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与彝族头领小叶丹结盟的故事

红军与彝族头领小叶丹结盟的故事,第1张

北上红军进入四川冕宁后,艰险异常的大凉山百里彝区横亘在红军面前。通过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红军先遣部队刘伯承司令、聂荣臻政委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相见,以水代酒,歃血盟誓结为兄弟,小叶丹护送红军大队顺利通过了百里彝区。小叶丹派出向导为红军带路,护送红军顺利通过了彝区,为红军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时间,实现了北上抗日军事大转移。

红军长征经过了湘西苗族区,贵北川南土家族区,凉山彝族区,西康藏族区、宁夏回族区。 采取的民族政策和效果如下: 红军长征时期的民族工作,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宣传民族平等、团结,反对民族歧视,红军旗帜鲜明地将各民族平等、团结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重点。 (2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维护群众利益。 (3 )帮助少数民族建立革命政权和武装,进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初步尝试。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长征途中,经过四川大凉山彝族。

1935年5月红军长征进入大凉山,经过的是凉山州的彝族古鸡小叶丹控制的地方,当年古鸡小叶同志和刘同志在冕宁县彝海进行了彝海结盟,使得顺利通过彝区,为抢渡大渡河赢得了时间。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彝族的特点

1、服饰

彝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服饰在质地、款式、纹式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大体可根据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个彝族聚居区分为六大类型。

2、建筑

凉山彝族民居为“瓦板房”;贵州和云南北部及中部是“土掌房”、“方型碉楼”、“垛木房”和“厦片房”;广西和云南东部则是“干栏式”住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669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