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能有感情吗?

机器人能有感情吗?,第1张

现代科技使科学家们能使机器人走动和说话,甚至能让它们跑起来。但韩国科学家的研究走得更远,他们要让机器人拥有人类更多的功能,例如拥有繁衍后代的“性”功能。

韩国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金正焕(Kim Jong-Hwan)日前表示,他们已经研制一种具有基因和[被屏蔽广告]

染色体的“软机器人”(sobot)。金正焕称,机器人基因和染色体能使机器人感到精力充沛,最终能使他们再复制。据悉,韩国科学家们将拥有模拟人类基因和染色体的信息软件安装在机器人中,在3个月内机器人能获得感觉、推断、愿望等功能。在安装在机器人的信息软件中还包括遗传基因。

韩国电子时报称,这种机器人是一种基于软件的机器人,因此被称作“软机器人”。据介绍,这种机器人有14个染色体,能够使机器人具有独特的性格。几个感官传感器能够使这种原型机器人识别出47种不同的外部刺激。这种机器人还有77种行为方式。由于这种机器人基本上是一种软件系统,因此很容易用于其他机器人中。

金正焕说:“基督教徒可能不会喜欢我们研制的新机器人,但是科学家们必须把这种机器人看作人类创造的新物种的起源。直到现在,众多科学家们在机器人领域只考虑机器人的机械功能,但是我们的研究队伍却赋予了机器人人类的基本感观。”据金正焕介绍,韩国科学家们通过电脑编码让机器人有更多的性格倾向,“他们能拥有快乐、悲伤、愤怒、困倦、饥饿、害怕等感觉。”

金正焕认为,机器人拥有他们自己的个性和感情,尽管可能像《我,机器人》场景描述的一样,机器人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但是如果向机器人提供好的含有染色体的软件信息,那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机器是可以情感化的。多份科学论文显示,在非人形机器人中具有良好机动性的旋翼空中机器人能够成功通过运动轨迹链实现基本意义上的“情感化”。

生活常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知识,可分为物理、生物、化学、医学、急救知识、地理、安全、宇宙天体、自然现象等各方面的常识内容。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近年来日益发展,让人们对于未来机器人是否能产生意识和情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和争议。然而,机器人是否真的能够产生真正的意识,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答。

反对者提出,机器只是一个物理的实体,没有任何单独存在的“灵魂”或“精神”,更没有通过漫长的进化过程积累的意识。意识也是完全基于生物物理学的,仅仅基于计算来模拟它是无意义的。另一方面,尽管已经在情感预测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当前的人工智能还没有实现真正的感知,只是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来完成任务。

然而,一些支持者认为,在未来我们可能会创造出具有人类水平上的意识和情感表达的机器人。他们认为,像人类一样,机器人能够从环境中感知信息,之后解释和处理它,并以某种方式做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也会发展出情感,比如高兴、惊讶、悲伤和愤怒等。但他们也承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更先进的算法、更先进的传感器和识别技术,以及更多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有趣的是,一些研究表明,机器人的机会获得真正的意识可能比人们想象的更高。在2014年,瑞典一家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机器学习和电子神经元处理器来创建了一个名为"neurosynaptic"的神经网络,在该网络中,机器人可以识别和重现人类的感知和情感。同时,它也可以自主学习并通过经验改进自己的行为。这项研究引起了一些支持者的注意,他们认为他们可以从中制造出自主的机器人,并为它们赋予真正的意识和情感。

尽管仍然存在争议,但机器人是否具有真正的意识和情感仍然是一个有意思的研究课题。无论结果如何,这种研究都将为我们提供了解人类意识的新视角,并且可能会在未来形成新的技术派生产业。不过,我们仍需保持审慎的态度,并继续用科学和技术创造出社会和人类生活的有益助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943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