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讲究画家的思想情感融入作品,注重追求什么的表达

中国画讲究画家的思想情感融入作品,注重追求什么的表达,第1张

中国画追求意境表达。自然景象与画者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形成了国画独具特色的产物——意境。而触景生情,由情生景、由景升情、情景互渗是画者创作追求意境表现的一个完整过程。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丰厚土壤的国画,经过上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重视意境的表现是国画的重要特征。

山水画是古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古人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

从古代山水画中,可以集中体味国画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情感,甚至山水画可以代表着中华民族底蕴和古典文化底气。

山水画出现在魏晋时期,确立于南北朝时期,兴盛于隋唐时期。在魏晋时期,晋室东迁,士大夫们留连故乡的山水,江山景物之美,触景生情,促进了山水画兴起。

古代山水画

第1句中国画是以“气”作为自己存在的特性,“气”构成了中国画的基础,而水与气之间天然地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多重通道。由水化为气,既是自然的物理想象,又隐含着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变异;既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又代表着天人的合一。水作为对象和作为构成,都直接与中国画的气脉相通,使中国画最终有了一个气的格局。水在宣纸上干涸后,它身后留下的痕迹,构成了一种完全“透明”的绘画,一种与西画截然不同的水的空白的绘画。

  第2句一张画纸,画得满满当当不留一点儿空白,是西洋油彩画。一张画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之上,是中国画。凡·高浓墨重彩成为惊艳传世之作,齐白石水墨丹青也是画界传奇。西方的热情,中国的素雅。一张五彩,映出的岂止山水草木?那其中,更有处世的方圆之道。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余白。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

  第3句中国画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发展到今天,艺术魅力依然光彩照人,使人觉得常画常新,常见常新,其根本原因就是有妙不可言的中国味。那么,什么是中国画妙不可言的中国味呢?简而言之就是‘土’。中国画是在中国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艺术奇葩,蕴涵着中国人的信仰,智慧,哲学思想,人生感悟,审美习惯等。

  第4句浓墨,勾勒;淡墨,烘托;轻彩,渲染。顺着一级一级从云端莫名延伸出来的石阶,缓缓地向上。周边是郁郁葱葱的不知名的小树,蜿蜒着身子,向有光的地方蹿着。山涧树叶掩映的地方,隐隐地透出古老而质朴的屋脚,还有袅袅炊烟,悠闲地从叶儿的间隙里散开,散开……远处,是黛色的长眉一样的山峦,云吞噬了它的脚,它却欣然任自己消失在梦似的烟云中。流水上的小桥,在雨后显出了清亮的灵动。如针的细雨缝补着大地的外套,却不经意地撩起了江面晶莹的欢笑。孤船里的人,只是静静地望着,望着水青色绸缎似的江面,还是那远方的山呢?这是纸上的画,也是我心中的景。

  第5句中国画是以“气”作为自己存在的特性,“气”构成了中国画的基础,而水与气之间天然地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多重通道。由水化为气,既是自然的物理想象,又隐含着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变异;既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又代表着天人的合一。水作为对象和作为构成,都直接与中国画的气脉相通,使中国画最终有了一个气的格局。水在宣纸上干涸后,它身后留下的痕迹,构成了一种完全“透明”的绘画,一种与西画截然不同的水的空白的绘画。

  第6句细细品味画家的这幅巨型国画,一个突出的感觉是它的“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画面表现出来的“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的视觉形象,就是一幅画中各形式要素间有机联系形成的“一气贯通”、“浑然天成”的感觉。请看,画面中每一种景物都在动,云蒸霞蔚是动,旭日东升是动,山势挺拔是动,城市拔节是动,瀑布飞流是动,鸟语花香是动,但所有这些的“动”都在帮衬高架上动车的“动”。

  第7句中国绘画历史悠远,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墨笔、线条为骨架,写实与表意相结合,强调画的意境与神韵,既简明大略又深邃悠远,形成了中国绘画特有的风采。而其中的线条则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它是表达物象结构的骨架,是中国绘画中最基本、最简练、最具概括性的艺术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画的独特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虚实相生"的效果;中国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中国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书画同法";中国画与诗有相通之处,因而推崇"画中有诗";中国画还经常使用印章,是点缀,也增加韵味和美感

  第8句中国画,顾名思义,是中国的画,也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当然,我也以中国画为骄傲,当代中国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按其题材和表现对象大致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按表现方法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

  第9句张老师运用一支行云流水的画笔,于水墨流动间,在传统的中国画里创造性地有机融入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视觉元素,向世人显示了一个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他大笔挥洒色彩,使他的水彩画又充满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画家又一次以自己特有的姿态,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理念——以中国画的笔墨技巧画水彩画,用水彩画的肌理技法充实中国画笔墨。这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创新,也代表了水彩水墨的两相依存,更是张万琪身上显示出的一种独特的“野性”,形成自己的“张氏野派”。

  第10句国画是我们老祖宗创造发明的,传承了数千年,从绘画材料、笔、墨、纸、砚,到绘画理论、技巧、审美观等,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宏大的、系统的、精妙的、甚至是超前的艺术体系。中国画要革新也只能在自身的艺术体系中寻求更完美,更适合画家个性的笔墨语言。

作家是通过文字的搭配来传递思想,那么画家就是用笔触来表达情感,同时利用色彩的变化来增强效果,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我认为他也是笔触表达的典范,单从表面就可以看出,它的色彩表现非常丰富,虽然颜色的种类很少,但是它表达情感依然非常丰富,也因为它的内容,它是几株盛开或者待开的向日葵,金黄的颜色象征着太阳的光芒和炽热的心脏。

先说概念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从美术作品来谈

其一,中国画的形象之美。

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但是,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表现任何物象,形似仅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齐白石笔下的青蛙、虾、小鸡等小动物,使人看了感到生动活泼,有稚拙的童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潘天寿作品中元气淋淳的泼墨荷叶,用大面积墨汁挥泼而成,酣畅而凝重、效果整体而又有小的变化,给人以雄润、沉重、稳定的感觉。

其二,中国画的笔墨之美。

中国画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驶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的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为笔墨。笔墨二字不但代表绘画和书法的工具,而且代表了一种艺术境界。笔是“因”墨是“果”,当笔法与书法相结合时,就产生了丰富的、有表现力的结果—笔墨。它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语言,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之快慢、顿挫、提按与墨色以干、湿、浓、淡、枯、焦等,干湿、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虚实相出,“笔为墨骨、墨为笔充”,从而表现出天地万物,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山川、树木、花鸟、蔬果等寄寓自己的情趣、品格及人生的追求,作品不但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而且反映出人的精神气质和胸怀。正是这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使作品意趣盎然,充满生命的活力,使观者得到美的享受。例如潘天寿《露气》,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以线为主的表现方法,造型概括风骨遒劲、用笔果断老练、画面苍茫厚重。吴昌硕在作品中用雄厚有力的书法用笔、营造出的形式美感,沉重古拙,把以书入画的文人画传统推到极致。

其三,中国画的色彩之美。

中国画用色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只勾线不染色,具有素雅效果的白描画;有水墨淡彩的浅绛山水画;有以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赭石、朱砂等为主的青绿山水画、金碧山水重彩画;有以色彩运笔造型,将线隐在物象形体之中的没骨画;有以勾勒填彩的工笔画,又有泼墨泼彩等等用色方法。用笔加用墨自有“墨分五色”之说,表示水墨的表现力之丰富,有时加色,要求互不相碍,相得益彰,但色主要是墨的补充,水墨在特别的宣纸上形成了美的效果,如齐白石画虾那适中透明感,像黄宾虹画山石那样浑厚华滋的意趣美;李可染与何海霞两位大师分别运用鲜明饱和的色彩,描绘出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的气概。表现出既有传统意味又含有现代感的山水画,具有新时代精神面貌。各种不同的画法与丰富的色彩运用,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使之成为东方绘画的代表,是世界绘画重要的品种之一。

其四,中国画的韵味之美。

利用水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浓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能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运用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等方法,可以出现斑斓绚丽、变化莫测的画面。这迷蒙浑然的韵味,给人变化朦胧、轻松自然的视觉效果。水墨画无论是它的表现方法还是独特的画面效果,都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情怀,可以说是中国千年文化传统的浓缩。中国画表现出的空灵飘逸,虚实相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例如张大千的《泼墨荷花图》则更是独放恣肆,运用墨与彩的交融,将画家潇洒不羁的性情表露无遗,丰富地表现了荷花的多资多彩。墨色的浓淡变化,使画面产生前后层次,更具深邃之感,令人遐想;中国画艺术效果的独特美,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它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法。吴冠中的彩墨画已打破了传统的笔墨陈规,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借用墨、色、纸、水等材料之间的互相关系,使画面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其音乐般墨与彩的变化,纵横交错的各种破墨、破色的处理,内涵极其丰富。其形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奇在有法无法之中,形成了自然独特的新面貌。墨与色得到充分的发挥,韵味实足,美不胜收。

其五,中国画的意境之美。

中国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国画的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会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如山水画中高山大川的雄浑厚重,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山间云雾僚绕,小路曲折蜿蜓;楼台耸立、船帆点点……使我们感受到了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眷恋,那份痴情,带给我们一种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的美的享受。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林风眠的花鸟画《秋鹜》在方形的构图上,创造着令人神往的意境,清淡的笔墨,表现了风吹芦苇和逆风中创惶飞离苇塘的秋鹜,画面给人以广阔的遐想天地;吴冠中用传统的笔墨,通过线的流动,黑与白的穿插、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表现出来,以半抽象的状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韵律和相应的美的心理感受。

其六、中国画的章法之美。

中国画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一门综合艺术,在不同的形式中合理安排表现的物象叫做章法,每幅画面上有主次、疏密、节奏、变化,并加以留白,有笔墨处为实,无笔墨处为虚,可以是天、地、云、水、烟、气、雪等,给观者以丰富想象的余地,中国画上的题款与印章是画面构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款”是指作者的署名,而“题”是指与绘画相关的文字、诗词等,大段题字的款识叫“长款”,仅题作者名姓的叫“穷款”,仅题姓名和年代、地点称之为“单款”或“下款”,另题馈赠者名姓、原因的叫“上款”,上下两款合称为“双款”,两款以上者称之为“多款”。在缘刻艺术上,作者将感悟到的自然美以内的形式规律施之于印章中,将汉字书法的美与刀法表现的美、章法的美以及金石印材的质地特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形成为篆刻的美。好的书法题款与篆刻印章可以为画面增添许多秀色。

每种题款都要达到画面协调统一、不但形式上统一,还包括气质风格上的统一。赵之谦的画以篆隶用笔,款识又多用篆隶字体,就能取得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而徐谓的水墨作品淋漓尽致,配以狂放的草书更是妙不可言。

其七,中国画的形制之美。

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总体上分有手卷、条幅、中堂、条屏、横披、圆扇、折扇、册页、斗方、框裱等,基于古人生活方式的特点,最早供的欣赏的可移动的绘画作品是像简册和书卷一样的长条,平时卷起来存放,观看时打开,从古往左逐段欣赏,称为“卷”或“手卷”,它适合一两个席地而坐的人在案头欣赏。随着垂足坐取代席地坐,人们的视点升高了,挂在墙上的较大的作品形制——“轴”或“立轴”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装饰美化着变高变大了的室内空间。唐代以前的活动绘画绝大部分采用卷的形制,两宋和元代是卷、轴并重的时期,明清两代主是轴多于卷了,四幅或六幅成组的屏条是轴的变化体。立轴条屏适合远看,横幅、长卷适于近视,立轴先看整体后看局部之美,长卷先看局部美而后再引伸到全貌;有着悠久历史的扇面艺术是我国民族传统艺术品之一,有折扇和团扇之分,从宋元起历代都有扇面精品流传于世。宋元时期多为圆形团扇,从明代起才有折扇。扇面上是名家书画,扇骨多是竹或骨制品,雕刻着山水、人物,构成一件极具精美完整的艺术品、美不胜收;册页的美是把小幅画页装裱成册,是今天书藉装帧的变体,欣赏、赏玩方便随意,妙不可言;装裱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人智慧与审美,保护卷、轴作品的最好方法是装裱,中国画的装裱格外讲究,使其形制的外在结构形式上更加完善。装裱在唐代已经很成熟,到明清便成了一门精深的学问。

就立轴形制美语言体系,其装裱的形式从上到下分为天杆、天头、惊燕、诗塘、画心、地头、轴杆和轴头等,轴头不仅增加画轴的美观,而且屏卷灵活,诗塘就是直幅画心上端,挂上一块纸方叫“诗堂”。一是因器心短,经过衬托后比较得体;二是为了题诗赞画,所以有人变称“玉池”。装裱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现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境界。

总之,中国画有其独特的审美语言,中国画创造出独特的表达物象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形式,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中国画特别注重画外之趣,讲究画的格调、气息,中国画家重人品、重修养,这些都使得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意韵和情趣。中国画强调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因此,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远远超过画面本身的内容及形制。

中国画的美还美在笔墨上。墨分五色。干湿浓淡焦。毛笔占墨色留在宣纸上水的痕迹生,发出独特的韵味。有图有真相。下面几幅中国画体现了中国画的水墨的美。(张砚钧作品)

张砚钧作品

张砚钧作品

张砚钧作品

张砚钧

张砚钧作品

张砚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901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