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蝶一春花里活的解释是什么

莺蝶一春花里活的解释是什么,第1张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孓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几个字与上句的“寂寞”相互呼应。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总之,从上面四句看,这对梅花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但是这一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及翻译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苏轼朝代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人群开始安静了。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创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宋神宗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达的情感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达作者的感情是: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为词中名篇。

全诗为: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

古文翻译器扫一扫

原文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

尧佐少好学,父授诸子经,其兄未卒业,尧佐窃听已成诵。初肄业锦屏山,后从种放于终南山。及贵,读书不辍。善古隶,为方文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性简约,见动物必戒左右勿杀,器服坏,遂辄补之。曰:“无使不全见弃也”。论曰:尧佐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之。

参考译文陈尧佐字希元,他的先辈是河朔人。他的高祖叫陈翔,是蜀州新井县令,因而安家在那里,于是被称为阆州阆中人。

尧佐年少好学,父亲教儿子们诸子经,他的哥哥还没修毕学业,尧佐已暗中偷听会背诵了。

当初在锦屏山,后来跟随种放到终南山。

等到尧佐显达尊贵之时,读书仍然不停止。

尧佐擅长古隶,能用大笔写方文字,笔力端庄强劲,年代久远仍然不衰。尤其擅长写诗,性情节俭。看到动物必须告诫手下不要SHA;

使用的器物有了毁坏,于是就修补再用。尧佐说:“不要让物件没有达到完全使用的价值就被抛弃了。”

结论:尧佐一生巨大的功绩不多见,世人皆以宽厚的长者来称道他。

“卒业”zúyè

修毕学业。

“窃听”qiètīng

暗中偷听。《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然左右多窃听者,范雎恐,未敢言内,先言外事。」

“显贵”xiǎnguì

显达尊贵

“方文字”

谓一丈见方的大字。宋陈思《书小史》:“释敬脱善正书,能用大笔写方丈字,天然遒劲,不加修饰,当时谓之僧杰。”

“相业”xiāngyè

巨大的功绩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拼音版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拼音版如下:

quēyuèguàshūtóng,lòuduànrénchūjìng。shíjiànyōuréndúwǎnglái,piāomiǎogūhóngyǐng。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jīngqǐquèhuítóu,yǒuhènwúrénshěng。jiǎnjǐnhánzhībùkěnqī,jìmòshāzhōulěng。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遗憾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作品简介与赏析

这是苏轼的一首名词《卜算子》,此词为宋神宗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

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满庭芳(催梅)

霜叶停飞,冰鱼初跃,梅花犹闷芳丛。剪酥装玉,应为费天工。争奈江南驿使,征鞍待、一朵香浓。凭谁报,冰肌仙子,闻早驾飞龙。

溶溶。春意动,寒姿未展,终愧群红。与斩新来上,开伴长松。要看黄昏庭院,横斜映、霜月朦胧。兰堂畔,巡檐索笑,谁羡杜陵翁。

满庭芳(和催梅)

未许蜂知,难交雀c269,芳丛犹是寒丛。东方解冻,春仗做春工。何事仙葩未放,寒苞秘、冰麝香浓。应须是,惊闻羯鼓,谁敢喷髯龙。

梅花,君自看,丁香已白,桃脸将红。结岁寒三友,久迟筠松。要看含章檐下,闲妆靓、春睡朦胧。知音是,冻云影底,铁面葛仙翁。

满庭芳(探梅)

狂吹鸣篱,祥e648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

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枚。且看先锋素艳,看看便、繁蕾齐开。香浮动,微薰诗梦,须更著诗催。

满庭芳(赏梅 )

腊雪方凝,春曦俄漏,画堂小秩芳筵。玉台仙蕊,帘外幂瑶烟。莫话青山万树,聊须对、一段孤妍。杯行处,香参鼻观,百濯未为贤。

吾庐,何处好,绣香竹畔,偶桂溪边。且为渠珍重,满泛金船。已拚春酲一枕,如今且、醉倒花前。花飞后,欢呼一笑,又是说明年。

满庭芳(泛梅)

庾信何愁,休文何瘦,范叔一见何寒。梅花酷似,索笑画檐看。便肯嫣然一笑,疏篱上、玉脸冰颜。须勤赏,莫教青子,半著树头酸。

朱阑。聊掩映,昆仑顶上,琪树团栾。命儿曹班坐,草草杯盘。旋折溪边□朵,e029蕤泛、蕉叶杯宽。从教□,尊前有客,拍手笑颓山。

满庭芳(簪梅)

弄月黄昏,封霜清晓,数枝影堕溪滨。化工先手,幻出一番新。片片雕酥碾玉,寒苞似、已泄香尘。聊相对,畸人投分,尊酒认荀陈。

吾年,今老矣,佳人薄相,笑插林巾。愧苍颜白发,回授乌云。玉镜台边试看,相宜是、浅笑轻颦。君知否,寿阳额上,不似鬓边春。

满庭芳(评梅)

一阵清香,不知来处,元来梅已舒英。出篱含笑,芳意为人倾。细看高标孤韵,谁家有、别得花人。应须是,魏徵妩媚,夷甫太鲜明。

北枝,方半吐,水边疏影,绰约娉婷。问横空皎月,匝地寒e648。何似此花清绝,凭君为、子细推评。幽奇处,素娥青女,著意为横陈。

锦堂春(正旦作 )

气应三阳,氛澄六幕,翔乌初上云端。问朝来何事,喜动门阑。田父占来好岁,星翁说道宜官。拟更凭高望远,春在烟波,春在晴峦。

歌管雕堂宴喜,任重帘不卷,交护春寒。况金钗整整,玉树团团。柏叶轻浮重醑,梅枝巧缀新幡。共祝年年如愿,寿过松椿,寿过彭聃。

水龙吟(游钓台作)

九州雄杰溪山,遂安自古称佳处。云迷半岭,风号浅濑,轻舟斜渡。朱阁横飞,渔矶无恙,鸟啼林坞。吊高人陈迹,空瞻遗像,知英烈、垂千古。

忆昔龙飞光武。怅当年、故人何许。羊裘自贵,龙章难换,不如归去。七里溪边,鸬鸶源畔,一蓑烟雨。叹如今宕子,翻将钓手遮日,向西秦路。

菩萨蛮(侍饮赏黄花)

井梧叶叶秋风晚。东篱点点金钱满。开急为重阳。日烘深院香。

幽姿无众草。莫恨生非早。嚼蕊傍池台。寿公桑落杯。

风流子

夜半春阳启,东风峭、犹带去年寒。叹榆塞战尘,玉关烟燧,壮心耿耿,青鬓斑斑。又还是,一年头上到,日月信跳丸。看门帖绘鸡,历颁金凤,酒浮柏叶,人颂椒盘。

幽园。春信近,帘栊静、小宴取次追欢。聊□水沈烟袅,清唱声闲。况良辰渐有,梅舒琼蕊,柳摇金缕,巧缀新幡。莫惜醉吟亲侧,衣曳荆兰。

多丽(赏梅)

冷云收,小园一段瑶芳。乍春来、未回穷腊,几枝开犯严霜。傍黄昏、暗香浮动,照清浅、疏影低昂。却月幽姿,含章媚态,姮娥姑射下仙乡。倚阑看、殷勤持酒,索笑也何妨。堪怜处,东君不管,独自凄凉。

算何人、为伊销断,古今才子篇章。有西湖、赋诗处士,□东阁、年少台郎。驿使来时,吴王醉处,几番牵动广平肠。剩宴赏、微酸如豆,又是隔年长。高楼外,莫教羌管,吹堕寒香。

沙塞子(咏梅)

天生玉骨冰肌。瘦损也、知他为谁。□寒底、傲霜凌雪。

不教春知。高楼横笛试轻吹。要一片、花飞酒卮。拚沈醉、帽帘斜插,折取南枝。

多丽(七夕游莲荡作)

破波光如镜,三翼轻舟。对雨余、重岩叠嶂,何妨影堕清流。望芙蕖、渺然如海,张云锦、掩映汀洲。出水奇姿,凌波艳态,眼看□叶弄新秋。恍疑是、金沙池内,玉井认峰头。花深处,田田叶底,鱼戏龟游。

正微凉、西风初度,一弯斜月如钩。想天津、鹊桥将驾,看宝奁、蛛网初抽。晒腹何堪,穿针无绪,不如溪上少淹留。竞笑语、追寻惟有,沈醉可忘忧。凭清唱,一声檀板,惊起沙鸥。

满庭芳

扉映琉璃,窗摇云母,水堂新甃云湾。际天波面,玉镜宝奁宽。栏外青山几垒,瑶烟敛、影落千鬟。寒汀晚,芦花飞雪,风定白鸥闲。

尘寰。何处有,方壶圆峤,弱水波翻。问何如藜杖,此地跻攀。种竹今逾万个,风枝静、日报平安。他年事,苍云屯处,千亩看栖鸾。

春光好(立道生日作)

去年曾寿生朝。正黄菊、初舒翠翘。今岁雕堂重预宴,梨雪香飘。//是时梨花盛开。

明年应傍丹霄。看宝胯、重重在腰。鹊尾吹香笼绣段,且醉金蕉。

西江月(开炉)

风送丹枫卷地,霜干枯苇鸣溪。兽炉重展向深闺。红入麒麟方炽。

翠箔低垂银蒜,罗帏小钉金泥。笙歌送我玉东西。谁管瑶花舞砌。

蝶蛮花(冬至席上作)

缇室群阴清晓散。灰动葭莩,渐觉微阳扇。日永绣工才一线。挈壶已报添银箭。

六幕无尘开碧汉。非雾非烟,仿佛登台见。梅萼飘香萦小宴。霞浆莫放琉璃浅。

清平乐(子直过省,生日候殿试,席间作)

文章惊世。半挹南宫第。蟾窟澄辉天似洗。折得xxxx窊丹桂。

当年蓬矢生贤。流霞满祝长年。更愿巨鳌连钓,枫宸第一胪传。

减字木兰花(四侄过省候廷试席上作)

摇毫铸藻。纵有微之应压倒。万里鹏程。南省今书淡墨名。

胪传丹陛。月里桂花先著袂。雁塔高题。玉季巍科尚觉低。

满庭芳(五侄将赴当涂,自金坛来别)

栗里田园,乌衣门巷,别来几换星霜。华阳仙窟,翠桁彩衣香。梦堕当涂风月,披绛帐、欲指鳣堂。浮鸥外,来宁老子,特泛霅溪航。

相逢,春正好,梅舒香白,柳曳宫黄。且相将一笑,乐未渠央。须念离多会少,难轻负、百榼霞浆。深深观,舞回飞雪,乐奏小宫商。

水调歌头

睡鸭凝香缕,白酒泻无声。郊墟不办羊酪,照箸紫丝莼。此去青山深处,邀得白云为伴,绝意请长缨。一舸背君去,几幅布帆轻。

帝恩重,容禄隐,吏祠庭。膝间文度安亲,得计是扬名。珍重金兰交契,共惜匆匆别去,送我几烟林。异日怀君处,凝睇乱层岑。

风流子

细草芳南苑,东风里、赢得一身闲。见花朵绣田,柳丝络岸,沼冰方泮,山雪初残。又还是,陇头春信动,梅蕊入征鞍。月里暗香,水边疏影,淡妆宜瘦,玉骨禁寒。

泛金溪上好,开幽户、聊面翠麓云湾。知道醉吟堪老,名利难关。算书帏意懒,宦涂游倦,旧时习气,惟有跻攀。拟待杖藜花底,直到春阑。

满庭芳(胡汝明罢帅归,坐间次韵作)

江国麾幢,边城鼓角,溢川几报严更。笑谈油幕,英杰为时生。腹贮六韬三略,新诗就、矛槊频横。功名事,他年未晚,一c56f落欃枪。

归来,何早计,白萍洲畔,危获深耕。又何如,竹帛彝鼎垂名。犀节徵还伊迩,春风外、文鹢催行。岩廊上,谈兵齿颊,谠论佐休明。

玉漏迟

窗户明环堵。山容黛染,水光绡舞。荷盖擎烟,花映步波神女。嫩脸铅华掩素,无语向、薰风凝伫。晴又雨。征鞞隐隐,云洲沙渚。

须臾风卷还晴,看香泄丹囊,乍飘沈炷。鱼飐荷衣,珠颗乱倾无数。休话金沙玉井,争似我、神龟□处。觞为举。何人解歌金缕。

行香子

风透纱窗。叶落银床。夹缬林、吹下严霜。新篘浮蚁,班坐飞觞。有岩中秀,篱中艳,洛中香。

金钿放蕊,玉粒争芳。惯年年、来趁清商。不应素节,还有花王。看正封诗,龟年调,太真狂。

玉楼春(雪中拥炉闻琵琶作)

青女飞花浓剪水。寒气霏微度窗纸。人间那得骨为帘,炉有麒麟尊有蚁。

笙簧冻涩闲纤指。香雾暖熏罗帐底。却教试作忽雷声,往往惊开桃与李。

瑞鹧鸪(小孙周c95b席上作)

榴花庭院戏氍毹。水剪双眸画不如。莫恨未能通瑟僴,只今先已辩之无。

虎睛浅缀新花帽,龙脑浓熏小绣襦。乃祖未须贻厥力,及时须读五车书。

浪淘沙(子直新第落成席上作)

休看辋川图。未是幽居。何如云水绕储胥。新湿青红开栋宇,雾拱风疏。

小圃秀郊墟。花破平芜。五峰列影水平铺。只欠五城楼十二,便是蓬壶。

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明镜盖红蕖,轩户临烟渚。窣窣珠帘淡淡风,香里开尊俎。

莫把碧筒弯,恐带荷心苦。唤我溪边太乙舟,潋滟盛芳醑。

卜算子(席间再作)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减字木兰花(章甥筑地相望作)

张南周北。谩说清漳摇绀碧。何似幽栖。甥舅相望共一溪。

璇题沙版。不用买邻糜百万。余户增辉。庭列芝兰户戟枝。

夜行船(章甥婚席间作)

百尺雕堂悬蜀绣。珠帘外、玉阑琼甃。调鼎名家,吹箫贤胄,新卜凤皇佳繇。

银叶添香香满袖。满金杯、寿君芳酒。喜动蟾宫,祥生态帐,应在细君归后。

雨中花(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以下奉使途中作)

壮岁嬉游,乐事几经,青门紫陌芳春。未见廉纤,膏雨浥花尘。濯锦宝丝增艳,洗妆玉颊尤新。向韶光浓处,点染芳菲,总是东君。

苏州老子,经雨南园,为谁一扫花林。谁信道、佳声著处,肌润香匀。晓试何郎汤饼,暮留巫女行云。寄言游子,也须留眄,小驻蹄轮。

雨中花(和)

寄径濉阳,陌上忽看,夭桃秾李争春。又见楚宫,行雨洗芳尘。红艳霞光夕照,素华琼树朝新。为奇姿芳润,拟倩游丝,留住东君。

拾遣杜老,犹爱南塘,寄情萝薜山林。争似此、花如姝丽,獭髓轻匀。不数江陵玉杖,休夸花岛红云。少须澄霁一,一番清影,更待冰轮。

好事近(归有期作)

几骑汉旌回,喜动满川花木。遥睇清淮古岸,散离愁千斛。

烟笼沙嘴定连艘。鹊脚蘸波绿。归话隔年心事,秉夜阑银烛。

好事近(和子直惜春)

归日指清明,肯把话言轻食。已是飞花时候,赖东风无力。

青帘沽酒送春归,莫惜万金掷。屈指明年春事,有红梅消息。

朝中措(回至汴京喜而成长短句)

暂时莫荡出燕然。冰柱冻层檐。时节马蹄归路,杨花乱扑征鞯。

如今归去,银铛宜见,七宝床边。待得退朝花底,家人争卷珠帘。

春光好(寒食将过淮作)

禁烟却酿春愁。正系马、清淮渡头。后日清明催叠鼓,应在扬州。

归时元已临流。要绮陌、芳郊恣游。三月羁怀当一洗,莫放觥筹。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表达出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

古代诗词常用叠字,但唯有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词,起调连用十四个叠字,字字闪光发亮,获得了千古好评。李词写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张端义《贵耳集》说:“易安秋词《声声慢》,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叠字者。”茅暎《词的》说:“连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吴承恩《花草新编》说:“易安此词首起十四叠字,超然笔墨蹊径之外。岂特闺帏,士林中不多见也。”沈谦《填词杂说》说:“予少时和唐宋词三百阕,独不敢次‘寻寻觅觅’一篇,恐为妇人所笑。”总之,历代词家络绎不绝地在《声声慢》妙极奇绝的叠字面前拱手,推服赞赏之至。但是,所有这些赞叹,都只是见其皮相而未能探其实质; 并且大都说得模糊空泛,没有细究其具体内容。

那么,《声声慢》起调十四个叠字,究竟有哪些奇妙之处呢?我以为——

第一妙处便是深情绵邈,回肠九曲。词主抒情,寡情则劣,深情则优。《声声慢》的主旨是抒发女词人对北宋灭亡、家乡沦陷、丈夫病逝、孤身漂泊的深悲大痛,而十四个叠字开篇就定下了全词深悲大痛的基调。“寻寻觅觅”既是写行动,也是写心态。清晨起床,她便痛感身无所依,心有所失,禁不住四面寻觅起来。这是一种潜意识支配下的不自觉的行动,究竟要寻觅些什么,她自己似乎也不甚明白。可能是和平环境里京城的一片繁华,也可能是夫妻间的甜蜜幸福的爱情生活;可能是夫妻珍藏而在战乱中被焚被劫的大批宝贵的金石书画……总之,一场战乱,一场浩劫,国家的、自己的美好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她也被沉重的悲愁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她仍然不能忘记,仍然深深地烙印在心坎上,仍然要努力寻觅回来。寻觅的结果怎样呢?“冷冷清清”是词人度外界环境的感受,国如此,家如此,眼前的风光景物也如此,现实的一切都是“冷冷清清”的。“凄凄惨惨戚戚”又加重一层,着重描写词人的心境;由国家衰微和身世飘零所引发的孤独、凄凉、冷漠、哀愁,全都在这六个字所造成的氛围中呈现出来。总之,这首词起调十四个叠字既未写悲愁,也未写眼泪;但却蕴含了社会人生无穷无尽的酸甜苦辣,令人不忍卒读。

其次,十四个叠字在情感进程上使用了点染法,“寻寻觅觅”一起点,接着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对环境和心境加以重笔渲染,一层进逼一层,而丰富的感情内容又深蕴不露,呈现出别具韵味的含蓄之美,烘托出强烈的哀怨悲愁气氛。同时,在语言运用上,每一个字又都是从生活口语中提炼出来,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也没有扭捏作态,具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本色美。最后,在音韵安排方面,依照传统音韵学分析,十四个叠字中,除“觅觅”外,其余十二字的声母全属齿音;除“惨惨”外,其余十二字的韵母全属齐齿呼韵母,读来有一种微弱呻吟的沉重感觉,这种声情紧密地配合了女性深悲大痛的文情。由此看来,十四个叠字无论从情感内容还是从语言形式分析,都达到了尽善尽美的最高境界,的确可为词家叠字之法。

与李清照同时而年轻的南宋词人葛立方,也写过一首大量运用叠字的《卜算子•席间再作》词:“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王奕清《历代词话》引《草窗词评》说:“葛立方《卜算子》词,用十八叠字,妙手无痕,堪与李清照《声声慢》并绝千古。”实际上葛词是根本不能与李词“并绝千古”的——主要原因在于葛词乃是酒筵间游戏之作,虽然叠字也用得“妙手无痕”,但却是虚情浅意,徒具叠字形式而无真切感人的内容。况且这种量子叠法在前人诗作中——如《诗经•王风•黍离》和《古诗十九首•清清河畔草》,曾经大量出现过,用得也较葛词美妙,所以葛立方《卜算子》词的运用叠字,似乎也有依样画葫芦之嫌,谈不上什么创意出奇。

元代散曲作家乔吉也曾作过一首全用叠字的《天净沙》曲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这样的叠字毫无

真情实感可言,纯粹是一种文字堆砌的游戏。

清代一位女词人双卿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叠字词:“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遥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据说双卿负绝世才,秉绝世姿,嫁给农家为妇,婆母凶狠,丈夫暴虐,词人不堪劳碌虐待而死。全词极写女主人的孤苦伤悲,字字血,声声泪,完全是血与泪的控诉。总共九十五字的词篇,叠子多达五十八个,有名词叠、动词叠、形容词叠、代词叠,叠法灵活多变,毫无堆砌板滞的感觉,的确是全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全新创造。认真探究起来,这首词运用叠字虽然很精到,在叠字的数量和用法的灵活上甚至超过了李清照的《声声慢》;但从总体上来说,却仍不及李词其调十四个叠字凝练、含蓄,所包蕴的情感内容也不及李词丰富和深刻。

由以上几首叠字词作看来,叠字的使用虽然要讲究技巧,但却不是一个单纯的技巧问题,它的关键还是在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真假和深浅。如果假情浅意,则无论怎样费尽心机,仍然只能写出失败之作;相反,如果真情深意,只是随心而发,随笔而出,也自然匠心独运,用得恰到妙处。李清照《声声慢》词起调十四个叠字之

所以成为千古绝唱,成功的经验主要也就在于真切而深刻地表达了女词人国破家亡夫死得细腻而丰富的心曲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8093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