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或和歌曲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或和歌曲,第1张

1 光辉岁月 2 青春纪念册 3 朋友别哭 4 野百合也有春天

5 同桌的你 6 美丽心情 7 玻璃杯 8 明天会更好

9 完美世界 10 丁香花 11 分飞 12 你的样子

13 那些花儿 14 奔跑 15 回家 16 祝你一路顺风

17 千千阙歌 18 童年 19 回到过去 20 水手

21 下沙 22 大约在冬季 23 在他乡 24 我的未来不是梦

25 蜗牛 26 祝福 27 离别 28 一生有你

29 一路上有你 30 再回首 31 琥珀 32 你的眼神

33 忘忧草 34 流年 35 完美生活 36 最想念的季节

37 踏浪 38 萍聚 39 窗外 40 真心英雄

41 生如夏花 42 一生何求 43 烛光 44 同一首歌

45 龙的传人 46 栀子花开 47 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 48 秋日恋歌

49 我是一只小小鸟 50 相逢是首歌 51 毕业生 52 掌心

53 橄榄树 54 鲁冰花 55 执着 56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57 一无所有 58 故乡 59 两只蝴蝶 60 再回到从前

61 蝴蝶花 62 兰花草 63 你在他乡还好吗 64 夏虫

65 光阴的故事 66 其实不想走 67 放心去飞 68 潇洒走一回

69 让我们荡起双桨 70 送别 71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 72 思念谁

73 我愿你知道 74 大学自习室 75 友谊地久天长 76 让世界充满爱

77 十七岁的雨季 78 驼铃 79 中学时代 80 外婆的澎湖湾

81 明年今日 82 勇敢一点 83 两只老虎 84 梦驼铃

85 花木兰 86 被遗忘的时光 87 好人一生平安 88 七子之歌

89 蜗牛与黄鹂鸟 90 偶然 91 在那遥远的地方 92 路灯下的小姑娘

93 难舍难分 94 轻舞飞扬 95 我是女生 96 当我想起你

97 青苹果乐园 98 跟往事干杯 99 我们的纪念册 100 祝你平安

101 明月千里寄相思 102 似水年华 103 我怎么哭了 104 永夜

105 少年壮志不言愁 106 捉泥鳅 107 寂寞的自由 108 单眼皮女生

109 春天在哪里 110 青春无悔 111 离开 112 歌声与微笑

113 蝴蝶飞呀 114 耶路撒冷的星空 115 干杯朋友 116 爸爸的草鞋

117 流浪歌手的情人 118 大中国 119 恋恋风尘 120 想把我唱给你听

121 往事随风 122 执著 123 三月里的小雨 124 成吉思汗

125 小螺号 126 未来的未来 127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128 娃哈哈

129 学习雷锋好榜样 130 且行且珍惜 131 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132 朋友首日封

133 星光依旧灿烂 134 卖报歌 135 乡间小路 136 蒲公英

137 乡间的小路 138 读书郎 139 兄弟情深 140 别人都说我们会分开

141 张三的歌 142 小小少年 143 今天我们要走了 144 难兄难弟

145 模范情书 146 乡愁 147 闪亮的日子 148 忘了我是谁

149 骊歌 150 白桦树 151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152 纯真年代

153 雨中即景 154 青春日记 155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56 好爸爸坏爸爸

157 白衣飘飘的年代 158 恋曲1980 159 女孩与四重奏 160 早班火车

161 生命之诗 162 冬季校园 163 老屋 164 垄上行

165 松花江上 166 墓志铭 167 那时花开 168 我们的田野

169 希望你明年冬天会来 170 再见(小虎队) 171 青春正传 172 红河村

173 毕业旅行 174 恋人岛 175 单车岁月 176 冲出你的窗口

177 关于现在关于未来 178 爱的叮咚 179 秋蝉 180 我们的一生

181 思念总在分手后 182 我是猫 183 来自我心 184 文科生的一个下午

185 爱人同志 186 当我老了 187 在劫难逃 188 我去2000年

189 昨天今天 190 流浪的承诺 191 樱园梦 192 阿美阿美

193 告别的年代 194 雨滴 195 秋梧桐 196 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

197 时间快转 198 你那好冷的小手 199 我们去远方 200 音乐虫子

201 归去来兮 202 火车开往冬天 203 却上心头 204 生命中的精灵

205 没有想法 206 我们多么幸福 207 飞鸟与冬天 208 鹿港小镇

209 蓝色理想 210 赶海的小姑娘 211 踏着夕阳归去 212 爷爷为我打月饼

213 春分 214 b小调雨后 215 百分之百女孩 216 丁香姑娘

217 未央歌 218 命运之变奏 219 珍惜(苏有朋) 220 朋友(周华健)

221 第一次(光良) 222 爱已成歌 223 妈妈的黑头发 224 何年何月再相逢

225 恋恋同学情 226 好风长吟 227 冒险小子 228 故事里的树

229 第五个季节 230 俏姑娘 231 为你难过 232 年轻人的心声

233 未名湖是个海洋 234 方便面精装版 235 久违的事 236 心愿(四个女生)

237 上班族 238 歌唱王二小 239 赤足走在田埂上 240 小小牵牛花

241 车窗 242 时光牧童 243 花雨伞 244 北京的冬天

245 小雨滴 246 你不在的北京还下着雨 247 彝家娃娃真幸福 248 青春(沈庆)

249 郎心似铁 250 那天(艾敬) 251 我们相识 252 嘿,不要叫醒我

253 雨恨云愁 254 纷纷飘坠的音符 255 红月亮(李蓓) 256 停电的晚上

257 匆匆别后 258 忆儿时 259 九月(许巍) 260 我没醉

261 等人就象在喝酒 262 随你而去 263 伞的宇宙 264 我居住的地方

265 我踏浪而来(沈雁) 266 云知道你是谁 267 西风的故事 268 午后的雷雨

269 已是盛夏 270 岁月(沈庆) 271 湖边含羞草 272 为什么要走

273 来不及呼吸 274 月亮(老狼) 275 昨夜没有留下梦 276 青青河边草

277 请到天涯海角来 278 兰花花 279 红蜻蜓 280 逛新城

281 思乡曲 282 恰似你的温柔 283 深深的海洋 284 花儿与少年

285 紫竹调 286 星星索 287 小背篓 288 洗衣歌

289 采蘑菇的小姑娘 290 美丽的姑娘 291 春分立秋冬至

这么多歌你自己挑吧!记得给分哦!

#教案# 导语《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写作的一篇抒情散文。作家的内心深处有着深厚的昆明情结,就是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让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本文便是这些“足迹”中一个鲜亮的脚印。 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昆明的雨》教案

 知识目标

 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能力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

 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品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教学过程

 一、说诗情,导入新课

 读汪曾祺的一首小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让学生自由的读一读品一品其中的诗味。

 教师:这首旧体诗寥寥28个字,写尽了上世纪40年代昆明雨季的宁静、清寂和时在西南联大学习的莘莘学子的苦闷和无奈。在深邃的意境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莲花池本来坐落在昆明市的西北部。一池清水,一尊陈圆圆着比丘尼装的雕像,有点荒凉、凄清。现在的莲花池处于市中心一带。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白天,人流如过江之鲫;入夜,灯火似天上繁星,再也不是“莲花池外少行人”的荒郊,再也找不到有木香、有苔痕的“野店”了。有的是酒楼、饭店、大排档。入夜,路边烧烤摊上聚集的是打工仔、打工妹和附近大学里的男女大学生们。嘻嘻哈哈,边吃边聊。满街是油烟、尾气和烧烤混合的怪味,木香花的清香早没了。然木香花会有的。猪头肉也会有的。只是“一杯浊酒”中恐怕再难品出“木香花湿雨沉沉”的那种况味,那种氛围了!我们也只能从先生的美丽的文字中去想象去品味……

 二、读文本,整体感知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随后师生共同探讨交流: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明确: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仙人掌、菌子、花,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的描述。

 2、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的写昆明雨季之明亮、丰满,使人动情?

 明确: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因为“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因为“仙人掌不仅多,且极肥大,可以种在菜园的周围代替篱笆,并且倒挂着也能开花。

 因为“昆明雨季最多的还是菌子,菌子是雨季潮湿空气最有特征性的景物”;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

 昆明的杨梅不仅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而且颜色黑红黑红的,名字也很好听,叫做“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和木香花,缅桂花“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木香花“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胀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教师小结:在这篇文章中,汪老不仅仅关注着昆明的雨,还描绘了很多自然风物。生活中的美就存于这一草一木中,显示出汪老独特的诗情和生活雅趣,他还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他们,然后携入文字,与我们则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品语言,体悟深情

 1、这样明亮又丰满的雨季自然是使人动情的。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生共同交流并明确:怀念、喜爱、乡愁。

 2、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之中体会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学生默读课文,师生相互交流探讨,品味语言之美。

 例如:

 ①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

 短短一句话,稍作改动但,疑问、惊喜、感叹之情却尽在其中!

 ②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为何要写买花女孩?)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③我想念昆明的雨。(两次出现,有何不同?)

 3、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四、赏经典,拓展阅读

 1、大家读完这篇文章,觉得这篇文章语言上能给你什么独特的收获?

 请学生朗读比较感兴趣的语句并总结:

 可能会有A、短句B、文言、成语。C、口语(例句见文中)

 教师小结: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

 2、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这是汪老散文的魅力所在。

 延伸阅读:《端午的鸭蛋》片段,再次感悟汪老平淡而韵味十足的文字之美。

 端午的鸭蛋(片段)

 ①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鸭是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五、品生活,课外延伸:

 1、推荐阅读《葡萄月令》及汪曾祺其他散文。

2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昆明的雨》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春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2、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板书)

 3、请学生读读课题。通过文题你明白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

 4、学生自由练读。

 5、现在同桌之间赛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

 6、同学们通过这次读书,又读懂了什么?(学生讨论)

 7、教师小结: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四十年前作者到过昆明,写出了对昆明雨的怀念,请同学们思考,文中写了雨中的哪些景物?

 三、理清脉络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板书。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抒情导入,揭示课题

 昆明的雨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舒服,这样的令人兴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昆明的雨》。教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课文内容

 这篇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写到了雨中的哪些景物?

 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中写了雨中的果儿和花儿。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兴奋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

 品读对果儿、花儿的描写:

 1、指名读。

 2、从哪些词句看出作者对昆明雨的喜欢与怀念之情,画一画,然后想一想,学生交流。

 3、你能通过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四、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昆明的雨》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我、北京京剧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其散文《端午的鸭蛋》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二、故事背景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三、理解词义

 1鲜腴:新鲜,肥美。

 2方比:比较,比得上。

 3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4格调:指人的风格或品格。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②):由描述给宁坤的画入手,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点明主题。

 第二部分(③-⑨):详细描写昆明雨的特点以及雨季的一些植物以及相关的人和事。

 第三部分(10-11):描写雨中的淡淡乡愁,再次点明“我”对昆明的雨的想念。

 五、问题归纳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给宁坤的画呢?

 所画的倒挂而且开花的事物仙人掌、几朵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事物,也是下面所要写到的内容,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二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本段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围绕“雨”,突出“想念”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引出下文。本题运用中间句(段)作用分析法。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叙写。

 3“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昆明的雨不连绵,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雨季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故说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令人喜爱动情,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

 4“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如何理解句中的“格调”一词?

 “格调”原指“人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

 5文中用不少笔墨写了多种植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这些植物的共同特点是生长旺盛、肥大、滋润。这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昆明的雨季持续时间长、雨水均匀的特点。

 6作者写昆明的雨却不单纯写雨的特点,还写了昆明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的写法符合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从昆明的雨写起,写了昆明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和人们的生活等,使昆明的雨变得饶有情味。

 7品析“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句中的“爬”“遮”字的好处。

 “爬”“遮”等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8如何理解最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沉沉”既是对漫天细雨的形象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中包含了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的留恋之情和对那种心境的怀念,以及作者淡淡的乡愁。

 9文章结尾采用了哪些手法?这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反复、抒情。语段的作用:在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之情;在结构上,照应第②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六、课文主题

 文章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宁静、恬然的生活的留恋。

记叙文

忆儿时 林海音

1按顺序概括万种缩写的“我”的儿时乐事。(每件事不超过五个字)

①听鬼故事 ②听"唱话匣子" ③逛游艺园

2文中第2 3 两端中的人物描写非常生动,请举一例进行分析。

示例:"抹抹嘴""张望""拔脚飞跑"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我"盼望"听话匣子"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听话匣子"带给我童年的快乐

3谈谈对下面划线句子的理解

收集在这里的几篇故事,是有连贯性的,读者们别问我那是真是假,我只要读者分享我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_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愚呆而神圣吗?_

①天真而无忧无虑的童年,在成年人看来,显得幼稚可笑,②那种纯真的快乐又是无可替代的,③作者用反问的语气突出了对童年生活的留恋,珍惜,同时也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我们这一帮山东来的学生仍然能够苦中作乐,这句话中的乐 具体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

(1)我对街灯不辉煌且“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街道甘之若殆

(2)

(3

(4)

⑵“我”能听到仙乐一样铿锵清脆,悠扬有致的京腔

(3)“我”能闻到路旁小花摊上栀子花和茉莉花散发的幽香

⑷“我”能伴着小胡同中悠扬、深邃而略带凄清的叫卖声入梦

2.第④段中加点的“悠扬”、“深邃”、“凄清”这三个词语的含义应如何

理解

.“悠扬”指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婉转.形容叫卖声悦耳动听。给人以亲切感。“深邃”一词.使人觉得叫卖声是从胡同的深处传来.又像是从遥远的过去传来.表现出一种深沉、幽远的意境。含有“凄清”之意的叫卖声使人联想到老舍笔下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祥子,它透露出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3.本文首尾呼应。其中“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这一句的意思是

小胡同接纳了“我”.它的环境熏陶了“我”,它的文化哺育了“我”。

4.文中画曲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反复。通过反复更突出了小胡同在我心中永远占有地位。小胡同与我的深厚感情。

5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通过对“我”在北京小胡同生活片断的回忆,表达了对已经结下永恒缘分的北京小胡同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的眷恋之情。

半城宫墙半城树

1阅读第①—⑦段,请用两字词语概括作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

震惊(震憾) 自豪 神伤(伤感) 祈盼

2阅读第②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半城宫墙半城树”突出了北京的什么特点。

宫墙的朱红、琉璃瓦的明黄和树木的浓绿构成北京所独有的色彩。在巍蛾的宫殿坛庙建筑和高大的乔木掩映下,突出了红、黄、绿这“三元色”。

3请结合第⑤段内容,说说作者用朋友儿子的话,想说什么。

借孩子的口,说出北京已经失去了北京应有的特色。

4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⑥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北京毕竟还是北京)

这句话的意思是北京虽然有那样大的变化,但是,北京还有自己的特色在,还是有许多仍保持着传统北京风貌的地方,和别的城市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5阅读⑦⑧⑨段,说说作者对北京城市发展、对新一代的北京人各有什么样的祈

盼?

作者祈盼北京的改造能根植在传统文明的沃土中,认为北京改造的关键问题在于将传统的北京与当代的北京加以融通,将外来的元素与北京的特色在发展中融合。他希望下一代北京人能维护北京传统审美意蕴。

你为什么拿这一个

1从作者选择水果的理由中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她是个能为别人着想、富有诗意和环保 意识的人

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 只须花少许钱,就能买到季节的容颜和气味,以及秋来的诗兴,何乐不为?

原指人的容貌和脸色,这里用来形容季节的颜色

② 看到我这种顾客不选大反选小,简直颠覆了她用专业知识归纳出来的金科玉律。

原指不能变更的信条,这里指老板娘多年卖水果所积累的经验。

3 买水果本来是一件日常小事,作者却从中生发出诸多的人生感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以小见大,易于引发读者共鸣,耐人寻味

4 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并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示例:作者不计较生活琐事,却看重生命、事业等人生大事。这启发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斤斤计较,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

看海

1作者带女儿“看海”的目的是什么?

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

2文中写了“我”与大自然的哪两次相遇,作者为什么说这两次相遇是“刻骨铭心”的?

第一次是因为插队来到吕梁山的腹地。第二次是因为无意中闯进了河西走廊。作者认为这两次经历,自己被真正的大自然陶醉和震撼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忘却了自我,所以才是“刻骨铭心”的

3下面的句子语言优美,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喧哗,或萧瑟,错杂缤纷。

本句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四季交替使山林变了颜色,自然的变化给峡谷增添了声音。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大自然是博大的,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还是肤浅的。作者意在表达我们应该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5生活中你一定有过与大自然相遇的经历,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体验,谈谈你的感悟。

示例:自然是伟大的,我们要认识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自然和谐相处,在自然和社会中锻炼自己

说明文

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1椅子的流行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的冲击主要表现在()的变化,生活用具及习俗的变化和()的变化

2“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如果把这句话中的“逐渐”改为“立即”,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3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的“跽坐”有哪些好处?

1坐礼心理

2用“逐渐”,句子的意思是说桌子成为吃饭、看书的家具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如果替换成“立即”,句子的意思则是说桌子很快就成为吃饭、看书的家具了。

3(1)能磨炼意志、修身养性。(2)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喜鹊告状

1文中引用喜鹊告状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2喜鹊急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3认真阅读第4段,说说喜鹊有哪些特点?

4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5联系全文,谈谈应该从哪些方面爱护鸟类?

1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趣味感

2人们滥砍滥伐,破坏树木,破坏了鸟类的生长环境

3介绍了它的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

4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5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要滥砍滥伐,破坏树木,要保护鸟类的生长环境

梦想中的乐园

1、从整体上看,全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太空城的请简要概括。

介绍太空城的设计方案;说明如何建造太空城。

2、建造不同设计方案的太空城所面临的两个共同难题是什么

寻找合适位置。以保证太空城是永久的,不会坠落;寻找特殊的运输工具,以解决物质设备和人员的运输问题。

3、面对这两个难题,人们设想的解决途径分别是什么

找到太阳、地球、月球引力相互平衡的特殊点,它离地球约38,4万千米;改进完善航天飞机,用来运输物质设备和人员。

4、根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物体位于这些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轻易”是说明在这些点上物体离开的可能性相对要小一些,但不是绝对没有。这样说留有余地,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作者认为,建造太空城的设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应该做些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地球上的人口不断增长,各种资源日趋枯竭。珍惜资源,保护美好家园;发展科技,研制节能产品;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燕子翩翩入云端

1.根据本文内容,用下定义的方法概括“燕子’’的特征。

2.根据本文的介绍,概括燕子的生活特性。(2分)

(1)

(2)

(3)

(4)

3.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 ,燕子为了战胜自身的弱点,“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这些本领包括在飞行中 、 、 。

4.“这种很强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种群延续的需要”,这是因为( )。

A.燕子是一种远距离迁徙性候鸟。

B.它们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

C.它们要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的长距离、不间断地飞行。

D.在远距离的迁徙、不间断地飞行中,有时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于途中。

5.本文有几处运用了描写,请找出其中一处描写的文字,并简要说明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6.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全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中的由 到 。

答案

1.燕子是不会站立的身躯呈流线型的善飞而又聪明的益鸟。

2.(1)整天忙碌 (2)捕虫能手 (3)繁殖能力强 (4)远距离迁徙

3.两只很小很小的脚使它们站立时不能灵活地保持平衡;吞食猎获物、饮水、喂养孩子

4.D

5.例如燕子“在喂养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象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运用比喻的修辞说明,语言生动形象而又好懂,把燕子喂孩

子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

6.打比方,由主到次

雪的功能令人惊奇

1.本文说明了“雪”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功能?

2.第②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3.请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解释第④段中的 “超软水”。

1.制冷、空气净化、保健。

2.(1)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存雪制冷,能节约大量燃油。

(2)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降雪积存起来可以制冷的功能。

3.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的冰状水,就是“超软水”。

散文

何不去登山

1谈谈你对文中“登山”的理解。

2文章引用的诗句中,有的蕴含了登高望远的哲理,有的表现了俯视一切的气概,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登高望远:

俯视一切;

3本文以“登山"为话题,为何在第5段中举了瓦特的例子?

4选文第八段三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5你在学习上也需要翻越很多山峰,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

1文中的“登山”既指登临自然界的高峰,也指翻越人生的高峰(或翻越内心屏障,超越自我)。

2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俯视一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瓦特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即是登山的开始,生活中的山峰就在你的身边(或答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可)。

4排比句式,既增强了语言气势,又淋漓尽致地写出“登山”过程的美好感受。

5例:学习中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战胜它,每克服一个困难就是翻过一座山,就是一次心灵的陶冶,自我的超越。

系在风筝线上的……

1、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2、根据第④段内容填空。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 )→糊纸涂色→( )

3、 ⑤⑥两段已写了放风筝时的欢快情景,为什么还要写第⑦段?

4、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5、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的?

参考答案:

1、

⑴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

⑵触景生情,自然引出下文对童年的回忆。

2、制作骨架 系缠放线

3、

⑴第⑦段写放风筝失败的体验,与前两段写放风筝成功的快乐,都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反映;

⑵使童年的生活更有情趣;

⑶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4、

⑴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⑵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是永难忘怀的;

⑶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念之情。

5、仲春时节大地泛出的“淡淡的鹅黄的绿意”,显出生机和活力,而“我”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生机和欢乐。这样说含有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意。(意思对即可)

阳光是一种语言

1 请从第(1)段划线的句子中找出3个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1)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1)—(4)段看,作者赞美了阳光“语言”的哪些特点?

3 第(5)段中,作者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又说“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为什么?

4 文末,作者说阳光是“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从第(7)段看,怎样才能“听懂”呢?

5 作者说:阳光是一种语言,它和树叶攀谈,和鲜花对话,动情地向人们倾诉,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力量。还有人说:阳光是跳动的旋律,将七色幻化为七个美丽的音符,在大地上谱写着动人的乐章。你想把阳光比喻成什么呢?请写几句话表达你对阳光的感受。

参考答案:

1 词语:攀谈、颤抖、炫耀、兴奋;

作用:赋予阳光照射绿叶的现象以生命的活力,使之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有形象性。

2 (1)明亮、透彻(清纯亲切、令人振奋)

(2)动情(动听、温馨)

(3)充满智慧(丰富、有才华、有启发性)

3 阳光产生的美丽情景是短暂(虚幻、不真实)的,但对人的影响是有力的,“切切实实”的。

4 做阳光的朋友,对阳光语言用心把握,真切感知。

5 示例:(1)阳光是美丽的油画,将变幻不定的七色定格在记忆的画框中,成为永久的回忆。

(2)阳光是灿烂的微笑,它用温情融化坚冰,以坦然直面人生,让人平添信心和勇气。(答案不限于此,言之成理、符合要求即可)

家是地球的中心

1.这篇散文开头引用美国哲学家詹姆斯临终时说的“回家多好啊”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请体会文中句子的含义。

①票终于拿到手了!似乎一个家终于攥在了他们的手里一样!

②也许,家是你最大的伤疤;也许,家是你最重的行囊。

3.结合本文内容简析小女孩苏幸的《家》这首小诗妙在何处。

4请你仔细阅读全文,概括出作者对“家”的认识。

5.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A. 本文举詹姆斯的例子,意在说明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不仅中国人有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人也有。

B.正是这充满温情的令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都魂牵梦绕的一个个家,才构成社会这个整体,才形成这个“地球村”。

C.本文用例似乎是信手拈来,但实际上每个例子都经过了严格筛选,从不同角度阐明主旨。

D.本文语言生动活泼,运用反复、夸张、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读来耐人寻味。

E.这是一篇以“家”为话题的散文,所选事例范围广泛,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过渡语段,结构上显得自然严谨。

参考答案

1.①点题;②抒发感受,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③名人的话更有代表性。

2①写出费尽周折才买到票的欣慰,形象地写出回家心情迫切。 ②比喻家给你精神上带来的极大创伤,家给你带来沉重的负担。(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3 ①运用比喻;

②形象地表明了家是和谐、温馨的,充满浓浓亲情或家是小女孩的童话、梦想和美好的一切

4①家是旅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或家是人们灵魂的归宿;

②家是人的精神支柱,支撑人们奋斗并使人的奋斗富有价值;③家是孩子的一切。

5A 、D

A项“热爱祖国”理解牵强,拔高了文章的主题。

D项文章中没有运用“象征”手法

音乐之伴

1、音乐是有年龄的。作者用了不同的比喻来描绘不同年龄阶段对音乐的感受。根据下列提示,找出相应的比喻。

幼年:

少年:

老年:

2、“音乐具有着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此处的“包容性”具体含义是:

3、作者开始说“音乐是有年龄的”,后面又说“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你认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4、作者为什么认为音乐在青年时代“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请结合全文比较分析。

5、“音乐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运用比喻来表达了她对音乐的感受,请具体分析这种表达的妙处。

1在我们幼年的时候,音乐也许曾经是保姆

少年时代,音乐轻捷的脚步,是我们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

人走向生命尽头时,音乐不再是保姆也不是恋人,不是先哲更不是神祗,而只是一个忠实的人生伴侣。

2、音乐的包容性是指音乐可以被每个年龄段的人接受,在每个年龄段,它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功用,人们在不同的年龄段欣赏它的角度不同。

3、作者开头说“音乐是有年龄的”指的是我们在不同的年龄段所欣赏音乐的感受不同。后面又说“音乐其实没有年龄”是指无论古典或是现代、严肃或是流行,在欣赏者那里,并没有绝对的界别,唯一的标准都是喜欢。二者不矛盾。

4、音乐在青年时代“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是因为青年时代已经沉稳和成熟,欣赏音乐时会把音乐的内容与我们所思考的内容相联系,用音乐表达我们自己的特定情感。

5、音乐如同岁月一样伴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不同时代的音乐又会在让我们感动,难以忘记。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音乐与我们人生的关系,生动形象,很贴切简洁,表达出较深刻的含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7464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