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面的感情挽回是真的吗,情感挽回是骗局吗

抖音上面的感情挽回是真的吗,情感挽回是骗局吗,第1张

两人恋爱分手后,但深爱的一方想挽回情感,不想失去他(她)。 而这个时候,市面和网络上就会出现情感挽回的行业,他们的广告会出现在各类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搜索引擎里。想要挽回爱情的人如果看见这样的广告还能保持理智不心动吗?

情感挽回被骗案例分享: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在抖音里面看到他们发的广告,后面点赞评论之后就会有一位情感咨询师私聊我,问我是否情感出现了问题,然后我回复是的,对方就开始询问感情的一些经历,后面说加我加微信聊,说加微信聊可以聊得详细一点,以后加了微信之后就开始简单聊了几句。

后面约了一个时间来进行一个多小时的细聊,聊完之后就开始说这个服务是要产生一定的费用的,针对我现在的情况是可以挽回的,后面就开始签合同交费用,服务期是一个月。没签合同交费之前,服务态度非常好,刚好那会放春节假,他说假期期间有事还是可以找导师解决问题的,后面那段时间找了导师,刚开始会敷衍回复一下,后面有几天简直就是人间蒸发一样。

信息语音都找不到人,回复消息非常的慢,后面他们机构的领导就打电话说给我换一位导师,服务时间也可以延迟,但是我坚决想退费,对方就是不愿意,我感觉自己就是交的智商税,完全没有效果。

如遇到情感公司骗局该如何处理:首先要收集在案件过程中的相关证据,有了这些证据之后就可以通过正规的法律途径追回损失了,那么需要哪些证据呢?首先需要跟对方公司人员接触到的聊天记录截图保存下来,其次是需要跟情感公司签订的合同,最后就是在给对方付钱的汇款记录了。有了这些就可以了。

本文结语在我们恋爱和挽回的过程中,其实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提升经营情感的能力得到解决。而不是一定非要通过外界的情感挽回机构去挽回情感,以免人财两失!

骗局,汉语词汇。拼音:piàn jú  释义:是指骗人的圈套或骗人的诡计、施诈、花招或活动。

例句、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扯你怎的,你倒妆成骗局,把我每的衣裳都剥去了。”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此后遇见丹客,万万勿可听信。妾亦是骗局中人,深知其诈。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还有许多骗局、拐局、赌局,一切希奇古怪、梦想不到的事,都在 上海 出现。”马南邨 《燕山夜话·黄金和宝剑的骗局》:“古来的骗子真不少,他们设下了许多骗局,叫别人上当。”

加的夫巨人骗局、这是发生的最早也是最大的一个媒体骗局,“加的夫巨人骗局”开始于1869年,工人们在纽约州加的夫海港的一座农场挖井,挖出一座神秘的化石,其形状是一个高达10英尺的巨人。当报纸对此进行了大篇幅报道之后,

争论战就此打响,甚至还有一些“专家”推测这个“人类化石”应该来源于《圣经》中记载过的那段日子:巨人在地球上漫步。与此同时,农场主威廉·C·纽厄尔将自己的农场对外开放,允许别人买票来观看这座巨石像,很快,

他就以3万美金的价钱将化石卖给了位于锡拉库扎港口的一个大财团。两个月之后,这座化石开始了巡展,骗局才被纽厄尔的一个远房亲戚乔治·赫尔揭穿,

这位雪茄销售商表示,他们联手制造了这个骟局,只为了证明美国人是多么地容易上当受骗。如今,这座“加的夫巨石”保存在纽约州古珀镇的一家农业博物馆中。

部分演讲内容。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青日报中青网记者朱

想挽回一段感情,花钱在网上找“专家”指导,能达到自己想要的吗?

24岁的小源(化名)失恋了。他在网上找到了武汉一家公司的“情绪恢复分析讲师”。交了2400元押金后,他收到了一份“量身定制”的恢复计划。他按计划行事,但他的女朋友没有和他复合。

对方继续找他,收了2400元的尾款。付完钱后,小源发现“情感导师”的态度“明显冷淡多了”,后来给出的方案价值不大。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他报了警。

根据武汉市公安局的举报,涉案公司所谓的情感导师使用的心理咨询师证书是伪造的,从客服接待到申报的个人裁缝服务,背后都有一套统一的说辞。

接受《中国青年报》和中青网记者采访时透露,近年来,部分年轻人对婚姻咨询有一定需求,有的选择在网上购买情绪恢复咨询服务。但目前在我国,该领域的行业门槛较低,没有相应的标准,也没有形成专门的监管机制,因此相关投诉居高不下。

“救命稻草”

小源已经和他的女朋友恋爱3年了。今年9月,两人因故吵架,女友分手。无奈之下,小源想上网看看,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拯救它。

他以“情绪恢复”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几个链接展示了这方面的内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小源随意点了其中一个,一个客服马上联系了他。客服和小源简短的交流了几句,问他恋爱多久了,出现了什么问题,有没有沟通过等。“很亲切,没有废话。”小源觉得。

客服马上指出,小源的问题急需专业的解决方案来处理,否则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这个行业是专业化的。"客服自称只是个助理。对于恋爱失败和婚姻危机,公司有老师帮助恢复和修复,都工作了6年以上。“如果使用正确的方法,康复的几率非常高。”。随后,客服推荐了“高级分析老师”万的微信。

语音聊天时,万老师的声音“很有磁性”。针对的问题,万先生做了进一步的询问。小源觉得“每一句话听起来都很有逻辑和道理,他觉得自己一下子找到了救命稻草”。

“后来万老师说,他有一个解决办法,可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前提是你必须交4800元才能成为公司的一员。这时候,已经很信任万了,但是他又犹豫要不要马上交这么多钱。

万老师没有逼他买,只是说买不买无所谓。“他告诉我,有一段时间可以救他的女朋友。现在是解决问题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了,恢复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小。”小源回忆道。

经过一番讨论,万老师答应可以先交2400元的定金。随后,他收到了一份“女友恢复计划”,是一份共3页的电子文档。

双方同意,恢复期约为25天,在此期间,小源必须执行该计划,包括何时与另一方“断交”以及何时写信。

小源一件一件地做,但他的女朋友不为所动。“万老师让我加一个‘于之’的微信,催我交尾款,调整计划”。

9月27日,小源支付了2400元的尾款。但是,当他再次询问万老师和余指导时,万老师很少回答;余教他如何做,但觉得对方态度敷衍,给出的方案没有实质效果。

直到现在,小源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从点击公司网站一步步陷入到设计好的“剧本”中。

话术

警方发现小源付钱的公司位于汉口的一栋办公楼里。在北京、四川、河南、湖南有几百个客户。进一步调查显示,公司公布的个人裁缝情绪恢复计划实际上是通过互联网复制拼凑的,有统一的模板;公司声称情绪分析老师和讲师都有心理咨询师证书,但实际上全公司只有一个员工持有,其余都是伪造的。

因企业涉嫌诈骗,警方从该公司查获剧本80余部,初步核实涉案资金200余万元。

“所有的话都指向同一个目的:让客户愿意付费。”办案民警介绍。

失恋后,男女心理都很脆弱。这家公司有一个特殊的《情感客服话术》。从自我汇报开始,客服人员就会假装关心,成为倾听者,假装与咨询师产生情感共鸣;然后,过渡到推荐“高级分析老师”。

“既然来找老师,就一定要和老师合作,互相信任。这种效果是基于相互合作和信任。”从这一刻开始,客服开始询问****。

如果咨询者回答“不想留电话”、“犹豫不决,想自己试试”、“问多少钱”、“上班不方便”等。言语也制定了相应的策略。

“高级分析老师”还有一套特殊的演讲技巧,包括自我介绍、了解情况、分析和共鸣等。每一次询问都是紧密相连的。在了解到咨询师的相关情况后,分析老师会说:“听你说了这么多,老师觉得你的男(女)朋友还是很爱你的。”会重复咨询师的细节,用排比句来证明,然后尽量快速调动和保存。

如果顾问担心效果,那么分析老师的演讲中有一套完整的修辞。例如,小源遇到了一种情况,他只付了一半作为定金。在文字中,他说:“如果你真的很担心,可以先付一半定金,就像我今天早上的一个学生一样。”主要是你想见对方。

信老师,后期的服务你才可以高度配合,挽回几率才会更高。”

 针对“不信任、怕受骗”的情况,话术也专门设计了回应话语,比如,“妹妹,老师这边是正规的机构,老师也是有家庭有孩子的,如果都像你说的是骗子,可能早就被警察抓起来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比对话术文本发现,在对咨询者佯装关心的同时,他们还会使用激将法,比如:“你根本不懂男(女)性思维,你的情商很低,你的情绪能力管理很差”“如果你能自己解决,你们的感情也不会发展到这一步;错误的方法只会恶化你们之间的关系……”

 此外,多名咨询者花钱买来的“挽回方案”显示,除了个人信息不同,策略不外乎“冷静思考、有效沟通、重建信任”等,内容基本一致。

  造假的证件

 直到报警,肖元都不知道,让自己花了4800元的这家公司叫什么名字,双方也没有合同。他也没有在意这些提供咨询服务的“老师”,是否具备资质。

 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只知道客服与资深分析老师、情感指导老师所在的公司是武汉的,统一制作的微信头像上标示着某某“幸福计划”。这是该公司为情感挽回类服务包装的名称。

 警方调查显示,涉案公司为汉口一家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登记的经营范围包括教育咨询服务、非医疗性健康咨询、心理咨询服务等。警方现场查获了20多本虚假的心理咨询师证书,根据该公司员工的说法,此前公司称要办心理咨询师证,要求员工每人交2500元,公司为每人补贴2500元办证,员工未参加培训、考试,“过了几个月,证书就办下来了”。

 早在2017年,“心理咨询师”退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目录,其职业资格考试在全国已经取消。“这也就是说,这家公司涉嫌诈骗的对象不仅是客户,连员工也包括在内。”办案民警分析。

 此外,该公司对客户宣称挽回几率高达85%。民警对成交的客户进行了回访,“近九成表示并没有挽回成功”。

  监管漏洞

 自称资深情感分析师的万老师,到底是什么身份?

 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万老师的名字出现在武汉一家宣称“帮助孩子提升记忆力”的教育类公司年度表彰大会上。

 从事青少年教育行业的万老师,如何一转身,就成为了“情感分析师”?据警方调查,万某出生于1994年,大专学历,此前是“家用纺织设计师”。

 涉案的多名情感分析师、情感导师,年龄均在二十余岁,此前的职业均与心理咨询不沾边,比如厨师、汽修工等。其中还有一位“刘老师”,生于1999年,今年6月入职时,仍是大三学生。

 刘某交代,公司客服将客户推送给他,他沟通推荐服务方案后,再推送给指导老师。每月底薪3000元,4个月里,他做成了10余单,拿了800多元提成。直到事发,他都认为,自己找的这份工作是“销售”。

 警方还注意到,购买过该公司服务的客户,基本来自湖北省外,鲜少来自武汉本地。“男女情感类纠葛很复杂,情感服务没有量化标准。”警方对一些外地网友进行了回访,“考虑到异地维权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及精力,一旦发生纠纷,大部分网友只好选择不了了之”。

 而据调查,一旦客户要求退款,公司售后也有一套专门的应对话术:要么指责“你没有按要求接受指导”,要么干脆耍赖应对:“谁知道你们是不是真的没和好,还是和好了故意讹我们……”

 近年,情感挽回服务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在西安,一名男子花8800元定制“情感挽回”套餐式服务,“情感咨询导师”甚至帮其“代聊”,结果不仅没挽回感情,反被前女友“拉黑”。在长沙,一名女孩花了两万元购买情感挽回服务,没挽回男友,上网投诉、要求退款后,反被该公司以侵犯名誉权为由拖延。

 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关于“情感挽回”服务投诉的内容已有300余条,费用从2800元到26599元不等,涉及广州、上海、合肥等多地。有网友提供相关证据投诉称,咨询机构诱导其办理网贷付款,最后自己不仅没挽回前男友,还面临高额还贷压力。

 网上的这类服务机构,许多宣称“多年专注情感复合、婚姻修复”“实体情感机构、专业可靠”,可“1对1高效沟通指导”,但仅限电话、微信联系。而提供的挽回方案,不外乎“断联”“代聊”,以及提升自我魅力“二次吸引”等。

 在抖音、淘宝等平台上,也存在大量提供“情感挽回”服务的账号。

 “这类机构在这两三年里呈井喷式出现,模式基本为:推广引流、客服、销售、咨询师、售后;许多是没有心理咨询师证、婚姻家庭咨询师证的,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武汉市一家心理咨询机构负责人杨杰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介绍。

 杨杰认为,情感类心理咨询有一定专业门槛,在她所在的机构,员工提供这类服务必须具备上述双证,同时原则上得当面服务,机构负责督导。

 她注意到,这类骗局在全国多地高发,问题的症结之一在于,与医疗机构内的心理咨询服务受卫健部门监管不同,企业开办的心理咨询服务目前缺乏明确的上级主管部门,同时缺乏行业标准,“职业操守与诚信基本靠自觉,这才是最可怕的”。

 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一名负责人在受访时介绍,情感挽回咨询服务类机构这几年大量涌现,说明有一定市场需求;但是,不同于有一定专业要求的心理咨询服务,这类社会服务在资质与标准上存在“打擦边球”的问题。

 她提醒,咨询者如果想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需要认准资质,比如查询服务提供方是否具备心理咨询师证,或者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放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武汉警方提醒,网民遇到情感挽回咨询类问题,如想找专业人士求助,最好前往正规机构、线下进行,“如果是异地、线上进行,一旦发生纠纷,维权成本较大”。

 最近,肖元告诉记者,他挽回情感失败后,终于“挽回”了此前支付的4800元。

<body> 想和前女友复合吗?想请“情感挽回大师”帮你打捞爱情?

这背后可能是一个骗局。近日,上海警方打着专业情感咨询机构的旗号,利用话术诱骗受害者购买“情感挽回服务”,以此骗取钱财的案件。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69名,缴获作案手机180余部,初步查实涉及全国各地的案件500余起,涉案金额700余万元。

其实,所谓“情感挽回大师”不仅没有相应的心理咨询师资质,甚至也没有联系过当事人的“前女友”,就是编了一套话术来骗取受害者。

近年来,一些情感类业务快速商业化,形成了众多的“三百六十一行“,有的是“小三劝退师”,有的是“婚姻挽回师”,有的是“情感导师”,这些生意共同的特点就是全凭一张嘴向感情受到伤害的当事人夸下海口,但是,却没有提供可以验证的服务。

小三有没有劝退,婚姻有没有挽回,工作人员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动用了什么样的手段?相关的服务,本身的成本有多高?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收费?都是一笔糊涂账,这形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公司一方简直是予取予夺,只要话术足够高明,能够PUA消费者,那就完成了商业闭环。

也正是因为相关情感咨询服务的这种不透明性,才成为藏污纳垢的所在。之前媒体曝光过,一些正襟危坐满口爱情道德的“情感导师”,很可能只是花钱办证、只接受过短短一周培训的“菜鸟”,“情感心理咨询”的职业大热,结果“办证”的上游产业也在疯狂蔓延。其实,早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中就取消了婚姻家庭咨询师。此后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也没有这个认证。

至于这次警方抓捕的所谓“情感挽回大师”,更是把整个情感咨询服务变成了赤裸裸的骗局,单方面的对消费者做出种种不切实际的承诺,而且根本就不会去联系当事人,只是用各种话术,让消费者出更多的钱。这就让所谓的情感服务,从原来的灰色地带彻底走向了黑色地带,变成了刑事犯罪,满足了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

应该看到,这样的“情感挽回大师”的骗局有相当大的隐蔽性。一方面消费者处于“无知之幕”下,根本就不知道公司有没有提供了相应的情感服务。另外一方面,消费者因为涉及到个人情感,碍于情面也未必会报警追究,这就给了骗子更大的胆子。

现代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也的确面临着很多情感困扰,需要得到相应的咨询、帮助。但是,关键是怎么让这个感情扶持市场真正规范起来,不让它处于灰色地带,要把骗子从这个市场中赶出去。一方面,需要司法机关对这个新兴市场主动亮剑,以儆效尤者。也需要情感咨询市场主体,能够通过行业规范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构建合理的收费标准,构建有公信力的服务质量标准,扎紧行业的篱笆。

对于普通人来说,“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真正的小三劝退师、婚姻捍卫师、情感挽回师,还是自己,自己要拿出真心、真意来对待眼前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215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