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和90后结婚的概率?

70后和90后结婚的概率?,第1张

无法一概而论。70后和90后之间存在着年龄、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他们是否选择结婚以及结婚的时间和方式。

一方面,70后和90后的年龄差距较大,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也不同,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例如,70后可能更注重家庭和传统价值观,而90后则更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他们是否选择结婚以及结婚的时间和方式。

另一方面,70后和90后的文化背景也不同。70后成长于改革开放初期,经历了社会变革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90后则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接受了更多的国际化和多元化的文化影响。这些文化差异也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婚姻观念和婚姻选择。

总之,70后和90后结婚的概率是存在的,但是具体的概率因人而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无论是哪个年代的人,只要双方真心相爱,尊重彼此的差异,理解和支持对方,就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婚姻生活。

90后不结婚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经济压力、个人追求、人际关系等等。

我认为,90后不结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经济压力。在当今社会,经济压力是很多人结婚的主要障碍。90后们大多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结婚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压力,比如买房、装修、生活开销等等,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因此,很多90后选择延迟结婚,等到经济状况更加稳定再考虑。

2 个人追求。90后们比较注重个人追求和自由,不愿意被传统婚姻观念所束缚。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个人发展和成长,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因此,很多90后选择先发展自己的事业和兴趣爱好,等到自己觉得准备好了再考虑结婚。

3 人际关系。90后们的婚恋观念和价值观念与前几代人有所不同。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自由,不愿意被传统的婚姻观念所束缚。此外,一些90后也可能受到一些负面的婚姻故事的影响,对婚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恐惧和犹豫。

4 婚姻观念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90后们更加注重婚姻的平等和伴侣的共同成长,不再像前几代人那样将婚姻视为一种责任和义务。因此,他们更加谨慎地考虑婚姻,不愿意轻率地做出选择。

5 婚姻失范的影响。社会中一些婚姻失范的事情,也会对90后们的婚姻观念产生影响。一些90后可能会对婚姻持有悲观的态度,认为婚姻会带来很多困难和矛盾,因此选择不结婚。

总结一下,90后不结婚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经济压力、个人追求、人际关系、婚姻观念的变化和婚姻失范的影响等等。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不要轻易地对他人的婚姻观念进行评判和指责。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婚姻和家庭环境,为后代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022年结婚率或将再创新低

一件情深的事

回答于 2022-12-06

据相关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有5445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从这个趋势来看,全年预估只会有不到700万对新人结婚,比2021年的764万对还要少10%左右。

这个下降速度可谓是相当的惊人,结婚的人数,相对于2013年的1303万对,九年的时间几乎是腰斩,结婚率的下降幅度甚至还在增加,照这样下去是真的没有人生孩子了!

2013年出生人口是1640万,2022年预估在800万左右,结婚率的下降最直接导致的就是新生儿的数量急剧减少,新生儿一减少,与教育相关的一切行业都将不可避免的萎缩,房地产的衰落也将不可扭转,对于经济的发展更是一记重锤。

现在很多90、00后也看开了,无论怎么催,他们都不想结婚了,在这个时代,他们能养活自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结婚所必须的硬性条件是根本负担不起的房子、车子、票子。

说到底,让区区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去背负那么大的压力,生活的成本本来就很高了,何况去养好一个孩子,结婚的年轻人只会越来越少,是年轻人不愿意结婚吗?那时他们真的不敢结婚,结婚如果带来的只有生活质量的下降,那肯定大家都不傻,没人愿意结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答案:根据成都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成都市的结婚率为621‰。

解释:结婚率是指每年结婚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是衡量一个地区婚姻状况的重要指标。成都市的结婚率为621‰,意味着每1000人口中有621对新人结婚。这个数字与成都市的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有关。

拓展:与其他城市相比,成都市的结婚率算是较高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平均结婚率为72‰。不过,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推迟结婚或不结婚,因此结婚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会。

经过严谨分析,我们发现现代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3个现实原因。

第一个原因:年轻人没有了传宗接代的压力。

在古时候,每个人都有三件大事要做,其一就是传宗接代,做不到则会被视为不孝。然而,对于新一代90后来说,传宗接代似乎已经是落后的生活模式,也约束不了他们对“单身生活”的向往,生孩子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拖累。所以,我们发现很多年轻人即便是时常遭遇家里长辈对“催婚”,但他们却丝毫不着急。用他们的想法来说就是:等遇到一个合适的人再说吧。

第二个原因:结婚经济压力大。

一般来说,女性在结婚时几乎是没有经济压力的;站到男方的角度来看,结婚则会对他们会有很大的经济压力。毕竟,现代女性对物质生活要求比较高,爱情+面包才是他们最向往的爱情。所以,结婚时,男方一般都需要准备车子和房子以及彩礼,还要办婚礼酒席的费用等等。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女生,她们不计较男方的经济条件,只不过这个比例很小。而在结婚带来的经济压力中,房子和彩礼钱,就是两个重头戏。动辄上万一平米的房价,一套买下来至少需要花费上百万元;除此之外,按照每个地方的习惯不同,男方需要支付的彩礼也大不相同。总之,大部分男人结婚、彩礼就是一笔不小的花销,车子房子也是一大笔钱,很多男性因为承受不起这样的经济压力,最终只能选择熬到30出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们在结婚时市场上就更难娶到老婆了。

第三个原因:年轻人看重自由。

据官方统计,2018年时,中国有7700万独居状态的青年,他们背井离乡在城市中工作。不过2021年时,数据上升到9000万,不过今年他们有了一个新的称号——“空巢青年”。自由是大部分年轻人独居的开始,不希望被各种条件束缚的他们,更不想为了结婚而耽误自身的“自由”。所以,我们发现如今年轻人可以为了爱好随便买买买,甚至不惜分期贷款;但到了结婚这件事情上,却又不想浪费一丝的心思,实在是令人费解。

长辈们在忙着催婚,年轻人却对结婚越来越“不着急”,由此也导致了“结婚率持续走低”这一社会问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数据下滑,结婚率持续走低

民政部19日展开的发布会上公布,2019年中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虽然结婚率还仍在统计之中,但是可以看到,近几年来,结婚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降的有多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此前的数据,2013年全国结婚率为99‰,2014年降低为96‰,2015年为9‰,2016年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中国结婚率只有72‰……

另外,结婚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地域差距。从各省市自治区来看,经济越发达结婚率越低。

比如,2018年上海、浙江结婚率是全国倒数前两名,分别只有44‰、59‰,广东、北京、天津等地结婚率也偏低。

结婚率最高的几个地区是西藏、青海、安徽、贵州等欠发达地区。贵州2018年结婚率达到111‰,全国靠前。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为什么年轻人不爱结婚了?

喜结连理自古至今一直被人认为是很美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却不爱结婚了?

这是很多长辈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

在民政部的发布会上,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二级巡视员杨宗涛分析了原因:

一是适婚人口总数下降。中国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口数量减少,这是当前结婚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很多“80后”“90后”而言,晚婚、不婚等现象越来越常见,社会包容度也在提高。

三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结婚年龄不断推迟,相当一部分适婚人口没有结婚。

除此之外,不少网友也道出了自己支持晚婚、不婚的理由:

来源:微博截图

婚姻不是公式,不能套用所有人。年轻人有自己的规划,婚姻也不是儿戏,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合远比为了结婚而仓促步入婚姻好的多。

到了适婚年龄还没有结婚不是不正常,婚姻也不是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可或缺。

凡事没有绝对。

或许,对当下的很多年轻人来说,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他们最想要的状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343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