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是怎样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是怎样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第1张

阴阳人体和事物各个方面都分成了阴或阳。例如男为阳,女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等等。这样就可以用两个相对的基本范畴方便地解释了世间万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阴和阳是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它是既对立的又统一的,又互相转化的这样一个哲学概念,这种哲学概念呢应用到医学当中,形成了我们中医独具特色的我们叫《阴阳学说》。

那么把阴阳做男女来分的话,女同志就叫坤,就是阴,男同志就叫乾,就是阳,那么用人的胸和背来去分辨人体的阴和阳呢,人体的背部就属阳,人体的腹部就属阴,阴的特征和特性呢是有静、冷、寒、向下、向内、沉降、收敛,而阳呢向上、向外、动的、热的、看不见的这些呢就属于阳的特征和特性。

什么叫五行呢?五行对五志

五行呢顾名思义就是木火土金水,是自然界最基本的五种物质,那么在古代呢对自然界的认知是有限的,就把这五行呢固定下来,五行知识的应用,那么在医学当中的就会形成以五行五脏的一个系统,人体有没有六脏呢我们不说,那么大家都知道春夏秋冬一年有四季,那么如何与五行相配属,我们就要加一个常相,那么自然界的话是有七种颜色,那么我们只能把它配成五种颜色,叫青赤黄白黑,就是五行的这样一个哲学理念应用到医学当中,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所以呢多余的要把它消减,就是人有七情六欲,那么七情也必须对应五,叫五志,叫怒、喜、思、悲、恐。木火土金水除了内容以外它还有相互的关系,我们以后再说。

五行对五脏

五行的相生才有五脏的相生,那么五行的相克呢也是五脏的相克,你比如说肝为什么能够克脾?就是因为木克土,那么土能够克水,就是脾能够克肾,所以呢它是把五行的知识揉到医学当中来,然后的话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内容。

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而偏胜偏衰和互损又是其基本表现形式,因而在把握阴阳失调状况的基础上,用药物、针灸等方法调整其偏盛偏衰和互损,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分而言之,阳偏盛而导致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阴偏盛而导致的寒实证,用“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出现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治疗当滋阴制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

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根据部位和功能活动特性可分为阴阳两部分。就人体部位来说,上为阳,下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按照脏腑功能特点划分,心、肝、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脾为至阴。若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

总之,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内脏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阴阳学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500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