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第1张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目前只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制作较为麻烦。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当轻便。现在已经不多见,被现代船只所取代。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还有的地方有"旗俗不亲迎"之说)。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自由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并举行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葬俗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托、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尚。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满族 据一九九八年统计表明,新疆现有满族1万8千余人,他们散居全疆各地。大部分是在清朝被调派到新疆驻防的八旗兵丁的后代,也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内地迁入的。他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汉族基本相同。大部分从事教育、卫生和机关工作。新疆满族人通用汉语汉文,很少有人会说满语满族是中国主要少数民族之一,新疆的满族主要集中于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哈密、奇台等地,主要与汉族混居。

辛亥革命以前,满族男子都剃去周围长发,束辫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女子头顶盘髻,佩带耳环,足着高底花鞋,穿宽大的直筒式旗袍,喜欢用绸缎在袖边、领边、衣襟等处饰以各种花边。现在男子均穿制服和西装,女子旗袍已演变成为中国妇女的服装。汉满男女穿戴服饰趋于一致。

清朝政府从东北地区发往西域屯田戍边的满族八旗兵丁的后代,现在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族本称满洲,属东胡的一支,发祥于白山黑水之间,其族源可上溯至周代的肃慎,汉代为挹娄,南北朝时期为勿吉,一直到金、元时期的女真。明代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等三大支。

满族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创立者,满族来到开山南北是清朝西陲开拓事业胜利进展的产物。清代满族只称名,不露姓民国以后才将姓提出来,且多为汉姓。由于长期的交往融合,新疆满族除了忌吃狗肉、忌戴狗皮帽、逢节日妇女穿旗袍之外,其余生活风俗习惯、衣食住行和汉族已基本相同。

满族人喜欢吃粘食,饽饽是满族人祭祀中必备祭品。因为它便于携带并且经俄。八旗兵打仗,用它做军粮。它至今仍是满族人待客的最好主食。因季节不同做法有别,春做豆面饽饽,夏做苏叶饽饽,秋冬做粘糕饽饽。豆面饽饽,是将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磨面蒸成。同时将黄豆炒熟磨面,饽饽蘸豆面,呈金**,又粘又香。苏叶饽饽,是将粘高粱米用水浸泡磨面,将小豆煮烂成豆沙,包人苏叶中蒸成。苏叶为农家所种,味清香。粘糕饽饽,也是将大黄米、小黄米用水浸泡磨面蒸成,内可夹小豆泥,食用时蘸糖或油煎。

满族人习惯养猪,每年春节杀的年猪,把一部分肥肉腌在坛子里,以备一年的吃用。其余的用来改善生活,款待来客。最习惯吃的是白肉、血肠、猪肉、酸菜粉条。吃饭时,把做好的菜连锅端上,将饭桌中间可自动开合的圆板拿下,锅坐在桌上,桌下放一火盆,对准锅底加热。有的人家备有宽沿大火盆,将莱锅坐在支起来的铁架上。火苗徐徐升起,菜锅嘟嘟作响,众人盘膝围坐,从锅中直接夹菜,面前放一酱碟(放在火盆沿上)用来调味。

逢节庆日,满族人都吃饺子,阴历除夕年饭必吃手扒肉。满式糕点独具风味。如“萨其玛”就是至今仍受人们欢迎的糕点之一。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 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婚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车送亲,由其哥哥护送。彩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轿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俗quot;过火避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也有实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以免伤着新娘。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轿来到天地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拜完北斗后举世闻名行“撇盏”仪式。即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猪肘一方、酒三盅、尖刀一把,萨满单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满语念经,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同时端酒盅齐把酒泼到地上。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使他们子孙满堂,白头偕老。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 “响房”。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又叫“抱保媒壶”。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 “揭盖头”。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节庆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 “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 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篇一

 一活动主题:

 “快乐学生会,温馨你我他”为主题的联谊活动

 二活动目的:

 1、丰富学院各二级院系团总支学生会成员的课余生活;

 2、加强学院各二级院系团总支学生会成员间的联系及交流,增加跨系部门合作磨合程度,增强学院学生会的整体凝聚力;

 3、对部门来说,为各部门干事提供一次很好的机会来锻炼他们的组织和交流能力。

 三活动意义:

 1增进了两个系的团总支学生会的友谊;

 2为两个部门的干事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

 3通过交流可以更深刻的让每一位干事能够辨证看到自己的优缺点。

 四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日(星期二)18:30

 五、活动地点:b308

 六、参加人员:

 工商系团总支学生会组织部与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组织部全体成员

 七活动内容:

 (一)活动前期

 1工程系与工商系分别选派一男一女作为活动主持人;

 2两系分别准备5个节目,形式不限;

 3由工商系提供两个趣味游戏;

 4工程系和工商系组织部部长分别准备发言稿;

 5申请教室并购买瓜子和水果;

 6准备活动的背景音乐;

 7活动场地的布置。

 (二)活动期间

 1主持人开场白然后引领大家齐唱《朋友》;

 2工程系组织部部长发言并自我介绍;

 3工程系组织部的工作干事做特色介绍;

 4工商系部长发言并自我介绍;

 5工商系组织部工作干事做特色介绍;

 6节目表演:两部门交叉表演;

 7第三个节目后,做第一次互动游戏;

 8继续进行节目的表演;

 9第七个节目后,全体一起跳《兔子舞》;

 10有主持人倡导大家畅所欲言,从而交流在组织部工作半年的感想;

 11主持人作出总结发言;

 12全体以歌曲《友谊天长地久》结束活动。

 (三)活动后期

 1两部门合作清理活动现场;

 2工商系组织部干事写活动总结。

 八注意事项:

 1、在会场内和会场外都要保持安静,节目的声音不宜过大;

 2、会议期间手机请调成震动。如需接打电话,可离开会场,或者尽可能小声接打,不要影响到他人为宜;

 3、在会场内不要有抽烟、翘二郎腿等不雅现象;

 4、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5、联谊会结束后及时打扫整理会场;

 6、如有突发情况请及时和有关负责工作人员联系;

 7、确保每位干事都参加活动;

 8、主持人一定要能带动整个活动的氛围不能现场冷场;

 9、活动开始前先确认表演伴奏带能够正常播放。

 九、经费预算;

 瓜子、水果……………………………………………100元

 十、主办单位:工程系与工商系团总支组织部

 承办单位:工程系与工商系团总支组织部

  篇二

 一:活动主题

 “相约华电·共建和谐·严冬诉真情”

 二:活动目的

 增进兄弟单位友谊,更好的完善共创共建的共同心愿,特举办此次联谊会。

 三:活动对象

 新疆华电哈密新能源公司、哈密市第四中学、哈密市医院

 四:活动地点

 光伏电站

 五:活动时间

 20xx42

 六:活动形式

 各单位人员根据活动主办方的活动形式编排紧扣节目

 七:活动内容

 1、所有与会人员按座次就坐。

 2、负责人发表讲话并宣布活动开始,主持人上场主持。

 3、活动节目期间照相录影。

 八:活动要求

 1请每位参与人员珍视此次来之不易机会,全体人员通力合作,确保活动快乐圆满完成。

 2各单位需自备1--2个节目

 3各单位将须将参加此次活动的人数提前确定

 4每个参加人员需填写附件中的表格(我们将以信息栏的方式将各位的信息粘贴在活动现场以便更清楚的了解)

 5为了此次活动的更好效果,请各位参加活动人员在活动中注意自身素质(男生要主动些)

 九:活动准备

 前期准备

 1邀请函,个人信息表粘贴板,座位名单,6个话筒架,音响设备

 2活动道具:气球若干、果盘八个、水果若干、绣球两个、秒表一个、眼罩四个、牙签若干、纪念品若干、玫瑰花十支、抽奖箱一个、分组卡片若干

  篇三

 一、活动主体:xx

 二、活动主题

 “美丽青春,欢乐共享”主题联谊

 三、活动目的

 利用周末假期,走出宿舍,走向外面的世界,亲近自然,享受青春美好的时光。通过活动,带动两个不同风格学校之间的互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增进了解。小范围的交流活动,两个学校的小伙伴相互学习,加强友谊。集体活动带动私人交流,为同学们后面的私人交流打造一个平台,提供一个机会。

 四、活动准备

 完成参加活动的人员信息和人数统计,确定活动地点和时间,安排好活动流程,准备好活动所需物资。

 1、活动时间:20xx年12月13日(周六)8:30-14:30

 2、活动地点:月湖公园(或者湖南师范大学校园内)

 3、人员信息统计

 4、物资准备

 五、活动内容

 紧紧围绕“美丽青春,欢乐共享”主题,安排一系列互动和交流的活动,充分调动参加人员的活动热情和激情,促进融合。

 (一)开场环节

 随机发放号码牌,做好登记,要求戴在胸前,并按号码大小依次坐[准备好圆形号码牌蓝色和红色各25个];

 介绍活动目的及活动安排[打印活动流程5份];

 自我介绍环节,按照号码顺序进行自我介绍,必须介绍姓名。

 (二)疯狂娱乐

 1、击鼓传花,初试温情

 道具:充满气的气球或者鲜花,激昂的音乐。

 过程:现场以激昂的鼓点音乐开始(可以考虑使用现场背景舞台鼓乐),在观众中手拍传递气球,音乐突然停止,气球传到谁手中或者气球被谁拍爆了,他左边的那位就必须站起来介绍这个人,同时拿到球的必须表演个节目。

 2、眉目传情,破冰入心

 游戏规则:根据现场观众数量,分组,进行游戏。男女岔开站成一排,主持人规定左眼、右眼、嘴等为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每组各给他们一个数字,只告诉第一个人,然后第一个人向后面的人报数。但是不准用讲的,必须用左眼、右眼、嘴等来报数,最后一个人将正确数字报出来。猜的对的接受奖励,不对的接受惩罚。

 3、一块五毛,乱中有情

 规则如下:男生就是一块钱,女生则是五毛钱。游戏开始前,大家全站在一起,裁判站边上。裁判宣布游戏开始,并喊出一个钱数(比如3块5、6块或8快5这样的),裁判一旦喊出钱数,游戏中的人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那个数的小团队,打比方说喊出的是3块5,那就需要三男一女或七女或一男五女之类的小团队。最后胜出者有奖励。

 4、踩报纸,刚柔并济道具:报纸若干张。

 游戏规则:每组6人,3男3女;比赛开始,大家全部站在报纸上,超出报纸的失败;如果第一次成功后,第二次将报纸对折,如果能够全部踩在报纸上过关;能坚持10秒算过关。

 5、搬运工,增进默契

 道具:绳子若干,长度50厘米;气球或者其他比较轻的物品若干。游戏规则:每组两个成员(男女搭配)把两人其中一条腿绑在一起;物品放在远处,开始后每组成员一起走到物品处把东西拿到出发点,在规定时间拿得多的队获胜。

 6、彼岸等你,切切真情道具:气球,鲜花,椅子

 游戏规则:1组4对,进行一组比赛,主持人喊口号“跨越生死银河爱情大考验”,开始出发。一男一女两位青年,牛郎蒙上眼睛背着织女在摆满障碍物的场地上行走,织女在牛郎背上指挥。其中路障设置可摆放椅子,须绕行;汽球,须踩破;鲜花,须拾起,递给女生。

 7、泡泡糖,你粘我粘

 主持人召集若干人上台,人数是奇数,当大家准备好时,主持人喊“泡泡糖”大家要回应“粘什么”,主持人随机想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台上的人就要两人一组互相接触主持人说的部位。比如,主持人说左脚心,那么台上的人就要两人一组把左脚心相接触。而没有找到同伴的人被淘汰出局。当台上的人数剩下偶数时,主持人要充当1人在其中,使队伍始终保持奇数人数。最后剩下的两人胜出。

 8、衔纸杯传水,减小距离

 道具:矿泉水若干,纸杯若干

 要求:人员选八名一组,男女交替配合。共选十六名员工,分二组同时进行比赛。另有二名人员辅助组第一名人员倒水至衔至的纸杯内,再一个个传递至下一个人的纸杯内,最后一人的纸杯内的水倒入一个小缸内,最后在限定的五分钟内,看谁的缸内的水最多,谁就获胜。

 9、尖叫30秒

 道具要求:词条、手表1只(或其他计时工具)、大的充气棒槌一个游戏规则:现场备有若干组词语,每组有8个词语,游戏者为一人,可事先选择一组,并根据词语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让现场观众来猜谜底。每个词语的是30秒,表演不到位而导致观众不出猜出谜底的,身后有大棒伺候。如分组对抗,则挨棒最少的一人胜出。

 题目:A(人物题)医生警察小偷媒婆小贩模特孕妇歌手B(动物题)鸭子袋鼠企鹅鸵鸟兔子青蛙母鸡恐龙C(爱情题)触电亲吻送花拥抱哭泣性骚扰求婚吃醋F(体育题)竞走跳水举重击剑拔河体操高尔夫鞍马

 10、顶气球

 游戏规则:双人顶气球接力两人一组只能用脸部贴着气球从一头跑到另一头,中途气球掉下重来,先完成的一组取胜

 11、芥末面包

 道具:内部藏有芥末的面包2块,普通面包4块

 每轮两组参加,一组吃面包,一组猜,抽签决定。一个一个轮流吃面包,必须细嚼慢咽。吃面包的组要隐藏谁吃了芥末面包。另一组经过商量猜出到底谁吃了芥末面包。惩罚:猜错了表演节目,猜中了对方表演;奖励:吃到芥末面包的人奖:面对本组其他人员一个一个的说“我爱你”三遍。

 (三)自助餐饮

 由两队各自携带水果、零食,在活动地点进行野餐,权当作午饭。[各自成员自带与集体购买]

 中间有词语接龙游戏,接不上的直接喝水或者喝饮料。

 (四)浪漫尾声

 吃饭期间,要求大家写纸条送祝福,各自以匿名方式写在纸条上交主持人,然后叫大家轮流抽取,并大声地念出祝福内容。并给参与者表白的机会,让单身男生女生大声说出自己心中的男神女神的四个特点;如有对对方有意者,可现场表白。

 六、人员及时间安排

 (一)人员安排:

 外交工作:负责联系师范大学,沟通联谊事项,并完成活动参加人员的信息统计。

 联系人:

 ****:

 物资筹备:根据活动需要完成游戏环节道具准备、奖惩工具准备、人员号码牌制作。

 联系人:

 ****:

 活动准备:完成活动策划,活动筹备以及现场的活动讲解。

 联系人:

 ****:

 (二)时间安排:

 1、8:30103教学楼前集合,由胡云鹏负责差点人数,统一骑车或者乘车至目的地;

 2、9:00活动开始,娱乐环节,由夏德伟和万小磊负责;

 3、12:30自助野炊,私人交流,由盛波和卢凯鹏负责;

 4、13:30浪漫尾声,由万小磊负责。

1、在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玉是美丽而善良的姑娘的化身。相传古代于田国的玉河畔,居住一位技艺绝伦的老石匠,带了一个徒弟。在六十岁生日那天,于玉河中拾到一块很大的羊脂玉,精心琢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玉美人。

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说:“我要有这样一个女儿多好啊!”果然,这玉美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拜老石匠为父,取名叫塔什古丽(玉花)。不久老石匠去世,塔什古丽与小石匠相亲相爱。可是,当地一位恶霸,趁小石匠外出,抢走塔什古丽,妄图强迫成亲。

塔什古丽不从,恶霸用刀砍她。她身上发出了耀眼的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府第,而自己化成一缕白烟,向故乡昆仑山飞去。小石匠得知后,骑马去追,沿路撒下了小石子,成为后人找玉的矿苗。

维吾尔族人民历来崇玉爱玉,谚语说:“宁做高山上的白玉,勿做巴依(地主)堂上的地毯。”

2、相传莎车有个维吾尔族姑娘名叫海里曼,她从小无依无靠,以织锦为生。快到古尔邦节的时候,她打算为自己织一块锦绸做裙子。她采来石榴花、沙枣花、海那花,用花液染出五彩的丝线,精心纺织彩绸

经过几个昼夜的辛勤纺织,彩绸织锦好了,纹样粗犷奔放,色彩艳丽。一阵大风刮来,彩绸随风飘去,姑娘追到河边,她惊喜地看到:彩绸在水中的倒影,更加妙不可言。

海里曼日思夜想,一心要织出那漂亮的花纹。海里曼照水纹模样先扎染经线,然后织上色彩各异的纬线,异彩纷飞的水纹彩绸终于织好了。

姑娘把彩绸送到裁缝阿衣先那里加工衣裙,阿衣先看上了彩绸,当天夜里,阿衣先私自带上彩绸跑到了喀什。古尔邦节的麦西来甫晚会上,人们载歌载舞,阿衣先艳丽的彩裙引来众人羡慕的眼光。

有位名叫尤素甫的小伙子请阿衣先跳舞,问她彩裙是哪里买的,阿衣先慌称是自己织的。尤素甫认为她心灵手巧,打算向她求婚。

海里曼独自一人在家,为失去彩绸伤心落泪。海里曼打算再织一块同样的彩绸。她赶到喀什去买丝线,正巧遇到了阿衣先,认出了彩绸裙,两人吵了起来。

尤素甫无法断定是谁织的彩绸,只好让她俩重新织一次。海里曼很快就织好了一块同样的彩绸。阿衣先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尤素甫娶了心灵手巧的海里曼姑娘。海里曼把手艺传给众人,并把这种彩绸取名叫“艾迪莱丝”绸。

从那时起,艾迪莱丝绸的织纺工艺一直流传至今。维吾尔族妇女最钟爱的服装就是“艾迪莱丝”裙。现在的维吾尔族妇女几乎每人拥有一件艾德来丝筒裙。

扩展资料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现有47个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24省市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新疆位列第五。

新疆将全面落实南疆地区14年免费教育政策,推进其他地区14年免费教育,逐步实现全区15年免费教育,即学前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自治区。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89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

-新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9390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1
下一篇2023-07-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