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名人,是有着刚强、永不屈服的精神

中国古代有哪些名人,是有着刚强、永不屈服的精神,第1张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的名人都属于刚强、永不屈服精神的人,如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

一、舜

舜(shùn,约公元前2128年— 约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生于姚墟。一说出生于诸冯 ,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五帝时的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渔,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而在这些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舜的德行不断感染他周围的人,于是凡是舜工作的地方都会很快发展起来成为一个富庶且人民风气很好的地方。

二、傅说

傅说,中国古代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建筑学家。他作为商代宰相,辅佐殷商高宗武丁安邦治国,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武丁中兴”,留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名句,被尊称为“圣人”。

傅说从政之前,身为奴隶,在傅岩做苦役。那里是虞、虢两地交界之处,又是交通要道,因山涧的流水常常冲坏道路,奴隶们就在这里版筑护路。傅说就靠从事版筑维持生计,虽有才干,无从施展。

三、胶鬲

胶鬲,民间信仰之一。胶鬲正是孟子所谓“举于鱼盐之中”的人。胶鬲原为贩卖鱼、盐的,后周文王把他举荐给商纣王,以作为内应。

胶鬲在贩卖鱼盐过程中,十分辛劳,最后被周文王发现,拟举为重臣。但胶鬲当时并没随文王入周,可能是受文王嘱托,仍留在商朝策反作内应。后来,胶鬲官居少师,并作为上邦使团成员出使周朝,使团以纣王之兄微子为首,成员除胶鬲外,还有伯夷、叔齐等。

四、管夷吾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到管仲时已经很贫困。为了谋生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失败,管仲做过当时认为是微贱的商人。他到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见过许多世面,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他当兵的时候临阵脱逃,几次想当官,但都没有成功。

五、百里奚

百里奚,(不详—前621),姜姓,吕氏,百里氏,名奚,字子明,齐国没落宗室子弟,齐中废公无诡孙,春秋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人。春秋时虞国大夫,后入秦做大夫。

百里奚自幼家贫,在齐游学时曾乞食于人,为蹇叔收留,因得不到齐的任用,投奔 虞国,为大夫。周惠王22年(公元前655年) 君不听奚言,为晋所灭,奚被俘。

秦穆公以求婚于晋,晋献公将奚作为陪嫁臣送秦。奚不堪其辱,逃到南阳,被楚人所执以牧牛为生。秦穆公知奚贤,遂以缉拿逃奴为由,用奴隶身价――五张羊皮将百里奚赎回,拜为大夫。

参考资料来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李白所有作品集:

卷一

草堂集序

宣州当涂县令 李阳冰

李翰林集序

前进士 魏颢

李翰林别集序

朝散大夫行尚书职方员外郎直史馆上柱国 乐史

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并序

李华

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

尚书膳部员外郎 刘全白撰

朝议郎行当涂县令 顾游秦建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宣歙池等州观察使 范传正

翰林学士李公墓碑

前守秘书省校书郎 裴敬

卷二·古风五十九首

卷三·歌诗三十一首·乐府一

远别离

公无渡河

蜀道难

梁甫吟

乌夜啼

乌栖曲

战城南

将进酒(一作惜空樽酒)

行行游且猎篇

飞龙引二首

天马歌

行路难三首

长相思

上留田行

春日行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夜坐吟

野田黄雀行

箜篌谣

雉朝飞

上云乐

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

日出入行

胡无人

北风行

侠客行

关山月

卷四·歌诗四十首·乐府二

独漉篇

登高丘而望远

阳春歌

阳叛儿

双燕离

山人劝酒

于阗采花

鞠歌行

幽涧泉

王昭君二首(一作昭君怨)

中山孺子妾歌

荆州歌

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相逢行

古有所思

久别离

白头吟(又一篇与此异,今两存)

采莲曲

临江王节士歌

司马将军歌(代陇上健儿陈安)

君道曲(梁之雅歌有五篇,今作一章)

结袜子

结客少年场行

长干行二首

古朗月行

上之回

独不见

白纻辞三首

鸣雁行

妾薄命

幽州胡马客歌

门有车马客行

君子有所思行

东海有勇妇(代关中有贤女)

黄葛篇

卷五·歌诗五十六首·乐府三

白马篇

凤笙篇

怨歌行(长安见内人出嫁,友人令余代为之)

塞下曲六首

来日大难

塞上曲

玉阶怨

襄阳曲四首

大堤曲

宫中行乐词八首

清平调词三首

鼓吹入朝曲

秦女休行(古词魏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今拟之)

秦女卷衣

东武吟(一作出金门后书怀留别翰林诸公)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出自蓟北门行

洛阳陌

北上行

短歌行

空城雀

发白马

陌上桑

枯鱼过河泣

丁都护(一作督)歌

相逢行

千里思(一作千里曲)

树中草

君马黄

拟古

折杨柳

凤凰曲

少年子

紫骝马

少年行二首

白鼻騧

豫章行

沐浴子

卷六·歌诗三十三首·乐府四歌吟上

乐府四

高句骊

舍利弗

静夜思

渌水曲

凤凰曲

凤台曲

猛虎行(此诗萧士赟云是伪作)

从军行

秋思

春思

秋思

子夜吴歌·春歌(一作子夜四时歌)

子夜吴歌·夏歌

子夜吴歌·秋歌

子夜吴歌·冬歌

对酒

估客乐

少年行

少年行(此诗严粲云是伪作)

捣衣篇

去妇词(一作顾况诗)

长歌行

长相思

歌吟上

襄阳歌

南都行

江上吟(一作江上游)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玉壶吟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元丹丘歌

扶风豪士歌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白毫子歌

卷七·歌诗六十八首·歌吟下

梁园吟(一作梁园醉酒歌)

鸣皋歌送岑征君(时梁园三尺雪,在清泠池作)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僧伽歌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金陵歌送别范宣

笑歌行(以下二首,苏轼云是伪作)

劳劳亭歌(在江宁县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一名临沧观)

横江词六首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东山吟

悲歌行

秋浦歌十七首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峨眉山月歌 峡路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赤壁歌送别

江夏行

怀仙歌

玉真仙人词

清溪行(一作宣州清溪)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临路歌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草书歌行

古意

山鹧鸪词

和卢侍御通塘曲

卷八·歌诗四十一首·赠一

赠孟浩然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淮海对雪赠傅霭(一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赠张公洲革处士

赠徐安宜

赠任城卢主簿潜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赠范金卿二首

赠瑕丘王少府

东鲁见狄博通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赠薛校书

赠何七判官昌浩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赠郭将军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赠裴十四

赠崔侍郎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雪谗诗赠友人

赠参寥子

赠饶阳张司户燧

赠清漳明府侄

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

赠郭季鹰

邺中赠王大(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

赠华州王司士

赠卢征君昆弟

赠新平(一作丰)少年

赠崔侍郎

走笔赠独孤驸马

卷九·歌诗三十四首·赠二

赠嵩山焦炼师

口号赠征君鸿(此公时被征)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书情题蔡舍人雄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

赠崔郎中宗之( 金陵)

赠崔咨议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赠别从甥高五

赠裴司马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赠从孙义兴宰铭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赠崔司户文昆季

赠溧阳宋少府陟

戏赠郑溧阳

赠僧崖公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一作赠孟浩然)

醉后赠从甥高镇

赠秋浦柳少府

赠崔秋浦三首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赠武十七谔

卷十·歌诗二十九首·赠三

赠张相镐

赠闾丘宿松

狱中上崔相涣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流夜郎赠辛判官

赠刘都使

赠常侍御

赠易秀才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立马赠别

江上赠窦长史

赠王汉阳

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江夏赠韦南陵冰

赠卢司户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巴陵赠贾舍人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赠柳圆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赠张相镐二首(时逃难在宿松山作。萧士赟云下八首伪)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

宿清溪主人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醉后赠王历阳(历阳,和州也)

赠历阳褚司马(时此公为稚子舞,故作是诗)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卷十一·歌诗三十二首·赠四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赠宣城赵太守悦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赠友人三首

陈情赠友人

赠从弟冽

赠闾丘处士

赠钱征君少阳(一作送赵云卿)

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

赠僧朝美

赠僧行融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赠汪伦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一作春归桃花岩贻许侍御)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寄弄月溪吴山人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幼成令问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寄淮南友人

沙丘城下寄杜甫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以寄之

卷十二·歌诗四十首·寄下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一首(再至淮南,一作王宗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题情深树寄象公

北山独酌寄韦六

寄当涂赵少府炎

寄东鲁二稚子(在金陵作)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禅房怀友人岑伦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

寄上吴王三首

寄王汉阳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流夜郎永华寺寄寻阳群官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早春寄王汉阳

江上寄巴东故人

江上寄元六林宗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寄崔侍御二首

寄崔侍御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卷十三·歌诗三十六首·别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留别鲁颂

别中都明府兄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留别王司马嵩

夜别张五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留别西河刘少府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留别广陵诸公(一作留别邯郸故人)

广陵赠别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别储邕之剡中

留别金陵诸公

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金陵酒肆留别

金陵白下亭留别

别东林寺僧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留别龚处士

赠别郑判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江夏别宋之悌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渡荆门送别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崔侍御十九韵

别韦少府

南陵别儿童入京

别山僧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卷十四·歌诗三十五首·送上

南阳送客

送张舍人之江东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送友人游梅湖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送杨山人归天台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送杨少府赴选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送薛九被谗去鲁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时凝弟在席)

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留饮赠之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灞陵行送别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送窦司马贬宜春

送羽林陶将军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送贺宾客归越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卷十五·歌诗四十八首·送中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

送别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送张秀才从军

送崔度还吴(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送侯十一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一作送族弟锽)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送纪秀才游越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送杨燕之东鲁

送蔡山人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送杨山人归嵩山

送殷淑三首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送范山人归泰山

送韩侍御之广德令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送友人

送别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送友人入蜀

送李青归南叶阳川

送舍弟

送别(得书字)

送麹十少府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饯校书叔云

送王孝廉觐省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卷十六·歌诗三十八首·送下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江夏送倩公归东汉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送梁四归东平

江夏送友人

送郄昂谪巴中

江夏送张丞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送二季之江东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一作倍侍御叔华登楼歌)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泾川送族弟錞

五松山送殷淑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别)

登黄山凌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得齐字)

送储邕之武昌

卷十七·歌诗四十八首·酬答

酬谈少府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一作翁)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山中问答

答友人赠乌纱帽

酬张司马赠墨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酬崔五郎中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金门答苏秀才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此诗萧士赟云是伪作)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酬崔侍御(一本此下有成甫二字)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访崔四侍御

江上答崔宣城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诗余答以此诗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云是伪作)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五松山在南陵铜坑西五六里)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酬崔十五见招

卷十八·歌诗四十九首·游宴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游南阳清泠泉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东鲁门泛舟二首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游泰山六首(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邯郸南亭观妓

春日游罗敷潭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时欲东归遂有此赠)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宴郑参卿山池

游谢氏山亭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金陵凤凰台置酒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潭在秋浦桃树陂下余新名此潭)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宴陶家亭子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

铜官山醉后绝句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山在南陵铜井西五里有古精舍)

宣城青溪(一作入清溪山)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游水西简郑明府

九日登山

九日

九日龙山饮

九月十日即事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卷十九·歌诗三十六首·登览

登锦城散花楼

登峨眉山

大庭库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天台晓望

早望海霞边

焦山望寥山

杜陵绝句

登太白峰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登新平楼

谒老君庙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登瓦官阁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登金陵凤凰台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登庐山五老峰

江上望皖公山

望黄鹤楼

鹦鹉洲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时贼逼华容县)

秋登巴陵望洞庭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金陵望汉江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望天门山

望木瓜山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过崔八丈水亭

卷二十·歌诗六十一首·行役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夜下征虏亭

下途归石门旧居

客中行

太原早秋

奔亡道中五首

郢门秋怀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荆门浮舟望蜀江

上三峡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早发白帝城(一作白帝下江陵)

秋下荆门

江行寄远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宿鰕湖

西施

王右军

上元夫人

苏台览古

越中览古

商山四皓

过四皓墓

岘山怀古

苏武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月夜金陵怀古

金陵三首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

金陵新亭

过彭蠡湖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

庐江主人妇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望鹦鹉洲怀祢衡

宿巫山下

金陵白杨十字巷

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纪南陵题五松山

夜泊牛渚怀古(此地即谢尚闻袁宠咏史处)

姑孰十咏·姑孰溪

姑孰十咏·丹阳湖

姑孰十咏·谢公宅

姑孰十咏·陵歊台

姑孰十咏·桓公井

姑孰十咏·慈姥竹

姑孰十咏·望夫山

姑孰十咏·牛渚矶

姑孰十咏·灵墟山

姑孰十咏·天门山

卷二一·歌诗四十七首·闲适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月下独酌四首

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寻山僧不遇作

过汪氏别业二首

待酒不至

独酌

友人会宿

春日独酌二首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时于落星石上以紫绮裘换酒为欢)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清溪半夜闻笛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夏日山中

山中与幽人对酌

春日醉起言志

庐山东林寺夜怀

寻雍尊师隐居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对酒

醉题王汉阳厅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独坐敬亭山

自遣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秋夜独坐怀故山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忆东山二首

望月有怀

对酒忆贺监二首

重忆一首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落日忆山中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卷二二·歌诗四十五首·感遇

越中秋怀

效古二首

感寓二首

拟古十二首

感兴八首

寓言三首

秋夕旅怀

感遇四首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院内诸学士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江上秋怀

秋夕书怀(一作秋日南游书怀)

避地司空原言怀

南奔书怀(一作自丹阳南奔道中作。萧士赟云是伪作)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万愤词投魏郎中

荆州贼乱,临洞庭言怀作

览镜书怀

田园言怀

江南春怀

卷二三·歌诗五十三首·咏物

听蜀僧浚弹琴

鲁东门观刈蒲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南轩松

咏山樽二首(前首题一作咏柳少府山瘿木樽)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紫藤树

观放白鹰二首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流夜郎题葵叶

茔禅师房观山海图

白鹭鹚

咏桂二首

白胡桃

巫山枕障

庭前晚开花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题元丹丘山居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洗脚亭

劳劳亭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此亭盖齐朝南苑,又是陆机故宅)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题江夏修静寺(此寺是李北海旧宅)

题宛溪馆

题东溪公幽居

嘲鲁儒

惧谗

观猎

观胡人吹笛

军行

从军行

平虏将军妻

春夜洛城闻笛

嵩山采菖蒲者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流夜郎闻酺不预

放后遇恩不沾

宣城见杜鹃花

白田马上闻莺

三五七言

杂诗

卷二四·歌诗六十二首·闺情

寄远十二首

长信宫

长门怨二首

春怨

代赠远

陌上赠美人(一作小放歌行)

闺情

代别情人

代秋情

对酒

怨情

湖边采莲妇

怨情

代寄情,楚词体

学古思边

思边(一作春怨)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折荷有赠

代美人愁镜二首

赠段七娘

别内赴征三首

秋浦寄内

自代内赠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赠内

在浔阳非所寄内

南流夜郎寄内

越女词五首(越中书所见也)

浣纱石上女

示金陵子(一作金陵子词)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

巴女词

哭晁卿衡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哭宣城善酿纪叟

宣城哭蒋征君华

卷二五·古赋八首

明堂赋 并序

大猎赋 并序

大鹏赋并序

剑阁赋 送友人王炎入蜀

拟恨赋

惜馀春赋

愁阳春赋

悲清秋赋

卷二六·表书九首

为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

为宋中丞自荐表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上安州李长史书

与贾少公书

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

与韩荆州书

上安州裴长史书

卷二七·序二十首

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

奉饯十七翁二十四翁寻桃花源序

夏日奉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熟亭序

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

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春于姑熟送赵四流炎方序

秋于敬亭送从侄*游庐山序

送黄钟之鄱阳谒张使君序

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

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

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

泽畔吟序

夏日诸从弟登沔州龙兴阁序

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兄还都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

送戴十五归衡岳序

卷二八·赞十七首

当涂李宰君画赞

金陵名僧*公粉图慈亲赞

李居士赞

安吉崔少府翰画赞

宣城吴录事画赞

壁画苍鹰赞(讥主人)

方城张少公厅画师猛赞

羽林范将军画赞

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并序

江宁杨利物画赞

金乡薛少府厅画鹤赞

志公画赞

琴赞

朱虚侯赞

观*飞斩蛟龙图赞

地藏菩萨赞并序

鲁郡叶和尚赞

卷二九·颂铭记五篇

赵公西侯新亭颂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并序

化城寺大钟铭并序

天门山铭

任城县厅壁记

卷三十·碑文七篇\后序

比干碑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并序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

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

为窦氏小师祭*和尚文

为宋中丞祭九江文

宋敏求序

曾巩序

毛渐序

分给我~~嘿嘿~~

李白所有作品集:

卷一

草堂集序

宣州当涂县令 李阳冰

李翰林集序

前进士 魏颢

李翰林别集序

朝散大夫行尚书职方员外郎直史馆上柱国 乐史

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并序

李华

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

尚书膳部员外郎 刘全白撰

朝议郎行当涂县令 顾游秦建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宣歙池等州观察使 范传正

翰林学士李公墓碑

前守秘书省校书郎 裴敬

卷二·古风五十九首

卷三·歌诗三十一首·乐府一

远别离

公无渡河

蜀道难

梁甫吟

乌夜啼

乌栖曲

战城南

将进酒(一作惜空樽酒)

行行游且猎篇

飞龙引二首

天马歌

行路难三首

长相思

上留田行

春日行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夜坐吟

野田黄雀行

箜篌谣

雉朝飞

上云乐

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

日出入行

胡无人

北风行

侠客行

关山月

卷四·歌诗四十首·乐府二

独漉篇

登高丘而望远

阳春歌

阳叛儿

双燕离

山人劝酒

于阗采花

鞠歌行

幽涧泉

王昭君二首(一作昭君怨)

中山孺子妾歌

荆州歌

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相逢行

古有所思

久别离

白头吟(又一篇与此异,今两存)

采莲曲

临江王节士歌

司马将军歌(代陇上健儿陈安)

君道曲(梁之雅歌有五篇,今作一章)

结袜子

结客少年场行

长干行二首

古朗月行

上之回

独不见

白纻辞三首

鸣雁行

妾薄命

幽州胡马客歌

门有车马客行

君子有所思行

东海有勇妇(代关中有贤女)

黄葛篇

卷五·歌诗五十六首·乐府三

白马篇

凤笙篇

怨歌行(长安见内人出嫁,友人令余代为之)

塞下曲六首

来日大难

塞上曲

玉阶怨

襄阳曲四首

大堤曲

宫中行乐词八首

清平调词三首

鼓吹入朝曲

秦女休行(古词魏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今拟之)

秦女卷衣

东武吟(一作出金门后书怀留别翰林诸公)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出自蓟北门行

洛阳陌

北上行

短歌行

空城雀

发白马

陌上桑

枯鱼过河泣

丁都护(一作督)歌

相逢行

千里思(一作千里曲)

树中草

君马黄

拟古

折杨柳

凤凰曲

少年子

紫骝马

少年行二首

白鼻騧

豫章行

沐浴子

卷六·歌诗三十三首·乐府四歌吟上

乐府四

高句骊

舍利弗

静夜思

渌水曲

凤凰曲

凤台曲

猛虎行(此诗萧士赟云是伪作)

从军行

秋思

春思

秋思

子夜吴歌·春歌(一作子夜四时歌)

子夜吴歌·夏歌

子夜吴歌·秋歌

子夜吴歌·冬歌

对酒

估客乐

少年行

少年行(此诗严粲云是伪作)

捣衣篇

去妇词(一作顾况诗)

长歌行

长相思

歌吟上

襄阳歌

南都行

江上吟(一作江上游)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玉壶吟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元丹丘歌

扶风豪士歌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白毫子歌

卷七·歌诗六十八首·歌吟下

梁园吟(一作梁园醉酒歌)

鸣皋歌送岑征君(时梁园三尺雪,在清泠池作)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僧伽歌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金陵歌送别范宣

笑歌行(以下二首,苏轼云是伪作)

劳劳亭歌(在江宁县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一名临沧观)

横江词六首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东山吟

悲歌行

秋浦歌十七首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峨眉山月歌 峡路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赤壁歌送别

江夏行

怀仙歌

玉真仙人词

清溪行(一作宣州清溪)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临路歌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草书歌行

古意

山鹧鸪词

和卢侍御通塘曲

卷八·歌诗四十一首·赠一

赠孟浩然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淮海对雪赠傅霭(一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赠张公洲革处士

赠徐安宜

赠任城卢主簿潜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赠范金卿二首

赠瑕丘王少府

东鲁见狄博通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赠薛校书

赠何七判官昌浩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赠郭将军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赠裴十四

赠崔侍郎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雪谗诗赠友人

赠参寥子

赠饶阳张司户燧

赠清漳明府侄

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

赠郭季鹰

邺中赠王大(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

赠华州王司士

赠卢征君昆弟

赠新平(一作丰)少年

赠崔侍郎

走笔赠独孤驸马

卷九·歌诗三十四首·赠二

赠嵩山焦炼师

口号赠征君鸿(此公时被征)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书情题蔡舍人雄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

赠崔郎中宗之( 金陵)

赠崔咨议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赠别从甥高五

赠裴司马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赠从孙义兴宰铭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赠崔司户文昆季

赠溧阳宋少府陟

戏赠郑溧阳

赠僧崖公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一作赠孟浩然)

醉后赠从甥高镇

赠秋浦柳少府

赠崔秋浦三首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赠武十七谔

卷十·歌诗二十九首·赠三

赠张相镐

赠闾丘宿松

狱中上崔相涣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流夜郎赠辛判官

赠刘都使

赠常侍御

赠易秀才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立马赠别

江上赠窦长史

赠王汉阳

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江夏赠韦南陵冰

赠卢司户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巴陵赠贾舍人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赠柳圆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赠张相镐二首(时逃难在宿松山作。萧士赟云下八首伪)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

宿清溪主人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醉后赠王历阳(历阳,和州也)

赠历阳褚司马(时此公为稚子舞,故作是诗)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卷十一·歌诗三十二首·赠四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赠宣城赵太守悦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赠友人三首

陈情赠友人

赠从弟冽

赠闾丘处士

赠钱征君少阳(一作送赵云卿)

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

赠僧朝美

赠僧行融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赠汪伦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一作春归桃花岩贻许侍御)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寄弄月溪吴山人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幼成令问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寄淮南友人

沙丘城下寄杜甫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以寄之

卷十二·歌诗四十首·寄下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一首(再至淮南,一作王宗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题情深树寄象公

北山独酌寄韦六

寄当涂赵少府炎

寄东鲁二稚子(在金陵作)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禅房怀友人岑伦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

寄上吴王三首

寄王汉阳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流夜郎永华寺寄寻阳群官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早春寄王汉阳

江上寄巴东故人

江上寄元六林宗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寄崔侍御二首

寄崔侍御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卷十三·歌诗三十六首·别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留别鲁颂

别中都明府兄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留别王司马嵩

夜别张五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留别西河刘少府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留别广陵诸公(一作留别邯郸故人)

广陵赠别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别储邕之剡中

留别金陵诸公

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金陵酒肆留别

金陵白下亭留别

别东林寺僧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留别龚处士

赠别郑判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江夏别宋之悌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渡荆门送别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崔侍御十九韵

别韦少府

南陵别儿童入京

别山僧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卷十四·歌诗三十五首·送上

南阳送客

送张舍人之江东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送友人游梅湖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送杨山人归天台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送杨少府赴选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送薛九被谗去鲁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时凝弟在席)

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留饮赠之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灞陵行送别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送窦司马贬宜春

送羽林陶将军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送贺宾客归越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卷十五·歌诗四十八首·送中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

送别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送张秀才从军

送崔度还吴(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送侯十一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一作送族弟锽)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送纪秀才游越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送杨燕之东鲁

送蔡山人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送杨山人归嵩山

送殷淑三首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送范山人归泰山

送韩侍御之广德令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送友人

送别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送友人入蜀

送李青归南叶阳川

送舍弟

送别(得书字)

送麹十少府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饯校书叔云

送王孝廉觐省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卷十六·歌诗三十八首·送下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江夏送倩公归东汉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送梁四归东平

江夏送友人

送郄昂谪巴中

江夏送张丞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送二季之江东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一作倍侍御叔华登楼歌)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泾川送族弟錞

五松山送殷淑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别)

登黄山凌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得齐字)

送储邕之武昌

卷十七·歌诗四十八首·酬答

酬谈少府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一作翁)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山中问答

答友人赠乌纱帽

酬张司马赠墨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酬崔五郎中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金门答苏秀才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此诗萧士赟云是伪作)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酬崔侍御(一本此下有成甫二字)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访崔四侍御

江上答崔宣城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诗余答以此诗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云是伪作)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五松山在南陵铜坑西五六里)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酬崔十五见招

卷十八·歌诗四十九首·游宴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游南阳清泠泉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东鲁门泛舟二首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游泰山六首(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邯郸南亭观妓

春日游罗敷潭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时欲东归遂有此赠)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宴郑参卿山池

游谢氏山亭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金陵凤凰台置酒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潭在秋浦桃树陂下余新名此潭)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宴陶家亭子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

铜官山醉后绝句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山在南陵铜井西五里有古精舍)

宣城青溪(一作入清溪山)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游水西简郑明府

九日登山

九日

九日龙山饮

九月十日即事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卷十九·歌诗三十六首·登览

登锦城散花楼

登峨眉山

大庭库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天台晓望

早望海霞边

焦山望寥山

杜陵绝句

登太白峰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登新平楼

谒老君庙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登瓦官阁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登金陵凤凰台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登庐山五老峰

江上望皖公山

望黄鹤楼

鹦鹉洲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时贼逼华容县)

秋登巴陵望洞庭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金陵望汉江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望天门山

望木瓜山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过崔八丈水亭

卷二十·歌诗六十一首·行役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夜下征虏亭

下途归石门旧居

客中行

太原早秋

奔亡道中五首

郢门秋怀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荆门浮舟望蜀江

上三峡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早发白帝城(一作白帝下江陵)

秋下荆门

江行寄远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宿鰕湖

西施

王右军

上元夫人

苏台览古

越中览古

商山四皓

过四皓墓

岘山怀古

苏武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月夜金陵怀古

金陵三首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

金陵新亭

过彭蠡湖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

庐江主人妇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望鹦鹉洲怀祢衡

宿巫山下

金陵白杨十字巷

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纪南陵题五松山

夜泊牛渚怀古(此地即谢尚闻袁宠咏史处)

姑孰十咏·姑孰溪

姑孰十咏·丹阳湖

姑孰十咏·谢公宅

姑孰十咏·陵歊台

姑孰十咏·桓公井

姑孰十咏·慈姥竹

姑孰十咏·望夫山

姑孰十咏·牛渚矶

姑孰十咏·灵墟山

姑孰十咏·天门山

卷二一·歌诗四十七首·闲适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月下独酌四首

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寻山僧不遇作

过汪氏别业二首

待酒不至

独酌

友人会宿

春日独酌二首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时于落星石上以紫绮裘换酒为欢)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清溪半夜闻笛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夏日山中

山中与幽人对酌

春日醉起言志

庐山东林寺夜怀

寻雍尊师隐居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对酒

醉题王汉阳厅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独坐敬亭山

自遣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秋夜独坐怀故山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忆东山二首

望月有怀

对酒忆贺监二首

重忆一首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落日忆山中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卷二二·歌诗四十五首·感遇

越中秋怀

效古二首

感寓二首

拟古十二首

感兴八首

寓言三首

秋夕旅怀

感遇四首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院内诸学士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江上秋怀

秋夕书怀(一作秋日南游书怀)

避地司空原言怀

南奔书怀(一作自丹阳南奔道中作。萧士赟云是伪作)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万愤词投魏郎中

荆州贼乱,临洞庭言怀作

览镜书怀

田园言怀

江南春怀

卷二三·歌诗五十三首·咏物

听蜀僧浚弹琴

鲁东门观刈蒲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南轩松

咏山樽二首(前首题一作咏柳少府山瘿木樽)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紫藤树

观放白鹰二首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流夜郎题葵叶

茔禅师房观山海图

白鹭鹚

咏桂二首

白胡桃

巫山枕障

庭前晚开花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题元丹丘山居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洗脚亭

劳劳亭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此亭盖齐朝南苑,又是陆机故宅)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题江夏修静寺(此寺是李北海旧宅)

题宛溪馆

题东溪公幽居

嘲鲁儒

惧谗

观猎

观胡人吹笛

军行

从军行

平虏将军妻

春夜洛城闻笛

嵩山采菖蒲者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流夜郎闻酺不预

放后遇恩不沾

宣城见杜鹃花

白田马上闻莺

三五七言

杂诗

卷二四·歌诗六十二首·闺情

寄远十二首

长信宫

长门怨二首

春怨

代赠远

陌上赠美人(一作小放歌行)

闺情

代别情人

代秋情

对酒

怨情

湖边采莲妇

怨情

代寄情,楚词体

学古思边

思边(一作春怨)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折荷有赠

代美人愁镜二首

赠段七娘

别内赴征三首

秋浦寄内

自代内赠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赠内

在浔阳非所寄内

南流夜郎寄内

越女词五首(越中书所见也)

浣纱石上女

示金陵子(一作金陵子词)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

巴女词

哭晁卿衡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哭宣城善酿纪叟

宣城哭蒋征君华

卷二五·古赋八首

明堂赋 并序

大猎赋 并序

大鹏赋并序

剑阁赋 送友人王炎入蜀

拟恨赋

惜馀春赋

愁阳春赋

悲清秋赋

卷二六·表书九首

为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

为宋中丞自荐表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上安州李长史书

与贾少公书

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

与韩荆州书

上安州裴长史书

卷二七·序二十首

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

奉饯十七翁二十四翁寻桃花源序

夏日奉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熟亭序

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

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春于姑熟送赵四流炎方序

秋于敬亭送从侄*游庐山序

送黄钟之鄱阳谒张使君序

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

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

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

泽畔吟序

夏日诸从弟登沔州龙兴阁序

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兄还都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

送戴十五归衡岳序

卷二八·赞十七首

当涂李宰君画赞

金陵名僧*公粉图慈亲赞

李居士赞

安吉崔少府翰画赞

宣城吴录事画赞

壁画苍鹰赞(讥主人)

方城张少公厅画师猛赞

羽林范将军画赞

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并序

江宁杨利物画赞

金乡薛少府厅画鹤赞

志公画赞

琴赞

朱虚侯赞

观*飞斩蛟龙图赞

地藏菩萨赞并序

鲁郡叶和尚赞

卷二九·颂铭记五篇

赵公西侯新亭颂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并序

化城寺大钟铭并序

天门山铭

任城县厅壁记

卷三十·碑文七篇\后序

比干碑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并序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

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

为窦氏小师祭*和尚文

为宋中丞祭九江文

宋敏求序

曾巩序

毛渐序

全了~~~求分求最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893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