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浪漫主义画派的画作

如何欣赏浪漫主义画派的画作,第1张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中古

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回到古代罗马,一切以古罗马为典范,浪漫主义则要求在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荒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代表作品如德拉克洛瓦的《但丁与维吉尔》、《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中世纪传奇大多与骑士游侠有关,再加上当时资本主义正向海外扩张势力。在“本土”,过去宁静的生活已被机器生产所破坏,因而浪漫主义在向往中世纪的同时,也渴望和追求着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异国情调。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自然

古典主义以宫廷为描写的对象,即使是真正的自然也要加以人工的雕琢以适应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交谈必须使用经过修饰 的语言。浪漫主义者则重视自然,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真正地回到没有经过人矫饰、改造过的大自然中去。二是摆脱羁绊得到真正的自由。只有自由才能打碎封建的枷锁,反之,只有打碎封建的枷锁才能得到自由。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感情

古典主义讲求共性,认为共性、理性即真理、即美,提倡在统一的道德标准下冷静地对待一切,抑制自己的感情和个性。浪漫主义认为应该大力肯定人的感情和个性,敢爱敢恨,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浪漫主义的作品热情澎湃,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形式

浪漫主义的形式在于用多种形式表达内容。浪漫主义从开放中注意形式,以表达感情的奔放,达到“美”。浪漫主义的形式与审美相联系。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对比

重对比是浪漫主义重要的美学原则。艺术的真实基于现实的真实,为此必须选择,不过不是选择“美”而是选择有特点的东西。

浪漫主义时期: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粉红色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晚年时的毕加索也较为浪漫: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同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你问的应该是席里柯(又译籍里柯)。

姓名:泰奥多尔·席里柯(Theodore Gericault)

生卒:1792-1824 

描述:画家

籍贯:法国里昂

简介:泰奥多尔·席里柯出生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卢昂的一个律师家庭,少年时就热爱绘画,后全家移居巴黎,17岁时师从于韦尔内的父亲卡尔·韦尔内,两年后又转到格罗(1771-1835年)画室,在这里同学的还有比他小7岁的德拉克洛瓦,他们在这里共同接受古典主义学院派的教育,后来都成了浪漫主义大师。与老师背道而驰的席里柯经常出入于巴黎的美术陈列馆,对提香、拉斐尔的艺术十分推崇。

  其代表作有:《牛市》、《轻骑兵军官》(21岁时所画获奖作品)、《受伤的重骑兵》、《罗马无鞍马的比赛》等。1819年,年仅26岁的席里柯根据1816年所发生的沉船事件创作了震惊画坛的《梅杜萨之筏》,尔后到英国和德国展出,引起极大的轰动从此,揭开了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序幕。见附图。

···《梅杜莎之筏》:

  19世纪初,法国海军部任用了一位根本不懂得航海的人肖马雷任远洋船“梅杜莎号”的船长,这艘巨型船在驶往非洲途经布朗海峡时触礁沉没,船上有权势的人都乘小船逃命,遗下150多名乘客和船员。他们为生存造了一只木筏漂泊海上,半个月后得救的时候,筏上生还者只有15人,上岸后又死去2人。这宗海难事件激起法国人的强烈不满,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谴责,富有正义感的画家席里柯从这一真实事件出发,创作了这幅世界名作《梅杜莎之筏》。

  画家为了描绘这起真实事件,阅读了生还者的回忆文字,并访问了幸存的人,请他们作指导,还自己做了一只类似“梅杜莎”的木筏,亲自在海上漂泊,以获取真实的环境、气氛和对大海风浪变幻的体验。他构思良久,先后构图多幅。为了能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和景,他亲自到病院观察垂死的人的情态,为了描绘死者的肉体色彩,他将解剖的死人体浸于海水中观察其色彩变化,他还请黄胆病人为他做模特儿,据说病中的德拉克洛瓦就做过他的模特儿,他的艺术观和创作直接影响了德拉克洛瓦。

  这幅画描绘了遇难者呼救的紧张瞬间,他们居高呼喊远方的救生船。画家有意在背景上画一风帆,逆风将木筏往后吹行,这就造成了遇难者向往救生船的心情和逆风逐渐将木筏往后吹的现实造成对立的紧张气氛。激情正是浪漫主义精神所在,但画中那座人体构成的金字塔不免有古典主义的遗风,在这幅画中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古典主义造型交织在一起,构成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杰作。 这幅画巨大的画面,结构宏伟、气势磅礴。情节激动人心,构思大胆富有戏剧性,构图严谨充满律动,画中人情感激越。人体塑造坚实有力度,光影对比强烈,整个色调阴森沉郁,显示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这幅杰作的问世,开辟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道路。

  法国历史学家弥列什赞扬说:“席里柯独自一人凭自己的力量把船引向未来,法兰西本身,我们本身在《梅杜莎之筏》上被表现出来了。”可是当这幅史无前例激动人心的作品1819年在沙龙展出时,受到古典主义画家猛烈的攻击。安格尔看了以后说:“我真希望把那幅《梅杜莎之筏》从卢浮宫博物馆内剔除出去,我不想看这种东西,这只能算是解剖学的表演,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死尸样的人物,实在败坏观赏者的趣味。”在当时最能理解这幅画的是一位比籍里柯小7岁的青年,他在自己的日记中曾这样写道:“当籍里柯在画他的《梅杜莎之筏》的时候,允许我去看他作画,他给我这样强烈的印象,当我走出画室后,我像疯人一样跑回家去一步不停,直到我到家为止。”这个人就是被誉为浪漫主义之狮的德拉克洛瓦。

(1)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2)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在艺术上,他是一位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的大师。《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在这次大搏斗中,画家真正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把自己的激情倾注在这幅画中。这幅画描绘了当代的题材,有着真实的生活氛围,他把群众作为主体,同时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社会性角色。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H·保罗·德拉罗什,又译 保尔·德拉罗什,法国著名学院派画家,法国历史画家中自然主义的创始人,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影响遍及全欧,特别对比利时、德国和英国影响更大。《简·格蕾女士行刑》,是英国国家画廊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简·格雷女士的死刑》

这幅画是1833年法国著名浪漫主义画家保罗·德拉洛克(1797 - 1856)绘制的名画。现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41号展厅——就在特拉法加广场旁边,这是伦敦国家画廊里最为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这幅作品高246厘米,宽297厘米,幅面很大。在画廊里,你很容易找到它——它的周围总是有大群的围观者。《简·格雷女士的死刑》首次展出是在1834年的巴黎,1902年切勒斯莫尔爵士将该画捐赠给英国政府。

这幅画描绘的是简·格雷在伦敦塔内的一间牢房被斩首前的一幕:被蒙住双眼的简·格雷在神父的导引下伸出双手摸索断头台的位置,好把自己的头枕在上面,断头台前放着一堆干草,用于吸纳受刑者喷溅的鲜血。一旁的刽子手扶着利斧等待着——这把斧子今天仍然陈列在伦敦塔里,左侧的两名侍女因过度悲伤不能自已。简·格雷是多塞特侯爵亨利·格雷和弗朗西斯·布兰登(亨利八世小妹妹的女儿)的女儿,照理说也是英国豪门,从小受到优越的教育,知书达理,算是个不错的女人。以新教立国的亨利八世死后,其子爱德华六世即为,但这位仁兄身子太弱,很早就患上了肺结核,眼看不可能活到成年。好在亨利八世留下有话,如果爱德华六世没有子嗣,那么就由他的姐姐玛丽·都铎即位,接下来的继承次序依次伊丽莎白,简·格雷的母亲排在第三位,简·格雷本人位列第四。这个继承顺序原本可以平平安安地把皇位游戏玩下去,结果偏偏权臣权臣诺森伯兰公爵不愿意,他不想让信奉天主教的玛丽即位,于是唆使病榻上的爱德华六世指定一位新教徒新君,经过一番经营,诺森伯兰公爵终于从继承名单上销掉了玛丽和伊丽莎白的名字,最终让简·格雷成为第一继承人。不久爱德华六世驾崩,简·格雷成为英国女王。

说实话,简·格雷从来不曾奢望成为英国女王,她对王权并没那么多兴趣,但她却可悲地成为诺森伯兰公爵的政 治棋子。无论在政 治头脑上还是实力上,简·格雷都无法和玛丽相比,即位仅仅9天之后,简·格雷就迫于玛丽强大的政 治压力被迫退位,随后被软禁,并最终被判处死刑。

在逼迫简·格雷退位并将其囚禁于伦敦塔后,玛丽清楚简只是个受人操控的棋子,两人在伦敦塔内共同进餐时,她给了简一条生路:放弃新教信仰。简拒绝了,虽然她也不想死。此后不久,简和丈夫被判死刑。1554年2月12日,简的丈夫吉尔福德首先在塔外被处决。死前他曾要求再见妻子一面,玛丽准许了,简却拒绝了。她说,见面会扰乱他们为死亡而准备好的神圣的宁静,只会使丈夫更加软弱而非坚强。他的尸体被送回塔中时,简当众哭泣。随后,简·格雷在塔里被秘密处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963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