。

总的来说,虽然AI人工智能匹配伴侣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供参考和帮助,但完全依赖AI来寻找伴侣仍然不太可靠。传统的人际相处和情感理解仍然是寻找伴侣所必需的关键因素。

这首歌的歌名是《情意结》。

根据快懂百科资料,《情意结》是由林夕作词,陈辉阳作曲,陈慧娴演唱的一首粤语流行歌曲,收录于同名专辑《情意结》中,发行于2003年08月19日。部分歌词:原来,顽强自爱这样难,难得的激情总枉费,残忍的好人都美丽,别怕,你将无人会代替。

《情意结》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伤感情歌,深情的歌词和悠扬动人的旋律让人心痛不已。歌曲中描述的爱情故事令人唏嘘,唯美的旋律加上动听的歌声更是让人难以抑制自己的感情。这首歌表达的主题是情感的深度与细腻,陈慧娴嗓音中毫不掩饰的痛楚,引起听众广泛共鸣。

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表达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采用了景中寓情、移情入景、以动作写情、用典故达意的表达方式。

原诗: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 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释义:

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何处会是尽头,这秋天无边无际。无奈的眺望远处的山岭,为何,报国又比登天难,为何,国家又如此腐败,只能怪人间正道是沧桑。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难道说,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吗?

斜下的太阳照着这亭子,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伴着它那凄惨绝望声从天空划过,或许是映照着我这流落江南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却不曾沾染着敌人的鲜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天下知我者,还能有谁呢?。

我可不会像张翰那样,为家乡之景而归。那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令人佩服。只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时间如白驹过隙!连一拭英雄泪的红巾翠袖也无人唤取了。

扩展资料: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路的愤懑怨恨和无限的痛苦。辛弃疾满怀着爱国的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

但是,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他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也未受到重视。十多年来,他只是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的僚佐。

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辛弃疾应叶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百感交集,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感慨唏嘘,激情难抑,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291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