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是什么样子

章鱼是什么样子,第1张

章鱼体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章鱼的头胴部约7-95厘米,头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

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膜伸缩来游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腕的基部与称为裙的蹼状组织相连,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对尖锐的角质腭及锉状的齿舌,用以钻破贝壳,刮食其肉。

扩展资料:

章鱼的特殊能力:

1、灵敏触觉

章鱼有八条感觉灵敏的触腕,每条触腕上约有300多个吸盘,每个吸盘的拉力为100克无论谁被它的触腕缠住,都难以脱身的。章鱼的触腕和人的手一样,有着高度的灵敏性,用以探察外界的动向。当其休息的时候,总有一二条触腕在不停地向着四周移动着, 高度警惕着有无“敌情”。

如果外界有什么东西触动了它的触腕,它就会立刻跳起来,同时把浓黑的墨汁喷射出来, 以掩藏自己,趁此机会观察周围情况,准备进攻或撤退。章鱼可以连续六次往外喷射墨汁,过半小时后,又能积蓄很多墨汁,章鱼的墨汁对人不起毒害作用。

2、变色能力

章鱼在恐慌、激动、 兴奋等情绪变化时,皮肤都会改变颜色。控制章鱼体色变换的指挥系统是它的眼睛和脑髓,如果某一侧眼睛和脑髓出了毛病,这一侧就固定为一种不变的颜色了,而另一侧仍可以变色。再有就是章鱼的再生能力很强。

每当章鱼遇到敌害时,有时它的触腕被对方牢牢地抓住了,这时候它就会自动抛掉触腕,自己往后退一步,让断触腕的蠕动来迷惑敌害,趁机赶快溜走。每当触腕断后, 伤口处的血管就会极力地收缩,使伤口迅速愈合,所以伤口是不会流血的,第二天就能长好,不久又长出新的触腕。

-章鱼 (章鱼科多种动物通称)

-八爪鱼 (章鱼科动物)

1、牛鳅鱼全长大约40厘米,50厘米以上的大多是雌鱼,雄鱼变性后才能长成这么大。其体延长,扁平。头扁平,后部宽大。吻部接近扁平。眼上侧位,距吻较近,眼间隔宽,微凹。

2、头部背面具棱。鼻孔每侧2个,后鼻孔稍大。口端位,下颌略长。上下颌、犁骨和颚骨有绒毛状齿。舌圆形,前端游离。鳃孔大。

3、鳃耙较长,两侧鳃耙较短。体被栉鳞。侧线与背部平行延伸。背鳍2个,第一背鳍前后各有一游离小棘,起点与腹鳍基部相对;臀鳍浅黄。胸鳍灰黑色。腹鳍浅黑**。尾鳍有灰黑色横斑及黑色纵带。

扩展资料:

牛鳅鱼为浅海底层鱼类,行动缓慢,喜栖息在淤泥海底,长期潜伏在底层,一般不浮于水面,只有在大潮时随潮水的上涨来到岸边底层;有时也会到礁石、沙滩边缘觅食。

牛鳅鱼生殖期为5—6月。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国外见于朝鲜、日本、菲律宾、红海、俄罗斯远东海域等。

牛鳅鱼主食各种小型鱼类和甲壳动物等,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温海域,中国沿海均产。牛尾鱼为近海底层鱼类,栖息于沙底浅海区域,行动缓慢,一般不结成大群。

鳗鱼的仔鱼体长6厘米左右,体重01克,但它的头狭小,身体高、薄又透明像片叶子一般,所以称为“柳叶鱼”。它的体液几乎和海水一样,所以可以很省力地随着洋流作长距离的漂送。从产卵场漂回黑潮暖流再流回台湾的海边大概要半年之久,在抵达岸边前一个月才开始变态为身体细长透明的鳗线,又称为玻璃鱼。

扩展资料:

鳗鱼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分别是普通鱼类的60倍和9倍。其中维生素A为牛肉的100倍、猪肉的300倍以上。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E,对于预防视力退化、保护肝脏、恢复精力有很大益处 。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同样很丰富。鳗鱼还含有丰富的“好”脂肪。其中所含的磷脂,为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另外,鳗鱼还含有被俗称为“脑黄金”的DHA及EPA(深海鱼油成分,DHA为二十二碳六烯酸,EPA为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比其他海鲜、肉类均高,而DHA和EPA被证实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此外,鳗鱼还含有大量的钙质,对于预防骨质 疏松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最让女士动心的是,鳗鱼的皮、肉都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养颜美容、延缓衰老,故被称之为“可吃的化妆品”。鳗鱼在营养方面惟一明显的缺陷就是几乎不含维生素C,吃鳗鱼时应搭配一些蔬菜能弥补这个缺陷。

参考资料

鳗鱼_

鲈鱼体长侧扁,下颌长于上颌,肉坚实呈蒜瓣状,鱼鳔可制鱼肚,常清蒸食用。其肉质洁白肥嫩,细刺少、无腥味,味极鲜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入药,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补品。一般体长30-40cm,体重400-1000g,已成为名贵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体较长,前部平扁,粗大,亚圆筒形,向后渐侧扁细小;背缘和腹缘浅弧形;背缘和腹缘浅弧形,躯干前半部稍高,腹鳍基部处体最高;尾柄低长。头宽大,平扁,背缘浅弧形,与上颌相交约25度,头部腹缘浅斜。吻宽大,圆钝,吻长约为眼径2倍。鼻孔2个。眼小,圆形,上侧位,距鳃盖骨后缘略小于距吻端2倍。口宽大,端位,口裂低斜。唇肥厚。上颌稍长于下颌,上颌骨露出,后端圆钝,伸达瞳孔后缘下方。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牙群。舌宽厚,圆形,前端稍游离。鳃孔宽大;第四鳃弓后无裂孔。鳃盖膜相连,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鳃耙短小,颗粒状。假鳃发达。鼻棘1个,钝尖。吻背前颌骨突高大。鳃盖骨具1低棱,端部扁钝。下鳃盖骨和间鳃盖骨无棘。胸鳍基部上方无肱棘。眼间隔凹入。前鼻孔和后鼻孔均具短管状皮突。其他部位无凹洼,无皮瓣。

鲈鱼是营养丰富的一种鱼类。鲈鱼含有丰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钾、铜、铁、硒等。

外形特征

体长,侧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钝圆;头中等大,略尖。体长可达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以上。

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颔稍突出于上颔,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两颌、犁骨及口盖骨均具细小牙齿。

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刺。

体被小栉鳞,侧线完全、平直。体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银白。体侧上部及背鳍有黑色鲈鱼斑点,斑点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背鳍两个,仅在基部相连,第1背鳍为12根硬刺,第2背鳍为1根硬刺和11-13根软鳍条。

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7至9枚,背鳍、臀鳍鳍条及尾鳍边缘为灰黑色。

鲈鱼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

红烧鲈鱼做法

1把鲈鱼去鳞去腮去内脏,清洗干净后在鱼身两面切上几道口子,烧时容易入味。

2用盐,胡椒粉和黄酒把鱼身上涂满一遍,腌渍一下。

3葱切段,再切部分葱花,大蒜切片,姜切丝,再准备好豆豉,八角,小茴香和花椒,花椒忘拍了。

4不粘锅放油烧热,放入鲈鱼煎至两面金黄后取出。(没有不粘锅的可用生姜擦一下锅底,防止鱼皮粘锅)。

5锅中留底油,放入切好的葱,姜,蒜,八角,花椒,小茴香和豆豉。

6煸炒出香味。

7放入煎好的鲈鱼,再烹入少许黄酒。

8再加入醋和红烧酱油,烹出香味。

9再加入开水,用大火烧开后再转小火烧制。

10等烧到鱼可以用锅铲拨松,翻身加盐和糖调味。

11等汤汁微微收浓,撒上香葱,然后出锅盛盘。

参考资料

鲈鱼360[引用时间2017-12-22]

鲶鱼的嘴巴上面加起来有四根胡须,上面长, 下面短,颜色一般都是黑褐色或者灰黑色。

鲶鱼的眼睛小,头部平扁。嘴巴在下面位置,口裂小,最后面只有达到眼睛前面部分的下面位置。成年鲶鱼的胡须有两对,一共4根,上颌的胡须可以延伸到胸鳍的最后位置,下颌的胡须都比较短,没有成年的鲶鱼胡须只有三对。

鲶鱼的下颚都有隆起,牙齿的缝隙小,呈现绒毛的样子,颌齿和梨齿都排列成弯带的样子,梨骨齿整个不间断,后面的中部有些凹进去。鲶鱼有大量的黏液,没有脂鳍,有很长的臀鳍,后面部分一直延伸到尾鳍。

扩展资料:

鲶鱼是杂食性动物,它的主要食物包括水生昆虫、有机碎屑等,也吃小鱼、鼠类等活物,甚至在吃不饱的时候还会吃同类的尸体。正因为鲶鱼食性杂,所以生命力很强,能在污染水体中生存。在一些有鸡粪、猪粪的污水环境下,鲶鱼是可以生存的。

鲶鱼对环境的忍耐也有限度。如果水质差,鲶鱼不仅繁殖困难,而且也长得差。如果水体含有毒有害物质,鲶鱼还会中毒,甚至死亡。

人民网-鲶鱼不是脏鱼

这种观赏鱼的名字是白金水针。

中 文 名:白金水针;水针;银水针;银针;竹签鱼;皮颔鱵;皮颏鱵。

地理分布 出海口朝间带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鹤鱵目 Beloniformes

亚目: 鹤鱵亚目 Belonoidei

科: 鱵科 Hemiramphidae

属: 皮颏鱵属 Dermogenys

种: 皮颏鱵 D pusilla

拉丁文学名:Dermogenys pusilla

繁殖方式 卵胎生。

习性 :会跳跃补食,喜欢呆在水面上层,所以最好提供给他们开阔的水面。

体形特征:公鱼有鲜艳的婚姻色,母鱼则体型较为粗大,臀鳍形状也不相同,雄鱼的臀鳍特化为交配器,猛地看上去就像被谁咬掉了一半似的。雌鱼的臀鳍是一片三角形的的鱼鳍,外观同孔雀鱼的臀鳍很像。平均长度约3到6公分。公鱼的常喙前方有分叉,母鱼则没有,母鱼较为凶悍,经常驱赶雄鱼,没有分叉的喙,在追逐中反而容易使对方受伤,公鱼的喙有分叉,经常会为了领地和交配机会相互之间大打出手,互相展示、冲撞、撕咬,所幸不会有什么伤害。

繁殖:体内受精,直接产下小鱼。但幼鱼在淡水中的死亡率很高,有条件的话把怀孕的雌鱼放入汽水环境。幼鱼较小需要用丰年虾幼虫开口。注意一点,成鱼会毫不留情的捕捉鱼苗。

食 性 杂食性,接受上浮性饲料和血虫等。会跃出水面捕食昆虫。对1厘米以内的鱼苗有很大威胁,因为其游动速度很快,鱼苗根本无力逃脱。

水 温 23到27

硬 度 KH5到6

Ph 值 74到76

冕鱼是非淡水鱼,我国东海盛产。属于深海海鱼,肉质比较厚实,吃起来没有河鲜和浅海口感嫩,用煎又会破坏本身的鱼香味,所以选择先腌制后焖炒的手法。

鱼胶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质,且易于吸收和利用,因而备受人们的青睐。现在市面上较多的鱼胶和深海里的大鱼胶,俗称“莽撞胶”,都是含胶质极其丰富的鱼加工而成的。这些鱼胶含有极其丰富的蛋白质、维他命、矿物质等人体必需元素。

体型特点

冕鱼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最大个体长可达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口大,稍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

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点。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有19~20个鳍棘,第二背鳍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33146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