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布施,什么又是施布

什么是布施,什么又是施布,第1张

布施,梵语:Dana,又称为檀那、布施度。意思是以福利施与人,以施与财物为本意。但是布施不只是局限于财物。菩萨心行,第一就是实践“给予”的美德。布施的内涵,佛经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及无畏布施,是由浅入深的次第。布施给寺庙、僧侣,也常称为种福田,意思是为来世累积福德。

布施的种类一、财布施: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

二、法布施:布施真理、智慧,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使人明白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自动发心修行、追求真理。

三、无畏布施:竭尽所能去解除别人的恐怖和畏惧;也就是布施信心、爱心。

布施的益处 月灯三昧经云布施十种利益:布施乃破悭贪之前阵,入道之初门。菩萨行能此者,则获十种利益也:

一、降伏悭吝:谓修菩萨行者,若能布施,则悭鄙吝惜之心,自然降伏,不复萌动矣。

二、舍心相续:谓修菩萨行者,行于布施,财虽匮乏,而喜舍之心,无有间断也。

三、同其资产:谓修菩萨行者,施心无量,观诸众生,与己无异,所有财产,平等受用,无有彼此也。

四、生豪富家:谓修菩萨行者,于一切财物,常行惠施,心无吝惜,则当来果报,必生豪富之家,财宝具足,受用无矣。

五、生处施心现前:谓修菩萨行者,此生既能行于布施,则感后世随其所生之处,而他人施与之者,皆无悭吝之心矣。

六、四众爱乐:谓修菩萨行者,既能常怀惠施,无所悭嫉,则四众之心,常生爱乐,而无嫌恨也。

七、入众不怯:谓修菩萨行者,既能布施,而为四众之所爱乐,故入大众之中,自无畏怯之心也。

八、胜名流布:谓修菩萨行者,能无所求而行布施,则人多称赞,胜妙名闻,流布遐迩也。

九、手足柔软:谓修菩萨行者,好行布施,济人缺乏,能感手足柔软,相好圆满之报也。

十、不离知识:谓修菩萨行者,自初发心行施以来,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善知识等,获闻法要,未尝远离也。

佛教认为出家众主要行无畏布施、法施。在经典中,佛并没有要出家众行广大的财物布施。宗喀巴大师说,这是由于会障碍闻思修,故不许出家众集财宝而行财布施,但若无妨害,由宿生福力多而得的财宝,也当行财布施。

在家众主要行财布施,施予香火钱。佛家称之施主,又称檀那主、檀越主。

《六祖坛经》里有预记,六祖是禅宗第六代祖师,马祖道一和尚是第七代祖师,六祖预记马祖道一和尚将有两个徒弟是菩萨化身再来的,一是出家的,一是在家的,在家的菩萨就是庞蕴居士。庞居士表演了一招,「好事不如无事」。无事不是不做事,无事是心里无事,心地乾净,无论做什麼事,一尘不染,也就是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心里无事,才能为一切众生服务,才能做真正的好事,做再小的善都是大功德。而心里有事,造多少善都是福报,不是功德。所以,要紧的是心里无事,不是身无事,身无事你就不会去修福,纵然有慧也没有福报。

为一切众生服务,第一是布施,布施金钱,布施体力。体力是内财布施,功德比金钱布施大;金钱是外财,是身外之物,亿万外财也比不上自己亲身以劳力来布施。譬如,道场里有很多义工,他们用自己的劳力来服务、来布施,功德超过外财。有钱的人到寺庙里去布施几百万,还不如在道场里天天做义工的人。用身外财力来布施的功德小,再多都小,而内财布施的功德大。在《华严经》上,对此有很大篇幅的说明。

到了法身大士,就不是讲布施,而是讲供养,普贤菩萨是「广修供养」。供养与布施,实在讲是一件事情,但是用心不一样。供养是以孝顺心,布施不是孝顺心,所以大乘菩萨用布施,普贤菩萨用供养。普贤菩萨代表法身大士,《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普贤菩萨,都是修普贤行,普贤菩萨就是用孝顺心。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孝顺心,就是修普贤行,普贤行的功德是圆满的。做的事情再小,就算布施一块钱,功德都是称性的,与虚空法界一样大,因为心是圆满的。就算对常住做一点小事,扫地、抹桌子,功德都是尽虚空、遍法界。修的虽是小福、小事,果报则是无量无边。若心地不清净,布施供养是为了自己,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小道场,即使布施亿万财富,所得的福报也很小。这当中的道理,凡夫如何会明了?凡夫只看外表,连外表都看不清楚,如何能观察到事实真相。

出家人要远离一切名闻利养,世尊当年在世三衣一钵,接受大众的供养,只是一钵饭而已,决定不接受钱财供养。所以,社会福利的事业应该由在家同修们去做。出家人接受财供养,是末法时期才产生的现象,因此佛法衰微了。有钱就会起贪心,就会有妄想,就会患得患失,所以钱财决定不是好东西。

我们明了有些在家同修有多余财富想修福,不知如何修法,所以我们接受供养是代他修福。我在台湾成立「佛陀教育基金会」,就是本著这个宗旨。而修福怎麼做?我学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一生就做印经布施一件事情。他的德望很高,信徒很多,所以供养的数量也多,但他自己一分钱都不用。他办了一所「弘化社」,就是现在讲的佛经流通处,将所有的钱全部用在印经布施上。「佛陀教育基金会」的性质,与之完全相同。

至於救灾救难,我们在《印光大师文钞》里看到,都是从印经款项中,抽出一部分做救灾救急的工作,这是菩萨示现。印祖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势至菩萨在末法时期为我们做个榜样,接受供养要以这种方式、作法。但时代、环境不同,方法要有变通,能通权达变,事情才能成功,功德才会圆满。我们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利益一切众生。基金会成立之后,做事的人很多,我们将目的、宗旨及因果之理向他们说明白,以后就是个人因果。

新加坡的谈禅法师是我一生中最敬佩的,他穿著简单,吃饭就是一个菜,喝水喝自来水,过最低生活的水平。他每天的工作,是在城隍庙摆摊子卖香、卖蜡烛。烧香的人很多,所以他的收入也很可观。他帮助大陆的佛法,捐款都是美金几十万、几百万。我第一次知道他,是我在旧金山大觉莲社讲经。大觉莲社的道场,当时买下来是美金七十万,谈禅法师捐了四十万。到新加坡之后,我才见到他原来是一位穷苦和尚,苦行僧。

我们去看他,他将我们当作贵宾看待,买矿泉水请我们,而他自己是打开水龙头喝自来水,那是一位活菩萨。他捐出去的钱绝不过问,他说我给你是我的因果,你怎麼用是你的因果,与我毫不相关;你做得好是你的功德,你做得不好将来会堕落。他的心清净,一尘不染。这是菩萨示现,教导出家人为佛法、为众生,应当如何作法。

这些都是深明因果之人,了解业因果报的事实真相,在末法时期做种种示现。一般粗心大意之人看不出来,所以我在讲经中时时提起,就是为了让大家注意,这些都是真善知识。佛教我们亲近明师,明是光明之明,不是知名度高的名。知名度高不见得有用,不见得是真的。

做一点好事,捐一点钱,还要让报纸宣扬,让大家鼓掌,福报立刻就报掉了。中国人常讲「积阴德」,阴是没有人知道的,这个好事是真的,后面有真实的果报。恶要让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骂你一声,你的罪就消掉了,果报就报掉了。若恶事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恶就愈积愈厚;好事马上让人表扬,就统统报光了。最后所受的果报,只有恶没有善。

古圣先贤的教诲很有道理,我们要细心去思惟、体会,才知道如何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自求多福。以此功德回向求生净土,岂有不成就之理!所以,要做真实的功德,要做真正的好事。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说之。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吾今于忉利天宫一切众会,说阎浮提布施较量功德轻重,汝当谛听,吾为汝说。

地藏白佛言:我疑是事,愿乐欲闻。

佛告地藏菩萨: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何以故。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像,躬自营办供养布施。是国王等,当得三劫为帝释身,受胜妙乐。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国王等,于十劫中,常为大梵天王。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利最不思议,一百劫中常为净居天主,二百劫中常为六欲天主,毕竟成佛,永不堕恶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闻苦声。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是布施,获福无量。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何况帝释梵转轮之报。是故地藏,普劝众生当如是学。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毛发沙尘等许,所受福利,不可为喻。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在人天受胜妙乐。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为喻。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经典,或听闻一偈一句,发殷重心,赞叹恭敬,布施供养。是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为喻。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经典。新者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毁坏者,修补营理,或独发心,或劝多人同共发心。如是等辈,三十生中常为诸小国王,檀越之人,常为轮王,还以善法教化诸小国王。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3151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