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丽宏的资料

关于赵丽宏的资料,第1张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1

民 族: 汉族

赵丽宏是青年散文家,民进成员。上海市崇明县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与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1987年,赵丽宏应聘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著有散文集《风啊,你这弹琴的老手》,《生命草》、《维纳斯在海边》、《学步》,《爱在人间》、《诗魂》、《赵丽宏散文选》、《岛人笔记》、《人生韵味》,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报告文学集《心画》、《鸟痴》,散文《望月》等。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八十年代初,已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赵丽宏以《诗魂》为题写了一篇散文,讲述他和《普希金抒情诗选集》的故事,表达他对诗人的怀念和对那个灰暗时代的复杂感情。前苏联的汉学家、莫斯科出版社总编辑别仁将这篇散文翻译成俄文介绍给俄罗斯的读者。他的散文集《诗魂》出版后,荣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组诗《中国,我亲爱的祖国》被谱成交响曲合唱,也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麻雀 赵丽宏对我来说,没有一种鸟比麻雀更亲近了。它们每天都活泼在我的视野中,有时在窗外的树上扑腾,有时就飞到我的窗台上溜达,这使我有机会近距离看它们。麻雀头大脖子短,褐色羽毛,形象并不美,但很可爱。只要活着,它们似乎没有一分钟停止活动,永远成群结队地在那里蹦蹦跳跳。

  幼年时看过人类围剿麻雀的景象。那时,中国人把麻雀列为害鸟,全民共诛之,成千上万人对着天空呐喊,敲锣打鼓,可怜的麻雀在人们的讨伐声中惊惶乱飞,无处歇脚,最后精疲力竭,如中弹般从天空纷纷坠落,有些麻雀就撞死在墙头。我也曾敲打着脸盆参与过围剿麻雀的战争,开始觉得好玩,但目睹麻雀们的死亡过程,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同情。还好,闹剧很快结束,麻雀们得到平反,它们在人类的世界中又重获生存的权利。少年时,我有过一次养麻雀的经历。将一只刚孵化出不久的小麻雀,从一个小小的粉红色肉球,喂养成一只羽毛丰满的麻雀,这是一个不简单的过程。为了给小麻雀寻找食物,我曾无数次爬到树上摘皮虫。喂食时,小麻雀仰起脑袋大张着黄口,发出急切的呼叫,我这才懂得了什么叫做“嗷嗷待哺”。在麻雀还没有真正学会飞翔时,我和它有过最美妙的相处。我将它扔到天上,它会拍打着翅膀飞回到我的手掌上。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不可思议的景象。然而等它完全掌握了飞行的本领,就再也不甘心被我豢养。一次,我将它扔上天空,它展翅远去,消失在天空中,再也没有回来。那时,我也懂得了,对于这些成群结队在人类周围飞翔活动的小鸟来说,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上小学时,有一次正上课,有两只麻雀飞落到教室的窗台上,发出极其欢快的鸣叫,全班同学都被那兴奋婉转的鸣叫声吸引,从来没有听到麻雀这样叫过。窗台上的景象,也是以前没见过的,只见那两只麻雀拍打着翅膀交缠在一起,一会儿磨着嘴,一会儿互相攀骑,像是在打架,又像是在亲热。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她也停止了上课,看着窗外那两只麻雀,不知为什么,竟然脸色涨得通红。那两只麻雀把窗台当成了舞台和床,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它们不停地欢叫着舞蹈着,仿佛要没完没了纠缠下去。最后,是女教师走过来打开窗户,赶走了那两只麻雀。它们飞走后,就停落在旁边的屋顶上,从教室里虽然看不到它们,但它们的欢声依然随风飞扬,飘进每个人的耳朵。这一课老师讲的什么内容,已经没有一丝印象,而那两只麻雀春心荡漾的鸣叫和欢状,却清晰如昨。

  前几年,搬了新家,在书房装空调时,外墙留下一个洞,装修结束时,忘了将那洞填补掉。反正那洞和房间并不相通,便没有填没它。没想到这墙洞居然成为麻雀的家。每天早晚,可以看见它们飞进飞出,在洞口欢呼雀跃,有时还会飞上窗台,俨然成为我的邻居。在书房写作时,窗外麻雀们的啁啾成为我耳中美妙的音乐。那时,家里养着一只芙蓉一只绣眼,笼子就挂在阳台上。每天早晨给鸟喂食时,便有麻雀飞来。芙蓉和绣眼吃食,总会把小米弄到阳台上,这些溅落的小米,就成为麻雀的早餐。来阳台做客的麻雀中,有一只麻雀蹦跳的动作很奇怪,节奏似乎比别的麻雀慢一点,离开时,总是最后一个起飞。仔细观察后才发现,这只麻雀,竟然只有一只脚。每天早晨,这只独脚麻雀一定会来,它在阳台上蹒跚觅食,虽然动作有点迟钝,但样子仍然活泼快乐。我不知道,它的独脚,是先天残缺,还是事故形成,拖着一只脚飞翔蹦跳觅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麻雀的社会里没有残疾组织会照顾它,为了生存,它必须付出比别的麻雀更多的精力。芙蓉和绣眼飞走后,那只独脚麻雀依然每天飞到阳台上来,我在阳台上撒一些小米喂它,看它用一只脚在阳台上来回蹦跳啄食,心里充满了怜悯。独脚麻雀的孤身拜访,持续的日子很短,大约四五天之后,它便消失了踪迹,阳台上的小米再无法吸引它过来。它是找到了更好的觅食地点,所以放弃了我的阳台,还是遭遇灾祸,再也无法飞翔,我永远也无法知道。还好,书房外阳台上那个墙洞,依然是麻雀们的巢穴,我的耳畔,还是常常能听见麻雀欢快的啁啾。麻雀的鸣叫,已经成为我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它们的声音,远比城市里的人喊车啸要美妙得多。 赵丽宏,是一位男青年散文家、当代作家,民进成员。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崇明县,汉族人。 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与县机关工作人员。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及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1987年,赵丽宏应聘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散文《顶碗少年》被列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他 有十余篇作品收入中国大陆各地、香港和新加坡语文教材,是作品收入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 著有散文集《风啊,你这弹琴的老手》、《生命草》、《维纳斯在海边》、《学步》(北师版课本中有)、《爱在人间》、《诗魂》、《赵丽宏散文选》、《岛人笔记》、《人生韵味》,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报告文学集《心画》、《鸟痴》,散文《望月》等。散文《为你打开一扇门》被列入苏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八十年代初,已经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赵丽宏以《诗魂》为题写了一篇散文,讲述他和《普希金抒情诗选集》的故事,表达他对诗人的怀念和对那个灰暗时代的复杂感情。前苏联的汉学家、莫斯科出版社总编辑别仁将这篇散文翻译成俄文介绍给俄罗斯的读者。《学步》被编写在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八单元中。他的散文集《诗魂》出版后,荣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组诗《中国,我亲爱的祖国》被谱成交响曲合唱,也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散文《山雨》被编写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为你打开一扇门》被编写在苏教版七年级第一课。《顶碗少年》被选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和上海语文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课本中。散文《望月》被选入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2000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水 妖

作者:赵丽宏

水妖是什么模样?谁也没有看见过。然而我却仿佛置身在幽暗的水底下,透过深蓝色 的 浪波的帘幕,看见它们扭动着腰肢向我游过来。

  它们气势雄浑,体积庞大,却不是凶恶的怪兽,不是张牙舞爪的章鱼,也不是横冲直撞 的虎头鲨。在神秘的海域中,它们仪态万方,不慌不忙,沉着地,目标明确地从遥远的水域 中缓缓而来。水波拂动着它们色彩斑斓的裙琚,水草在它们的脚步声中翩翩起舞。它们闪闪 发光,幽暗的水底世界因为它们的降临而熠熠生辉。这优雅多姿的一群,把沉寂的海洋深处 变成了绚烂的宫殿。所有的水族都目瞪口呆了,它们惊异于这突如其来的艳丽和光彩,屏息 凝视着。成群结队的小鱼们也没有因为它们的出现而惊慌失措,依然在水草中优哉游哉…… 这些美丽而庞大的水妖,它们正在水底下寻找着什么?谁也不知道。它们由远而近,汹涌而 来,谁也无法阻止它们优美坚定的步伐。

  这是我在德沅夏克的交响诗《水妖》的旋律中产生的遐想。这并不是望文生义,确实是 奇妙的音乐鼓动了我的想象之翼。德沅夏克是我非常喜欢的音乐家,他的《自新大陆》,是 世上最激动人心的交响曲之一,让人百听不厌。德沅夏克的音乐大多辽阔宽广,激情洋溢, 听他的作品,不会产生颓丧闭锁的情绪,他总是能把你带入高天阔地,使你和他一起感受世 界的浩邈和人生的博大。他的音乐中没有那种喜形于色的快乐,也没有那种呼天抢地的悲泣 。丰富的感情,全都蕴藏在风波浪涌一般的旋律中,使你遐想联翩,使你思索。德沅夏克音 乐中那种辽远的气息,在其他任何作曲家的作品中都难以找到。交响诗《水妖》,在德沅夏 克的作品中并不是最著名的,然而却是很特殊的一部。写这样的作品,作曲家心里一定是有 故事和形象的,我不知道他心中的故事和形象是什么模样,大概不会是我想象的那样。我无 法在他的音乐中发现狰狞的面孔和妖冶的身段,更没有兽性的咆哮。我相信,德沅夏克心里 大概也不会有这样的形象。他描绘的水妖,是心怀着美丽愿望的探索者,它们在海里巡游时 跳着奔放的波希米亚舞,它们在想:这个世界,为什么如此缤纷多变?如果德沅夏克再生, 对我这样的想象大概会哑然失笑。不过这无关紧要,每个听乐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和心 境来理解感受音乐。用音乐描绘的形象生动却朦胧,最有可塑性,它们能使不同的人产生完 全不同的联想。可以为听者提供宽广丰富想象空间的音乐,一定是美妙的音乐。

  《水妖》的结尾也是意味深长的。水妖们终于停了下来,它们也许是被海底迷人的景色 吸引,流连在蓝色的梦幻世界中驻足不前。静止的沉思和陶醉,使原来那一阵阵坚定的脚步 声变成了悠长的叹息。这时,远方发出了轻微而明亮的声响,这是对这些探索者们的召唤。 水妖们从沉醉中醒来,又踏上了寻求的道路,那优美坚定的脚步声重又响起,由重而轻,由 近而远,渐渐消失在遥远的地方。然而奇异的脚步却没有消失,音乐停止了,它们依然长久 地在我的心里回荡……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著名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崇明县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政协委员。

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赵丽宏有以下著名作品。

诗集:《珊瑚》《挑战罗布泊》《沉默的冬青》《沧桑之城》《抒情诗151首》《赵丽宏诗选》

散文诗集:《人生遐想》《银舟远翔》《心魂之恋》《赵丽宏散文诗选》

文集:《生命草》《赵丽宏美文》《灵魂的倾诉》《维纳斯在海边》《青春之翼》《爱在人间》《晶莹的瞬间》《赵丽宏散文选》《心里的珍珠》《小鸟,你飞向何方》《死之余响》《艺品》《赵丽宏作文示范》《异乡的天籁》《童年河 》

扩展资料:

赵丽宏的人物评价

赵丽宏的诗歌让人想起诗歌的自由本质,它是令一切梦想和爱得以成真的必要条件。(塞尔维亚作协主席安德里奇评)赵丽宏是一位“自我反思型”的诗人。他的诗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最宝贵的艺术价值,同时又兼容了时代的敏感话题。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胜过任何一种成功的模仿。”(塞尔维亚诗人德拉戈耶维奇评) 赵丽宏不仅是一位情怀浪漫的诗人,也是一位文采飞扬的散文家。他把自己的理想和憧憬,通过独具个性的文字,不断地向世界表达着,他的许多作品,语言朴素,叙事简洁,情感真挚,却又清新悠长。

而从赵丽宏的作品中,不论诗歌还是散文,不仅可以发现他对文学艺术的执着、陶醉和欣赏,更加发人深省的是文字中透出的宁静、坦诚、真切与淳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973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