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为什么要嫁给杨振宁?

翁帆为什么要嫁给杨振宁?,第1张

翁帆嫁给杨振宁,主要还是因为两人的真爱。

时光倒回到2004年,28岁的翁帆与82岁的杨振宁教授来到广州省汕头市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书,两人正式成为夫妻。82岁的杨振宁老教授再婚,而且新年小他54岁,这在当时可谓是掀起了一波“地震”,舆论界也是一片哗然,但在真爱面前一切都显得微乎其微。老教授和杨帆没有受到舆论的影响,两人幸福而快乐地生活着。

这一对老夫少妻,年龄差距如此之大,即便是在如今,依旧引起了很多人怀疑,这让翁帆也一度陷入了苦闷之中。当年28岁的翁帆经历过一次感情的失败,翁帆的第一任丈夫是一位普通的公司职员,两人的婚姻维持了2年左右的时间,由于性格的不合以及人生观的不同,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

离婚后的翁帆,人生瞬间跌入了谷底,也许是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吧,她选择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继续学习深造。也是在这次的上学期间,她无意中得到了杨正宁老教授夫人去世的消息,也许是出于“同病相怜”吧,她开始写信安慰杨振宁老教授,身在异性的老教授倍感亲切,同时对这个年轻人也是感激万分,于是乎开始与翁帆之间书信往来,天长日久,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直到2004年,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女士,冲破了世俗的观念,两人正式结婚。

婚后的生活还是非常幸福的,虽然老教授在经济上可谓是“不差钱”,当二人并不奢侈,据说他两人的婚房与我们普通人无异,普通的装修,普通的生活,而杨振宁夫妇却把多年的稿费捐赠给了清华校园,这是一份无私的捐献,这一份爱国的情怀,这种高尚的精神是值得后辈们效仿的。

婚后两人的生活可谓是幸福满满,夫妻二人共同出席各种学术论坛,共同度过日日夜夜,在翁帆的精心照顾之下,杨振宁教授的精神还是异常的矍铄,虽然已经是98岁的高龄,但身体还是依旧的硬朗。两人一直都是共同出入,手挽着手,是那样的恩爱与体贴。

现如今,杨振宁和翁帆夫妇携手共进,已经做过了16个春秋,别说是这样的老夫少妻了,即便是同龄人结婚,16年里恩爱如初也是很少见的,可见两人之间感情深厚。应该说,翁帆对于杨振宁教授有崇拜、有尊重更有爱慕之情,而这种情义也会随着两人相处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加深,直至永远。

最后,我们也真心祝愿这对老少夫妻,在今后的日子能,携手共进,也祝愿杨振宁教授,精神矍铄,寿比南山。

微信扫描 智能查单

根据查询结果 如果收件地址是信阳今天下午或是明天就派送了

2014-03-02 11:20:39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中转站公司 已发出 操作员:张良

2014-03-02 09:26:25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中转站公司 已收入 操作员:张良

2014-03-02 02:17:12 漯河转运中心公司 已发出 操作员:张雪美

2014-03-02 02:14:13 漯河转运中心公司 已收入 操作员:邵亚东

2014-03-01 19:35:43 郑州转运中心公司 已发出 操作员:杨正

2014-03-01 19:32:38 郑州转运中心公司 已收入 操作员:熊红奇

2014-02-28 19:51:03 无锡转运中心公司 已发出 操作员:肖会明

2014-02-28 19:50:00 无锡转运中心公司 已收入 操作员:武岭昌

2014-02-27 23:28:08 南京转运中心公司 已发出 操作员:马文明

2014-02-27 22:29:21 南京转运中心公司 已打包 操作员:汤深燕

2014-02-27 20:58:13 南京转运中心公司 已收入 操作员:张华红

2014-02-27 19:25:4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大学城公司 已发出 操作员:陈金科

2014-02-27 17:38:1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大学城公司 已收件 操作员:黄忠

  谈简爱的性格特点

  摘要:《简爱》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成功地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集中描写她为谋求妇女经济独立和爱情平等权利而进行的斗争。本文主要从心理、语言、思想、行为等方面分析简爱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人格、意志、精神、虐待、摧残、反抗、自由、平等

  1.引言

  《简爱》是一部带有作者自传性的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写法,让女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理想,爱情友谊,具有娓娓动听,亲切感人的艺术魅力。它写一个孤女个人的奋斗故事,作者本人生活中的悲哀、忧患、紧张和勇气在小说中得到了强烈的反映。襁褓中父母双亡的简爱被舅舅收养,舅舅死后,舅母一家人百般虐待她,最后将她送入慈善学校,在那里备受凌辱摧残。成年后,她被聘往桑费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主人真诚相爱;及行婚礼,发生不测,主人被证明早已结婚,其妻因疯病被私关密室。简爱不愿作人情妇,只身远离,流浪途中昏倒在风雨之夜,被一青年牧师圣约翰救回家,在其两个妹妹的照顾下恢复健康。牧师准备去印度传教,他认为简爱坚强而耐苦,可以作个好帮手,就向其求婚,但遭拒绝,因为简爱情有所钟。爱情又使她返回桑费尔德庄。这时女人已将庄园烧毁,自己也被烧死,主人抢救她时还弄成了残废,两人终于幸福地结合。此外,简爱意外地得浪迹海外的叔父一笔遗产,同时被证明她圣约翰原是姑表兄妹。

  2. 简爱的性格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2.1.自尊自主、叛逆反抗

  简爱,在寄居的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皇帝。" 他还敢于指责冷酷护短的舅妈:"你以为你是好人,可是你坏,你狠心。"简爱的童年的生活让读者初步了解她的反抗性格和捍卫独立人格的精神起点。

  从下面的几段描述中可以看到简爱的内心是多么的叛逆反抗。

  "我被他打倒,头还在痛,血还在流;约翰粗暴地打了我,没有人责备他;而我,为了叫他以后不再干出这种荒唐的暴行,却受到了众人的许多责难。

  "不公平!----不公平啊!"我理智的说。令人痛苦的刺激逼得我的理智一时早熟地发挥了威力;"决心"也同样被鼓舞起来,催促着我采取什么奇妙的方法,从这难以忍受的压迫下逃跑----譬如出走,或者,万一走不了的话,就永远不再吃不再喝,听任自己饿死。在那一个悲惨的下午,我的灵魂是多么惶恐不安啊,我整个脑海里是多么混乱啊,我的心有多么的反抗啊,然而,这一精神上的搏斗,是在怎么样的黑暗,怎么样的愚昧中进行的啊,我无法回答内心的这个不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这样受苦;而如今,隔了----我不愿说隔了多少年----我却看的明明白白了。"

  简爱非常的重视自我,她说:"我是自己的主人",当一对恋人的结婚计划被粉碎时,罗彻斯特提议到法国去过同居生活,尽管这个方案对于热恋中的人来说具有无可争辩的诱惑力,但是她拒绝了----"我关心我自己。越孤独,越没有朋友,越没有人帮助,我越要自重。"因此她逃离了。

  2.2.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

  当简爱发觉她深深地爱上了主人后,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一个穷教师斗胆爱上一个上流人物,在等级深严的社会观念看来,无异于乞丐万奢望国王,所以这本身就是向社会及偏见的大胆挑战。惟其如此,它也就意味着遭受嘲笑或侮辱,只有像简爱这样并不把权贵放在心上的人才能去坦坦荡荡地爱。当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而假意要娶某贵族**时,她愤怒地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贱,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就如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基于此,她表达爱情的方式才不是甜腻的赞美,温柔的絮语,更不是祈求,诱惑或勾引,归根结底,她追求的是两颗心的平等结合。

  "你为什么和我讲这些?她和你与我有什么关系?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情感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的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这是简爱发内心的为精神平等观念的辩护。

  2.3.感情炽烈,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

  简爱对罗彻斯特情感非常的追求非常的真诚和专一,这主要表现在对她对罗彻斯特执着而强烈的爱情上。当圣约翰向她提出求婚,要她作为他的助手一起去印度传教时,简爱虽然认为"他是个好人",但还是拒绝了他的求婚。因为在简爱看来,他爱的并不是自己,他更爱的是上帝。更重要的是,无论他对她如何,她心里爱的仍是罗彻斯特。因为牧师对他的爱是不完整的。可是在得知罗彻斯特还有疯了的合法妻子,她还是拒绝了他的爱,她不愿作人情妇,她要的还是一份真正意义的完整爱情。然而,当简爱离开了罗彻斯特后,并没有在感情上抛弃他;相反,她的爱情像殉道一般,专一到打算为其作永远的牺牲,贫困时是这样,富有后仍是这样,更不会因为罗彻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以下是罗彻斯特在庄园被烧毁,眼睛瞎了后,向简爱求爱的一独白。

  "简,你肯嫁给我吗?

  "肯的,先生"

  "一个比你大20岁的瘸子,你得伺侯他的人。"

  "是的,先生"

  "当真,简?"

  "完全当真,先生。"

  从中可看到简爱所追求的爱情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纯洁爱情,不含半点虚假造作。

  2.4.意志坚强,智慧过人

  在盖茨海德府,简爱是童话里的"灰姑娘"、弱小、丑陋、怪僻、胆小、任人摆布,是个没有明确地位和身份的"小家伙",是个"外来人",是个"异种人",是个"比不上佣人"的**。一切力量都压迫她,残害她的天性,扼杀她的成长,但简爱的心却并没有被丑恶的现实所摧毁,她的精神却因粗砺的生活而锤炼得顽强,她的意志被磨砺得坚决,非凡的处境培植了她非凡的勇气和洞察力,十岁的孩子似乎具备了成人的智力,而这种超绝的智力促使她无所谓惧地去反抗压迫者。

  "你没有权利拿我的书。妈妈说你是个靠别人养活的人;你没有钱。"

  "我的里德舅舅在天上,你做的一切和和想的一切,他都看得见,我爸爸妈妈也都看得见;他们知道你整天把我关起来,还巴不得我死掉。"

  在劳渥学校的悲惨体验,更表现了简爱的坚强和惊人的意志力。简爱刚刚摆脱舅妈的虐待,就被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经常挨饿受冻,挨打罚站。学校里传染病夺取了好多孤儿的生命,简爱却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呆了10年。

  " 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在这样打人。"这是简爱在言语上对打他的人有力回击,也是在精神上维护自己受伤的心灵。

  在下面主人疵疵逼人的问话中,无所畏惧自卑,更表现其头脑精灵的一面罗彻斯特:"你很沉着。像你这样身份低微的孤儿,哪来的这种沉着?"

  简:"它来自我的头脑,先生。"

  罗彻斯特:"是我看到的,你肩膀上的那个?"

  简:"是的,先生。"

  罗彻斯特:"你头脑中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东西?"

  简:"我想它样样具备,先生。"

  她所受过的教育和经历使她拥有一个富有智慧、善良敏感、坚强独立的高贵灵魂,在这一点上,她与主人相比毫不逊色,甚至使其有时感到惭愧。

  3. 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可见,简爱是一个贫苦低微、其貌不扬、性格倔强、感情丰富、独立自尊、勇敢执着、聪慧过人的女孩,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从简爱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这是简爱人格魅力的启示,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简同,《百部世界文学名著赏析》。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2。

  袁世全,《外国文学名著微缩》。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8。

  方洲,《世界文学名著速读手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金志浩,《同行者:高中生自选名篇佳作》。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3。

  陶德臻,《世界文学名著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梁坤,《外国文学名著选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田兆耀,《西方文学鉴赏》。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3。

  刘念兹,王化学,曾繁亭,《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5。

  杨正和,《外国文学名作欣赏》。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8。

  梅子涵,《经典女孩:世界名著中的少女故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217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5
下一篇2023-06-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