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家养的燕子鱼 问题

请问 家养的燕子鱼 问题,第1张

燕鱼又叫神仙鱼,很好养,我已养了10几年的燕鱼。看来你是初养燕鱼,我来告诉你几个要点,如果你想养好(墨)燕即黑燕鱼更应该这样做:1,把鱼都扔掉2,鱼缸消毒,用盐就可以。3,换新水放四到五天,加温25度左右。4,这点要注意,买的鱼要没病,放到鱼缸里时袋中的鱼温度要和缸里的水的温度一致(把鱼袋放到缸里一段时间)5,不要喂鱼虫,喂干饵。6,不要勤换水。养一段时间掌握住规律以后就好了,很好养。时间一长你就知道了。去做吧。

鲳鱼和燕鱼的区别是燕鱼外表色彩斑斓,鲳鱼外表银白色。平鱼,是我们常说的银鲳鱼中的一种,属鱼产形目,鲳亚目鲳科鱼类。体形侧偏,头胸相连明显,口、眼都很小,两颌各有一行细牙。燕鱼的身体则是菱形的,比较宽平鱼,是我们常说的银鲳鱼中的一种,属鱼产形目,鲳亚目鲳科鱼类。

燕鱼,又名神仙鱼、天使鱼。鱼体呈菱形,极侧扁,尾鳍后缘平直,背鳍、臀鳍鳍条向后延长,上下对称,似张开的帆。腹鳍特长,呈丝状。从侧面看像空中飞翔的燕子,故又称其为燕鱼。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红海、东至澳大利亚、北至日本以及中国南海、台湾海峡等海域,属于暖水性中上层鱼类。

形态特征

神仙鱼又名、燕鱼、天使、小神仙鱼、小鳍帆鱼,丽科鱼属,原产南美洲的圭亚那、巴西。长12到15厘米,高可达15到20厘米,头小而尖体侧扁,呈菱形。背鳍和臀鳍很长大,挺拔如三角帆,故有小鳍帆鱼之称。从侧面看神仙鱼游动,如同燕子翱翔,故神仙鱼又呈燕鱼。

腹鳍已演化成触须,色白柔软,长如流苏。尾柄短,尾鳍后缘平直,上下端略长。胸鳍无色透明,体表基调色为银白带黄,腹部银白,背部淡金**,体侧各有4条黑色粗纹,第一条穿过眼眶,第二条在背鳍和臀鳍基部前缘第三条从背鳍末端至臀鳍末端,第四条在尾柄基部。眼部黑眼珠外圈虹膜呈红色,上有一黑色细绒条。

好看又好养的鱼有:斑马鱼、孔雀鱼、燕鱼等。

1、斑马鱼:斑马鱼是一种常见的热带观赏鱼,身上分布着好看的条纹,体型呈纺锤状,身上从鳃盖到身体尾部都会有好几条横纹分布,尾鳍长而呈叉形,有时候尾巴也会有横纹分布。斑马鱼色水温保持在20-23低就可以了,在水温11-15的时候也能生存,对水质的要求不高,并且性情温和。很适合新手养殖。

2、孔雀鱼:孔雀鱼又叫孔雀花鳉,也叫凤尾鱼,是杂食性小型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分布与热带地区的河流下游和沟渠中,其性情温和,能和其他的中小型热带鱼混养。孔雀鱼身上的图案五彩缤纷,有的像字母一样,有的像蛇纹一样,有的像豹皮,很是漂亮,而且尾巴很大,养起来很容易,很受新手的喜欢。

3、燕鱼:燕鱼又叫神仙鱼,天使鱼,就像空中飞翔的小燕子一样,所以又被成为燕子鱼,属于暖水性中上层鱼类。

燕鱼体表基色是银白色带点**,腹部银白,背部淡金**,体侧各有4条黑色粗纹,很是漂亮。神仙鱼的像个大多十分温和,对水质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在弱酸性水质的环境中二加一和大多数鱼类混养,但是不能和鲤科和虎皮鱼混养,它们喜欢咬神仙鱼的臀鳍和尾鳍,影响观赏性。

养斑马鱼要注意什么

1、氧气充足:斑马鱼喜欢在氧气充足的水中生长,饲养者还要给它们安装一个氧气泵,这样才能保证它们的氧气充足。

2、合理喂食:斑马鱼是杂食性的鱼类,饲养者需要动物性饲料搭配合成饲料一起投喂。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它们的营养充足,也可以保证它们的营养均衡。

3、控制密度:斑马鱼繁殖的能力较强,繁殖的数量也比较快。饲养者需要控制它们的数量,这样才能避免死亡的情况出现。

以上内容参考-燕鱼-斑马鱼-孔雀鱼

看到其他的鱼友所养的燕鱼经常死亡,所以才让大家的潜意识里觉得燕鱼难养,其实燕鱼算是比较好养的一种鱼,没什么特别的要求,水质和其他的鱼类一样,保持稳定就可以,燕鱼经常死亡多发生在新买的燕鱼身上,一般新买的燕鱼在过水阶段没有让其完全适应新的水质的话,很容易引起死亡,所以再商家处买鱼定水后的鱼会比定水前的鱼贵很多,因为商家已经让鱼完全适应了当地的水质。

燕鱼对水质的要求为弱酸性水,PH在60—70之间,水温正常维持在28度左右即可,当然只要温度范围在24—30度之内鱼都是可以正常存活的,只是状态好与坏的区别,之所以建议大家的温度保持在28度,是因为当遇到疾病的时候,鱼缸还有升温的空间。水质掌握好就能解决一大半燕鱼怎么养的问题了。

一般大家买到的燕鱼都比较大,所以不需要太注意鱼卵及鱼苗期的燕鱼喂食问题,可以准备一些饲料或者红虫喂食燕鱼。饲料的优点是安全,干净,缺点是营养有限。活食的优点是营养丰富,缺点是处理不干净容易出问题。

当然也有一部分鱼友自己研究燕鱼繁殖,当鱼卵孵化成功后可以给鱼苗喂食丰年虾卵或者蛋黄水。

5元一条的伊莎贝尔是燕鱼,又名神仙鱼、天使鱼。

燕鱼(Plataxteira)是一种大型的观赏鱼,体长可达15厘米以上。它们通常生活在淡水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南美洲的河流、湖泊和池塘中。

燕鱼的特点是身体呈菱形或近于椭圆形,头部和嘴巴较小,背部平坦,鳍条较为细长。它们的颜色通常为浅灰色或淡**,并有一些深色斑点或条纹。

燕鱼的性情温和,适合与其他观赏鱼混养。它们喜欢在水族箱中上层游泳,适合在水中生活,但也需要适量的氧气供应。

关于伊莎贝尔燕鱼的价格,具体价格可能因地区、品种和质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某些地区,伊莎贝尔燕鱼可能比较便宜,但在其他地区可能较为昂贵。

需要注意的是,购买观赏鱼时需要注意它们的健康状况和养殖方式。最好选择信誉好的养殖场购买,避免购买来自不合法渠道的观赏鱼。同时,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水族箱内的水质稳定和适当的水温,以及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供应。

养好燕鱼要注意它的生存环境等因素,具体要做到以下几步:

1、选缸:首先朋友们饲养燕鱼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鱼缸,鱼缸的大小主要是根据饲养的数量和鱼体的大小来决定的,为了在日后多饲养几条,建议选择用12以上的鱼缸,因为鱼缸的空间越大越有利于燕鱼的生长发育,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大氧气量。

2、鱼苗选择:当鱼缸选择好以后,朋友们就是要准备选择燕鱼鱼苗了,提醒大家鱼苗要选择健康体质健壮的,尽量的去选择基因品相好的,鱼体大的,这样在饲养中成活率高,生长发育也快。

3、困水:养鱼先养水,一定要把水养好了,一般燕鱼适合生活中24—27摄氏度和PH值为65—75的环境中,只要朋友们控制好水温,保证燕鱼能够在正常饲养的环境下健康的生长发育,定期去换水维护良好的稳定水质环境就行。

4、放养燕鱼:将刚买回去的燕鱼先不要着急的往鱼缸里放,应该是连同袋子一起放入到鱼缸里让燕鱼适应15—20分钟左右,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新环境,通过不断的观察后发现燕鱼没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个时候就把袋子解开,加入鱼缸少许的水封口再进行观察15分钟左右,这个时候确实没有发现什么情况发生,并且燕鱼的生活一切正常,就可以完全把袋子解开轻轻的将水和燕鱼放入到鱼缸里饲养了。

5、喂食:刚开始燕鱼到了新环境下是不会吃食的,就算吃食也是很少的,建议大家不要着急的去喂食,应该是耐心等待3—5天左右的时间让燕鱼适应了新环境再去喂食也不迟,但是在喂食上一定要遵循以少食多餐,营养搭配均匀为主来合理定时定量的喂食。

6、日常管理:不论鱼友们饲养燕鱼还是其它的观赏鱼,日常的管理是相当的重要了,它主要就是保持水质良好稳定,清洁干净,去更好的预防燕鱼疾病的发生,那么建议大家要定期的去清理鱼缸里的食物残渣和定期的去换水,切记换水量要控制在1/3为宜。

燕鱼是什么:

燕鱼(学名:Platax teira),又名神仙鱼、天使鱼。 鱼体呈菱形,极侧扁,尾鳍后缘平直,背鳍、臀鳍鳍条向后延长,上下对称,似张开的帆。腹鳍特长,呈丝状。从侧面看像空中飞翔的燕子,故又称其为燕鱼。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红海、东至澳大利亚、北至日本以及中国南海、台湾海峡等海域,属于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其多生活于常在海面漂浮物下。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Lohaja。

2、形态特征

神仙鱼又名、燕鱼、天使、小神仙鱼、小鳍帆鱼,丽科鱼属,原产南美洲的圭亚那、巴西。长12-15厘米,高可达15-20厘米,头小而尖体侧扁,呈菱形。背鳍和臀鳍很长大,挺拔如三角帆,故有小鳍帆鱼之称。从侧面看神仙鱼游动,如同燕子翱翔,故神仙鱼又呈燕鱼。腹鳍已演化成触须,色白柔软,长如流苏。尾柄短,尾鳍后缘平直,上下端略长。胸鳍无色透明,体表基调色为银白带黄,腹部银白,背部淡金**,体侧各有4条黑色粗纹,第一条穿过眼眶,第二条在背鳍和臀鳍基部前缘第三条从背鳍末端至臀鳍末端,第四条在尾柄基部。眼部黑眼珠外圈虹膜呈红色,上有一黑色细绒条。

燕鱼如何养殖

一、燕鱼如何养好

1、水温恒定:燕鱼是热带鱼,它们比较喜欢在24-28℃之间的水温中生活。人工饲养的时候,需要将水温保持在24-28℃之间。有条件的话,可以安装加热棒,保持水温恒定。

2、水质干净:燕鱼喜欢干净清爽的水质,如果生活的水质太差,它们的鱼鳍以及体色都会受到影响。人工养殖的时候,可以3-5天换一次水,保持水质干净清爽。有条件的话,可以安装循环过滤器,减缓水质恶化的速度。

3、合理喂食:虽然燕鱼比较偏爱动物性饲料,但是饲养者尽量不要只投喂同一种食物。最好用动物性饲料搭配植物性饲料一起投喂,这样既可以保证它们的营养充足,也可以避免食性单一的情况。

二、燕鱼饲养时需注意什么

1、环境安静:燕鱼的胆子比较小,平时养殖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环境安静。尽量避免出现突然的声音或突然出现在它们面前。

2、群养:燕鱼喜欢群居,人工饲养的时候最好将多条燕鱼放在一起养。这样可以增强它们的安全感,还可以增强观赏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612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