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不是感染的依据是什么?

水产品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不是感染的依据是什么?,第1张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三文鱼等水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随后又发现了牛羊肉交易大厅感染风险最高,现在很多人对鱼、以及牛羊肉都有点害怕,加上不断出现的“鱼类感染新冠病毒”的说法,更加使得人们远离水产品,但近日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水产品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不是感染”,那么依据是什么新冠病毒感染途径有哪些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水产品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不是感染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在三文鱼案板上以及水产品种检测出了新冠病毒,只能说明这些水产品被新冠病毒污染了,但是并不是感染。

水产品从捕捞、宰杀、运输、销售、加工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中都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但是不可能感染鱼类,因为病毒感染宿主需要有细胞受体,鱼的细胞跟人类细胞受体不同,因此新冠病毒一般只会感染哺乳动物,病理反应主要集中在肺部,而鱼是没有肺的,因此不会感染新冠病毒,只能是污染,病毒附在其表面。

新冠病毒感染途径有哪些

根据临床资料显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消化道等其他传播。

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表现在患者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或者是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被其它人吸入。

还有飞沫附在或者是沉积在物品表面,直接接触污染人的手,污染的手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如挖鼻孔、揉眼睛等,也可导致感染,从而进行传播。

另外研究显示,有人从大便中分离出冠状病毒,因而可能还存在消化道等其他传播途径。

如何防护新冠病毒

1、外出戴口罩,远离人群多的地方,或者是通风不良的场所,另外减少外出和聚会活动;

2、注意卫生,勤洗手,在饭前便后、咳嗽或者接触动物后,要用肥皂或清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3、对于来历不明的海鲜或者是禽类,不要购买,在烹饪食物时,要煮熟后才能进食,餐具要用消毒柜消毒后再使用;

4、若有接触过发热、咳嗽的人后出现相关的呼吸道症状,不要胡乱买药、吃药,应该戴上一次性医用口罩及时到医院就诊。

新冠病毒传染途径就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或者是接触传播,因此在发生新冠病毒后,国家立即采取了隔离措施,有效减少切断传播途径,这才使得现在疫情稳定。

3月23日,据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消息,针对当前市民比较关注的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相关问题,武汉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省、市专家咨询会,就市民关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答: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临床症状,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或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者。

二、无症状感染者一般通过什么途径发现

答: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聚集性疫情调查和传染源追踪调查等途径发现。

三、无症状感染者有没有传染性

答:无症状感染者也可成为传染源,具有一定的传播风险。但是,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基于现有的数据,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由已出现症状的患者传播的”,因此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不是主要的传播来源。

四、无症状感染者为何不纳入确诊病例

答: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定义,疑似及确诊病例需具备临床表现。无症状感染者因无临床表现,需要集中隔离14天并做进一步的检测来进行判断。如果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期间出现了症状,则将其作为确诊病例报告并公布。

五、无症状感染者会发展为确诊病例吗

答:少数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会发展为确诊病例,但绝大多数会自愈。

六、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如何处置

答: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无症状感染者应集中隔离14天,隔离期满后,原则上两次连续标本核酸检测阴性者可解除隔离。隔离期间出现症状,立即收治入院。

七、个人如何预防无症状感染者带来的传染风险

答:对于一般人群而言,戴口罩、留距离、勤洗手、不聚集等措施是最有效的防护手段。

当前,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3亿例,近一周日均新增确诊病例接近190万例,超过上一波疫情高峰的2倍,外防输入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部聚集态势,特别是1月8日天津市发现2例本土奥密克戎病例后,截至1月9日21时,天津市新增本土病例已达40例。我省安阳1月8日发现的2例本土病例,经河南省疾控中心实验室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显示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1分支,经分析比对,与天津市津南区现有本土疫情属同一传播链。

春节临近,为严防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输入和传播,守护全省人民身体健康,河南省疾控中心紧急提醒如下:

一、请立即主动报备

2021年12月24日以来,有天津市,尤其是津南区、南开区等来豫人员,请立即向所在社区报告,积极配合当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接人员追踪排查,落实隔离管控、核酸筛查和健康监测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二、非必要不前往涉疫地区

尽量减少非必要的跨省市出行,尤其是近期尽量不要前往天津市、安阳市等涉疫地区;确需前往的,请务必提前向所在社区报备,并及时了解疫情防控措施,途中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三、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奥密克戎变异株相比德尔塔变异株,隐匿性和传染性更强,传播力更快。目前我们的常态化防控措施对于防范奥密克戎依然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请大家时刻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卫生习惯,不扎堆、不聚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四、积极开展健康监测

如出现发热、乏力、咳嗽、腹泻等可疑症状,要及时到就近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途中做好个人防护,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请主动详细告知旅行史、接触史等,以便于及时排查。

五、尽早完成疫苗接种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目前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研究显示,接种加强针能够有效预防变异毒株。未接种新冠疫苗、未完成全程接种或满足加强针接种条件的公众,请尽快主动到就近的疫苗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共同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一、考生防疫须知

1考生可通过“豫事办”“郑好办”APP或者“郑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查询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最新发布的疫情防控措施,并严格执行。落实郑州市常态化核酸检测措施,即每48小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郑州市外考生入郑需落实以下事项:

提前3天下载并登录“豫事办”或“郑好办”APP进行报备。

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属县市区考生,至少提前10天抵郑,入郑后落实“7+3”措施,即7天集中隔离加3天居家健康监测,在郑无居住地的可在集中隔离点继续隔离至管控结束。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考生,需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落地后24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即需6月23日前抵郑。

发生本土疫情但没有划定中高风险地区,且近期新增感染者较多区域的考生,参照落实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来郑考生措施。

其他低风险地区考生,入郑时查验健康码、行程码。

2所有考生须提供开考时间前24小时内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中如显示考前14天内到达或途径标有号城市,需提供开考时间前72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所有考生进入考场前和考试过程中均要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随时做好手部卫生;健康码为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显示无异常;如实填写并向监考人员提供《考生健康管理信息承诺书》;现场体温测量正常、无新冠肺炎相关症状。

4考生散场时要按工作人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备用隔离考场考生散场时要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走专用防疫特殊通道有序离场。

5考生不如实报告健康状况,或隐瞒、谎报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疫情防控重点信息,不配合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检测、询问等造成不良后果的,取消考试资格,终止考试;如有违法情况,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考点防疫须知

科学设置考点考场

1各考点要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和实际教室容量合理确定考场数量,在考点入口处设置健康扫码和充足的体温检测通道,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查验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核酸检测证明,并进行体温测量。考生排队入场、离场时要求间隔1米以上。同时,设置临时观察室等,供待检人员做受检准备以及检测不合格人员短时休息调整使用。

2每个考点应设立相对独立的备用隔离考场,每30个普通考场一般应配备1个备用隔离考场。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一人一间,不够用时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考试当天如发现体温异常,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考生,由考点卫生防疫组进行专业评估,考点工作人员依据评估建议,综合研判确定是否可以参加考试,是否启用备用隔离考场。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佩戴口罩,沿专用通道进入备用隔离考场考试,全程避免与正常考生交叉接触。因发热或其他症状未能参加考试的考生需进行临时隔离,并安排救护车转运至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和进一步诊疗。

3考场应选择通风良好的房间,考试前对空调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开展清洁消毒。普通考场可使用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备用隔离考场必须使用分体空调。没有安装空调的考场可使用自然通风、电风扇等设备加强通风,电风扇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洗。使用电风扇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

4普通考场安排考生座位时要保持安全距离,考生座位横向、纵向间距根据考场实际面积尽量增大,均匀布置考桌。

做好消毒工作

1开考前,考点学校应对考场、通道、门把手、桌椅等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洁与消毒,至少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和至少一次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进行通风。

2当天考试结束后,考点学校应对接触较多的公用物品和部位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保持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

3隔离考场的考生如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应由专业人员及时做好考场的终末消毒。

配备防疫人员及物资

笔试期间每个考点须至少安排一名专业医生和一名护士,考场数量大于30个的考点须至少安排两名专业医生和两名护士驻点值守。专业医护人员须携带必要的医疗用品、疫情防护用品以及设备器材,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置。所有考场应备有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速干型手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备用隔离考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护服。

三、考务工作人员防疫须知

1在选派考务工作人员时,应提前做好健康情况摸排工作。考务工作人员均须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执行与考生相同的疫情防控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选派为考务工作人员。各考点还需提前安排一定数量的备用考务工作人员,确保笔试工作正常进行。

2考务工作人员笔试当天要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健康码为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显示无异常;提供开考时间前24小时内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中如显示考前14天内到达或途径标有号城市,需提供开考时间前72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实填写并提供《考务工作人员健康管理信息承诺书》;现场体温测量正常、无新冠肺炎相关症状。

3笔试过程中,考务工作人员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由驻点医护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后按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启用备用人员接替其工作。

4负责监考的考务工作人员在考务办公室交接考试材料时要协调有序,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在考试结束后要引导考生错峰离场;备用隔离考场试卷、答题卡、草稿纸等需单独记录,并按照考务要求装入备用试卷袋内密封并消毒后交回考务办,袋面信息须记录完整,封装时需在外包装上加封塑料薄膜,做好表面消毒后加贴“备用隔离考场”标识。

5考务工作人员不如实报告健康状况、隐瞒疫情防控重点信息、不配合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等情形,造成不良后果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四、应急处置程序

1笔试当天进考点时,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本人健康码非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非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为绿码但不能提供开考时间前24小时内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为绿码但显示开考时间前14天内到达或途径标有号城市且不能提供开考时间前72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21天内有港台地区、国外旅居史,或现场测量体温异常,出现咳嗽等呼吸道异常症状的,如是考生,不得进入考点,工作人员做好记录,并由考生签字确认;如是考务工作人员,不得进入考点,并予以替换。

2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被发现或主动报告身体不适,经复测复查确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异常症状,由驻点医护人员进行个案研判,不具备继续完成考试条件的,由驻点医护人员按规定妥善处置,不再参加当次考试;具备继续完成考试条件的,须由考点工作人员将考生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继续考试,转场过程中必须确保试卷、答题卡安全,并做好个人防护;需立即离场救治的,应告知其考试保密相关事项,取得其相关承诺并登记备案。考生从普通考场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所耽误的时间,不再予以追加。

3各考点要对因体温检测不达标或健康码、行程码非绿码等异常情况不能进入考点的考生、考试期间因疑似新冠肺炎症状中途退出的考生,以及转场继续参加考试的考生进行登记,并填写《现场处置情况登记表》,考试结束后将《现场处置情况登记表》交省委组织部规划办。

4考试期间考生及工作人员出现其他异常健康情况的,由考点学校及医护人员结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意见,根据应急预案及时稳妥处理。

5考试期间,如有突发疫情,出现中、高风险地区考生,或出现密接、次密接人员,则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会同省市疫情防控部门决定是否封闭考点、停考等事宜,配合属地做好相关工作。

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河南省和郑州市相关规定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将根据疫情形势适时调整,请广大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持续关注郑州市的疫情防控政策,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护防控工作。

附件:1考生健康管理信息承诺书

2考务工作人员健康管理信息承诺书

3现场处置情况登记表

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2022年06月09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548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