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千载之下泪悠悠

兰陵王:千载之下泪悠悠,第1张

  导语:兰陵王有着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著名的人物吧!

 时光回到了一千四百五十五年前的的北齐,北周军战阵前的将领均尽皆股栗、畏葸不前,只有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臣子幕僚人人都须溜拍马、谄媚争宠,只有他正直洒脱、坦率真诚;王室成员个个皆三妻四妾、荒*无道,只有他痴情专一、守身如玉。

 我不止一次的在历史的纸页间凝视过他的双眸,也不止一次的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感受过他的故事,他是那样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存在。

 他就是与潘安、宋玉、卫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的兰陵王。

 这个被誉为“北齐战神”的面具下的悲情王子有着成为传奇所需的一切必要条件。

 他出身神秘。兰陵王本名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他的父亲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长子文襄帝高澄,而母亲却连姓氏也没有。《北齐书》中记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又记载文襄六男中:“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一句“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让他的身世显得扑朔迷离,也隐隐的预示了这位王者既定的命运。

 他骁勇善战。兰陵王先后任并州刺史、尚书令、大司马、左丞相,在突厥围攻晋阳和北周多次来袭的战役中担任主帅,大败敌军。尤其是在洛阳城外的邙山之战中,他头戴假面、身先士卒,带领五百名骑兵杀入重围,像一把锐利的尖刀破开北周军的战阵,鼓舞了士气、振奋了军心,后大败宇文护,解了金墉之围,取得了邙山大捷,威名大震。此役后,北齐将士们持假面歌舞庆祝胜利,诞生了广为流传的《兰陵王入阵曲》。

 他音容俱美、品行高洁。《北齐书》载:“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邙山之战中,兰陵王率五百骑杀入重围,到了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其头戴假面,城中的人难辨敌我,要验其正身,此时本该无比喧嚣的战场却变得万般安静,他缓缓摘下面具,绝世的容貌,倾倒了将士、惊艳了时光。《北齐书》还这样记载了他高洁的品行:“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曰:“吾本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唯受其一。有千金债券,临死日,尽燔之。”

 他用情专一、富贵不*。史书上鲜有对兰陵王感情的记载,我们只知道他的妻子名曰郑氏,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中窥见一二。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北齐王室以其荒*无道而臭名昭著,彼时早已打破一夫一妻制,而兰陵王仍只有王妃郑氏一人,可见其用情专一。后来武成帝奖赏他的功劳,命令贾护买妾二十人送给他,他只接受其中的一个,亦可知其富而不*。

 然而他的种种高洁的品格与那个时代和社会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在一个小人当道的社会里,君子注定要成为悲剧。

 邙山之捷后,在《兰陵王入阵曲》的一次演出中,后主高纬对兰陵王说:“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真诚坦率地讲出:“家事亲切,不觉遂然。”高纬觉得“家事”二字刺耳,就起了杀意。兰陵王察觉后,就故意收受&贿赂,好让后主觉得他贪图钱财没有政治野心。他的部属尉相愿劝告他,皇帝既然已经忌讳他,现在这样做只会给人口实,并出主意让他以身体不适为由,辞去朝内外一切职务,不要再干预政务。他真这样做了,有病也不治疗,以免高纬再盯住他。

 可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公元573年五月,高纬的毒酒终究还是送到了他的面前。史书这样记载了那一幕: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

 兰陵王其实早就预见了自己今日的结局,从老将斛律光被诱杀的那一刻起,他的内心就生出了一种深深的幻灭感,并开始隐隐作痛。可他仍旧一如既往,他只是希望自己固执的坚守能唤醒这个昏聩的王朝。可惜,一切都是徒劳。他就像一朵高洁的白莲花,兀自孤独地绽放着,想以自己的芬芳和圣洁来净化这个尘世的浑浊。

 都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平生。我忍不住遥想着兰陵王端起酒杯的那一幕,漆黑的夜里,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他从清澈见底的杯中看到了自己俊美的`面容,他苦苦凝视着自己的眼神,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深深的回忆。我想象着他的回忆、我理解着他的回忆、我追索着他的回忆。

 他回忆着自己亲率500骑杀入重围、解困金墉的豪壮;他回忆着众将士演奏《兰陵王入阵曲》的激越;他回忆着为消除帝王猜忌而收受&贿赂和称病不出的懦弱;他回忆着与妻子谈笑风生、你侬我侬的甜蜜……

 从回忆中醒来的兰陵王,绸衫已被泪水打湿,他缓缓地望向窗外,眼神里显出了前所未有的决绝和凛然。他知道他再也不用因担心高纬的猜忌而去收受&贿赂,做违背良心的事了、再也不用目睹着国家有难而称病不出了,从此他将真正地成为自己,万念俱灰的他旋即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兰陵王不愧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王者,真诚的生、坦率的死,以这样的方式留给后世的人们无限的唏嘘和感慨。

 在他留给后世的美丽遐想中,最动人心魄的莫过于《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入阵曲》曲调悲壮浑厚,气势不凡,古朴悠扬,描写了当时的壮烈场面和激越情感。此曲诞生后,在民间流传很快,隋朝时期,被正式列入宫庭舞曲。中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定其为“非正声”,下诏禁演。后渐渐褪去武曲本色,演变为“软舞”。至北宋演变出词牌名《兰陵王》,周邦彦、辛弃疾、秦观等词人先后以其作词,多发如泣如诉的悲情。南宋时期又演变为乐府曲牌名,称之《兰陵王慢》,有越调和大石调之分。用越调演唱时,分三段,二十四拍,毛开在《樵隐笔录》里说“至末段,声犹激越”,有“遗声”可寻。而大石调演唱的《兰陵王慢》,则分前后段,十六拍。按王灼《碧鸡漫志》说法,已经“殊非旧曲”了。以后,该曲在中国渐渐失传。幸运的是,唐时传入日本的《兰陵王入阵曲》保留了几分真实面貌。日本古代五月五日的赛马节会、七月七日的相扑节会、射箭大赛等庆祝胜利时,都要反复演奏此曲。直到现在日本奈良元月十五日“春日大社”举行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乐舞表演时,《兰陵王入阵曲》仍作为第一个独舞表演节目。日本人将其视为正统的雅乐,格外珍视,对其保留和传承有着一套十分严格的“袭名”与“秘传”制度,使得我们有幸在千年之后,还能欣赏到原汁原味、壮怀激烈的兰陵舞曲。

 从公元541年到公元573年,兰陵王走过了三十二个春秋,他的一生如昙花般短暂、也如烟花般绚烂。他纵横疆场、驰骋拼杀的身影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个凄迷悱恻的神话。

 位于河北邯郸的兰陵王墓的墓园大门的牌匾上刻着孔令德先生的一幅对联:

 “凭吊当年名将,肝胆照河山,戍紫金玄塞,荒原野畴,邙山突围,西境御敌,定阳擒贼,怎奈无辜于天反遭鸩,一代柱国遗憾恨。

 追忆昔日王勋,英风贯日月,为文韬武略,帅威臣廉,功高弗傲,富贵不*,债契何讨,但有大德行地而称颂,千载兰陵享春秋。”

 这幅长联可谓精准地概括了兰陵王享寿短暂却历经锋镝的一生。

 在魏晋南北朝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封建割据、政权更迭、战争连绵、民不聊生。音容俱美、品行高洁、战无不胜的兰陵王遂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寄托,也成为了后世饱经战乱、期待和平与安宁的百姓的寄托。于是他的故事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传颂中变得愈加的传奇、愈加的惊心动魄。

 千载之下,兰陵王横刀立马的身影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故事并未在历史泛黄的纸页间风干,他的倾世容颜、他的绝世品格、他的傲世武功都在后代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不断演绎、不断延展,无数的男女依然一次次在他的传奇中潸然泪下。

 我想,这个九泉之下的悲情王子应该可以瞑目了吧!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作者:兰陵王

来源:校园干货日记(ID:xiaoyuanganhuo521)

如果物理学只能留一条定律,我会留熵增定律。

说这句话的人叫吴国盛,清华大学的科学史系主任。

虽然你可能会反驳这个观点,难道不是牛顿的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吗?

模型君也很迷惑,但是吴教授能说出这番话绝对不是无的放矢,不管对与不对,都可见熵增定律的分量。

无独有偶,吴军也说过类似的话。

如果地球毁灭了,我们怎么能够在一张名片上写下地球文明的全部精髓,让其他文明知道我们曾有过这个文明呢?

吴军老师给出的答案是三个公式:

1+1=2(代表了数学文明)

E=mc(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S=-∑ P ln P(熵的定义)

▲来自得到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也说过类似的话「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爱丁顿爵士也曾说:“我认为,熵增原则是自然界所有定律中至高无上的。如果有人指出你的宇宙理论与麦克斯韦方程不符,那么麦克斯韦方程可能有不对;如果你的宇宙理论与观测相矛盾,嗯,观测的人有时也会把事情搞错;但是如果你的理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我就敢说你没有指望了,你的理论只有丢尽脸、垮台。”

(注:爱丁顿说自己是除爱因斯坦之外,世界上唯一一个真正懂相对论的科学家,虽然看起来有点能吹,但应该也挺牛)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熵增定律?为什么它如此重要?它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巨大影响?以至于能够让好多人一下子顿悟。

01

为什么熵增定律

让好多人一下子顿悟了

因为它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终极规律。

这个规律包括我们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的演化规律,生命里又包含着个人和群体的演化规律。

非生命:比如物质总是向着熵增演化,屋子不收拾会变乱,手机会越来越卡,耳机线会凌乱,热水会慢慢变凉,太阳会不断燃烧衰变……直到宇宙的尽头——热寂。

生命与个人:比如自律总是比懒散痛苦,放弃总是比坚持轻松,变坏总是比变好容易。

只有少部分意志坚定的人能做到自我管理,大多数人都是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学习不规律。

生命与群体:比如大公司的组织架构会变得臃肿,员工会变得官僚化,整体效率和创新能力也会下降;封闭的国家会被世界淘汰。

这些所有的现象都可以用一个定律来解释——熵增定律。

因为事物总是向着熵增的方向发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的容易和舒适,比如懒散。

《少有人走的路》在最后一章也如此解释自律。

因为所有事物都在向着无规律,向着无序和混乱发展,如果你要变得自律,你就得逆着熵增做功,这个过程会非常痛苦。

记得也曾有人问过模型君“人为什么要自律”的问题,我哑口无言,不知如何作答。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可以散漫也可以自律。

现在我想我找到答案了,生命本身就是自律的过程,即熵减的过程。

02

什么是熵增定律

定义:在一个孤立系统里,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总混乱度(熵)会不断增大。

这里面有三个词非常重要:孤立系统、无外力做功、总混乱度(熵)。

首先我们来解释什么是熵。

熵(Entropy),最早在186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用以度量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

你可以理解为,系统中的无效能量。

比如你花了100 J的能量把物体从A地拿到B地,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能量并没有被100%的转化,而是有部分散失在了宇宙中。

这部分能量不可逆,无法被再利用,且永远在增加。

从这里你就可以推出,恒星终将熄灭,生命终将消失,宇宙将变成一片死寂,沦为熵。

这个状态,也被称为热寂。

那么什么是熵增定律呢?

就是这种熵在不断增加的过程。

但这是针对整个宇宙而言的,如果要针对地球,针对一个国家,针对一个企业,针对某一个人,则要加上两个限制条件——封闭系统+无外力做功。

任何一个系统,只要满足封闭系统,而且无外力维持,它就会趋于混乱和无序。

生命也如此。

03

如何对抗熵增,实现超越

熵增定律被称为最让人沮丧的定律。

它不仅预示了宇宙终将归于热寂,生命终将消失。

而且,从小的方面来说:

它左右着国家和企业的发展规律,让组织变得臃肿,缺乏效率和创新;

它左右着个人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安于懒散、难以坚持、难以自律……

那么这还有办法可解吗?

从定义来说,熵增的条件有两个:封闭系统+无外力做功。

只要打破这两个条件,我们就有可能实现熵减。

听起来好抽象,怎么理解?

也许我们可以从生命里得到启示,整个生命的发展就是一部负熵的历史。

当我们人从无机生命到有机生命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会是一部艰辛与精彩共存的史诗。

我们的始祖是一种“蛋白质+RNA”的聚合体,科学家将她命名为LUCA。

LUCA通过吸收能量来大量复制,但是问题来了,宇宙的熵总的来说是增加的,所以LUCA的减熵会导致环境的急剧熵增。

环境恶化,LUCA无奈只能进化,变得更高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于是DNA聚合体诞生了。

DNA比RNA更稳定,也更加智能。但是这样一来,消耗的能量更大,吸收的物质更多,导致环境的熵增比以往更大。

所以DNA聚合体被逼着向单细胞演化,同样,环境的熵增再次增加,于是单细胞又向更高级的多细胞进化,于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诞生了。

又因为孤立系统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所以多细胞开始移动,并且产生了感知能力,比如视觉、嗅觉、听觉等等。

从此,生命走上了智能的进化之路。

这一过程,也被王东岳老爷子称为递弱代偿。

即生命的熵减过程,会加剧环境的熵增,于是环境会变得越来越恶劣,生命为了生存,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和物质,必须变得更加智能……

好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生命的减熵过程中,其实一直在做三件事。

第一,努力保证能量的供给。比如,从化学作用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结合体;到多细胞生物。

第二,努力开放系统。细胞从无法移动,到进化出游动能力、爬行能力、行走能力、飞行能力。

第三,努力变得更加智能。生命为了花更少的能量来获取更多物质和能量,进化出了感知能力,比如当时的霸主奇虾,就有很大一对眼睛。知道的信息越多,就能减少更多熵的耗散。

这三点正好是企业和个人的进化要件。

04

企业

1、主动做功

许多公司在创业初期非常努力,每天花大量的精力进行各种战略和组织的进化。

但是随着企业的做大和成熟,员工就会慢慢懈怠下来,组织会变得臃肿,制度会腐旧脱节。

所以,作为leader你要努力保证企业的活力。比如采取扁平化的结构,让团队各自为战,回归创业初期时的热情。

记住,舒适圈是熵增定律的第一张王牌,任何时候你都不能松懈。一旦你减少了能量的投入,企业的熵增就会立马回来。

2、开放系统

关于开放系统,有一个伟大的发现,叫做耗散结构,它给我们带去了一丝希望。

什么是耗散结构?它有三个特征:

①开放性

怎么理解?

你可以理解为,系统把无用的熵排出去,然后吸收新的可用物质、能量和信息。

(注:熵有三种,物质熵、能量熵、信息熵,在相对论里物质和能量是一回事,但是为了理解,这里我们把它分开。)

比如你每天的新陈代谢,比如你通过锻炼减去一身的赘肉,比如你看一本好书。

基于此,企业也可以得到启示。

企业要想对抗熵增,就必须开放,把那些衰败为熵的东西全部排出系统。

比如腐败的制度、无产出的员工、落后的信息等等;然后吸收新鲜血液,比如先进的理念、新的人才、前沿信息等等。

华为就是最推崇这一理念的,任正非老爷子把这个耗散结构作为华为的底层逻辑。

任正非说:“我们一定要避免封闭系统。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体系,特别是硬件体系更要开放,不开放就是死亡。”

与此同时,华为每年淘汰干部10%,员工淘汰5%。每年18万人会淘汰5千人到9千人来激活这个团队。

②远离平衡态

这怎么理解?

你可以理解为,当熵逐渐增大,虽然系统会变得越来越混乱无序,但是这种结构却更稳定,这种稳定就是平衡态,你要远离这种平衡态。

比如一个企业做大了,企业内部就会形成一种非常稳固的结构,这种结构很可能就是官僚结构。

企业想要推行新的理念,引进新的人才,吸收新的信息,都会非常困难。

解决办法就是,打破这种平衡态,让系统内部流动起来。

这方面模型君见过最牛逼的是韩都衣舍,他们采取小团队模式,每个团队2-3人,包括设计师、页面制作专员、货品管理专员。

员工自己可以自由选择任何团队,也可以自己组建团队。通过分成、授权、竞争、淘汰等一系列机制,来进行充分的内部流动。

最后无能的员工(熵)被淘汰出局,剩下的精英继续流动、重组,变得更加强大。

③非线性

怎么理解非线性?

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微小的变化也有可能导致一个巨大的突变。(与此相关的实验有贝纳尔对流)

比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你给一壶水加热,前面99°都没有沸腾,可是你再加热1°它就沸腾了,这就是非线性。

同样企业也如此,可能你前面做了很多努力,效果甚微,但是不要气馁,打破熵增的要素是非线性的,总有一天,你一个微小的投入就会带来巨大的突变。

比如亚马逊,它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失败最多的企业了,但他们对失败非常包容,因为他们不断在赌“每次小的努力和尝试,都有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超额惊喜”。

05

个人

也许你会觉得自己还达不到在企业里运用熵增定律的高度,没关系,熵增定律也同样适用于你个人的发展。

比如工作、生活、学习、心情、成长、人际关系等等都与此相关。

就拿生活来说,每天会有各种各样的琐事涌来,如果我们任由其发展,那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混乱。

之后我们要想恢复到有秩序的状态,就不得不花非常大的代价才行。

这样的例子身边比比皆是,生活一团乱麻,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想改变现状也不知道如何入手,只能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这种状态就是生活陷入了极度的熵增状态,被无数的混乱的事情牵着走,丧失了生活的掌控权。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比如情绪。很多时候,我们感到难过、烦躁、焦虑,其实是因为情绪太过混乱,很多感情交织在一起,让你无从下手。心理学叫这,情绪颗粒度。

再比如专注这件事,好像高中之后我们就很难专注了。原因是因为,大脑里面整天要想的事情太多,一会要做这个,一会要做那个,一会这种情感,一会那种情感。

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堆积在一起,就会扰乱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无法的专注的做一件事情。

类似的还有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懒散等等,都是因为事情总趋于熵增。

如果我们不主动投入能量做熵减,生活就会脱离我们的掌控。

那要怎么办呢?解决办法仍然是:

1、主动做功

你不能等到生活脱离了你的掌控,才后知后觉的介入。

你要每天都保持清晰的思绪,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理清你的情绪,理清你每天所做之事,理清你想要的是什么。

我在未来大学里学到一招,叫做清空干扰。

把当下所有情绪和事件都清空,然后把它们都记在一个备忘录里,你可以叫它追踪系统,然后脑子里永远都只装3件事。

比如,模型君今天的3件事是写文章、看书、建立写作系统。

其他的还有洗衣服、取快递、清理微信收藏等各种事情,就都先全部放到追踪系统里。

如果还有一些突发的情绪,比如突然想起某件尴尬的事,都统统丢进去。或者突发的事,比如某人发来的微信消息,你感觉不是一两分钟就能解决,也丢进去。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首先你的大脑里永远只会有3件最重要的事,不会东搞搞西搞搞。

而且你还放心,因为你已经把事情记下来了,你不用为此担心,做完之后你会有时间来处理的。

再比如学习这件事,当我写这篇文章时,大脑是一片浆糊,怎么办呢?

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第一性原理就是降低信息的混乱度。

但是这个过程真的极其痛苦,我需要不断对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有的地方要反复改。

痛苦着痛苦着,突然「熵增定律」闯进了我的脑海,让知识变得有序的过程不正是熵减的过程吗?

所以痛苦是必然的,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虽然很痛苦,但还是得主动去做这件事。

2、开放系统

这里也用耗散结构来分析,但是前面企业里讲了,所以这里略讲一下。

①开放性

你要一直保持与外界交流的状态,把过去的熵埋葬,然后拥抱新的明天。

什么是过去的熵?

比如打翻的牛奶,腐旧的认知,回不去的人。

什么是拥抱新的明天?

比如去新的环境(旅行),获取新的认知(读书),结交新的人(社交)。

②远离平衡态

我们极容易陷入平衡态,即使你尝试了一件新的事情,认识了一个新的人,你也会很快熟悉,并待在这种状态之下,认知里面叫“舒适圈”。

如果你发现你的生活很久没有波澜了,想必你已经掉进平衡态了。

比如我写作两年了,写作水平很大一段时间都没有进步 ,这就是平衡态,这是不好的。

你要不断超越自己,给自己新的目标,新的计划。

③非线性

非线性,其实就是复利效应。

也许你此刻做的很多努力,看起来杯水车薪,学习、生活都没有改变多少。

但是请不要灰心,继续坚持熵减,等到有一天,你只需要一丁点努力,就会开启你开挂的人生。

3、智能化

最后,还想谈一点,也是所有熵减方法里面最强大的一个东西。

它不仅适合任何组织的进化,也契合我们个人的进化。

这正是我们前面提到,生命的演化里面的第三点——智能化。

整个生命的减熵史,就是一个不断变得智能的历史。

为什么生物非得需要智能化呢?难道外力做功和开放系统都不足够我们生存的吗?

模型君不敢说100%需要智能化,但是从生命的演化来看,似乎都是在朝着这条路发展。

因为一旦你熵减了,那么你的环境就会加剧熵增,也就是说环境会变得越来越恶劣。

如果生物要生存,就需要更强的减熵能力。

这种更强的减熵能力从何而来呢?显然光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开放系统是远远不够的。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一个RNA聚合体会进化成单细胞,进化成多细胞,进化成有限生殖,进化成猿人,进化成智人,进化成今天的我们。

这种智能化的过程是必然的。

只是我们非常有幸,也许在某个外太空,是类似海豚这样的生物具有智慧。

这个过程,王东岳老爷子将其整合为一个哲学概念——递弱代偿。

当我们的生存环境很变得越来越艰难,为了生存我们就需要更强大的生存能力。

比如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到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大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的原因,因为环境熵增了。」

好了,现在我们懂了,减熵的终极方向是智能化。

那么如何智能化呢?

答案是降低信息熵。

什么是信息熵?它被用来度量信息的不确定度,信息熵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大。

在你变得越来越智能的过程中,就获取了更多信息,消除了一些不确定性,所以熵减少。

前面提到熵有两种,热力学熵和信息熵。其实这两种熵是可以用公式做等号的,因为获取信息需要能量。

1bit 信息熵=kln2(J/K)热力学熵

当你信息有局限的时候,要做成一件事,你就需要更多的能量,产生更多的熵。

比如做同一套试卷,学霸跟学渣做题所需的时间和能量肯定是不同的,学霸一个小时就做出来了,学渣可能做了三四个小时还做不完。

比如炼钢厂,小炼钢厂要花很多时间和能量,而且材料利用率低,而大企业因为掌握更多信息,不仅耗能更少,效率也更高。

这也是为什么历来伟大的企业家都博览群书的原因。想起查理芒格的一句话: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

智能充当的角色,就是从无序中发现有序,减少大量的瞎几把做功。

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你想站在更高的维度俯视世界,光做功和开放是不够的,你还必须在信息上,上升一个维度,做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思维有了模型一直在做的事——眼界和认知。

如果你想在此生有所建树的话,那么努力提升自己的眼界和认知,让自己变得更智能吧。

06

注意事项

一、熵增无好坏之分

看起来,整篇文章都在避免怎么熵增,似乎熵增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

但是须知道,对于宇宙而言,熵增只是一个法则,没有好坏之分。

好坏只是人为在道德上的定性,这个定性对于宇宙来说,毫无意义。

二、无序只是概率事件

看起来,事物从有序到无序是必然事件。其实不是,它是一个概率事件,只是无序的概率非常大,大到有序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在数学里面,概率无限大就被称作必然事件。

比如让猴子在键盘上随意打字,打出这篇文章被称为有序,而其他被称为无序。

那么有序的概率就是可以忽略的,我们可以说事物的倾向是从有序到无序。

以上,就是我对熵增定律的所有认知。

如果你从这里面获得了顿悟,请不要吝啬,把它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个人走不一定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走一定能走得更远。

作者介绍:兰陵王,一枚疯狂的热爱生活的文青氓。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王、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相互欣赏。通过查询《王者荣耀》网站游戏攻略信息显示,兰陵王找小乔贴贴是因为之间的情感有发展,他们彼此互相欣赏,小乔也会听兰陵王说起梦想,所以兰陵王找小乔贴贴是相互欣赏。《王者荣耀》是由腾讯游戏天美工作室群开发并运营在Android、IOS、NS平台上的MOBA类国产手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9543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