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撞到头部和颈椎10天了,颈椎还是不能动,医生说是颈椎软组织挫伤,该怎么办?

车祸撞到头部和颈椎10天了,颈椎还是不能动,医生说是颈椎软组织挫伤,该怎么办?,第1张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及手术治疗两类。目前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大多数的医学专家主张非手术治疗,只有少数病例需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其中一种或二至三种方法,同时施行。现分别介绍如下: ▲手法按摩推拿疗法 这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也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 ▲颈椎牵引疗法 这是颈椎病较为有效并且应用较广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疗法适用于各类颈椎病,对早期病例更为有效。 ▲理疗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理疗可起到多种作用。一般认为,急性期可行普长因离子透入、超声波,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疼痛减轻后用超声波、碘离子透入,感应电或其他热疗。 ▲温热敷 此种治疗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有助于手法治疗后使患椎稳定。本法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最好是用中药熏洗方来热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在本病的治疗中可起到辅助的对症治疗作用,可选择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血管扩张剂及中草药等,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另外颈椎病在手法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将临床常见的 型及经验处方介绍如下。 (一)中医辨证类:寒湿阻络型 (本型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方中羌活、灵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二)中医辨证类:气血两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治以益气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 方中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补气;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天麻、川芎、鸡血藤安神健脑,活血通络,砂仁理气和胃导滞。 (三)中医辨证类:气阴两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治以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 方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白芍、丹参、地龙、夜交藤。 方中炙甘草、沙参、白芍、枸杞子益气滋阴;天麻、杭菊花、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醒脑益智,养心安神;川芎、丹参、地龙活血通络止痛。 (四)中医辨证类:脾肾阳虚夹瘀型 (本型常见于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遗症或久治不愈者);四肢不完全瘫(硬瘫或软瘫),大小便失禁,畏寒喜暖,饮食正常或纳差。舌淡红,苔薄白或微腻,脉沉细弦,或沉细弱。治以补肾健脾,温经和阳,强筋健骨。 方药:熟地、枣皮、炮干姜、龟板胶、鹿角胶、炮甲珠、白芥子、炒杜仲、牛膝、淮山药、炒神曲、白芍、川桂枝、肉桂、炙甘草。 方中熟地、炒杜仲、牛膝补肾养血;鹿角胶、龟板胶填精益髓,强筋健骨;枣皮补肝肾,收涩止遗;川桂枝、肉桂温经和阳;炮干姜、淮山药、炙甘草、炒神曲健脾和胃,温阳益气;白芥子祛痰散结;炮甲珠软坚散结,通经活络。 一、颈椎病的预防 (一)阅读有关颈椎病的书,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 (二)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三)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四)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五)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六)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七)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 (八)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九)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十)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关节退变的作用。 二、颈椎病患者的床 各种床铺各有其优缺点,而且与个人居住地、气候、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有关。但单从颈椎病的预防角度说,应该选择有利于病情稳定,有利于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为佳。因此,选择一个放在床板上有弹性的席梦思床垫为好。它可以随着脊柱的生理曲线变化起调节作用。 三、颈椎病患者的枕头 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这个“正常”位置是指维持头颈段本身的生理曲线。这种重量曲线既保证了颈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因此一个理想的枕头应是符合颈椎生理曲度要求的,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因为这种形状可利用中间的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也可以对头颈部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可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 其次,对枕蕊内容物选择也很重要,常用的有: ①荞麦皮:价廉,透气性好,可随时调节枕头的高低。②蒲绒: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可随时调节高低。③绿豆壳:不仅通气性好,而且清凉解暑,如果加上适量的茶叶或薄荷则更好,但主要用于夏天。其他如鸭毛等也不错,但价格较高。 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切忌"高枕无忧"以生理位为佳,一般讲,枕头高以8~15cm为宜,或按公式计算: (肩宽-头宽)÷2。 颈椎枕亦可起预防或治疗作用。 颈椎病食疗菜谱桑枝煲鸡 配方: 老桑枝60克,母鸡1只(约1000克),食盐少许。 制法: 1、将鸡洗净,切块; 2、与老桑枝同放锅内; 3、加适量水煲汤,调味。 功效: 补肾精,通经络。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用法: 饮汤食鸡肉。 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两种类型。

颈部和肩部疼痛综合征可能涉及多个身体系统,特别是如果症状是由颈部发生的情况引起的。也就是说,可能有一些模式在起作用。关节和肌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虽然颈椎病是骨骼、关节和椎间盘的退化产物,但肌肉必须参与其发病机制。因此,几种类型的颈椎病都有颈部和肩部大面积疼痛的症状。颈椎间盘突出,非自然关节面和关节的关节增生和肥大,韧带增生和肥大以及其他神经根刺激或机械压迫是颈部自发性神经根病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

许多患者此时不治疗颈椎病,转而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治疗效果,也不敢移动。附着于局部软组织后,形成皇家肩关节周围炎!在每个人的传统观念中,颈椎病是一种不会一直持续到你变老的疾病。然而,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手机和电脑使用时间的增加,颈椎病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小。我接受的最年轻的颈椎病患者只有13岁。颈椎病患者在28岁和35岁时较多。

颈部疼痛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40岁后颈部疼痛症状逐渐加重。早晨起床时颈部、腰部和其他关节特别坚硬,容易出现皮疹、眼部炎症、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能是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颈椎病。下一位患者颈椎和肩关节僵硬,疼痛半年。他第一次来我们西周体育康复中心帮忙。除了颈椎僵硬和疼痛外,患者右肩也有运动损伤,疼痛持续半年。疼痛问题影响了你的睡眠。

真正的肩周炎是一种免疫疾病,通常被称为冻结肩和五十肩。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囊的特殊慢性炎症的特征是肩部逐渐疼痛,夜间剧烈疼痛,逐渐恶化,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达到一定程度后逐渐缓解,最终完全恢复。

 治疗肩部运动损伤的方法

 近年来体外冲击波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治疗范围逐渐从碎石、治疗骨不连等扩大到治疗各种肌肉、肌腱疼痛性疾病州,并均取得显著疗效。冲击渡治疗仪的波源包括液电式、压电式、电磁式和气压弹道式,其中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放散状冲击波)具有输出波形平缓、治疗频率及治疗压力可调节、治疗时无需麻醉、作用位点精确、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我门诊部从2010年12月起应用放散状冲击渡治疗肩部伤病患者,发现临床疗效显著。

 一、资料与方法

 共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间在我科治疗的肩部伤病运动员患者29例,人选标准如下:肩部疼痛或功能障碍至少持续2个月以上;未安装心脏起搏器,无凝血障碍性疾病无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无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疾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能积极配合相关治疗。人选患者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14~69岁,平均(245 +48)岁;患者涉及运动项目包括手球、拳击、散打、网球、乒乓球、柔道、举重、摔跤,橄榄球,游泳、跆拳道、竞走、跳水等。所有患者经超声、MRI或X线等检查手段确诊损伤类型,包括肩峰下滑囊炎(7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17例)及钙化性冈上肌腱炎(5例)。

 入选患者均给予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治疗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将冲击波探头置于疼痛最显著部位(定位采用指压法)。冲击波频率5~10Hz。治疗压力15~35 bar,每次冲击次数2000次,共治疗3~4次,在非局麻情况下每周治疗1次。待冲击渡治疗结束后每例患者患部均给予15 min冰敷,然后进行相应拉伸训练,持续15~30 min。

 于治疗前、治疗后即时、治疗后4周及3个月时对人选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程度难以忍受,患者疼痛减轻指数=(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如患者疼痛减轻指数≥75%表示临床治愈;50%~75%表示显效;25%~50%表示好转;≤25%表示治疗无效。本研究所得计量数据均以(平均数±5)表示,采用SPSS 12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计量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本研究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为(624 ±017)分,经冲击波治疗后即时、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34 ±031)分,(235±021)分及(175±027)分,均较治疗前水平显著降低(P<005)。入选患者经冲击波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疗效结果详见表1,表中数据显示,放散状冲击波治疗对运动性软组织损伤具有显著疗效,尤其是在中远期疗效方面较其他物理治疗优越。

 三、讨论

 运动损伤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损伤类型包括肌肉、肌腱、韧带、关节软骨、骨组织损伤等,其中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最为常见。这类损伤最主要的的病理改变是纤维结缔组织损伤性炎症及变性;其中发生在腱止点部的微细损伤又称“末端病”。其病理改变表现为肌腱玻璃样变、纤维变、截断变、小动脉增生和硬化等,偶可见变性组织钙化骨化,因而临床较难医治。

 从事竞技体育或爱好体育运动的人群中,其运动损伤发生率相对较高,并且由于诱因长期持续存在,故一般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容易复发。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骨髓肌肉系统怙疾病疗效显著,如有学者发现体外冲击波可明显改善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病情及肩关节功能,并且对钙化灶吸收具有促进作用;Thiel等发现体外冲击波可用于治疗陈旧性骨折延迟愈合与骨不连;Ludwig等发现放散状冲击波可有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本研究采用放散状冲击波治疗肩部伤病运动员患者发现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即时疗效及远期疗效均较显著,其相关治疗机制包括:冲击波能在不同性质组织交界处产生机械应力效应其中拉应力有助于促进粘连组织松解、改善微循环;压应力能促使细胞弹性变形,增加细胞摄氧,促进肌腱功能恢复;另一方面体外冲击波能在很大程度上损伤产生疼痛的'感受器,改变感受器对疼痛的接受频率及其周围化学介质组成,从而抑制该感受器发出的高频脉冲,进而影响疼痛信号传递,也可通过调控自由基来释放抑制疼痛的化学介质,从而缓解局部疼痛。

生活中肩膀疼的患者经常见到,有的是肩膀前面疼,有的是后面疼或者是外面疼,疼的那是五花八门。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自己是肩周炎。

肩膀疼的原因

其实肩膀疼的原因有很多,不是所有的肩膀疼都是肩周炎。比如左侧的肩膀疼可能是心脏或者是肺部的疾病引起的,右侧的肩膀疼可能是肺部疾病和肝胆疾病引起的。排除了内脏的问题,还有软组织损伤的问题。颈肩背部的软组织损伤都有可能引起肩膀疼。

出现肩膀疼以后可以先请医生看一下,进行相应的检查,排除内脏疾患。然后再检查我们颈肩背部的软组织,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肩膀疼痛所占比例还是非常高的。人们经常提起的肩周炎,其实就是肩关节周围的肌肉损伤引起的。

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肩膀疼如何检查治疗

1、颈部的多裂肌和回旋肌损伤后,出现无菌性炎症刺激卡压臂丛神经根,引起肩膀疼、胳膊疼及手麻。用指尖在颈椎的棘突旁按压寻找压痛点,找到后横向拨动按摩,每次几分钟每天三次。

2、颈部的斜角肌损伤后会刺激卡压臂丛神经,引起后背肩膀疼痛。用对侧的指尖在颈椎侧面到锁骨上窝的区域,按压寻找压痛点进行横向拨动按摩,每次几分钟每天三次。

3、肩胛骨背面的肌肉损伤,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这几块肌肉是引起肩膀疼的主要原因,一定要重视。请家人帮助用大拇指在肩胛骨背面按压,寻找压痛点进行按摩。

4、肩部的三角肌损伤,就会引起肩膀外侧的疼痛。用手在肩膀外侧寻找压痛点,用筋膜球放在痛点上靠在墙上滚动按摩。

只要排除了内脏的问题,确定是由于头颈背肩部的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肩膀疼。最应该重视的是肩胛骨背面的冈下肌、大圆肌和小圆肌,在治疗中首先要处理这个部位。如果疼痛严重可以去医院,请专业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83000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