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肩的时候如何避免肩袖损伤?

练肩的时候如何避免肩袖损伤?,第1张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练肩的时候如何避免肩袖损伤?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都说肩袖很脆弱,那如何做能避免肩袖受伤呢?

肩上推举放在前

不论训练身体哪个部位,经受过时间检验的方法是,先从多关节运动开始,在你能量水平最高时完成复合动作。

多关节动作包含2个或2个以上的关节同时运动,会最大程度调动肌肉。而直立推举动作是最常见的肩部多关节运动,让三角肌三个头和肱三头肌以及其他协作肌群同时参与。

不管你是站姿还是坐姿,都是一样的推,但两种类型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站立时,你能够通过髋和膝产生一些推力,这个动作叫站姿肩上推举,通常比坐姿可以使用更重的重量,做更多的次数。

而坐姿推举被认为隔离目标肌肉更好一些的动作,因为它更难通过下半身借力,但是你会因此牺牲掉一些重量,一些次数,或两者兼而有之。

但底线是,每种类型的运动在设计肩膀训练又具有可取优秀之处,所以不要单纯的选择一个,而抛弃另一个。

1热身不可少

 肩部的肌肉相对较胸部和背部肌群还要小,当进行较重的上半身胸、背部训练时,如果没有事先热身,特别是针对肩膀部位,容易造成不适,甚至受伤。

 推荐动作——YTWL肩膀练习

2均衡分配训练动作

 而热身完之後,不要只单纯的进行同一种角度的训练。肩膀酸痛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均衡的分配动作,总是重覆同样训练。

 例如:不要只做“推”的胸部训练,也必须加入“拉”的背部训练,才能平衡发展。如果是特别针对肩部的训练,从较轻的重量开始再逐渐提高重量。

 3肩胛骨,保持夹紧状态

 上半身的训练,经常出现的状况之一是:没有把肩胛骨夹紧,导致肩膀不稳定。

 只要手上拿着重量,记得在整个过程中肩部旋转肌袖都要一直保持稳定出力,将两侧的肩胛骨往脊椎中央方向夹紧,这可以让肩部肌肉保持在正确施力的范围方向,防止受伤。

 在健身锻炼中,预防损伤比治疗更重要,下面三点尤其需要注意:

 1、在开始正式运动前要做一下“热身”活动,即缓慢、有控制地做上臂旋转动作,可以帮助拉伸和锻炼肩袖肌肉,能有效预防肩袖损伤。

 2、在运动中,运动者要关注自身,即有意识地“感受”自己的肩部反应;一旦有疼痛和其他不良感觉,即应引起注意以及停止运动,然后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或早期进行治疗。

 3、运动尤其是在健身房的运动训练不要过度。例如,练完胸大肌和背阔肌后,就不宜再对肩部进行较大强度的训练。疲劳时运动更是大忌。

肩上推举放在前

不论训练身体哪个部位,经受过时间检验的方法是,先从多关节运动开始,在你能量水平最高时完成复合动作。

多关节动作包含2个或2个以上的关节同时运动,会最大程度调动肌肉。而直立推举动作是最常见的肩部多关节运动,让三角肌三个头和肱三头肌以及其他协作肌群同时参与。

不管你是站姿还是坐姿,都是一样的推,但两种类型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站立时,你能够通过髋和膝产生一些推力,这个动作叫站姿肩上推举,通常比坐姿可以使用更重的重量,做更多的次数。

 1、在开始正式运动前要做一下“热身”活动,即缓慢、有控制地做上臂旋转动作,可以帮助拉伸和锻炼肩袖肌肉,能有效预防肩袖损伤。2、在运动中,运动者要关注自身,即有意识地“感受”自己的肩部反应;一旦有疼痛和其他不良感觉,即应引起注意以及停止运动,然后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或早期进行治疗。3、尤其是在健身房的运动训练不要过度。

 治疗肩部运动损伤的方法

 近年来体外冲击波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治疗范围逐渐从碎石、治疗骨不连等扩大到治疗各种肌肉、肌腱疼痛性疾病州,并均取得显著疗效。冲击渡治疗仪的波源包括液电式、压电式、电磁式和气压弹道式,其中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放散状冲击波)具有输出波形平缓、治疗频率及治疗压力可调节、治疗时无需麻醉、作用位点精确、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我门诊部从2010年12月起应用放散状冲击渡治疗肩部伤病患者,发现临床疗效显著。

 一、资料与方法

 共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间在我科治疗的肩部伤病运动员患者29例,人选标准如下:肩部疼痛或功能障碍至少持续2个月以上;未安装心脏起搏器,无凝血障碍性疾病无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无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疾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能积极配合相关治疗。人选患者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14~69岁,平均(245 +48)岁;患者涉及运动项目包括手球、拳击、散打、网球、乒乓球、柔道、举重、摔跤,橄榄球,游泳、跆拳道、竞走、跳水等。所有患者经超声、MRI或X线等检查手段确诊损伤类型,包括肩峰下滑囊炎(7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17例)及钙化性冈上肌腱炎(5例)。

 入选患者均给予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治疗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将冲击波探头置于疼痛最显著部位(定位采用指压法)。冲击波频率5~10Hz。治疗压力15~35 bar,每次冲击次数2000次,共治疗3~4次,在非局麻情况下每周治疗1次。待冲击渡治疗结束后每例患者患部均给予15 min冰敷,然后进行相应拉伸训练,持续15~30 min。

 于治疗前、治疗后即时、治疗后4周及3个月时对人选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程度难以忍受,患者疼痛减轻指数=(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如患者疼痛减轻指数≥75%表示临床治愈;50%~75%表示显效;25%~50%表示好转;≤25%表示治疗无效。本研究所得计量数据均以(平均数±5)表示,采用SPSS 12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计量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本研究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为(624 ±017)分,经冲击波治疗后即时、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34 ±031)分,(235±021)分及(175±027)分,均较治疗前水平显著降低(P<005)。入选患者经冲击波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疗效结果详见表1,表中数据显示,放散状冲击波治疗对运动性软组织损伤具有显著疗效,尤其是在中远期疗效方面较其他物理治疗优越。

 三、讨论

 运动损伤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损伤类型包括肌肉、肌腱、韧带、关节软骨、骨组织损伤等,其中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最为常见。这类损伤最主要的的病理改变是纤维结缔组织损伤性炎症及变性;其中发生在腱止点部的微细损伤又称“末端病”。其病理改变表现为肌腱玻璃样变、纤维变、截断变、小动脉增生和硬化等,偶可见变性组织钙化骨化,因而临床较难医治。

 从事竞技体育或爱好体育运动的人群中,其运动损伤发生率相对较高,并且由于诱因长期持续存在,故一般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容易复发。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骨髓肌肉系统怙疾病疗效显著,如有学者发现体外冲击波可明显改善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病情及肩关节功能,并且对钙化灶吸收具有促进作用;Thiel等发现体外冲击波可用于治疗陈旧性骨折延迟愈合与骨不连;Ludwig等发现放散状冲击波可有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本研究采用放散状冲击波治疗肩部伤病运动员患者发现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即时疗效及远期疗效均较显著,其相关治疗机制包括:冲击波能在不同性质组织交界处产生机械应力效应其中拉应力有助于促进粘连组织松解、改善微循环;压应力能促使细胞弹性变形,增加细胞摄氧,促进肌腱功能恢复;另一方面体外冲击波能在很大程度上损伤产生疼痛的'感受器,改变感受器对疼痛的接受频率及其周围化学介质组成,从而抑制该感受器发出的高频脉冲,进而影响疼痛信号传递,也可通过调控自由基来释放抑制疼痛的化学介质,从而缓解局部疼痛。

  参加体能训练,以锻炼肌肉的强度

  . 每天做5-10分钟伸展锻炼

  . 逐渐放松并减慢活动的步伐,配合伸展运动,有助于防止肌肉的损伤和痉挛

  . 穿着大小合适、适合运动的鞋

  . 任何剧烈运动前都要进行热身准备

  . 运动时应用适当的保护设施

  . 剧烈运动前,要穿戴保护套、应用有弹性的支持物或包裹关节部位

  拉伤是指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的肌肉或肌腱的撕裂或过度紧张。

  最常见的拉伤区域包括:月国窝部肌腱(位于大腿背部的肌肉和肌腱),股四头肌(大腿前面的肌肉),小腿肌肉和肩部的肌肉

  治疗

  RICE 是肌肉、肌腱或韧带损伤的常见治疗方法。

  它包括:

  . Resting: 休息至少24-48小时,损伤区制动并避免外力压迫,医生可推荐使用拐杖或手棍,也可根据损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应用夹板、固定器或绷带。

  . Icing:在发病初24-48小时或72小时,冷冻受损区域以减轻肿胀,最好根据损伤部位、大小和损伤组织的深度,在封闭的冷敷包里冷敷10-20分钟,数小时后可重复应用,直至肿胀消失。注意:一旦肿胀消退,就应开始热疗,每次20分钟,一天三次。

  . Compressing:用弹性绷带包裹受累的关节,可减轻肿胀和疼痛。注意:不要包得太紧,最好从身体距离心脏的远端向近端包扎。

  . Elevating:如果可能,抬高受损区域使其高于心脏平面,即使冷敷或睡觉时也应如此。 医生也可推荐阿司匹林、布洛芬、奈普生或扑热息痛以减轻炎症,缓解疼痛,在疼痛消退后,可以开始轻度锻炼和理疗,以恢复关节的张力和灵活性。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来修复受损的韧带或肌肉。

  . 轻度拉伤需2-10天

  . 中度拉伤需10天至6周

  . 重度拉伤需6-10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2902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