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这条是什么海鱼,有人知道名字吗?

大的这条是什么海鱼,有人知道名字吗?,第1张

如图      ,    应为  

鱼舵科     Kyphosidae     鱼舵属    Kyphosus    海生鱼类

下图为      低鳍鱼舵    Kyphosus vaigiensis  

身体呈青褐色,背部颜色较暗。体侧有许多**纵带。胸鳍**,其它各鳍则和体色一样,头部据**斑2个。背鳍、臀鳍及尾鳍基部皆密布细鳞,头部除吻端外亦被细鳞,尾鳍分叉,上下叶末端尖。背鳍硬棘11枚、软条13-15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2-13枚。侧线鳞片数53-55枚。体长可达70厘米。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均有分布,草食偏杂食性鱼类,主要以食用海藻为主。

海鱼大全如下:

1黑头鱼

俗名猪嘴鱼,许多种生活在超过1000m的水层。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以及南海。

2老板鱼

老板鱼,学名孔鳐,肉多刺少,无硬骨。其肉可鲜食,但更多的是腌制加工成淡干鱼。孔鳐肌肉中含有微量尿素,故鲜食烹调前需用沸水烫一下,以除异味。

3针良鱼

针良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只产于黄海和渤海,多集中于浅海河口处。针良鱼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针良鱼属于海杂鱼,因其生长周期短,世代更新快,资源易于补充,故常保持一定的渔获量。

4多宝鱼

多宝鱼,俗称欧洲比目鱼,若进行人工养殖,其生长期明显缩短,在适宜的条件下,当年可达500~600g左右。人工培养的亲鱼,在控温控光的条件下,全年都可获得成熟的卵子,进行人工繁殖采用人工授精方法。

5鲅鱼

鲅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均有。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秋汛常成群索饵于沿岸岛屿及岩礁附近,为北方经济鱼之一。

海鱼品种有带鱼、银鲳、大黄鱼、蓝点马鲛鱼 、棘头梅童鱼、绿鳍马面鲀、舌鳎、小黄鱼、白腹鲭、龙头鱼。

01 带鱼

“带鱼吃肚皮,说话讲道理。”舟山带鱼,吃货们的最爱,尤其是肚皮那个部位,最鲜美。

02 银鲳

银鲳,俗称鲳鳊鱼。

新鲜的鲳鱼,腹部如丝绸兜肚,滑溜溜、光闪闪,又称为白鲳。因其扁平阔大、肌间刺较少,特别适合孩子食用。

03 大黄鱼

在舟山人家的饭桌上,自古少不了大黄鱼这道菜;咸菜大汤黄鱼和黄鱼鲞,算是代表作。

色泽亮黄如金、鱼肉细若精瓷的大黄鱼,或清蒸,或红烧,或醋溜,或制鲞,样样皆可。

04 蓝点马鲛鱼

马鲛鱼,在北方叫“鲅鱼”。舟山人习惯以雪菜煮或抱盐清蒸。

05 棘头梅童鱼

梅童鱼头大而钝圆,额头突起,头部约占全身1/3,俗称“大头梅童”。梅童鱼肉质极嫩,多为清蒸或加咸菜烧汤。

06 绿鳍马面鲀

绿鳍马面鲀,因其皮肤强韧,须先剥皮才可食用,故俗称剥皮鱼。剥皮鱼在厚皮剥去后,露出细嫩鲜美的白肉,清蒸、红烧,都饶有滋味。

07 舌鳎

舌鳎,舟山人习惯称其为玉秃鱼、箬鳎鱼。样子其貌不扬,但贵在刺少,味道鲜美。舌鳎分为粗鳞和细鳞两种,精明的“马大嫂”一定会选择肉质更为鲜美的细鳞舌鳎。

08 小黄鱼

小黄鱼的体型,介于大黄鱼和梅童鱼之间。不同地理群体的颜色,会有一些差异,总体以身体金黄、口部鲜红为佳。

09 白腹鲭

俗称青占鱼、鲭鱼、青花鱼等,与马鲛鱼外形相似,但个体较小。

10 龙头鱼

龙头鱼,舟山人习惯称其为虾潺。因口感鲜嫩像豆腐,又俗称“豆腐鱼”,被誉为“一条嫩过豆腐的鱼”;还因其通体晶莹洁白,呈半透明状,更有“东海小白龙”的美名。

如图    ,      金鲷       并非平鲷     学名  

鲷科      Sparidae       金鲷属          Chrysophrys    鱼类 

下图为    银金鲷    Chrysophrys auratus  ,

幼鱼成小群在河口活动,成鱼则出现在礁沙混合区,属肉食性,以软体动物、甲壳类、蠕虫等为食,可做为食用鱼。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包括中国、中国台湾、菲律宾、日本、印尼、澳洲、新西兰、诺克福岛海域,栖息深度可达200米。

1、鲅鱼(野生)鲅鱼,学名马鲛鱼。2、鲐鲅鱼(野生)鲐鲅鱼,鲭鱼属的一种。3、带鱼(野生)带鱼,俗称刀鱼。4、红头鱼(野生)红头鱼,也称为红娘鱼

很多人多海里的鱼类不太了解,觉得大海里常吃的鱼类就那么几种。其实,海洋之大远远地超过了陆地,海洋中的动物之丰富远远超过了常人的想象。在进化论里,陆地上得所有生物都是由海洋里进化而来的。所以,海洋又是生物之源。

鱼的做法

白鲳鱼,海中鲳鱼中的贵族,以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著称,是鲳鱼品种中的上品,价格也不便宜。小白鲳鱼和大白鲳鱼价格差别近10几倍。由于肉质细嫩、鲜美无比,鱼刺又少,营养价值又高,一直被尊为妇幼、老人最佳的食用海鱼。

价格:5~100元/斤。

白鲳鱼的吃法:清蒸、家常烧、香煎小白鲳鱼等。

鲐鲅鱼

 

学名: Scomber japonicus  ​鲭亚目 Scombroidei​鲭科 Scombridae

俗名花辉、青辉、青花,是辐鳍鱼纲鲈形目鲭亚目鲭科的其中一种。经济型食用鱼。鲐鱼与鲅鱼的主要区别在于鲐鱼体形短粗,身上有青绿色的花纹,而鲅鱼则细长,身上青黑色,有不多黑色斑点。

 

 

横切面呈扁椭圆形,腹部普通为银白色,体侧正中侧无明显斑点,体青绿色,具有细密而明显的波状纹,背鳍硬棘9至13枚;背鳍软条11至12枚;臀鳍硬棘1枚;臀鳍软条12至14枚,脊椎骨31个,体长可达100厘米。体呈纺锤形,稍侧扁。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完全,位偏背方,波状。背鳍2个,第2背鳍较小;臀鳍与第2背鳍同形,其后各具小鳍5个。尾鳍叉形。体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两侧在胸鳍水平以上有深蓝色的不规则斑纹。分布于我国沿海。另有一种叫羽鳃鲐,鳃耙长而扁,呈羽毛状,从口腔即可看到。体被圆鳞,胸部鳞片较大,仅分布于南海。鲭属 Scomber   ​​

无图  不宜分辨   ,   网上搜个图回答  

天竺鲷科   Apogonidae   圆天竺鲷属    Sphaeramia   鱼类 

下图为    丝鳍圆天竺鲷  Sphaeramia nematoptera (高身天竺鲷),俗称 红眼玫瑰、大眼玫瑰、睡衣天竺鲷

体高带有拉长的鱼鳍,第二背鳍带有鞭子一样的拉丝,成鱼的背鳍拉丝可以达到尾鳍尖端;头部**,眼睛是明亮的鲜红色两侧有垂直的白线;第一背鳍和下方的身体有宽的黑条纹;体后部白色带有许多瞳孔一半大小的暗红色斑点。种加词意为 “nemato-”(线) “pterus”(鳍),指其第二背鳍的第一和第二枚软鳍条延长形成拉丝。

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包括爪哇到斐济,北到琉球群岛,南到大堡礁等。栖息在珊瑚生长丰富的近岸岩礁斜坡和潟湖,白天形成大型鱼群活动于枝状珊瑚之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35106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