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生育率

如何提高生育率,第1张

降低结婚年龄可能也很难提高生育率。提高生育率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可能需要多方面配套措施。

一是即使结婚年龄小的国家的生育率,也不见得高。就拿日本为例,结婚年龄就比较低,男18岁,女16岁,甚至比专家建议的结婚年龄还要低一些,但是日本到现在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老龄化问题和生育率低的问题。

二是现在年轻人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很多时候考虑自己的感受,不愿意过多的生孩子,认为生孩子能让生活质量下降,他们认为生孩让自己累,并且钱花了很多,负担很重,很多年轻人不愿多生孩子,只生一个就好。

三是还有那就是年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这个观念也影响了很多很多人,现在要扭转过来,这就比较困难!现在要生育小孩的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这些人得照顾的很好,并且独生子女的关系也影响了他们,他们认为只生一个孩子挺好的,他们会这样说,你看我就是独生子女,我感觉都过的挺好,再生一个,哎呀,我可受不了。

四是发达地区,妇女生孩子的机会成本很大,这是不愿意生的重要原因。人们的结婚意愿下降、生孩子的意愿下降,往往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 从经济学上来看,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生孩子的机会成本是很大的,一旦选择生孩子,那么也就往往意味着失去了加薪晋级的机会。相反,在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这些妇女本来就没有工作,生个孩子对于她们来说并没有失去什么,机会成本小得多了。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越是发达的国家,往往生育率也是越低;而那些贫困落后的国家,生育率往往是很高的。

五是把法定结婚降到18岁是不负责任的。18岁的青年男女,能够承担起婚姻的责任吗?如果在他们还没有能力承担这份责任的时候,就让他们结婚,这是不负责任的。大部分人在18岁的时候,往往还在上大学一年级,绝大部分的同学这个时候的学费和生活费往往还是父母在承担呢。假如在大学一二年级就结婚了、生孩子了,谁来养?甩给父母带吗?这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六是提高结婚和生育的福利,才是改善生育率的良策。要想提高我们的结婚率和生育率,那就必须改善和提高相关的生育和养育福利,优待生育的妇女。比如说,生育一个孩子,给予现金奖励,并且1~6岁之间国家给小孩发放抚养费,幼儿免费看病,免费上幼儿园等等。另外,社会要为生育过后的妇女重返职场做好相关的服务,比如,免费的技能培训,免费的心理咨询等等。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的《上海市2022年度人口监测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全市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为07。

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和日益先进的机械设备必将替代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虽说生产力提升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但是没有工作的人必然越来越多。当社会财富分配做不到相对平均时,多数人收入跑不赢平均水平是常态,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幸福感也会降低。

  从发展的角度讲,未来人口不需要多,人越少人均资源就越多,人均财富更多,在40岁就很难找到工作的阶段,完全不必为人口减少而焦虑。

  近日高彩礼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有人把高彩礼作为阻碍年轻人结婚的重要原因,一些省市也开始了治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网上获得的信息来看,上海平均彩礼仅为7万元,并没有超过该市年人均工资水平。显然,超低的总和生育率跟彩礼关系不大。

  接下来用我打造的平衡循环论来做生育率低的解读:

  平衡循环论:世间万物都会在力的作用下向平衡稳定的状态靠拢,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呈现循环往复的状态。物体所受力的大小与打破平衡的时间成反比,打破平衡所需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力越大,打破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质量越大,打破平衡需要的力越大,时间越长;不平衡的状态与力持续的时间成正比,当驱动力和阻力基本相等时进入相对静止或匀速的稳定状态。

两性相吸是天性,婚丧嫁娶本是多数人的必然历程,传宗接代更是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单纯就生育而言,阻力大于动力,才是降低的根本原因。

  先说动力:

  谈情说爱是人性,这是其一;

  生儿育女是天性,这是其二;

  养儿防老是需求,这是其三;

  孩子是夫妻感情的纽带,能带来情感的愉悦,这是其四;

  再说阻力:

  结婚普遍要求男方身高175以上,有房有车,年入20万以上,找对象都按百里挑一的标准找;

  房价太高,不啃老多数年轻人拿不出首付,2016年之后买房啃老也未必能拿出;

  生育必然影响女方工作,解决了绝大多数就业的民企很难长时间保留职位,生育会降低女性职场竞争力;

  养孩子投入大,经济层面是巨大亏损,并且是持续亏损,很难有经济回报;

  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就要选择学区房,而学区房价格更高一筹;

  显然,过高的择偶要求降低了户籍女性的结婚率,过高的房价更是重中之重,成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核心。

  当一个刚结婚的小家庭背负巨额房贷,每月超过50%的收入都要还贷款时,一方丢掉工作都可能陷入财务危机,还想生育吗?还敢生育吗?还有生育二胎的意愿吗?

  生育率降低是多种力量平衡的结果,如果房价不膝斩,那么结婚率生育率膝斩,是最正常不过的结果。收入高学历高的大都市生育率超低,收入低学历低的农村有较高的生育意愿却缺少适婚女性,这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良田产量高,农民都知道种好田需要翻耕土地、施肥、打药、小心侍弄庄稼,人口也是同样的道理。

2023年,事业单位婚假新规定是三天。

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劳动者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6月,29个省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其中有11个省份删除了相关晚婚假的条例,与国家法律规定保持一致,仅有三天法定婚假。这些省份包括广东、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宁夏、广西、安徽、湖南、天津、山东。

婚假的好处

我国的结婚率和生育率都在不同程度下降,为了鼓励当代年轻人结婚,促进生育,延长婚假非常合民心。有的地方最长可以延长到15天甚至20天,说实话,新婚燕尔,俩人的婚假长一点,对于生育率也是有效果的。

刺激经济方面,办婚宴、回请宴、结婚旅游等都是结婚中必不可少的流程,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喜欢旅游结婚,延长婚假可以有效的刺激消费。

婚姻法对结婚年龄是有明文规定的,但是下调法定婚龄争议10年,想要提高结婚率和生育率,靠这一招管用吗?通过下调法定婚龄不一定能够提高结婚率和生育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接受文化水平的提高,打破对传统婚姻的束缚,人们对结婚的观念并不是那么的强烈,甚至有的人奉行不婚主义。

调整婚龄对于提高结婚率的效果不是那么的显著。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普及,接受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解放,打破对传统婚姻的束缚,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对待婚姻观念也不像以往那么的强烈,对待感情问题有则锦上添花,无则潇洒一人走天涯。加上身边人不幸的婚姻,让更多的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调整婚龄又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结婚这一难题呢!第二个,当前经济背景压力之下,养育孩子的成本增加,生育意愿也不是那么的强烈。以前为了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现在为了鼓励生育全面开放,二胎,三胎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是那么的显著。主要是跟当前经济背景压力息息相关,生活成本在增加,但是收入水平却变化不大,甚至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养育孩子的成所增加,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生育意愿也不是那么的明显。需要提高结婚率和生育率,应该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落实到实处,才能够转变人们的观念。想要提高结婚率和生育率,应该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结婚面临高额的彩礼,这会让相爱的两个人对婚姻望而却步,生育孩子需要为孩子的人生负责,在经济背景压力之下,心有余而力不足,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物质保障只是不负责任,所以很多人对于二胎,三胎没有过多的想法。所以,相关的政策落到实处,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才能够转变人们的观念,提高结婚率和生育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333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